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劑量談一談毒性

拋開劑量談一談毒性

常在知乎看到一句話「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許多朋友將之奉為圭臬。然而初見之時,我就相信這實在是一句很耍流氓的話。

毒性(toxicity):又稱生物有害性,一般是指外源化學物質與生命機體接觸或進入生物活體體內後,能引起直接或間接損害作用的相對能力,或簡稱為損傷生物體的能力。相信諸君注意到,此處有「相對」兩個字。

既然是「相對」,不同物質之間就可以比較。

如何比較?毒性不是請客吃飯,不宜定性比較。必要建立一套定量比較的方法才好。而建立的這套「定量比較的方法」,人們是又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諸如「某科學的分類指標」、「這個定量指標才沒有那麼可愛!」,還是就叫「毒性分級」呢?——大概還是叫「毒性分級」直觀一點,雖然不如前兩個萌。

因此,就像「人均」隱含著「總量/人數」一樣,在很多語境下(關於毒性定級有爭議),至少是在知乎題主提問的很多語境下,「毒性」是隱含「劑量」的。某君不能主張「拋開人數談人均都是耍流氓」而自鳴得意;某君亦應該謹慎主張「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而把題主批判一番。

半數致死量(英語:Median Lethal Dose),簡稱LD50(即Lethal Dose, 50%),在毒理學中是描述有毒物質或輻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標。按照醫學主題詞表(MeSH)的定義,LD50是指「能殺死一半試驗總體之有害物質、有毒物質或遊離輻射的劑量」。這測試最先由J.W. Trevan於1927年發明。

另一種毒性指標,LCt50,包含了濃度(C)和暴露時間(t)的描述,通常以"毫克·分鐘/立方米"作描述,類似的ICt50則是使半數人員失能的劑量。這兩種指標通常作描述化學武器,其毒性亦受呼吸速度和衣著影響。Ct這概念最先由弗里茨·哈伯提出,假設在100 毫克/立方米下暴露1分鐘和10 毫克/立方米下暴露10分鐘是相等的。——維基百科,半數致死量

主要依據LD50 和LCt5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的《化學品毒性鑒定管理規範》規定了急性毒性分級標準。

而在GBZ 230-2010中使用危害程度等級。

可見上述規範中,「毒性」都是主要根據「劑量」來定義的。

那麼,為知乎上一些朋友津津樂道的,拋開了「劑量」就談不了「毒性」的物質,分別對應於上述分類指標的哪一個等級呢?(下圖來自維基百科)

當有題主問,吃鹽能不能吃死?鹽是有毒的嗎?

諸如「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喝水還能喝死呢。」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吸空氣還能吸死呢。」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似乎不是上佳的回答。

我並非專業人士,所談的毒性分級、半數致死量之類,都是一些眾所皆知之物。想來眾位朋友皆是經天緯地之才,在專業上執一領域之牛耳,見到這樣的東西徒增笑耳。

但是,回答問題還是應多抱著交流的心態,好為人師或憑藉專業領域的知識而將題主批判一番,或是抖個機靈而自鳴得意,都對知識的傳播和交流無甚助益。

知識本身是個很神奇的東西。使用之不會磨損、分享之不會減少,實在是「大自然之無盡藏」,應當多一些敬畏才是。

請指正。參考文獻隨引用列於文中。題圖來自於Waptrick。


推薦閱讀:

水銀有毒的原因是什麼?自然界中含量多嗎?
吃乾果的朋友注意了,乾果好吃,但這樣吃等於緩慢自殺!
如果將毒蛇,蜘蛛,蠍子等毒物的毒液注入它們自己體內,會毒死自己么?
有哪些味道還不錯的劇毒物質?
什麼算是毒?

TAG:應用化學 | 物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