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的品牌上火了,一堂價值千萬的品牌戰略課程

海底撈的品牌上火了,一堂價值千萬的品牌戰略課程

導 讀

海底撈上火的6大現象是什麼?

海底撈上火的根源是什麼?

競爭對手是如何通過攻擊「服務好」的優勢,而逆襲的?

競爭對手對其形成的威脅能不能突圍?

消費者吃火鍋要的究竟是什麼?

1、上火的根源

因為海底撈在消費者腦海中佔據了」服務好」的火鍋認知;從競爭的角度來講,就給了競爭對手可乘機攻勢的機會。一個品牌一旦在消費者心目中佔據一個辭彙,消費者對其的認知就是這個優勢,這個認知觀念越強大,競爭對手的機會也就越大。

海底撈在人們心智中佔領的是一個服務的辭彙,我們都認為海底撈是一個服務很好的火鍋。因為流行、店面大、服務好、習慣性等各式各樣的原因選擇去海底撈吃火鍋,其實海底撈的味道你肯定是滿意的,要不然你不會一直光顧,也不會火爆這麼多年。

在營銷的世界裡,真相併不重要,因為認知很關鍵。也可以說認知決定購買,認知決定競爭格局。當我們在對海底撈形成服務好的認知時,突然間一個品牌和海底撈的優勢完全不同,和認知服務好的火鍋完全不同,給你一個新的選擇,這時你會怎麼樣?你會關注這是什麼火鍋,什麼味道,他廣告攻勢宣傳的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究竟是什麼特色?算正你經常吃火鍋,而且這個群體非常龐大,有一天你就去嘗試一次。結果一吃菌湯的確好喝,毛肚的擺盤形態很新穎,冰塊煙霧給你感官上一次衝擊,感覺這個肯定比以前吃的毛肚好吃。加上印在你腦海中的廣告攻勢「會跳舞的毛肚鏡頭」,「菌湯和毛肚是特色」在廣告引導,新的產品形態體驗,的確很好吃。就這樣毛肚和菌湯成為了巴奴的核心優勢,殺手鐧。為了更好的傳播產品賣點,與性不如把品牌名稱也改了,巴奴火鍋改為巴奴毛肚火鍋。

2、消費者要的是買點而不是定位

這裡一定要注意一點,消費者不是沖著毛肚去的,消費者是沖著他和海底撈不同的產品賣點去的。不同點有毛肚和菌湯。有很多企業家做品牌一味的強調其定位,開創新品類,大勢宣傳我是什麼什麼的開創者、是什麼更好的、是什麼領先的、什麼領導者(當然現在廣告法不讓用了)。記住消費者不會因為你的位置而購買你,不是因為你說你是領導者我就購買,這不是需求。再說我也不信,互聯網時代是消費者自己找答案的年代。是因為不同,激發了他的興趣,帶來了新的體驗,給出了購買理由而選擇你,不再選擇競爭對手。

不是你定個位,開創個新品類天天自我宣傳就選擇你。相反產品買點即產品的不同,購買理由是促成購買的原點。而這個買點會逐漸的幫助品牌佔領市場,一個買點背後也是一個新品類,一個定位形成。通過買點促成銷售,逐漸搶佔市場佔有率,順其推動你品牌的品類和定位的影響力。遺憾的是很多企業家朋友都玩反了,一味的強調定位,品類,挖空心思、花重金找專家定位,最後位置定住了,品類創建了而忽略了買點,花重金打出去的廣告,你說你是誰,什麼開創者,和消費者的需求利益沒有關係,消費者說你是毛線,結果白白浪費了資源和市場機會。

所以說巴奴不是定位和開創新品類取得的成功,而是對比海底撈賣不同引起了客戶的興趣與購買。不可否在杜中兵的帶領下,巴奴的的運營、產品與服務做了相應的配襯,巴奴的基本功做的也很紮實,能支持其一個流行品牌的硬體基礎。廣告攻勢賣出了不同,進店顧客越來越多,運營基礎也不錯能留著顧客二次消費,重複購買。逐漸的顧客越來越多,成功逆襲。在這裡我想說我個人還是很欣賞杜總的,欣賞他兩點:第一、他不甘平庸,不願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企業,註定了他要去創新,這是一個人的基因,所以巴奴的成功你也別學,或許你身上就沒他這個基因。第二、老杜的營銷玩的很好,通過品牌的戰略定位,形成差異化,賣出了不同,最關鍵的是他的廣告傳播激發了消費者興趣的同時給出了消費者購買理由,服務不是特色就是引起興趣,毛肚和菌湯是給你的答案,給出了購買理由。可惜的是很多學習巴奴模式的餐飲企業,學的都不怎麼樣!因為他們學的都是表象而不懂背後的邏輯,老杜能把握住定位的本質,並靈活有效運用。這是我佩服他的第二點。

3、上火的誘因

巴奴這樣一對比海底撈的服務,就形成了自己的差異化與品牌賣點。而此時海底撈的服務好就成了劣勢,成了競爭對手進攻的機會。同樣吃火鍋巴奴給出了一個新選擇,我的菌湯和味道有特色,潛台詞是海底撈就是服務好,而消費者吃火鍋要的是味道,要的是不同,是新鮮,此時巴奴就是吃火鍋的第一選擇,因為他給你吃火鍋多了一個參考選項——那就是毛肚和菌湯。

以前是山大王,縱觀整個火鍋行業,比規模我店最大最多,比服務我最好,比味道我是來自重慶的火鍋,味道當然還不錯。由於市場沒有給你第二選擇,或者像巴奴這樣的品牌給你一個新選擇方向,自然而然海底撈就分化這火鍋這個巨大品類的潛在客戶群。過去一說吃火鍋,去哪?就想到海底撈。而今天競爭加劇,行業產能極度過剩,市場不斷細分,潮州牛火鍋、毛肚火鍋、鵝腸火鍋、重慶老火鍋等等這些行業細分品牌起來之後,逐漸切割火鍋這個大品類的客群,因為大家的環境、味道、菜品這些基礎設施都是沒有差別的,甚至同質化。這些具有產品特色的細分品牌,同時推出新的體驗,這時海底撈靠品類引流的方式,就失效了,品類客流被各個細分品牌截走。這種細分品牌對海底撈火鍋品類的客流分化現在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會更加激烈。

4、海底撈=火鍋品類的客流在分化

市場容量是有限的,競爭就是這樣,你多我少、你少我多。類似巴奴這些差異化的細分品牌的崛起,伴隨的是這種大型體量的火鍋店增加了,吃火鍋不一定非要去海底撈了,市場有了新選擇,不僅大而且有特色。在滿足火鍋品類需求的同時,你還會考慮另外一個維度,他家的特色是什麼,他家的不同是什麼,這些買點就分化了海底撈的客流。這就讓在排隊中沉睡的海底撈驚醒了,什麼個情況?店比我們的多,分化了我們的客流。這時我想海底撈應該就開始研究這個曾看不到眼裡的巴奴了,得出的結論是巴奴的店多。2015年海底撈就鄭州市場做了一個重大的運營上的調整,一年間開6家新店。從15年到目前海底撈應該是開了8家新店。要知道海底撈以往進駐鄭州10多年,在2015年以前只有5家店,並經營多年,轉眼間開了8家店。由此進度可以看出海底撈上火了,也急了。從空間上去抗衡巴奴,甚至很多店面選擇策略就是離巴奴500米以內,店跟店。而此時海底撈對戰略形勢的分析還不是很明朗,仍忽略了巴奴賣不同的心智空間,搶佔了消費者的心智。

到目前為止海底撈在心智搶佔方面也沒有系統而有力的品牌戰略。海底撈的引流方式,除了靠吃火鍋的自然客流以外,並沒有傳播,品牌自身也沒有給出吃海底撈的理由。被大家所認為的服務好,這個夠不成買點,我們不會因為服務就去一家店消費。要說你是火鍋界的老大,這就是我說的利用品類引導潛在客流,過去好使,因為吃火鍋大店服務好的味道好的我找不到第二個品牌。但是今天我可選擇的第二品牌,第三品牌都有了,海底撈不再是唯一選擇,當你不是唯一的時候,流失的客戶就多了。那麼這個海底撈等於火鍋的概念,在引流上也逐漸不好使,因為在火鍋品類滿足的基礎上,還有更特色的,他們截流了海底撈的潛在客戶。

5、自然客流與額外客流

再說「自然客流」與「額外客流」(這是我的思想專利發明,就解釋一下。):自然客流就是利用品類、店面、口碑所帶來的客流;額外客流是指在自然客流的基礎上,通過品牌吸引消費者的買點、傳播而帶來的客流。現在的企業當然應該是自然客流額外客流一起做了。

從廣告語上「好產品自己會說話」理念,結合海底撈多年的運營情況來看,對於自然客流和額外客流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做廣告,不通過廣告帶來客戶,我們要靠好火鍋帶來生意,也就是服務和口碑。可是不幸的是海底撈的好火鍋沒有說話,是服務說話了,海底撈給我們形成的記憶不是好火鍋,產品沒特色就是火鍋而已,反而服務很有特色。但是消費者不會因為服務去吃火鍋。海底撈好火鍋想說的話就成了啞巴,失去了效果,失去了額外客流。額外客流不管你做不做,品牌不論你管理不管理,它都在那,只是不同結果而已。簡單來說海底撈額外客流創造上很失敗。

而事實上「靠產品說話」這是很愚蠢的戰術思想,因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那個年代早就過去了。即使酒香不怕巷子深,你也得讓產品自己說話吧,不投廣告,你總得把產品自傳播的話語設計好,具有引發消費者興趣、關注和分享吧!工作中我經常也聽到很多老總炫耀式的說:我們從不打廣告,我們都是靠口碑;或是我們做了幾個億從來沒有打廣告。從他話語中能感覺到他以沒有打廣告而光榮。我真是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這麼說,你看世界500強企業誰不打廣告,蘋果、可樂、肯德基等現在流行品牌都有打廣告吧!這些公司的總裁或老闆可從沒有以不打廣告而大放闕詞感到光榮吧!我也真是搞不明白這些人。我想說這種思維的老闆是你們企業還沒有掌握先機的思想工具,或許你們企業規模還小,也或許你就不懂的額外客流。

可能海底撈就有這種情節,不打廣告。在過去你可以靠門店、靠品類自身的客戶需求(消費者對品類的需求)、口碑贏得自然客流。加上你的產品和服務做的很出色,市場一家獨秀,沒有可抗衡的品牌,自然你就能引流這個品類的需求者,通過抓住品類需求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在自然客流之外還有一個額外客流,額外客流就是在店面自身客流的基礎上,通過品牌傳播獲取的額外客戶。在今天這個信息化經濟、電子交易時代,你自己想想客戶沒等到進店都已經完成交易了。如果不去建設額外客流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再加上中國現在各行各業產品極度過剩,你說你不去做品牌與傳播贏取額外客流,那真是笑話。如果背離了時代,現在的強大也很難持續。

海底撈基因里可能不太認同廣告,也有可能是對體驗式營銷取得巨大成功的經驗太過倚重,就不太關注品牌戰略與品牌傳播贏得額外客流,以至於品牌定位與品牌核心價值信息都沒有系統而明確表達。(從現在店裡播放的廣告,就可說明。大多數都是噪音,不能形成買點與購買理由)這也和它成長起來的環境有關,20年前,火鍋就是定位了。做的最大,已經佔領這個品類,品牌就沒有往下深入去考慮了。正因為如此今天佔據火鍋的這個品類不那麼好使了,在這個品類下面有賣不同更有買點的品牌出現了,迫使海底撈不得不去深度思考品牌戰略與品牌買點了。

慶幸的是海底撈麵對外部傳播爭取額外客流,雖然保持著原來的路線;但是在店內廣告近半年開始了,開始傳播自身的價值了,開始注重自己的品牌了。不幸的是海底撈是品牌經驗太短、還是基礎太差的緣故,內部利用店面的品牌傳播也讓人上火。雖然看似在做品牌傳播,做的只是表面現象,而沒有系統策略在裡面,傳播內容不成體系、沒有戰略的引導、傳播內容更沒有買點、也沒有吸引購買的理由。面對巴奴這種系統性專業級的品牌策略與廣告攻勢,海底撈就現在做的這些好像不是很管用。我粗略的羅列一下海底撈品牌目前上火的幾個明顯癥狀。我就用「正見品牌諮詢」的「品牌5力模型」來粗淺分析一下。

01戰略思維障礙

被好產品會說話的魔咒詛咒著;由於好產品自己會說話的經營理念,海底撈想通過產品與服務體驗贏得客戶的思維。導致海底撈還沒有意識到品牌戰略的重要性,沒有使用經營的第二把劍——拓展額外客流。在競爭對手尖刀刺向其優勢服務上建立了對標性的差異化品牌,並沒有完善品牌戰略。既沒有明確好產品下的購買理由和品牌定位,也沒有在消費者服務好的認知基礎上夯實服務好的品牌戰略與溝通體系。海底撈的品牌戰略、品牌賣點、明確的核心價值並不清晰,官方並沒有傳播。從品牌戰略角度海底撈還是沒有。

02產品買點一直沒有找到

產品買點表達不清晰,好火鍋沒有給出購買理由,也沒有支持點,是什麼好?需要進一步梳理完善。好像好火鍋自己會說話這句話,這兩年從門頭上也拿下來了。提極度和出現頻率並不高,以至於很多人想不起來海底撈的廣告語,想不起產品買點,慣性的認識就是服務。沒有產品買點就無法很好的吸引額外客流。還想靠海底撈等於火鍋的品類定位,伴隨著今天更多細分品牌差異化的產品買點會分化吃火鍋的客流。產品買點若不能及時梳理並與消費者溝通,靠火鍋品類吸引的自然客流會逐漸流失。甚至原來的忠誠顧客也會嘗試新崛起的具有買點的細分品牌。

03品牌形象不走眼

提到品牌形象品牌設計師都深諳其道,什麼樣的品牌形象具有傳播價值?一、走眼,二、走心。即辨識度高,記憶深刻。分享個品牌形象設計升級的案例:順豐快遞花費巨資1000萬,請了一家國際性4A廣告公司幫助他們升級品牌形象,將品牌主色調設計為黑色,並突出SF品牌logo,讓你在大街上一眼就看出順豐的門頭,在高速上順豐的運輸車輛特別搶眼,純黑色讓你有一種皇家特衛的感覺,當你去快遞在一堆零散的快件中一眼就能辨識。順豐的品牌形象升級非常成功,達到了搶眼球,增強記憶的效果。

一個好的品牌形象應具備3點要素:

一、色彩搶眼、讓人一眼能注意。

二、清晰傳播品牌買點,讓客戶購買你而不是他的理由。

三、品牌調性營造的風格聯想吻合你品牌所提供價值。

具備這三點的品牌設計才是能說話的產品,應用到店面,物料,產品包裝才有傳播效果,產品自身能說話,好內容自身即傳播,就是這麼個道理。

現在來說說海底撈的品牌形象設計,我們先來看一下海底撈的店面。首先從視覺上非常明顯的能看得到海底撈的門頭不搶眼,吸引不了注意力。

由於品牌戰略沒有系統規劃,品牌形象沒有起到溝通效果,就是我常說的啞巴設計,這種例子在廣告中比比皆是,很多廣告看是做了,但是沒有傳播內容,或者傳播內容買點不清晰不夠誘人,導致你投廣告沒有效果,因為沒有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內容他不感興趣。你說不是白花錢嗎?說以廣告之前品牌戰略、傳播內容、買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從海底撈的門頭來看品牌形象就犯了這兩點事物:一、吸引不了注意力,二、沒有溝通效果是個啞巴設計。看不到你的自然就失去了一波客流,看到你的不能第一時間明確你能給我帶來什麼買點什麼不同,也就選擇了在他記憶中能提供買點的。這是品牌對於銷售就產生了神奇的轉化作用。

我們再來看一下海底撈的競爭對手巴奴的門頭,就做到了這兩點。一、搶眼。二、有溝通內容,並且買點清晰,是在品牌戰略下的表達。

04品牌傳播沒有給出產品買點

品牌傳播與品牌戰略是密切相關的,由於品牌戰略與產品買點並沒有規劃清晰。在面向顧客溝通傳播內容上,海底撈如今打的依然是迷蹤拳。從海底撈目前店內播放的廣告我們可以看到,海底撈目前的品牌傳播內容依然很亂,繁雜,不成系統,最關鍵的是沒有買點。沒有買點的傳播,就不能給品牌帶來額外客流,初步可以診斷目前海底撈店內播放的這些廣告是無效的。所做的工作廣告製作,店內播出也是徒勞。近期去過海底撈就餐的可以回憶一下,海底撈店內的宣傳物料和電視傳播給你的內容,你記住了什麼?什麼內容讓你形成了記憶點?

我用圖片給大家做了一個整理?店內宣傳的內容大概有以下幾點:

1、海底撈出啤酒了,店內到處展示著好火鍋配好啤酒的廣告與物料。

2、每一個菜品和鍋底的製作工藝短片,拍的很美,你能把所有的菜品拍完嗎?消費者有這麼多的耐心去看你的每一道菜品是怎麼製作的嗎?答案當然不會,之說以拍每一個產品、拍火鍋底料的製作,我想是海底撈想突出產品質量,說明我是好火鍋,但是沒有找到傳播按鈕。

3、一些個微電影我記憶深刻的是一個好像是講相親的人在海底撈吃飯,一個是海底撈員工HAPPY的舞蹈,配合說唱意思大概是我們是做火鍋的,我們有火鍋的那些菜品。兩個相親人士在吃飯管我什麼事,消費者根本沒有興趣,海底撈員工舞蹈的那個片子,只是告訴海底撈有吃火鍋這些基本的菜品,什麼牛肉、羊肉、毛肚等這些我們都知道啊,吃火鍋就是吃這些東西啊!這是最基本的常識,不該拿著寶貴的廣告資源說正確而無用的廢話。

4、當然還有海底撈啤酒,時不時的好火鍋配好啤酒的平面形象霸屏,關於海底撈多元化買啤酒這事,下面在產品延伸單元詳細分析。從以上店內傳播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出海底撈為了推廣品牌,爭取額外客流和對客戶認識其價值,可謂是什麼都在說,什麼都想說,結果什麼都記不到,等於沒說。最關鍵的是說了這麼多一直沒有買點,除了基於以往體驗認知選擇購買意外,海底撈在創造新客流方面一直沒有給出買點。但然這不是廣告公司拍廣告片的事,是品牌規劃與品牌買點沒有下功夫梳理。

05公關上啞巴,好火鍋被競爭對手拿去

曾經有一段時間,吃火鍋要產品好,還是服務好的主題性文章,到處出現在各家媒體上和朋友圈。巴奴一反火鍋行業「以服務取悅顧客」的經營模式,在國內首家採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術取代「火鹼發制」, 提升毛肚製作的新標準作為差異化概念, 堅信「產品主義」一定會超越「服務主義」為口號,所以提出了「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巴奴的公關、老杜的演講、對外傳播、媒體的報道,都是聚焦在產品主義上,自己扛起了產品好的這個大旗。在消費者觀念里一下子就把海底撈扔到了服務好的火鍋中。產品主義公關進一步發酵;還有一段網路上出現吃火鍋是要產品還是要服務的引導。消費者當然要產品了,進一步把服務的特色消弱。再下來巴奴進一步從產品主義上做傳播,深入原產地,甄選好食材。一系列公關傳播成功的建立了巴奴產品好的品牌認知,而把海底撈歸到服務好的火鍋。吃火鍋我當然選產品,就這樣很多人不去海底撈轉向巴奴了。當然這種品牌公關,不僅是巴奴在做對海底撈形成競爭攻略,還有其他差異化品牌會通過公關的手段建立認知,形成額外客流。而此時海底撈活生生的被認為只是一家服務好的火鍋,潛台詞是吃產品好的別選海底撈,選我們,我們是產品好的火鍋,他是服務好的火鍋。即使這樣,海底撈的公關傳播並沒有什麼應對。從近幾年觀察海底撈並沒有在品牌公關上有什麼動作,所以我們不知道好火鍋好在哪裡。這也是由好火鍋自己會說話的思維導致的。

海底撈也需要做產品品質與味道的公關,譬如「我們不止服務好」, 可根據這個主題開展年度傳播。讓消費者知道火鍋老大對產品研發、食材選擇也是國內領先的,做的很好的,並給出標準與數據。從食材、工藝、體驗三方面把好火鍋的內容告訴消費者。本身也是海底撈做的好的也不止服務,還有產品,遺憾的是沒有說出來。問題還在於海底撈是產品體驗思維,主張好火鍋會說話。並沒有做品牌的公關、傳播信息的梳理,與客戶溝通。海底撈的認知是客戶體驗出來的,而品牌戰略與傳播並沒有做完整,只給了一個廣告語好火鍋會說話。下面什麼信息都沒有支撐。

06、產品延伸、偏離本業多元化

不利於未來競爭優勢形成與維持成長的主要被四騎士所禍害,它們分別是:多元化發展、品牌延伸、協同效應和融合效應。

海底撈目前正在上演品牌多元化發展與品牌延伸的戰略錯誤。不知海底撈是出於何種目的,賣起了啤酒?想必是協調效益的促使,想著自身有這麼好的場景和渠道,吃火鍋喝啤酒是黃金搭配。與其買別人的啤酒不去貼牌生產做自己的啤酒。好啦啤酒就開始搞了,雖然我相信海底撈做啤酒是有市場研究與戰略分析的,沒有我說的這麼草率。但是結果就是這麼草率。

為什麼這麼說,我想有三點:一、海底撈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知是火鍋,你專註把火鍋做好就是了,千萬不要混亂海底撈代表火鍋的品牌認知。二、做啤酒你並不專業;不論品牌、味型、技術、生產各方面你都不如青島、百威這些品牌。喝啤酒也想不到你,就不會購買你海底撈的啤酒。三、你想利用自身渠道優勢做垂直,在你自己的店內銷售。你賣12元的價格,10元以下的啤酒我就有很的多選擇,什麼青島、百威、雪花、還有一些本土品牌。從品牌上你不在我的選擇範圍,價格上太貴,我也不會選擇。打內心我是不願意喝的,但是你的啤酒在你的主場,肯定是渠道專場啊,我想喝青島吧你又不賣,你說搞不好還會給人強買強賣的感覺,違反對你們以往為客戶好服務的認知。最重要的一個維度盈利的角度來講;海底撈的每一個產品都可以是啤酒,但是啤酒不會盈利,反而稀釋品牌,海底撈的啤酒更沒有技術性的創新和非你不選的買點。最後啤酒非但不會盈利,還擾亂品牌認知。

6、贏在服務上暫時輸在品牌傳播上

「好火鍋自己會說話」,

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好火鍋究竟好在哪裡,

沒有對關鍵買點價值闡釋。

導致海底撈在顧客心目中的最大認知優勢

不是好火鍋——產品好,而是服務好。

由於服務好的認知,並不是消費者選擇火鍋品牌的買點。

致使海底撈在引流上失勢。

實際上海底撈產品做的很好、服務做的很好、用餐體驗也很好。這麼好的品牌竟然會失去鋒芒,被消費者定義為服務好的火鍋,而產品好的火鍋是其他品牌。暫時性的在某些區域被對手超越。做為一個食客,同是一名多年的品牌工作者,看到海底撈在品牌上缺失,感覺到惋惜、捉急。索性的就啰嗦了一通(在這表示對不住大家了)。打內心而言我非常尊重踏實做產品、做服務的企業。我要說的是在產品好服務好的基礎上,把品牌傳播做好,讓消費者認識到你的好。用品牌的好創造更多的額外客流,是不是更好。本身做這麼好,把品牌傳播做好,讓消費者明明白白的知道他體驗的好,好在那裡,明確好的價值,體驗感會更好,同時亦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選擇。

7、顧客吃火鍋要的是什麼?

我們經常說商業競爭中,老大老二打架,老三受傷。老三受不受傷倒是其次,關鍵是別讓消費者受傷。不能因為你們的生意做好了,就把價格提到高高的。有一次我請一個重慶的朋友在鄭州吃火鍋,當他看到毛肚68的價格時他表是很驚訝,因為在重慶吃火鍋菜品普遍要比鄭州便宜40%左右。前兩年我們38元錢可以享用的毛肚今天都要70塊錢,雖然物價在提升,但是也沒有這麼快吧!而且有些小火鍋店毛肚依然還是以往40元錢左右的親民價格,不能因為品牌成功了,生意好了,產品都猛烈提價,會讓我們的小心臟受不了的。火鍋本身就是平民消費,現在變成了輕度奢侈品。吃個火鍋人均消費沒有小200元下不來。在價格上,還是要以消費者為中心,產品體驗做好了,價格合理也是一種好的體驗,會為品牌增加體驗與客流。火鍋老闆們,保留合理的利潤,消費者會更擁戴你。

推薦閱讀:

讓品牌貼近生活
『安可』曉宇問答--營銷是個啥?
茶葉大國無茶葉大品牌:品牌破局及創新思路
時代華商總裁營銷班&樊登讀書會時代華商分會聯合舉辦《感官品牌》讀書會
快刀何:雷軍說小米沒有營銷團隊,你信嗎?

TAG:品牌營銷 | 品牌戰略 | 品牌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