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藥敷臍治療腸梗阻

中藥敷臍治療腸梗阻 老人長期便秘、嬰兒巨結腸、顱腦外傷後長期卧床以及各種腹部手術後,都可以引起完全或不完全腸梗阻發生,多數病人反覆發生,在醫院往往由醫生主持治療,但有些病人不可能長期躺在醫院,需要自己或家人協助處理,掌握一些簡易的中醫中藥治療方法很有幫助。  臍在胚胎髮育過程中,為腹壁的最晚閉合處,皮下無脂肪組織,臍內有豐富的血管及大量淋巴管與神經,故滲透性強,藥物分子較易透過臍部皮膚的角質層進入細胞間質,迅速彌散入血到全身。中醫學認為,臍為任脈之神闕穴,任脈乃奇經八脈之一,貫穿於十二經脈之間,為經絡之總樞,氣通百脈,布五臟六腑。在臍部外敷藥物,可通絡活血,行腹部氣機,消除腹脹。同時,應用中藥敷臍治療簡單、安全,無不良反應,價格低廉,易為大多數患者接受。  現把臨床上常用的中藥外用敷臍治療腸梗阻的方法介紹如下:  芒硝外敷臍部選用純凈芒硝200~300g,裝入棉布袋內,封閉後平鋪於臍部。棉布袋潮濕或芒硝結塊後即予更換,一般每日1~2次。芒硝咸苦而寒,具有較強的瀉熱通便、潤下軟堅作用。其主要成分為硫酸鈉,以硫酸根離子形式存在,為高滲狀態,它除吸收一部分空氣中的水分外,還能大量攝取腹腔內的滲出液,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  大黃外敷臍部大黃粉30克,蜂蜜或75%乙醇調勻外敷臍部及其周圍皮膚, 用膠布固定,持續敷10~12小時,每日換藥1次。生大黃味苦寒瀉下,可以蕩滌腸胃,通利水谷,它所含結合性大黃酸類物質,能刺激大腸壁引起腸管收縮、分泌增加,使大腸內容物容易排出,從而達到瀉下通便作用。  大黃、芒硝合用外敷臍部把大黃300克、芒硝200克用榨汁機磨成粉狀,充分混勻後用食醋調成糊狀,裝入布袋內,布袋的質地要柔軟,然後鋪平置於病人臍部,用腹帶包裹固定。二者合用外敷具有消除腹脹、調理胃腸功能、促進排氣、通便、消炎消腫、散瘀等功效。  麝香外敷臍部麝香1克,碾碎成藥粉,置於患者臍部,外用4cm×4cm醫用橡皮膏覆蓋,注意四周要貼緊皮膚,每日一次。麝香乃辛溫香竄之品,入肝脾經,開竅通閉,有促進胃腸蠕動、治療腸梗阻之作用。  吳茱萸外敷臍部吳茱萸10克,研為細末,加米醋適量調為稀糊狀,貼敷於肚臍孔處,外用敷料蓋住並以膠布固定,每12小時換藥1次。吳茱萸辛、苦而熱,入肝、脾、腎經,上可暖脾胃,下可溫腎陽,有疏肝下氣、散寒止痛之效,促進胃腸蠕動,加快胃腸功能恢復。  中藥復方外敷臍部(1)白芷、小茴香、檀香、大黃、赤芍、厚朴、木香、枳實、大腹皮、芒硝各30克,共研末,雞蛋清調糊狀,30克/次,納入醫用膠布敷於臍部,2次/日。(2)木香、丁香、小茴香、肉桂各100克,研為細末,取30克藥末裝於紗布袋內,置於臍部,其上加熱毛巾熱敷,再覆以塑料薄膜保溫。每次外敷30分鐘以上。(3)當歸、丹參、紅花、桃仁、厚朴、元胡、陳皮、白朮、生白芍、甘草、赤芍各100克,粉碎後裝入1個10cm×10cm的粉紅色純棉布包中,將「藥包」敷在臍部,外用繃帶或寬布帶固定,溫水袋熱敷每次20~30分鐘,每日3次。  食醋、食鹽為主外敷臍部先將中藥大黃、厚朴、桃仁、枳殼、赤芍、卜子各30克碾碎,入砂鍋炒熱,再將食醋、食鹽、芒硝混合溶化,倒入砂鍋同中藥快速翻勻,裝入棉布製成的袋裡攤平,放在臍部熱敷至餘溫消失,每日2次。  鮮生薑、蔥白外敷臍部鮮生薑、蔥白各100克,研細用紗布包裹,敷臍,每12小時更換1次。生薑歸脾胃,能祛脾胃寒邪,助脾胃陽氣,開胃健脾消食去滯;蔥白歸肺胃經,有散寒通陽、溫經通絡之效。
推薦閱讀:

好的中藥湯劑還要服得好
【中藥藥性4】
坐骨神經痛的中藥治療
中藥外敷治療痄腮
南瓜子-中醫養生- 中藥健康網

TAG:中藥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