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監管加碼 為啥仍有人轉入地下「死磕」?

原文:虛擬貨幣監管加碼 為啥仍有人轉入地下「死磕」?


1、比特幣等主流幣有投資價值,由於其天然通縮性,是抗通脹的天然標的。另外,由於其去中心化和匿名性的特點,政府打壓是沒法杜絕的,只會提升交易成本,間接提升價格。

2、山寨幣炒作價值巨大,讓人鋌而走險。


因為,有些人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

並且不斷堅持。


你聽說過當年有個很紅的詞叫」地下黨」嗎?


謝邀。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可能是比特幣給人的感覺太像當年的互聯網了吧。這樣一種充滿了未來感的東西,人們願意相信政府也會漸漸從抑制變成鼓勵。畢竟趨勢這種東西不是簡單的抑制就可以阻止的。而如果那個時候進場、恐怕為時已晚。

無論是誰都經歷過失去了各種暴富機會的擦肩而過。而這一次,大家都選擇了相信、願意賭上這一場吧。


因為利潤率高,有人願意冒政策不確定的風險,賭一把的心態吧。


因為想一夜暴富


謝邀。《資本論》中寫道「當利潤達到10%的時候,他們將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他們將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的時候,他們敢於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當利潤達到300%的時候,他們敢於冒絞刑的危險。」 2017年短短一年最瘋狂的幣種收益達到了多少?從09年到17年高點比特幣的漲幅達到了多少?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沒有過的,這是所有的傳統行業做夢也不敢想像的收益率。現在的社會躁動而焦慮,面對這樣一種比賭博都刺激的資本遊戲,參與過的人怎會捨得收手?沒參與過的人怎會不挖空心思去搏一把? 貪婪是原罪。


凡是提倡的,你就要三思了,比如:全民創業。否則相反,跟緊時代步伐,階級固化會越來越嚴重,你創造的高度是兒女的起點。


大部分認為數字貨幣是未來的人,都沒有加入交易大軍的行列,而去了開發和捐助,認為有利可圖的人,轉入了地下


虛擬貨幣最重要的用途是「洗錢」。

然後就是「人性」。

這就是為什麼不管監管有多麼重,照樣有人去「死磕」。


謝邀

接觸虛擬貨幣一年半有餘 有賺有賠 這個確實給一部分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但賠的血本無歸的人更多(就好像當時EOS10塊錢入場 28跑了 後來18又補倉若干 12塊割肉了 到現在後悔莫及) 就像是賭博吧 不可否認區塊鏈是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的


謝邀。樓主問的是幣,不是區塊鏈。一句話,有利可圖!


即使現在整個虛擬貨幣市場的總市值還比不上一個騰訊控股,但是對於散戶來說,依然是一個很大的有利可圖的一個平台,門檻低,短期回報高,巨大的回報吸引著人們不斷地入場

2018年可以說是區塊鏈市場的"元年",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2017是各種項目眾籌井噴式的一年,他們的藍圖(軟體,主網,應用等等),在他們的白皮書中,都將於2018年落地,現在吸引投資者的,無非是炒作,和給投資者"畫大餅",讓投資者覺得他們的未來可期。

可實際呢?有多少人想過,他們的項目能落地嗎,亦或者,就算落地了,他值這麼多的錢嗎?動輒幾十上百億?很多團隊不過就是利用區塊鏈做了一個小項目,餅還沒畫完,就有個幾十億市值,他們落地以後呢?可能就值個幾百一千萬。

區塊鏈技術必須得到發展,到時候監管完善,幣市將不會有大的起伏,必會有著相對穩定的價格。再想拿到成百上千倍的利潤,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我認為18年可能是區塊鏈市場井噴式,所謂"十倍百倍的最後一年"。


這東西本身就不生於地上


謝邀。

還是有人看好吧,一些國家的監管態度也還算積極,而且ZF也不鼓勵炒房,但是不可否認早買房還是富了一批人。個人不認同賣房或者借錢炒幣的做法,認為那種做法承擔了過大的風險,當然名下一大堆房子的除外;但是如果只是拿出資產的一少部分,在風險可承受範圍內試試還是可以的。


這個說來十分簡單,源於人們對金錢的渴望以及貪婪。


1、虛擬貨幣代表互聯網技術發展方向和人類社會金融改革發展方向,不可逆轉,非某個zf可以改變;

2、虛擬貨幣的出現預示了未來對既得利益格局的重現再分配,利益誘人;

3、非常好的操作標的,對投機者誘惑無限;

4、監管永遠只能管到浮在面上的冰,而水面下的才是大頭。世界是複雜的。


因中間商和大庄不用負上刑責、韭菜維權無從,中間商和大庄無限制及無監管,他們可肆意舞弄及穩賺


想想黃賭毒為啥屢禁不絕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TAG:比特幣Bitcoin | 金融 | 區塊鏈Blockchain | 數字貨幣交易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