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諸葛亮的方略
談談諸葛亮的方略[原文地址]
東漢末年朝政極度腐敗,階級矛盾嚴重,農民被剝刻到極點,發起了大規模的起義,而統治階級的內部鬥爭也非常激烈。在當時的背景,以劉協為代表的漢室政權已經失去民心,同時中央集權也完全旁落,僅存一點名義效應,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令的就是這些地主階級,當然這個階級才是當時的社會力量,百姓起義的成果被豪強集團蠶食了,造成勢力割據後,百姓再也無法聚集大規模的軍事力量,繼而被軍閥剝刻的只會更為嚴峻,為亂者十戶有八,百姓更因勢力集團之間的爭鬥慘遭屠戮。「苟全性命於亂世」,諸葛亮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長,百姓顛沛流離的生活自小看在眼裡,所幸早年避亂在安靜的荊州,得以潛心修學,後滿腹經綸,在荊州小有名氣,與名士龐德公、黃承彥、司馬徽可以說忘年交,與荊州最高行政長官劉表、撐軍政大權的蔡家、蒯家沾親帶故,馬家也是當時的大族,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可見民間也有名氣。以諸葛亮在荊州的人脈關係,謀職輕而易舉,不過他選擇了隱居,以「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修身,與龐、黃、水鏡等隱士來往密切,生活很是愜意,還可以潛心修學著書(士族子弟的共同愛好)。但自比管樂,嘆息痛恨於桓靈,以及他的民本思想(後面細談),表明了他心存「駁亂趨治、救民興國」的理想。 能洞察天下時局的諸葛亮,所匡輔的君主,理念必當一致。曹操是曾經屠過城的霸權主義者,實有暴君傾向,得天下未來真能安嗎?顯然與諸葛亮的理念相背離。孫權的治世理念非常落後,非明君(民亂多可以足見其政治觀念的昏暗)。只有劉備的仁義待民和匡撫漢室的志向,與諸葛亮的理念一致,如其能得天下,何償不是蒼生之福。實際上此漢室非彼漢室,諸葛亮的思想並不保守,天下需要的是帶來新生力的漢室政權,而不是那個已經腐敗消亡的漢室政權。其時百姓的要求很簡單,有穩定的社會環境,然後能保護他們的利益,便是好政權。劉備三顧茅廬,咨以當世之事,很顯然諸葛亮被他的赤誠和堅毅所打動,由是感激,遂追隨出山,儘管闖蕩了大半輩子的劉備仍無立足之地,兵不過數千(而後一年吸收荊州私募游戶為兵,在劉表眼皮底下擴兵接近兩萬,其中精甲水兵1萬)。此時諸葛亮27歲,風華正茂。一、制訂定國的基本路線諸葛亮出山時天下兼并得差不多了,曹操抑其謀略,以弱擊強定中原,大有吞併天下之勢;孫權據江東已歷三世,得江東士族勢力的支持,憑其國險足保,這兩者都是劉備無法爭和不可圖,那麼天下就剩下荊益兩州。荊州是四戰之地,東吳對荊州也早已垂涎三尺,然連年發兵江夏未得。曹魏北方已定,對南方虎視眈眈,隨時發兵吞併荊州和益州,面對這樣的情形,劉備哪有什麼資本能與他們相爭?諸葛亮是個唯物主義者,唯抑人謀,他用他的戰略遠見和洞察力,分析了荊益兩州的利害關係,根據劉備的情況,制定了定國的基本路線:第一步驟:荊州其主不可守,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有信心荊州可以資劉備?首先得人和。劉備待在荊州多年,很得人心,其中包括士族和百姓,後來確實「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其二得地利。諸葛亮熟悉荊州內部勢力集團的分布、結構及其關係,事實上後來表琦刺史,又征四郡,劉備集團執行得都非常順暢。另外諸葛亮還為劉備謀得一個很靚的底牌,劉琦公子向來敬重諸葛亮(亮比他小八歲),向其求安身術,諸葛亮可謂一計多成,不但劉琦安全了,順便為劉備取得籌碼,劉備即得劉琦兵,又得劉琦的招牌,劉備在荊州立足可以名正言順。其三可以說是等待天時。如果曹操此時沒南下,劉備便擁有奪取荊州的最硬資本,劉琮集團不及長子劉琦有名望,也不及劉備集團有魄力和得民心;東吳的也難混進來,人家那是劉家內部矛盾內部解決,只要做好江夏等關口處的防禦便可。不過曹操突然南下(曹操沒有做好充分的戰略規劃,是倉促南下的),攪混了荊州,劉表此時也亡,諸葛亮欠劉備「攻劉琮,荊州可有」,劉備「心有不忍」放棄了,從此事來看,說諸葛亮不冒險是不對的。孫劉兩家聯合抗曹勢在必行,兩集團雙贏,豈有不為,只是孫權底氣不足,諸葛亮激了一下就拍案。 第二步驟:立足荊州後,荊州是用兵之地,但劉備集團還需擁有立國資本,這個立國之地就是險塞益州。對益州的爭奪,東吳隔著荊州的劉備集團,斷是染指不了。益州北部有張魯,可阻曹操,那麼取益州的障礙也就只有劉璋集團。諸葛亮分析到,「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益州偏地,但沃野千里,又不像其它四戰之地那樣有大的破壞,本來應該是個較安定的地方,可偏偏劉璋暗弱,沒治理好(劉表治荊就比較好,無耐處於四戰之地才無防守之力),與天下的弊病一個樣。內部勢力集團矛盾重重,激流暗涌,歷來就時不時的發動戰爭。豪強更是目無法紀,萬分囂張,欺凌弱小,百姓為亂十戶有八,階級矛盾很重。然後劉璋對豪強也沒辦法,為得到他們支持,任之忍之,所謂「不知存恤」,於是就令一些有識之士有怨念,有的得不到重用,有的被欺,心裡都想著棄劉障,呼喚明君。諸葛亮指的出的這些矛盾,後來果然浮出水面。劉備立足荊州後,明君不就正在眼前么,「帝室之胄,信義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而且現在又有足夠的實力,張松、法正便主動獻策來了,劉備最終反客為主,取下益州。第三步驟:「若跨有荊、益……」,諸葛亮是用「若」字,也就是說並不能百分百的能保證實現,計劃的實現是要抑人謀,盡人事,但也不能否定多算多勝,少算有勝的定律。反觀回去,諸葛亮雖然對荊益目標明確,形勢分析也非常精準,但也要賴於人的主觀努力,為實現這個目標,克服一切變數。劉備集團跨荊益後,諸葛亮緊接提出的是「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政略,這些都是根據劉備集團內部和外部,提出來的方針,此階段的方針政策是休養生息,發展國力,而不是拓展疆域什麼的。諸葛亮行政雷厲風行,富國強兵強民的手段是很強憾的,休養生息不需要很長時間。看劉備年年征戰,後軍事遭重創,諸葛亮在穩定政權的同時,還能提供源源不斷兵馬糧草也可以證明。如果能夠整合一切內部和外部資源,國力是能夠達到質與量的飛越,特別是質的方面。對內部為「修」,對外的少數民族採取「和」和「撫」,對東吳是「結好」。前面的三個方針,諸葛亮在後來的執行都出色的完成了。我們來看對孫權的這個「結」字方針,其時是對吳採取不對立的方針,「好」是盡量處理好之間的關係,避免產生衝突,總的來說不是與東吳聯合共謀曹魏(失去荊州後諸葛亮才與東吳立下盟約,以成掎角之勢)。從這一步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風險意識,劉備集團在跨荊益後,是要主動討好孫權,消除他的顧忌。第四步驟:準備就緒,等待天時,荊益兩州「雙鉗」北伐。所謂就緒就是劉備集團能夠在第三步的強國政策順利進行後,也就是內部足夠強大(含夷越),外部足夠和諧(諸戎和東吳),施德政能夠取得天下民心,然後進行全面的軍事規劃,見機北伐,擊破曹魏主力,「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總體來看,隆中對實現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比如曹魏民叛不在少數,機會可以把握也可以創造,但前提是後方要過硬,諸葛亮在《治亂》里說到「先理強,後理弱;先理近,後理遠;先理內,後理外;先理本,後理末」的治亂哲理。總之,拓展疆域和內修政理是立國的左右手,兩者需要協同才能發揮巨大效應。補充:劉備集團執行第三步發生的兩處偏離:1、冒然拓展。有觀點說關羽北伐是為了讓益州休養生息,因為剛經歷漢中之戰的大消耗,怕被曹魏騷擾,私以為太牽強了,益州經歷夷陵之敗後,形勢更為嚴峻,北有曹魏,東有剛敵對的東吳,南有夷叛,內有不安分子,怎麼不見需要另外策應,諸葛亮直接就「閉關休士,務農耕殖」,劉備的發喪只為三天,難關就渡過了。另一種觀點是,劉備給了關羽假節鋮,關羽策應劉備,左拳出再右拳出的對應北伐,劉備7月打完漢中留下魏延就回成都了,一點要北伐的意圖都沒有,正是生息之時,所以這完全是關羽自發行為,至於動機後面探討。關羽8月北伐,直至12月失荊州時,劉備最後有返回漢中,估計是得到關羽北伐的消息,想減輕關羽的壓力,卻不料關羽那邊已敗,荊州已失。2、取得漢中勝利後,普遍存在驕狂之氣,特別是關羽不但沒主動討好孫權,還不斷的造成對孫權的壓力,硬是把孫權從東線拉回荊州對付他,以至沒有解決東顧之憂便冒然北伐。而他關羽也沒有處理好內部政治關係,缺乏凝聚力,造成內部背叛。關羽是一名驍勇的大將,打仗有勇有謀,硬體上還加固了城池以提高防禦力,他可以符合隆中對「上將」的要求,但不具備帥才的素質,也不具備作為一方最高行政長官的能力,以致出現大漏洞,讓敵有機可乘。隆中對最終沒有完成,在於人為執行上的偏離,這也是中央集團對荊州行政長官的把控上,有點力不從心,一失足成千古恨。失荊州後,諸葛亮對戰略作了調整,為實現這個目標,把個人的主觀努力發揮到了極致,只可惜已不得天時,陳壽曰:「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但是他的治世理念一直貫穿始末。二、強國富民方略漢朝經曆數百年的發展形成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強。到了東漢末年,朝廷昏暗,玩弄朝政,上行下效,據記載:豪強擁有私人隊伍,到處築起堡壘,實行武裝割據(朝廷不管),他們住著接連數百棟的大宅院,佔有大片的良田,牲畜成群,有成千上萬的奴婢和徒附(半農奴),而且還養了賓客、刺客和敢死士,窮人被迫服從役使,冤枉也不敢申訴,因為申訴只有危險而沒有好處。另外當時虛偽游手比農民還多,虛偽游手之所以多,是因為為富貴人提供淫侈之物可以牟利。而在以農業為主的社會裡,這樣的社會結構是嚴重失調的,所以農民是被壓迫到了極點。(一)政治變革劉備集團入蜀,面臨的是一個「風氣敗壞,朝政荒廢,刑法不肅,地方豪強專橫跋扈,並且還凌駕於君主之上」的政治環境。法正認為應該實行寬鬆政策,所謂寬鬆說到底是在原來的秩序和利益分配上更為寬鬆,施以更大的恩惠,這樣就可以得到豪強勢力的支持,從而使政權穩定。雖然這不失為一個簡便的方法,比較容易平穩度過。不過法正的這種觀點是不適合的,甚至可以說是助紂為虐。作為早就診斷了天下弊病的諸葛亮予以了否決,表示要嚴厲以治,實施「重法」。歷史上但凡變革,都必然會受到原有舊勢力的阻礙,因為新法改變了原來的秩序,必然侵害到某些勢力的利益。如果變革者沒有非一般的魄力,斷然是難以執行下去。諸葛亮也一樣,還受到了不少爭議,比如郭沖說「亮刑法峻急,刻剝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懷怨嘆。」可事實真如此嗎?另外記載,「蜀中一日數十驚,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世」,估計是諸葛亮實施新法受到了一些勢力的抵制,這大概是所謂「刑法峻急」而造成的紛亂吧。下面看看究竟是哪部分勢力會阻礙新法呢?諸葛亮的新法是根據上面所說的社會弊病而制定出來,所以可以排除農民,分析一下不外乎是以下這幾類勢力:1、地方豪強:他們不僅擁有財勢,還有武裝力量,長期以來都是目中無人和驕橫,對於新政權本來就不屑了,而現在又面對損害他們利益的新法,必然會聯合起來反抗;2、地主和商賈:他們擁有不盡的財富,新法突然斷了他們的財路,自然也不肯讓步;3、山寇盜賊:此時正是政權更迭而未立足之際,可以順便作亂和搶劫;4、唆眾分子:劉備集團的敵對分子,挑撥無辜民眾,聚眾鬧事;面對這麼紛亂的局面,諸葛亮的對策是堅決的以軍事力量予以痛擊,毫不手軟,用了七天時間終於給平息了下去。諸葛亮的「威之以法」終於奏效,豪強地主階級也終於威服了。接下來說說諸葛亮是怎樣把他的政策給貫徹下去的:1、「科教嚴明」:諸葛亮制訂了蜀科作為一國的法度,同時還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皆有條章」進行吏治,也就是官吏和民進行同時治理,杜絕了歷史上藉以抑制豪強而橫行的「酷吏」現象。在實施之前,諸葛亮也務必做到反覆宣傳,使大家都明法,避免違法犯禁。2、「賞罰必信,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絕對講信義,只要有善舉的,不管事情大小,都會予以獎賞,即使是仇人也是;只要有絲毫怠慢法度的人,即使是親人也會受到懲罰,所謂「法行則知恩」,這樣大家都知道感恩了。3、「撫百姓,示儀軌」:實行仁愛政策,安撫百姓,示之以文明禮儀;4、「約官職,從權制」:按照權制規定,不隨便封官,所謂「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從而革除了劉璋濫封官導致為官者不知榮的現象(靈帝賣官,官職就更不值錢)。5、「開誠心,布公道」:構造坦誠的社會風氣,祛除浮誇之風,布正義之道。6、「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只要能改過自新,即使犯了重罪也會釋放,這體現了諸葛亮的教化思想。7、「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對於虛偽游手,即使是很輕的也必戮。我們知道在農業社會裡,農業是本,如果社會上出現大量這種不務實的人,不但影響社會風氣,而且還會影響社會生產效用,所以諸葛亮嚴厲杜絕,要構造人人勞作的文化。8、「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這是諸葛亮的治實精神,一切圍繞事物的本性,力求精練。諸葛亮之所以能把上面的措施執行到位,關鍵在於有制度可循和做到堅決貫徹這個制度。私以為諸葛亮應該制定了非常有效的監督制度。我們知道商君為把散慢的農民組織起來,非常殘酷的推行「連坐法」,五家為伍,二伍為什,對民進行極端強制。諸葛亮在《論諸子》里指出:「商鞅長於理法,不可以從教化」,很顯然諸葛亮的政治手腕與商君是有本質區別的,諸葛亮雖然「重法」,但絕不極端,他充滿了儒家仁義教化的政治思想,「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正所謂內法外儒,集霸道王道大成。諸葛亮推行新法是成功的,達到了顯著的成效,「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並且「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新政權帶來了社會的穩定,為亂十戶有八的現象不存在了,全民一片辛勤勞動的氣象,生活蒸蒸日上,老百姓自然感懷和敬愛這位「鐵腕而又仁義」的諸葛丞相;舊勢力集團威服於諸葛亮的鐵腕風格,同時也被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所征服,當然新法也會保護這些舊勢力的合法權益,所以全國基本都真心支持這個帶來新生力的新政權。 二)富國富民政策其時劉備集團剛入蜀,除了面臨腐敗的政治環境外,還面臨著國庫空虛的困境。蜀漢有位叫劉巴的經濟學家,諸葛亮從荊州到益州可謂屢費周章,費盡口舌最終說服為蜀漢效命。這位經濟學家提出,「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數月之間,府庫充實。鑄蜀幣五銖錢,向民間借貸,其時就是「借雞生蛋,然後蛋生雞」的循環,但要推行這個經濟政策,是有很大難度的。首先要依賴於信用,信用度不夠,民間根本不敢用你蜀漢的錢;其次政權也要有足夠的生命力,如果你滅亡了,那麼錢也就泡湯了;最後朝政要能夠平諸物價,否則百姓的錢就等於被國家吞掉。當然在諸葛亮高效的行政能力之下,是成功的推行了,另外據考證,從武漢出土的的考古遺物中,發現大量的蜀幣漢五銖錢,而地理位置則相對於東吳所統治的荊州,可見東吳有百姓是信用蜀幣的。下面說說諸葛亮怎樣因地制宜,因情而治的發揮最大效用來發展經濟:1、「勸農」方針:我們知道蜀漢資源貧乏,土地清弱,國小民寡,不像中原那樣佔盡了先天地利優勢。中原在南北朝之前一直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然戰亂時被破壞嚴重,但整體的基礎條件和優勢還是最優的。在農業社會裡,自然是要重農的,曹操推行了國家式的「屯田制」,其時屯田官和佃戶的關係與一般地主和徒附(半農奴)的關係沒有區別,最多是相對寬鬆一點點。這個舉措對受到破壞極重的中原起到了積極的恢復作用,但這只是權宜之策,局限性很大,因為這是強制性分配的獎賞制度,說白了本質上還是與地主和徒附是一樣的,到後來被剝削者窮困不堪,無法為繼,剝削者也無法再壓榨,後來司馬昭乾脆就廢除了這個「屯田制」。再看諸葛亮,「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斂,無盡民財。如此,富國安家,不亦宜乎?」可見,諸葛亮的農本方針是「勸農」。「勸農」的優越性在於可以充分發揮勞動者的主觀能動性,多勞多得,實行「不奪民時,不盡民財」的雙贏政策,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民本」思想。學術界稱讚諸葛亮的「勸農」思想之所以比曹操的「重農」思想精確和效益高,我想大概就是這個根源吧。諸葛亮在執行「勸農」的方針時,是有很多的激勵措施,百姓只會有動力,而不會感到有壓力。當然諸葛亮北伐之時也進行國家式的「軍屯」,但是這與「屯田制」完全不是一回事。諸葛亮在駐漢中時,自然是不會放著大批精壯的勞力不用,所以動用軍隊參加農業生產,有空閑時就屯田和殖副業,使得糧食生產及副業都興旺。諸葛亮興修水利的力度是很大的,專設了堰官,開以後歷代設專職水利官員管理都江堰之先河。當年諸葛亮用於清淤維護的石標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樣仿製的鋼標尺替換。而諸葛亮立下的維護法規,一直被原樣執行。2、其它的工商業:蜀漢貧地,僅依賴發展農業是遠遠不足的,所以恢復鹽鐵官賣是勢在必行,一來可以削弱豪強之利,二來可以增加國家收入。另外對於聞名遐邇的蜀錦給予了極大的鼓勵措施,蜀錦是一種高利潤的外銷商品,當時都供不應求,單位生產效益比其它的任何商品都要高。大力促進蜀錦外銷可以增加國民收入,換取本國的稀缺資源,從而達到資源最有效的配置。3、搞基礎建設,發明科技以提高生產效益:諸葛亮大量的修建館舍、橋樑、道路等非急務的工程,這在同時代里不為人所理解。在戰亂時期,其實百姓連吃都成問題,全民搞糧食生產都來不及,而諸葛亮卻還有餘力去搞設計、搞建築什麼的,這不是浪費民力是什麼呢?孰不知這是諸葛亮的高明,基建搞好了,百姓容易來往通商,可以帶動經濟的繁榮,這雖然不是什麼近利,但它的收益卻是潛在和長遠的,另外這還屬於利民的民生工程呢,無怪乎東吳荊州的百姓都信用蜀幣了。另外諸葛亮重視生產技術革新,從而提高生產效益。諸葛亮隨時隨地的革新(真是有天份),比如木牛流馬、連弩、搭橋槍、蒲元神刀 、五折剛鎧、孔明鎖 、九連環 、改善了制錦工藝、梯田等等。總之,「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三)少數民族政策諸葛亮對於夷越採取「撫」的方針,提出「夷漢分治」「助其發展」的兩項策略。基本措施是:1、重新細化行政區域,把四郡改為七郡,加強了蜀漢的中央集權;2、削弱大姓和夷帥,並廣收忠於蜀漢政權的俊傑,把有威望調到成都任職(比如孟獲),也把一些留任南中各郡,以達到收納民心的效果;3、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幫助其發展。只要夷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那麼就能夠提高夷民對蜀漢政權的向心力,然後也不容易被有居心和試圖割據的豪強和山寇所利用;4、提出「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其時不是完全不留兵,負責南中事務的有馬忠、張嶷和李恢,隨時應變南中變化。比如諸葛亮剛返回成都,就有不服氣的豪強想再次伺機割據,被李恢大破,李恢繳獲了大量的金銀耕牛戰馬以充國庫,而李恢所用的軍資都是南中豪強的。民族融合併不是可以一促而就的,諸葛亮提出了好的方針政策,但是必須長遠的貫徹才行,畢竟民族文化差異性大。諸葛亮也非常務實的提出「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基本目標。其實諸葛亮的這個政策短期內已經取得很顯著的成效,諸葛亮生前雖然發生一兩次不服氣的豪強或盜賊作了小亂,但是蜀漢後方基本上是穩定的,夷民的心是向著蜀漢政權的。(四)穩定的政治架構政治架構關係到政權的穩定性,政略的實施需要這個國家機構去推行,推行的好壞關係到政策結果的好壞。劉備集團入蜀後,就按照名望、才能和勢力構建了政治架構。綜觀蜀漢從建國到滅亡,中央集權都是穩定的,即便是昏弱的阿斗後期,政權都是牢握在手,而且蜀漢也從沒有發生過升級到表面化的權力鬥爭,實屬難得。諸葛亮說到,「治國之道,務在舉賢」,「夫失賢而不危,得賢而不安,未之有也。」可見治國的根本在於舉賢,而舉了賢才可以使國家安定,並指出歷史從來沒有說得到賢才會令國家危急的。1、要善舉才:「故人君選舉,必求隱處」,諸葛亮指出選舉人才要善於從隱處發現。 比如蔣琬非百里之才,任小職而失職,劉備怒而戮,諸葛亮求情,劉備雅敬亮,乃不加罪。還有龐統和劉巴,他們都是差點跟蜀漢擦肩而過的人才。2、察人用人:諸葛亮提出知人性之道:「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比如楊洪,劉備急書諸葛亮發兵,諸葛亮就問楊洪,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諸葛亮認為他挺有見識,正合自己意,於是提拔暫領法正的蜀郡太守之職,之後表現非常出色,便改為正職。這就是諸葛亮「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提拔上來的,同時也可以反映諸葛亮虛心納諫、集思廣益的作風。關於馬謖好議軍計,諸葛亮很是欣賞,打算給予實踐的機會,孰不知馬謖會違亮節度,這是諸葛亮有生以來的一次失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3、作政治思想工作:比如關羽對馬超的人事安排有疑問,寫信問中央的諸葛亮,諸葛亮很巧妙的回了信,立即使關羽釋然,關羽還興奮的拿著諸葛亮的信到處示人。這封信能有這麼大的份量可以看出,關羽及其周邊的官員都是很敬重諸葛亮的。還有張飛敬慕劉巴,但劉巴卻看不起他,結果受了氣,諸葛亮而後到劉巴那兒為張飛說好話。另外諸葛亮寫過信調解了張裔對楊洪的誤解,知道了楊洪的大公無私,同時也調解張裔與他下屬的矛盾。只有魏延楊儀這一對水火不容,但諸葛亮生前都盡其才,逝世前出於大局作了最妥當的安排,察人是精準的。4、危害社稷的予以合理的處理:比如廖立自以為才名只在諸葛亮之下,不料確在李嚴等諸人之下,甚為不滿,於是把滿朝文武包括劉備都批個遍,這在軍隊里可以說是擾亂軍心,諸葛亮把它流放。李嚴多次把個人私慾凌駕於國利之上,最後失節,諸葛亮把他貶為庶民。但是諸葛亮屬於只要知錯而能改之的,還是會重用,不料諸葛亮病逝,他們也就沒機會,且面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也未免心有慚愧。「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豈徒無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鏡至明而丑者無怒,水鏡之所以能窮物而無怨者,以其無私也!」5、興辦教育:諸葛亮注重國民素質教育和培養人才,說諸葛亮沒有培養人才那是很冤的,說諸葛亮沒有培養阿斗也就更說不過去。劉備病危期,諸葛亮住在白帝,百忙之中奮筆疾書,抄寫10萬餘字的申、管、六韜等帝王必修課寄給阿斗(諸葛亮是因材施教的,估計裡面有批註),然後在《出師表》勸諫「親賢臣,遠小人」「不宜妄自菲薄」「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另外在《臨終遺表》里也是寄予期望,「伏願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隱逸,以進賢良,屏黜奸讒,以厚風俗。」諸葛亮生前留給蜀漢的人才,北有王平,南有馬忠、張嶷和李恢,東有鄧芝,中央有蔣琬等,將有姜維,他們對蜀漢都各盡其才,終生盡忠盡職,諸葛亮都沒有看漏眼。在諸葛亮提拔的國家棟樑逝世之後,由於阿斗昏暗,德政不舉,人才失缺,以致蜀漢衰弱,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違背了「治國之道,務在舉賢」和「舉賢求安」的理念。諸葛亮的政治變革及民族政策,受到後人的推崇,其思想高度,在同時代無人能及:《中國六大政治家》,梁啟超主編,1911年出版,認為近代中國之衰敗唯有崇尚法治,始得振衰起隳,富國強兵。書中被稱為六大政治家的是:管仲 、商鞅 、諸葛亮 、李德裕 、王安石 、張居正。----------------改變國衰,強國富民,才是政治家真正的職責,所謂「政治的最終精義是百姓」,理政於民,民才是政略實施的對象,得民者興,失民者亡。三、志在平天下「普天之下,莫非漢民,國家威力未舉,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很顯然諸葛亮並不是什麼好戰份子。我們知道天下只要有分裂,戰爭就不能避免。軍事是政治的延續,要實現政治目標,軍事手段少不了。綜觀諸葛亮的政治目標是統一大業,「於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諸葛亮在內政上革除了社會弊病,帶來了社會的穩定,並極致的發展了國民經濟,使百姓安康,然而這一系列的政略承受者僅是一小部分漢民,割據的局面並不是出山的初衷。(一)三國的藍圖天下有實力的集團剩下曹操和孫權兩位,曹操文韜武略很強勢,孫權雖弱但憑藉其天險尚可安。不管是發展還是求生存必然少不了對未來的規劃。本著「多算多勝,少算不勝,不算負勝」的定律,分析一下各集團的戰略規劃:曹操集團:曹操平定了中原後,很是霸氣。吞併南方緊密進行,首先是取長江中游的荊州,然後使劉璋和孫權臣服,以實現全國統一的戰略目標。在三國勢力形成後,則實行「蜀亡吳服」的策略。孫權集團:周瑜提出軟禁劉備,分化關羽張飛,然而北有曹操威脅,劉關張又是不為人下的人傑,孫權根本沒有能耐控制,別惹火上身就好了。後周瑜又議取蜀,得蜀後並張魯,然後固守其地,與馬超好,表示是空話,因為沒有分析怎麼取,所謂「不算負勝」。還是說說東吳首席謀士魯肅早年獻上的《榻上策》(孫權就是努力的按照這個路線走):1、漢室不可興,曹操不可卒,而北方多誠務(局勢及發展分析是對的);2、鼎足江東,剿除黃祖,進伐劉表(指明發展方向是取荊州,並用「剿除」和「伐」的方式,但攻伐戰的執行難度很大,方針顯得粗糙);3、竟長江之所極,據而有之,建號帝王,圖天下(如能竟長江所極,江東便可立足,進而稱帝號。但後面沒有進一步提出對益州和中原的策略,圖天下只是句空話,該戰略的設計是志短而簡單的)所以魯肅的這個戰略規劃總的來說是取荊州以保江東,然後割據稱尊號,雖然志短,但比較符合江東的實際情況,比起那些投降派的要激進多了,並且還很務實,目標是做到割據自立。劉備集團:諸葛亮《隆中對》:1、取荊益的進程很清晰,其中分析了地利優劣、內外矛盾以及奪取的方式(前面已分析,這裡不贅述),可謂是「多算多勝」。2、提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政略(跨荊益後,諸葛亮對所有的關係戰爭都提出了相應的指導方針,足見這是個很精密的戰略,能設計到這種程度的歷史上難見,沒有很強的洞察力及謀略是不可能做到的)。3、「待天下有變,則命。。。。。。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天和、地利準備就緒,則把戰略目標指向強大的曹魏,察時機,以荊益為據點,雙鉗出宛洛和秦川)。從這裡可以看出,隆中對的設計目標是統一全國。諸葛亮是按照「先理強,後理弱」的治亂原則,也就是說吳國是弱國,蜀漢首先要對付的是作為強國的魏國,對吳國只是緩圖。而諸葛亮的理弱方針是盡量使用外交手段(外交是軍事的重要手段之一)使吳蜀雙方不產生對立的局面,解除東顧之憂,以便安心對付曹魏。可是儘管計劃再周密,時勢變化總是出人意料,三方博弈,聯盟和拆台複雜多變,後面說說諸葛亮是怎樣面對瞬息萬變的時局。(二)曹操攪荊州話說曹操在北方連年征戰,征烏丸征海賊馬不停息,建安十三年正月從烏桓前線返回,就立即作玄武池習舟師,為方便統一指揮,置丞相職,集軍政大權於一身,還把馬騰舉家遷來許都,以免後患,然後七月就在許都集結了十五六萬的重兵準備南征。這時的兵馬都很疲備,然而曹操顯然是爭分奪秒的急於征荊州,或許都認為曹操急功近利,個人不以為然:看荊州情況,話說諸葛亮出山與徐庶同助劉備,私下增兵且與劉琦走得密,而劉表已入古稀並有疾病,劉備在荊州很得民心,我想在北方的曹操不可能聞不出個味來,荊州極大可能要落入劉備手中了。所以猜測曹操急於南下的動機就是要阻止荊州落入劉備手中,我們知道當陽徐母被擒,然而這只不過是個謀士而已,貌似無須這樣重視。另記載曹操還贈送過「五斤雞舌香(象徵同朝為官之物)」給諸葛亮,很顯然曹操要孤立劉備。後來曹操遣五千精騎先行,日行三百里直奔襄陽受劉琮降,又奔江陵取軍實,就是怕荊州落入劉備手中。再後來又想威服孫權(劉璋已經主動獻好了),讓劉備陷於孤助,從而達到吞併南方的構想。言歸正傳,劉表聞曹操集結重兵,立即收縮防務,命劉備從新野撤回樊城,並以漢水來防禦襄陽,再以江陵為後方基地,儲備軍資。正在緊張備戰之際,劉表亡故,劉琮接手卻私下降曹操。劉備得知後返襄陽,時曹操在宛城,這時諸葛亮欠劉備「攻劉琮,荊州可有」(還有人建議劫劉琮逃),這決不是諸葛亮初生牛犢不怕虎,其時諸葛亮要實行的是劉表的防禦部署,劉備在荊州得人和得地利,荊州有十萬兵馬,願聽劉備的不在少數,拒漢水以守,以逸待勞拒曹操。但不知道劉備是真不忍心違背劉表託孤還是有恐曹症,總之沒有採納只管逃,放棄了與曹操爭奪荊州的機會,結果只會此消彼長。東吳對曹操南下,最早作出反應的是魯肅(此時不知道劉琮降曹操,劉備走荊州),要孫權召回周瑜,並表示,「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可見魯肅認為劉備有能力安撫劉表群下,並打算主動支助劉備共治曹操,以解東吳之危。後來孫權得知荊州已失,又被曹操嚇著,一下子底氣就不足了。諸葛亮智激孫權所分析的幾點曹操必敗和必北還論,結果應驗,曹軍初一交戰,就不利戰敗,緊接著敗烏林和被追華容等。荊州被曹操攪和,雖然劉備最終取得荊州的大部分和領荊州牧,但失去了襄樊,荊州被三家拆分,諸葛亮的計劃有點受破壞,不過並不影響大局。另曹操雖沒有實現吞併南方的目標,但從戰略上來講是有積極意義的,至少阻止了劉備取全荊的意圖(關於孫劉借荊什麼的都是檯面上不撕破臉的客套談判,實則是底下的實力博弈)。(三)取益失荊且說劉備集團立足荊州後,關羽守北荊,曹操沒敢動。然而曹操也沒停息,忙於整頓內務鞏固政權,平定朝內及涼州馬超的叛變,在東線與孫權作擦邊戰爭等。劉備集團這邊,正如諸葛亮隆中對中所料,順利取下益州。跨荊益後,劉備集團就要實行「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的政略。諸葛亮主內,劉備主外。對於新生的政權,兩者必須協同才能立足,否則這邊開拓,那邊老巢被揣,這樣的情況多不勝數。但是蜀漢漸強,自然不被魏吳所容。孫權想分荊州,劉備拒絕。孫權受拒後發兵取荊南,同時曹操亦發兵攻漢中。按照「外結好孫權」的方針,孫權不是對立的,曹操才是對立的。那麼劉備的對策應該安撫孫權,為解決孫權的心理問題作相應讓步是必要的,同時全心拒曹操。可是劉備正好相反,發兵五萬荊州與孫權對抗,可結果漢中被曹操攻克,益州受壓力(曹操「得隴望蜀」見仁見智),劉備不得不向孫權妥協,結果兩邊俱損。「政治當有先後」(《亮集》),劉備沒有理清。後來劉備攻漢中還花了很大力氣,並且得地不得民。然而蜀漢上下還是很興奮的,劉備就急著稱漢中王。荊州這邊,關羽被封前將軍,與後將軍黃忠同列,但關羽這人性格缺陷很明顯,先有不服馬超,現又不服黃忠,不肯受拜。諸葛亮曾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諸葛亮認為這樣的人事安排不妥,但劉備還是執意:「吾自當解之。」估計劉備用的是施恩,給了關羽假節鉞。似乎隱患就在這個人事安排上,第一次關羽寫信詢問諸葛亮,諸葛亮巧妙的回了信,讓關羽立即釋然。然而這一次,費詩性子直,雖然說服了關羽受拜,但沒有解決心理問題。果然關羽立即發起了北伐戰爭,動機應該是不服輸,因黃忠在漢中立下了大功,其實以關羽這種傲視的性格做急功近利的事是很正常的。可惜這位威震華夏的大將,雖有勇有謀,卻沒有政治智商,出現了大漏洞,換誰也不會放過取荊州的機會,所以失荊州也就必然了。事發突然,中央根本未來得急反應,當劉備再出漢中想策應時,關羽已敗,荊州已失。諸葛亮的戰略計劃受破壞,然而不以成敗論英雄,隆中對的厲害就在於清晰的規划了從零到統一的發展路線,並對所有的關係戰爭提出了精準的指導方針。分析失敗的根源在於人為的背離和沒有貫徹執行,違背了「結好」方針和軍事的統籌安排。關係戰爭的每個指導方針,執行起來都是不容易的,比如「撫夷越」「和諸戎」「內修政理」無論哪個都不比「結好」這個外交方針來得輕鬆。後來諸葛亮雖然都執行成功,但蜀漢進程有一段時間陷入停滯,失去了天時。四)戰略調整(1)渡過難關:失荊羽亡,劉備決定伐吳,群下勸阻,但劉備一意孤行。其實劉備伐吳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取回荊州和復關羽之仇。夷陵慘敗後,諸葛亮情不自禁的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個人理解是:1、諸葛亮是不贊同劉備伐吳的,諸葛亮之所以表示沉默,其實是一種無耐,劉備心意已決,多勸無益; 2、諸葛亮之所以認為法正若在,就會反對劉備東行,最大的可能是諸葛亮的謀略與法正的不謀而合,而這個謀略就是舍荊州,改取雍涼,把東行的兵力轉向魏國。3、那麼如果法正也勸服不了劉備伐吳,必然會同往,法正有軍計,可以為劉備避風險,不至於這麼慘敗。「劉備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諸葛亮向來思慮周密,所謂股肱,以諸葛亮的才能和名望,能穩定大局和完成未競之業的舍亮其誰。此時蜀漢慘敗,內外危急,諸葛亮作了《正議》,氣概凜然的駁斥了魏國的勸降,大振人心。對南夷反叛採取暫緩政策,「閉關息民,務農殖穀」以渡過難關。(2)「結好」吳國:孫權雖在夷陵戰後請和,但綜觀孫權為人:1、赤壁之戰:沒有勇氣與曹操對抗,在保命和保國之間猶豫不定;2、鎮荊州:「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入蜀,諸葛亮鎮荊土,孫權遣使通好於亮」;3、偷襲荊州:擔心遭蜀漢復仇,求庇護,向魏國稱臣;4、劉備伐吳:主動請和,擔心被伐;如今劉備敗亡國衰,情況有變,諸葛亮自然不放心,便遣鄧芝結好孫權。孫權果然猶豫,擔心蜀主幼弱國小,被魏所乘,不能保全,思量著是依魏國還是結蜀漢,所以不肯相見,於是鄧芝主動上表分析厲害關係:1、吳蜀有四州之地,大王和諸葛亮都是人傑;2、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可共唇齒,進可並天下,退可立足;3、如果吳國北拜,那麼魏國必求質子,如果吳國不答應,魏國便會發兵討吳,這時蜀也發兵,那麼吳國就不保了;孫權最終決定絕魏,再後來吳國安危不再受到魏蜀威脅,孫權要稱帝。蜀漢上下都認為應該拒絕,如果承認的話,那麼以正統自居的蜀漢情何以堪,曹魏已經篡漢,現在東吳又篡漢。諸葛亮則認為:1、孫權有僭逆之心已久,與之和睦,蜀漢可求掎角之勢,伐魏也就無東顧之憂了;2、如予以拒絕,孫權必然忌恨,同時蜀漢也必須發兵征討篡漢的東吳,對蜀漢實為不利;於是遣陳震慶賀,並簽訂了分割曹魏的盟約,而孫權在這個盟約里大讚了諸葛亮。至此以後,吳蜀關係穩固,合作越來越密切,諸葛亮可以全心對付魏國。(3)「和」諸戎:諸葛亮的戰略調整基本上與隆中對差不多,失去荊州已不可挽回,便把目標轉向取雍涼,如能得到雍涼,可以以此為據點,再徐圖中原。涼州有以下優勢:1、物產:盛產牛馬,可以加強國力;2、地理:是蜀漢扼守門戶的西北屏障,足以成為圖中原的根據地;諸葛亮對諸戎採取「和」的方針(「禮有所任,威有所施」):1、維繫漢羌交界地域安定,尊重羌胡風俗,軍紀嚴明,通物攬絡;2、從涼州內招募降附的騎卒以擴大軍隊實力;3、策反諸戎,使其合力共伐魏國(「鮮卑軻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以應亮」)諸葛亮的對外政策目標總算是達成了,爭取了最大化資源的支持。(五)職能轉變蜀漢前期軍事擴張與內修政理兩者快速並進,但自從漢中戰役後,軍事連遭重創,並且短時間內損失了大量人才,軍事擴張出現僵局。但諸葛亮本著「先理內,後理外」的治亂原則,也就是先主修內政,後行軍事擴張,史載諸葛亮治國是民富國強。這裡有必要澄清說明:1、諸葛亮在《出師表》里說「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私以為這是諸葛亮的遠慮,益州地貧民稀,而曹魏地大物博,兩者相比之下,蜀漢是危急的,所以應儘早打開格局才是當務之急。而諸葛亮也說了「兵甲足」,以諸葛亮謙遜的性格說出這話,想必蜀漢百姓負擔並不重。2、「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情況,蜀漢從來沒有發生過到這種困境,這只不過是楊洪論述漢中對益州的重要性,實乃斷章取義。3、「民皆菜色」在諸葛亮時期更是不存在,實為20多年後劉禪昏弱,德政不舉,導致國衰民弱。諸葛亮治理下的蜀漢國情:1、「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可見蜀漢經濟繁榮,人民生活水平是不錯的;2、諸葛亮在國民素質教育上做出了成效,隋朝王通說:「若諸葛亮不死,則禮樂大興」(禮樂是孔子儒學的精義)。內修政理這個內部目標也已達成,南征平定夷民反叛刻不容緩。蜀漢上下都認為諸葛亮不該以一國之名望涉險,但是「撫夷越」是件很棘手的要務,一旦執行不好,將影響蜀漢未來的戰略進程,前有關羽失荊州,諸葛亮最後還是決定親征。諸葛亮南徵兵分三路,奇正相合,結果取得圓滿成功。六)北伐略談(1)北伐是實現統一全國目標的唯一途徑,北伐具有積極的意義:1、 尋找突破口蠶食魏國,以最終實現「興復漢室」統一全國為目標;2、 構造全民積極進取的文化,增強國民凝聚力和達到強兵的目的;3、 武力震懾曹魏,達到以攻為守的目的;4、證明蜀漢有足夠的實力對抗曹魏,鞏固吳蜀聯盟,提高緊密合作;(2)蜀軍強大的戰鬥力:1、胸懷大略:亮曰:「審天地之道,察眾人之心,習兵革之器,明賞罰之理,觀敵眾之謀,視道路之險,別安危之處,佔主客之情,知進退之宜,順機會之時,設守御之備,強征伐之勢,揚士卒之能,圖成敗之計,慮生死之事,然後乃可出軍任將,張禽敵之勢,此為軍之大略也。」(兵法《問對》里認為諸葛亮大略為極致之論)2、治戎講武:教閱之法科學精細,雖嚴刑峻法,但諸葛亮極會用法,士兵人人自厲,所以二十軍仗都由最高統帥執掌,可見軍隊素質之高。「亮之行軍,安靜而堅重;安靜則易動,堅重則可以進退。亮法令明,賞罰信,士卒用命,赴險而不顧,此所以能斗也。曰:亮率數萬之眾,其所興造,若數十萬之功,是其奇者也。」(司馬昭滅漢後,特令軍事學家陳勰學習諸葛亮的兵法兵制,推行為晉朝的軍事制度)3、軍容震憾:「前出四表,後綴八幡,左右折旋,起步金鼓,各有其節,此即八陣圖四頭八尾之制也。人間但見樂舞之盛,豈有知軍容如斯焉!」(李靖);「推子八陣,不在孫、吳」(李興)。4、發明器械:發明「木牛流馬」運輸工具來運糧,節省軍隊勞力和提高效率;研製連弩和元戎對付魏國騎兵(在《問對》里對曹操的兵制和大略評價一般,但對其騎兵卻很讚賞,可見曹魏騎兵的戰鬥力是很強的)。5、賞罰必信:亮曰:「賞賜知其所施,則勇士知其所死;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失街亭,馬謖違軍令被誅;向朗與馬謖好,涉嫌知情不報之罪,被諸葛亮免職遣返成都;王平在此役表現良好而被升遷;同時諸葛亮自貶三級,「於是考微勞,甄烈壯,引咎責躬,布所失於天下,民忘其敗矣。」6、精兵省將:「戎士簡練」以減輕國民負擔,絕不打「滅敵一萬,自損八千」的硬仗。7、講信義士氣高昂:魏軍密進,適逢蜀漢士兵更班返漢,左右認為此情危急應暫緩,諸葛亮以為應以大信為本,遂遣令下去。士兵無不感悅曰:「公之大恩,猶死不報」,後莫不拔刃爭先。(3)五次北伐(正式規模的為三次):時曹魏歷時三世,集中政權,根基牢固,實力強大。然西方事重,魏明帝西鎮長安,遣曹真、司馬懿、張頜和郭淮等名將全力堅守。1、228年春:亮聲東擊西,出祈山,魏三郡反叛,馬謖失街亭;同年12月出陳倉應吳國,20天糧盡還,斬王雙;明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亮自出至建威,淮懼而退還,亮收兩郡。2、231年2月:再出祈山,甲首三千,「公畏蜀如虎」,糧盡還,射張頜。3、234年2月:出五丈原屯田,贈送婦人服,仲達仍深溝高壘,但百姓安堵,蜀軍反客為主。不料諸葛亮病逝,「死諸葛走生仲達」。綜觀來說,諸葛亮用兵間隔並不緊密,是在顧及民生的同時積極進取,除了第一次失街亭外,都保存了實力。同時也可以看出諸葛亮採取持久戰略,以騷擾的方式去製造敵國漏洞,達到削弱敵國實力的目的,以便打破魏蜀格局(魏強蜀弱,急於求成只會自毀滅亡)。(4)淺析武侯用兵:1、「奇正者,所以致敵之虛實也。敵實,則我必以正;敵虛,則我必為奇」(魏延子午谷奇襲,敵未必為虛。諸葛亮提前在漢中屯兵屯田,曹魏必然知其北伐之意,會有相應防禦。只是諸葛亮首次北伐,三郡反叛造成極大轟動,才讓曹魏始料不及,震驚不已。)2、「行數千里,若非正兵,安能致遠?」「利而誘之,亂而取之,是謂以奇為正」(諸葛亮南征,地理詭譎,夷兵分散,行數千里,此為正兵。諸葛亮採取兵分三路,然後止前而誘敵以聚集,一舉擊破主力,此為以奇為正。李恢那路,被夷兵圍困,且與諸葛亮失去聯繫,然後使用詐降騙取夷兵信任,突圍而出,最終與諸葛亮匯合,此亦為以奇為正。)3、「凡兵卻,皆謂之奇乎?」「不然。夫兵卻,旗參差而不齊,鼓大小而不應,令喧囂而不一,此真敗也,非奇也;反之,雖退走,非敗也,必有奇也」(二伐,亮糧盡還,王雙以為蜀軍糧盡士氣低,機不可失,孰不知這是諸葛亮的奇兵而非敗退,所以大將被斬;四伐,朝中有事,亮糧盡還,經驗豐富的張頜,認為追擊不妥,但上司有令不得不為,以致再次被伏射殺;五伐,聞亮病逝,仲達追擊但又不知虛實,一聞鼓即逃,被百姓笑「死諸葛走生仲達」)。李靖曰:「黃帝、太公二陣圖,並《司馬法》、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歷代名將用其一二而成功者亦眾矣。」可見諸葛亮深得用兵之道,陳壽在三國志曰:「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即便以成敗論英雄,對諸葛亮奇謀方面的看法,也只是用疑問的語氣,令人無限暇想,其實因為陳壽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同時也道:「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四、萬古清高「所啖食不至數升」,諸葛亮在前線不料病危,「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並上遺表,彙報財產,寄予劉禪期望「清心寡欲,約己愛民」,「提拔隱逸,以進賢良,屏黜奸讒,以厚風俗。」病逝時54歲。司馬懿觀諸葛亮處所後,情不自禁的曰:「天下奇才也!」魏國境內庶民追思,成都官員紛紛要到前線奔喪,朝廷下令禁止,只有譙周先行一步到了前線。數十年以來,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朝廷終破禮製為武侯立廟。後來鍾會伐蜀至武侯墓,下令士兵不準驚動周圍,在滅蜀後司馬炎要陳壽收集諸葛亮文集,嘆道:「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寫追悼文。。。。。。。1902年,趙藩信步至武侯祠遣悶,撰書了「攻心聯」,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本朝太祖十分推崇此聯,1958年他來武侯祠時,就在此聯前駐足沉思良久,反覆玩味聯語的微言大義。太祖囑咐當時要到四川任職的梁興初,界時要到成都武侯祠觀讀「攻心聯」。
推薦閱讀:
※古代十墓九空,為什麼單單諸葛亮的墓千年來無人敢碰?
※「三請諸葛亮」是真是假
※諸葛亮呼風喚雨近乎神人,為什麼七星燈續命失敗?
※諸葛亮墓1700多年無人敢盜,至今仍是個謎,墳上的大樹很神秘
※此人追隨劉備4年,被諸葛亮重用,直逼魏延,一戰狂滅曹軍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