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寓言故事是什麼?
很多道理直接說的話,總覺得乾巴巴的,帶著說教成分,甚至會讓人反感。發現用故事、笑話或是圖片講出來的道理好像更豐滿,更易打動人,並且每個讀者不同,理解的意思也會多種多樣。 你有沒有特別欣賞的寓言故事?或者你生活中發生過哪些有啟示的事?又或者你有用講故事的方法勸人的趣事?
我只喜歡那個故事:
一個年輕人上山求佛,說他心事很多,想要日天。
佛不言,拿一根繩子綁在一隻老母雞腿上,母雞站直時,一下子把它拉到,母雞又站起來,又一下子把它拉到,如此往返7次。
年輕人: 您是要告訴我,要我不折不撓么?
佛說:你拉雞巴倒吧!
姓朱者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莊子《莊子·列禦寇》
附譯文:一個朱姓之人和支離益學習屠龍之技,花盡了所有家產,三年終於學有所成,可世間卻無龍可殺。
小時候在一本初中生作文素材書里看到的這個寓言,還附帶了大概寓意「學習要從實際出發,脫離實際,本領再大也派不上用場。」
可那時的我初看這個故事,我只看見了一個男人的孤獨。
這種孤獨不是無人與之並行的孤獨,畢竟除了嘲諷的世人,世間屠龍之人還有支離益。這種孤獨是為了夢想而孤注一擲甚至不計後果的瀟洒前行,是殺向風車的唐吉可德,是生前只賣出一幅畫割掉自己耳朵的梵高,是拋棄一整個生活去畫畫的思特里克蘭德,是我這一生都只能遠遠看而無法企及的背影。
很早很早以前,位於四川的蜀國有個國王,叫做望帝。望帝是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他愛百姓也愛生產,經常帶領四川人開墾荒地,種植五穀。辛苦了許多年,把蜀國建成為豐衣足食、錦繡一般的天府之國。
有一年,在湖北的荊州地方,有一個井裡的大鱉成了精靈,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剛從井裡來到人間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屍在哪裡,哪裡的河水就會向西流。於是,鱉精的屍體就隨著西流水,從荊水沿著長江直往上浮,浮過了三峽,浮過了巴瀘,最後到了岷江。當鱉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時候,他突然活了過來,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稱叫做「鱉靈」。說來也巧,鱉靈正碰見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長嘆,便忙問為什麼如此惆悵。望帝見到鱉靈,非常喜歡他的聰明和誠懇,便告訴了他緣故。
原來,有一大群被蜀人燒山開荒趕走的龍蛇鬼怪,不願離開天府之國的寶地,更不情願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園建成樂園,他們便使了妖術,把現在川西原來一帶的大石,都運到夔峽、巫峽一帶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岭,砌成龍穴鬼窩,天天在那裡興風作浪,將萬流歸海的大水擋住了。結果,水流越來越大,水位越來越高,將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無情的洪水裡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們生活的地方,變成了又黑暗又污穢的海底。這種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誰也沒有辦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飯不香,心中難受。
鱉靈聽後,便對望帝說:「我有治水的本領,我也不怕什麼龍蛇鬼怪,憑著我們的才智一定能戰勝邪惡。」望帝大喜過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開河放水救民。
鱉靈領了聖旨,帶了許多有本領的兵馬和工匠,順流來到巫山所在,和龍蛇鬥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兇惡頑劣的龍蛇捉住,關在了灧澦堆下的上牢關里。接著,他又帶領人們和鬼怪拚鬥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惡狡猾的鬼怪捉住,關在了巫山峽的鬼門關里。然後,鱉靈著手把巫山一帶的亂石高山,鑿成了夔峽、巫峽、西陵陝等彎曲峽谷,終於將匯積在蜀國的滔天洪水,順著七百里長的河道,引向東海去了。蜀國又成了人民康樂、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國。
望帝是個愛才的國王,他見鱉靈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勞,才能又高於自己,便選了一個好日子,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將王位讓給了鱉靈,他自己隱居到西山去了。
鱉靈做了國王,便是「從帝」。他領導蜀人興修水利,開墾田地,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百姓過著快樂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過著清心寡欲的日子。
可是,後來情況慢慢起了變化。叢帝有點居功自傲,變得獨斷專行,不大傾聽臣民的意見,不大體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們為此愁起來啦。
消息傳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著急,常常食不好寢不安,半夜三更還在房裡踱來踱去,想著勸導叢帝的辦法。最後,他還是決定親自走一趟,進宮去勸導叢帝。於是,第二天早晨,他便從西山動身進城去訪叢帝。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誠心誠意地期望叢帝能悔過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後面,進宮請願,結果,便連成了很長很長的一支隊伍。
這一來,反而把事情弄僵了。叢帝遠遠地看見這種氣勢,心裡起了疑惑,認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帶著老百姓來推翻他的。叢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緊閉城門,不得讓老王和那些老百姓進城。
望帝老王無法進城,他靠著城門痛哭了一陣,也只好無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幫助叢帝清醒過來,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辦法進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終於想到只有變成一隻會飛的鳥兒,才能飛進城門,飛進宮中,飛到高樹枝頭,把愛民安天下的道理親自告訴叢帝。於是,他便化為一隻會飛會叫的杜鵑鳥了。
那杜鵑扑打著雙翅飛呀飛,從西山飛進了城裡,又飛進了高高宮牆的裡面,飛到了皇帝御花園的楠木樹上,高聲叫著:「民貴呀!民貴呀!」
那叢帝原來也是個清明的皇帝,也是個受到四川百姓當成神仙祭祀的國王。他聽了杜鵑的勸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後,便更加體恤民情,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經變成了杜鵑鳥,他無法再變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決心要勸誡以後的君王要愛民。於是,他化為的杜鵑鳥總是晝夜不停地對千百年來的帝王叫道:「民貴呀!民貴呀!」但是,以後的帝王沒有幾個聽他的話,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紅了,還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著「民貴」!
後代的人都為杜鵑的這種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動,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鄭重地傳下了「不打杜鵑」的規矩,以示敬意。
我記得有個寓言故事大概是這麼說的。
有個年輕人總是抱怨生活不如人意,他覺得眼前的一切都很糟糕。他想逃脫。
有一天他夢到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那個老人給他一個盒子,盒子裡面裝著一團銀線。老人告訴他,盒子里的這團銀線就是時間,當你想要跳過某一段日子時,可以把銀線從盒子里向外拉,拉出來的銀線其實就是跳過的時間。可是老人也告訴他說這團銀線只能向外拉不能往回收,也就是說日子跳過了就不能再回去了。
這個年輕人當然很開心。那時候他還是個高中生,他覺得讀書考學是一件太辛苦的事情,他受夠了這樣枯燥無趣的生活,於是把高中的日子一下子就跳過了。
大學裡他過得還算愉快。畢業後他找到了一份工作,還遇到了一個不錯的女孩,他們結婚並且有了兩個孩子。可他實在受不了孩子的哭鬧聲和妻子的嘮叨埋怨,於是他打算把這一段時間也跳過去。他打開老人給他的那個盒子,把銀線向外拉出來一截。真的是一轉眼的時間,孩子們都長大了,妻子也被生活磨礪得溫柔許多,他也算過上了他認為的愜意生活。
再後來他患了一場重病,每天他都被病痛所折磨,他覺得這又是一段太難熬的日子,他想到了那個盒子,他把銀線從盒子里向外拉,他老了,銀線剛被拉出來一小截就拉不動了。這時候的他躺在病床上,回顧一生卻什麼都沒有留下。
十六七歲時候的勤奮、戀愛、友誼他沒有經歷,三四十歲時候孩子的成長、妻子的變化他也沒有經歷。他開始後悔了,他想把扯出來的銀線往回塞,可是無論他怎樣擺弄都是沒用的,日子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年輕人最終被夢驚醒,開始了新的生活。
上小學的時候看的這個,已經差不多忘乾淨了。只是記得道理是這樣的,日子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可能以後,等我上了年紀,四五十,五六十,六七十,甚至還要更老一點,我會忘記許多的給過無數歌頌和讚揚的好人好事,那些不太順利的爛攤子我反而印象最深刻。
摘自微信公眾號:CrazyRocks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農夫和蛇》在世界範圍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這些寓言故事在微信公眾號【寓言故事在線聽】裡面都有音頻可以聽讀,喜歡的朋友可以搜索關注下
寓言故事小貓釣魚:
小時候最喜歡的寓言故事是小貓釣魚,因為它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否則就可能一事無成。
寓言故事:學者與詩人
蛇對雲雀說:「你會高飛,但你無法到大地深處探幽;在那裡,生命的元氣在完美的靜溫中涌動。」
三雀答道:「是呀,你無所不通,豈止如此,你的智慧簡直無與倫比。
可惜——你不會飛翔!」
蛇好像沒聽到雲雀答話一樣,繼續說道:「你見不到蘊於深處的奧秘,無由在地下王國的寶藏中蠕動。就在昨天,我還在一個紅寶石洞里棲身,那裡和成熟石榴的肚裡一樣,最微弱的光線也會將寶石映成火紅的玫瑰。除我之外,誰有幸一睹如此奇觀?」
雲雀:「是呀,只有你能匍伏於往古的晶瑩紀念里。可惜一你不會歌唱!」
蛇:「我還知道有一種植物紮根於地心深處,誰食用此根,就會變得比阿施塔特還要俊美。」
雲雀:「唯有你,唯有你才能揭示大地深奇的思想。可惜一你不會飛翔!」
蛇:「一座大山的底下,有股紫色的水流,誰飲用此水,就會變得同神靈一樣長生不朽,我確信,再沒有別的鳥獸知道這紫色水流。」
雲雀:「如你願意,你自然會同神靈一樣長生不老。可惜——你不會歌唱!」
蛇:「我還知道一座埋在地下的聖殿,每月都去那兒尋訪一次;那聖殿山早被遺忘的一個巨人部落所建。牆壁上銘刻著天地古今的種種奧秘,誰讀此銘文,就能夠博古通令,無所不知。」
三雀:「真的,你若願意,你蜷曲的身軀里可以包容天地古今的一切知識。可惜——你不會飛翔!」
現在蛇終於厭煩了,它一邊掉頭鑽進洞穴,一邊悻悻說道:「頭腦空空的歌伎!」
雲雀也唱著歌飛走了:「可惜你不會歌唱!可惜啊,大學士,可惜你不會飛翔!」
寓言故事:濫竽充數
《濫竽充數》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享受著優厚的待遇,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但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ǐ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接到命令後都積極練習,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http://weixin.qq.com/r/DC-UzMnEmpTlrY2v93oe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