河洛養生
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和咬秋的習俗,何謂「貼秋膘」?一旦立秋,人們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養生專家指出,雖然時至立秋,但是天氣還很悶熱,因此防暑、除濕和注意養生保健仍然很重要。拒絕秋膘防肥胖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欲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赤小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在秋季還應注意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計劃地增加活動。秋高氣爽,正是外出旅遊的大好時節,既可遊山玩水,使心情舒暢,又能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食物養陰防濫補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不要。虛病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葯代食,葯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慎食秋瓜防壞肚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腸道疾患。夏令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容易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立秋過後慎吃水果立秋過後,進入水果豐收的季節,但吃水果並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會影響健康。比如: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患有腎炎、糖尿病、冠心病者應少食;吃梨過多會傷脾胃、助陰濕,使腸胃功能失調,胃寒腹瀉者應忌食;葡萄含較多檸檬酸、蘋果酸等,糖尿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多飲雞、魚湯立秋會帶來「秋燥」的有關疾病,應該多吃潤肺的食物,飯前多飲雞、魚湯等。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蘿蔔、西紅柿、豆腐、藕、蜂蜜等。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少飲酒。立秋伊始應防「燥」儘管秋燥對人體的影響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頗多。正所謂:「木之為舟,無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潤為貴。」秋天在飲食上要注意滋養津液,可適量飲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並適當選食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
Filed under 河洛養生 · Tagged with
立夏食療養生(1)作者 河洛推拿 發表於 五月 24, 2009 · 評論
時令物語
斗指京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比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度為立夏節氣。我國自古習慣以「立夏」作為夏季開始的日子,而實際上,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才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進入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尚在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或暮春季節。
立夏節氣三候為:
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說明在這一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鄉闊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生長。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季節。
立夏以後,大雨來臨的早遲和雨量的多少,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此時如不下較大的雨,那些無水灌溉的農田就無法犁耙栽秧。據氣象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大雨開始期,華南東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華南南部為100~200毫米。西北部為75~100毫米。華南西部、中部因大雨開始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頭。
立夏養生經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三月是從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立夏、小滿在農曆四月前後,稱之為孟夏(夏之初),即夏天的開始,這時氣溫逐漸升高,百物生髮。所以,立夏時對心臟的養護至關重要。
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生理之心」和「思維之心」,「生理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思維之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食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暑熱的天氣,不但促進著心臟強力運作,而且溫養全身。我國古代醫學理論中,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陰陽相互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通應。「人通天,心羼夏」,也就是說,夏天這個季節心氣兒最旺,功能最強大,同時也需要更多的養護。
心的生理功能是通血脈、舉神志。心通血脈包括了通血、通脈兩方面。血指血液,脈指脈管,又稱經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心臟和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成為血液循環的樞紐。心臟不同地跳動,推動血液在全身脈管中循環無端,流而不息,成為血液循環的「動力源」。而血液運載的營養物質能供養全身,使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以及全身細胞都得到營養,以維持其正常、穩定的生理功能。心臟功能正常則脈象緩而有力,節律均勻;面色紅潤、細密、光澤;若心臟不利,則會出現血氣不暢,脈管空虛而見面色無華,脈象細弱無力,氣血凝滯,血脈受阻而見唇青舌紫,心前區憋悶和刺痛、脈象促、澀或結、滯。
心舉神志,既是心舉神明。心為諸神之府,所謂的神,中醫學對其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即「神韻」「風采」,它涵蓋了人體的形象、面色、精神、言語、應答、肢體活動的姿態等;而狹義的神,即心所主之神志,多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也包含了兩個方面,其一,在正常情況下,神明之心反映著客觀外界事物,進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其二,神明之心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在臟腑之間居於首要地位,五臟六腑皆在心的統一指揮之下,才能進行統一協調的正常活動。
心交於夏,盛於熱,旺於暑,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故立夏之養生,應當極其專「心」。
Filed under 河洛養生 · Tagged with
夏季養生要論作者 河洛推拿 發表於 五月 13, 2009 · 評論
夏季,是指我國農曆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氣,即農曆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起於農歷立夏,止於立秋。
夏天艷陽普照, 雨水充沛,天地之氣交合,是萬物繁榮、茂盛秀美的季節。人們適宜晚卧早起,不要對氣候炎熱產生厭惡,應保持心情愉快,精神飽滿,氣色秀美,使體內的陽剛宣發於外,保持對外界食物濃厚的興趣,適應夏季的氣候。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心傷氣,必然削弱人體適應秋天的能力。
由春過渡到夏,人體已經適應了春溫的氣候,為適應夏季氣候做了準備,這是有利的條件。夏季人體陽氣趨向體表,形成陽氣在外、陰氣內伏的生理狀態。這時人體生理活動與外界環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壞,從而引起多種疾病。人體要全面適應夏季氣候,就必須做好保健,增強體質,以提高人體適應能力。
在夏季,氣溫時常在37~39℃之間,甚至有時高達40℃,大大超出人體平常耐熱的程度,人們生活在如此高溫的季節,只有適應了,才能安然地度過。夏季署熱為陽邪,易傷人之陰,陰傷則病,病勢急速,病程短,多有壯熱,面紅目赤,口渴心煩,甚者狂躁、譫語、昏迷。人體的內熱向外排泄是靠出汗泄熱的,氣溫在28~30℃,人體內熱就能順利外泄。如外界溫度超過了34℃,出汗受阻,體內大量內熱蓄積,就很容易中暑。只有體質強健了,並能適應這種高溫,能夠散瀉內熱,才會不受外熱的侵侮而致病。體內調節功能不因外界高溫而失職,能夠調節心腎,不使心偏盛腎偏衰,就能保證身體健康。
夏季萬物處在蓬勃生長時期,天、地之氣交合,人體內陽氣旺盛,故精神調攝應合自然界「生長」的規律,主動調節情志,保持恬靜愉快的心境,神清氣和,切忌發怒,使體內陽氣得以宣洩。中醫認為,夏屬火,與心相應。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視心神的調養,要胸懷寬闊,精神飽滿,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陽光那樣,要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瀉。古代著名養生家嵇康說:「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這裡指出了「心靜自然涼」的夏季養生法。祖國醫學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冬心」。在盛夏暑日,尤其要重視精神養生。《醫書》中記載:「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禍患何由而致也。」所以,在萬物欣欣向榮的夏天,應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利用業餘時間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文娛活動。如果條件許可,還可以參加夏令營、外出旅遊、消夏避暑等活動,這樣既使心曠神怡,又可以鍛煉身體。
《素問·四時調神大論》云:「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季陽氣盛極,氣候炎熱,萬物榮華繁茂,人之陽氣旺盛外浮,氣血充盛,散發於體表。此時為順應四時變化,應早睡早起,情緒上應保持精神愉快,不要為白天的事
情煩惱,這些都是適應夏季的養生之道。
夏季天熱,起居應注意。人們往往需選擇陰涼處居住,但注意不可貪涼太過。避免在陰涼通風處露卧,以免風襲經絡,致成風痹。躺卧應注意遮護臍部,脾胃陽氣虛弱者尤須注意,冷氣入臍可致痛泄。外出活動最好避開十點至十六點這段時間,因此間太陽紫外線照射最強,對人體影響較大。正午應避免日光暴晒,室外工作光線過強,須注意保護眼睛,皮膚嬌嫩者更不宜在烈日下暴晒,以免灼傷,多沐浴以保持胰理宣通,汗液排泄順暢,水宜溫不宜涼,以免毛孔被劇烈收斂,汗痕閉於內而生痤瘡。
高溫會使人體生理功能減退,心臟供血輕度不足,常常危機人們的健康。人類對氣象條件的適應能力隨年齡不同而不同,嬰幼兒及老年人適應能力最差,10歲以後開始增強,最強期在20—40歲之間,導致老年人死亡率增高的天氣,幾乎都是最高氣溫超過37℃時。引起疾病的氣象因素主要包括溫度、濕度、氣壓、風力、日光等,這些因素或單獨「行動」,或綜合對人體發起「侵襲」,通過人體的皮膚、膚膜、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引起代謝、內分泌、體溫調節等一系列功能失調。盛夏高溫季節最容易發生中暑,一般情況下,人體產熱和散熱正好相等,所以,人的體溫總是維持在37℃左右。但在強烈的夏日陽光下照射過久,紅外線能使人大腦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發生中暑;若外界氣溫高、空氣濕度大、無風,汗液蒸發困難,體內熱量積蓄過多,也容易中暑;如出汗過多,體內水和鹽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時補充,鹽類代謝就會發生障礙,容易發生中暑。
預防中暑很重要,外出時要根據自身的體力,決定行程長短,不要太疲勞,人體疲勞,抗暑能力降低,就容易中暑。烈日下要使用遮日的涼帽和涼傘。涼帽要選擇透氣、散熱、通風性能好的,涼傘也要選擇散熱好的,或者可手持大點的羽毛扇、此外,還要帶防暑葯,如「十滴水」、「藿香正氣水」、「六一散」等。要穿寬鬆、透氣、散熱散汗性能強的衣服,以保護皮膚不受烈日照射。
夏季人體為了加強散熱,周圍血管擴張,外周阻力減低,有利於心血管病人的康復。由於夏季氣壓較低,導致氧分壓較低,某些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
Filed under 河洛養生 · Tagged with
春季養生要論作者 河洛推拿 發表於 五月 3, 2009 · 評論
春季,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即農曆一月、二月和三月。
從立春那天起,冬季結束,春季開始。春季是由寒轉暖的季節,也是自然界陽氣初發,由弱轉強,以及陰寒之氣由盛轉衰乃至消失的季節。此時陰陽之爭甚為劇烈,氣候之變,乍寒乍暖,時晴時雨。從陽長陰消的過程來看,春季氣候變化大體經過兩個階段:從立春到驚蟄是第一階段,氣候變化無常,陽氣與陰氣交戰激烈,出現初熱與驟寒交替,以寒氣仍重為特點的氣候;從春分到立夏前一天止為第二階段,此時氣候漸趨穩定,暖氣已逐漸佔為主導,寒氣已逐漸消失,但又多雨,出現陰雨天氣。
一天之中的變化與四時氣候變化規律是一致的,早晨及日中注意養陽,多參加戶外活動與身體鍛煉,舒展筋骨,流通氣血;傍晚與夜半,陽氣開始潛藏,衛外能力減弱,注意保暖防寒,避免寒霜雨露侵襲致病。
道家養生家丘處機曾著有《攝生消息論》,較翔實地闡明了他的四時養生觀念。對於春季養生,曾指出「春日融合,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抒滯懷,以暢生氣,不可兀坐,以生抑鬱,飯酒不可過多,人家自造米麵糰餅,多傷脾胃,最難消化」。又說「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腠理,時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減一重,不可以暴去」,「老人切不可以飢腹多食,以快一時之口,致生不測」。春季常有「四肢倦怠,腰腳無力」等癥狀,「若稍覺發動,不可便行疏利之葯,恐傷臟腑,別生余疾」,應「選食治方,性稍涼,利飲食,調停以治,自然暢通,若無疾狀,不必服藥」。他認為春季應當「避風如避劍,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
春季陽氣生髮,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生機盎然,順應天地,應晚睡早起,散步於庭院,活動肢體,精神上要條達舒暢,如反其道,會損傷肝臟。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與春,原意是強調春天對一年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實際上也適用於養生。春天,萬物復甦,人體陽氣萌動,新陳代謝加快,如同程序的啟動階段,啟動順利,程序才能正常運行。所以,春季養生是四季養生中十分重要的開端。
中醫根據五行理論,把春季與自然界信風相聯繫,認為春季風邪偏盛,風邪又為「百病之長」,容易夾雜各種致病因素,侵害人體而發病。這也是春季疾病多發的原因之一,必須引起重視。春屬風木,主生髮,制於金,勝於土。以氣候特點來說,春季多風,故春多因外感風邪引起的發熱、惡風、咳嗽等症,治療不當,病邪初起犯肺,進而逆傳心包。如沐浴、酒後、出汗、夜卧等均須注意避免受風,以防造成外風、內風、偏風等各種風疾。此時也是傳染病流行的季節,比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以及病毒性肝炎、細菌性腸胃炎等傳染疾病、春季也是心腦血管疾病、潰瘍病、老年性關節炎等慢性病的高發季節。
春季疾病預防方面要注意的是,春天氣溫上升,細菌、病毒隨之繁殖生長,加上春天人們戶外活動增加,使得這一季節的流感、肺炎、流腦、肝炎等流行性、感染性疾病發病增加。中醫將此類治病因素稱為「虛邪賊風」,與春季「春風夾邪」的氣候特點有一定關係。所以,隨時注意避開此類邪氣,也是養生的重要原則之一。具體方法有:避免疾病期間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飲食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必要時用食醋熏蒸消毒等。由於春季溫差較大,對血管收縮,舒張的調節要求較高,所以心腦血管病變在春季容易發作,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因此,這類患者應特別注意冷暖的調節。春季亦是精神病的好發季節,民諺有「菜花黃,痴子忙」的說法。故要注意此類患者的藥物治療監督,以及加強精神調節和心理的疏導。此外,春風也帶來了花粉過敏症,可表現為支氣管哮喘、鼻炎、各種皮膚病、紫癜等各種病變。因此,過敏體質的人,春天要儘可能避免與過敏源接觸,可服用祛風抗過敏的中藥進行預防。
根據春天氣候物候變化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調攝精神情志、飲食起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在精神情志調攝方面,春天陽氣升發,呈現舒展的趨勢。從天人相應的觀點出發,中醫認為春季人的精神情志應保持舒暢、豁達,即應做到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中醫藏象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肝主疏泄,在志為怒,與人的精神情志活動有著密切關係。如果情志抑鬱或惱怒,就可損傷肝臟,繼而發生各種病變。故春病多在肝,宜調達肝之鬱氣。春季肝氣充盈,易出現精神疲憊、心情煩躁,故應保持樂觀愉快,調達舒暢肝氣,切忌幽居室內,孤坐獨居,自生鬱悶,應遵循春季宜暢不宜郁,宜升不宜滯的原則陶醉於明快的音樂,開懷於相聲小品,舞劍弄扇,踏青問柳,登高賞花等,皆使人精神愉快,體內氣血流通。春季適用調神養生法,各人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用一二,長期堅持,必有收穫。
春季起居調攝包括作息規律、衣著調適兩方面,春天因新陳代謝加快,各器官的負荷加重,身體還未及調養,造成腦部氣血暫時供應不足,從而出現「春眠不覺曉」的春困情況。以內春天應晚睡早起,起床後要急於束髮更衣,應散披頭髮,著寬鬆義務,以舒緩形體,使氣血流暢、神情怡然。有助於機體快速適應季節交替的變化,保持健康的身體。春季是冬季到夏季的過渡季節,冷暖交替,氣溫變化大,體質較弱、抵抗力差的人容易患傷風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雖然「一場春雨一場暖」,但仍要注意防寒,「春捂秋凍」是有一定道理的。冬季剛過,人們的肌體對冷暖多變的早春天氣還不是很適應,多穿點衣服「捂一捂」,以免天氣突變、氣溫驟降,受冷生疾。衣著更換較頻繁,增減衣服要隨氣溫變化。春天皮膚開泄,勿當風脫衣,早晚應注意保暖。早些起床進行體育活動,以舒展筋骨,疏通氣血,增強體質。老人兒童,易冷易熱,尤須謹慎。春季陽氣始生,應注意保護人體毛氣,平素謹遵「春播秋凍」,性生活不宜過頻,防止因貪歡縱慾,房事過度而耗損元陽。
春天來了,萬物生長,花香草青樹葉綠,室外空氣比室內新鮮的多。因此要經常打開門窗通風透氣,天氣晴朗時多曬被褥,有利於身體健康。在行動上,春日陽和,萬物復甦,當擇融和春日,出遊踏青,以受天地之陽氣。要利用業餘時間到戶外活動,鍛煉身體,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推薦閱讀:
※秋分時節如何養生?專家建議吃山藥
※[健康養生] 冬季抗癌有七種食物
※今日芒種,養生要點
※月夜歸航04-【氣功】養生功-八段錦
※補腎你需要-------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