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吉·托雷利:跨越七海的風
來自專欄 kcwiki艦娘百科
文/軽巡洋艦球磨 @四連裝酸素魚雷
前言:潛水艦路易吉·托雷利(Luigi Torelli)的一生可謂是顛沛流離。人們經常津津樂道於她的奇妙經歷——曾服役於所有的二戰軸心國,而不知其背後還有一段被巧妙隱藏的歷史,直到近幾年才被人重新提及,並且在愛國主義精神低迷的義大利社會引發廣泛輿論。在此引用一段媒體的原話:「難以置信的是……多少勇氣、決心、英雄主義以及對國家的熱愛,都被不幸地遺忘或沒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因此我想儘可能詳細地描述他們的故事。
開始
1939年2月15日,路易吉·托雷利在位於拉斯佩齊亞(La Spezia)的O.T.O造船廠動工,同年7月,義大利皇家海軍開始計劃編成以遠洋航行為目標的大型潛水艦。到了1940年1月6日,路易吉·托雷利被推出造船廠,進行了下水儀式,並且在1940年5月15日——距離義大利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正式進入服役。
路易吉·托雷利的名稱來源於一名義大利王國時期的政府要員。他在拉馬莫拉一世(Governo La Marmora I)執政期間擔任農業、工業和商業部長,並且在義大利第一次獨立戰爭中,在「米蘭五日(Cinque giornate a Milano)」事件里將代表義大利的三色旗插在米蘭大教堂頂端而家喻戶曉。
作為馬可尼(Marconi)級潛水艦的四號艦,路易吉·托雷利的水上排水量為1191噸,下潛後的排水量為1489噸,下潛深度100米。在下潛後以8節的速度可以持續航行110英里。艦載武器方面,搭載了一門100/47 Mod.1938型艦載火炮(潛水艦專用), 4架Breda Mod.31 13.2mm口徑的機槍以及前後各4具533mm魚雷發射管。總計可搭載7名軍官以及50名艇員。
1940年7月22日,經過戰略部署,路易吉·托雷利被分配到那不勒斯第二潛水中隊(此時仍位於拉斯佩齊亞),並且由指揮官阿勒多·科科齊亞(Aldo Cocchia)負責訓練艦上的船員,以適應戰爭的需求。一個月之後,在科科齊亞的指揮下,路易吉·托雷利從拉斯佩齊亞起航,直抵大西洋海域,最後到達貝塔索姆(Betasom,義大利為支援納粹德國參加大西洋戰爭的潛艇基地,位於法國)成為了第一批編入貝塔索姆艦隊的船舶之一。
科科齊亞意向於在巴利阿里群島(位於西地中海,西班牙的自治區)以南進行5-6天的伏擊行動(似乎是認為英國有作戰單位位於西地中海海域),然後以上浮-下潛的方式交替穿越直布羅陀海峽,執行完一系列的任務之後到達貝塔索姆基地。其中有意思的是,在航行過程中,科科齊亞發現艦上的設備不盡如人意,有些水滲透進一些電機內部,而這些電機操控著方向舵、排風口和潛望鏡,並且導致生鏽。因此有人建議科科齊亞立即返回拉斯佩齊亞進行整修,但科科齊亞更傾向於命令艦上的操作人員專門花時間將這些設備拆卸下來清洗,然後再次安裝上去,如此循環(這很義大利ww)。
逃亡
直到1942年6月,路易吉·托雷利被認為是貝塔索姆基地里運氣最好的潛水艦。因為在這幾年間,路易吉·托雷利不斷與德國的U型潛艇共同出擊,打擊大西洋海域的英國商船,並且戰果累累。到了6月2日的下午,托雷利與另一艘潛艇離開拉帕里斯港前往美國海域去執行一項長期任務,但由於惡劣的天氣而推遲了一天進行。於是兩艘潛艇在途中分開,分別駛向目的地。對於托雷利來說,在航行了兩天過後就遭遇了攜帶利氏反潛探照燈的飛機的襲擊。根據描述,當晚的托雷利正以9節的速度朝267°方向航行,這個夜晚沒有月光,而托雷利航行時在海平面留下了長長的波紋,並且反射出明顯的磷光。此時從雪唯諾(Chivenor)基地起飛、向比斯開灣方向海域搜尋潛艇的英國維氏惠靈頓Mark III飛機發現了托雷利的蹤跡,於是在距離托雷利不足一千米的高空打開了利氏探照燈,強烈的光束照亮了不遠處的大海——還是沒有直接照射到托雷利。而托雷利上的船員——目睹了攜帶探照燈的飛機從他們上空呼嘯而過,然後飛機關閉了探照燈,再一次消失在茫茫黑夜中。為了安全起見,指揮官命令船員做好緊急下潛的準備,並且降低了航速(以隱蔽海面上的磷光)。
英國皇家空軍第172中隊的軍官格雷斯韋爾(Greswell)決定同他的副駕駛特里格斯(Triggs)中尉返回,這一次約在海拔76米的高度再次打開探照燈。托雷利上的船員只聽到這架不知名的飛機返航之後又降低了飛行高度——探照燈直接照射到了托雷利,隨後4枚MK.8炸藥傾瀉而下。托雷利的指揮官決定立即下潛,但為時已晚——被炸彈波及到的托雷利瞬間失去電力供應,而且為了防止彈藥庫發生爆炸,船員在第一時間掩埋了艦艇上儲藏的彈藥。不僅如此,船員們還發現已無法完全操控艦艇,並且所有的導航儀器都在爆炸中受損,因此船員必須手動控制艦艇的航行方向,他們根據星星的位置確定了大致航行方向,並且讓柴油機直接對艦艇進行供電,最終成功逃亡至西班牙北部的沛納斯(Capo Penas)海岸附近。聽聞動靜的西班牙漁船前來詢問情況,短暫的交談之後,他們帶了兩名義大利軍官上岸尋求幫助,最後在一艘拖船和一艘遊艇的幫助下,托雷利被拖行到西班牙的阿維萊斯港。在港口的托雷利必須得進行幾天的修理才能勉強繼續航行,但在6月6日,根據馬德里的中立規則,托雷利必須得在午夜之前離開港口,不然西班牙當局會扣留該船。
托雷利只能緩緩地漂浮在水面上,由於英國方面準確掌握了托雷利的相關情報,在托雷利駛離港口的時候再次對其進行了轟炸,死傷一些船員後又一次拋錨於西班牙。經過一段時間,7月14日,西班牙當局將大破的托雷利安置於桑坦德港內。在過程中,托雷利上的船員發現他們實際上停泊在港口內部的出口處,於是毅然決定逃跑:他們首先要求將船體完全旋轉,理由是檢查羅盤和太陽之間的偏差角度,然而在旋轉船體的過程中,指揮官命令切斷與拖船之間的繩索,並且啟動發動機,以最快的速度駛離港口,全速前往貝塔索姆的基地。由於導航系統沒有完全修復,船員們只能參考星星的位移來確定航向,最後終於抵達了基地。
托雷利的指揮官——米格里奧里尼(Migliorini)能夠經歷諸多的奇遇,在如此絕望的情況下拯救了這艘潛艇,因此被授予軍事勇氣銅製勳章。而輪機長里納爾迪(Rinaldi)被授予銀質勳章,因為他在托雷利受損後夜以繼日地工作。在事後海軍上將吉羅拉莫·凡托尼(Girolamo Fantoni)說:「路易吉·托雷利是歷史上第一艘被利氏探照燈照射到的潛水艦,但由於船員們的堅持不懈,使得其沒有成為歷史上第一艘因利氏探照燈而被擊沉的船。」
轉變
事實上在桑坦德港的維修工作中,船員們只能利用很少的資源,因此只能做到對其進行緊急維修。回到基地以後,為了充分恢復托雷利的職能,維修時間將會長達六個月。在此期間,指揮官米格里奧里尼被任命指揮奇科尼亞(Cicogna)號護衛艦,托雷利的前任指揮官安東尼奧·賈科莫(Antonio De Giacomo)再次被任命指揮托雷利。然而在1943年2月21日的行動中,托雷利遭遇到了三架PBY-卡特琳娜(Catalina)的襲擊,受損後不得不再次回到基地內維修。於此同時,基地內的指揮官恩佐·格羅斯(Enzo Grossi)指出,由於經歷了如此之多的維修托雷利的攻擊能力大不如從前,建議將其改造成運輸用途的潛艇。完成改造工作後,托雷利被派遣運輸物資到沙璜(Sabang,位於蘇門答臘)和新加坡,並攜帶一些物資返回,這次行動被命名為「Aquila(鷹)」,托雷利在此期間也被改名為「Aquila VI」。經過了長途跋涉,托雷利終於在1943年9月3日抵達新加坡。
然而僅僅過了5天,即9月8日,義大利和同盟國簽署了停戰協議。這個消息使得停泊於新加坡吉寶港的托雷利船員措手不及;15日,日本護衛艦艦長Michio Hara抵達新加坡,伴隨著日軍在新加坡基地的指揮官榎本隆一郎(Ryuchiro Enomoto),然後聯絡員Komatzuki向隆一郎彙報了基本情況。即義大利確實已經投降,因此隆一郎頒布了針對義大利潛水艦的限制條例:義大利的船員必須離艦,艦艇上的武裝力量將被削弱,槍炮類的裝備武器將被拆卸送往日本軍隊里,除此之外,艦艇上的無線電將會被禁用。
事實上托雷利的船員清楚日軍對待囚犯的殘暴,因此他們決定儘可能地服從於日軍——最後回到歐洲。這意味著這些船員必須得想方設法加入德國或是日本的軍隊里,和他們並肩作戰。經過幾周的痛苦掙扎,當義大利社會共和國(RSI,納粹德國控制的傀儡政權)成立的時候,托雷利上大部分的軍官和船員都加入其中,繼續為他們祖國的榮譽而奮戰。1943年10 月28日,他們莊嚴宣誓效忠於RSI,效忠於墨索里尼。至於托雷利,被日本海軍捕獲後,在神戶的川崎造船廠停留了一段時間,經過長時間的磋商,1943年10月13日(或是22日?)日本帝國海軍將其交付給Kriegsmarine(納粹德國海軍),在同年12月再度服役、改名為UIT 25。此後的托雷利被用來執行資源運輸相關的任務,直到1944年6月,美國的情報人員截獲到的一組資料中顯示UIT 25的存在。1944年6月10日,UIT 25從印度尼西亞的泗水開往日本的多摩市,然後在7月轉移到神戶(此處存疑,有多種來源多種版本的說法)。同年的秋天,盟軍進攻了位於馬來西亞檳城的德軍潛水艦基地。隨後在1945年3月,UIT 25在神戶的川崎造船廠開展了新一輪的修繕維護工作,同年3月17日,美國的B-29「空中堡壘」猛烈地轟炸神戶,UIT 25也被爆炸波及到(另一個版本顯示,UIT 25被爆炸波及後嚴重受損,船員立即選擇棄船,但這個並不是最權威的來源,存疑)。
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投降,兩天後UIT 25上的德國旗幟被撤下,即使如此,戰爭依然沒有結束。
德國倒下了,日本卻依然存在。1945年5月10日,發生了同1943年9月10日類似的一幕:此時UIT 25 這艘德國的潛水艦被日本帝國海軍扣押,艦艇上來自德國和義大利的船員被日本軍方控制。兩個月之後,日本帝國海軍將UIT 25編製入伍,並改名為伊504,並且搭載了幾名日本船員(權威網站http://www.combinedfleet.com上並沒有表明伊504上搭載了日本船員,存疑),伊504上還有繼續服役的義大利船員。從7月14日以後,伊504的指揮官變更為Hirota Hidezo中尉,但在日本帝國海軍服役的托雷利並無太大作為。隨著日本的投降,1945年11月30日,伊504被日本帝國海軍除籍。
1946年4月16日,這艘克服了諸多磨難的潛水艦、連續在三個不同的國家服役後,被美軍B-25轟炸機作為演習目標,擊沉於神戶附近的水域(33°40』 N 134°52』 O)。
後續
路易吉·托雷利的歷史貌似到此結束了。但並非如此——對於艦艇上的船員,他們的命運一開始就和這艘潛水艦牢牢捆綁在一起,直到戰後依然沒有結束。
在此我想介紹拉斐爾·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這名一直跟隨著路易吉·托雷利服役的水手,在接受唯一的一次採訪時他口述的經歷。
「……在9月份,托雷利抵達新加坡的港口後我幾乎沒有時間下船……那時我才20出頭。幾天後,義大利宣布停戰,我們被日軍俘虜並且面臨著大麻煩。然而幾乎所有的船員都決定繼續與德國和日本的盟友並肩作戰。經過了幾個星期的監禁,義大利社會共和國成立了,出於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原因,我們拒絕服從巴多格里奧政府(墨索里尼政府的總參謀長,1943年發動宮廷政變迫使墨索尼里交權,自任王國首相)。隨後我們與德國、日本的盟友共同承擔命運,在日本投降後,倖存的義大利船員被美國人囚禁,而且被新成立的義大利共和國視為叛徒。新共和國海軍向他們發出禁令——禁止他們返回義大利本土——剝奪了他們的軍銜和養老金。這些『囚犯』只是想捍衛祖國的榮譽,這些規定令我們感到十分遺憾和羞愧。這是一個悲傷而嚴肅的事實。」
「如此處置是十分錯誤的,我和我的同伴們只是想盡到責任,我們在太平洋努力作戰,並且都有文字記錄。我可以說,1945年8月22日,我們用伊504上13.2毫米機槍擊落了一架美軍B-25轟炸機,這可能是日本海軍擊落的最後一架美軍飛機。這事發生在神戶,是我們義大利人打下來的。(有網站質疑這小段歷史的真實性,存疑。)」
當他被問及到是否懷念義大利時,他回答道:「他們毫不留情地指責我……他們把我趕走,說我是叛徒。不,我想說,我只是盡到了我的責任,這使我不再感到自己是義大利人……所以我改變了我的姓氏。」如今,這名老人跟隨他日本妻子的姓氏,改名為拉斐爾·小林(Raffaello Kobayashi),直至離世。(全文完)
參考文獻:
AVVENTURA DI UN SOMMERGIBILISTA ITALIANO NEL PACIFICO -Alberto RosselliLuigi Torelli - http://conlapelleappesaaunchiodo.blogspot.comRAFFAELLO SANZIO - carro.itSommergibile Torelli - Gruppo ANMI di PesciaLuigi Torelli - Wikipedia
推薦閱讀:
※中國海軍徵兵宣傳大片:艦艇告訴你心中的那片蔚藍
※舊日本軍艦史(二十):戰列艦 三笠號 上天幫助沙俄報仇一次
※二戰法國陸軍一敗塗地,但強大的法國海軍跑哪兒去了,為什麼不加入盟軍?
※如何評價英國新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漏水事件?
※新世紀人民海軍水面作戰艦艇部隊沿革兼談艦艇換代規律(五)
TAG:艦隊Collection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 海軍 | 舊日本帝國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