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教授,你的論文又被撤稿了

這位教授,你的論文又被撤稿了

來自專欄網易數讀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

作者張夢真,設計師趙鵬路

2016年5月2日,40歲出頭的韓春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論文轟動國內學界。

二本院校、講師身份為他蒙上一層「勵志色彩」。但一鳴驚人的他很快陷入「學術造假」的爭議——對於講求實證精神的現代科學,實驗數據無法重複必將面對質疑。次年8月,韓春雨等作者主動刊發撤稿聲明,但科研項目並未就此停止,而是在同行專家支持下繼續開展。

兩年時間過去,沸騰一時的「韓春雨事件」隨著撤稿暫告一段落,而中國學術界的撤稿風波依然沒有停息。就在6月12日,《自然》雜誌發文讚賞中國關於科研誠信的新文件時,植物學領域頂級雜誌《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上又有一篇中國論文因為圖片重複使用,作者主動申請撤稿。

中國學術界的撤稿情況到底如何?撤稿的原因又是因為什麼呢?

發文大國,也是撤稿大國

2018年新年之際,中國又多了一個「世界第一」的頭銜: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統計的數據,中國首次超過美國的科學出版物總數,躍居世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中國科技論文發文量還在印度之下,不足美國的三分之一。15年間,在高強度的科研經費投入催化下,中國論文產出發榮滋長,如今已經能與科研超級大國美國競逐發文量的「王座」。

但衡量一國科研實力的強弱不能僅看「數量」。國際權威機構「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稱,「中國雖然生產最多的科技論文,但在其他措施上滯後。」

中國文獻質量難以一言以蔽之。文獻他引率是衡量文獻重要程度、影響力大小的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國學術質量。受發文量的影響,單看中國論文被引頻次總量不低,甚至略高於英法德。但當前者除以總量計算出篇均被引率時,中國的排名則從發文量第1名,跌至被引率第15名。

點擊查看大圖

除此之外,中國論文還是國際期刊撤稿的重災區。

數讀菌利用爬蟲在艾普蕾全球撤稿資料庫中提取了30002條撤稿記錄(數據截取日期:2018年6月16日,下文同),並分別計算了2007年至2017年間,論文發文量在20萬篇以上的20個國家的撤稿總量和前者與同一時期內發文量的比率,即撤稿發文比。

點擊查看大圖

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7年間,中國撤稿總量為2319篇,位居第一。如果考慮到發文數量,中國每千篇論文撤稿率依然高達1.13,意味著每1000篇刊發的中國論文,就有超過一篇被撤稿。

學術不端是撤稿主因

撤稿本是正常現象。作者無法按照審稿意見修改、期刊出版時滯長、論文不在作者預期的時間內發表等都是撤稿的正當理由。

但在中國,國際期刊撤稿總能在學界掀起打假的風暴,因為學術不端是中國學者「被撤稿」的主要原因。

根據艾普蕾全球撤稿資料庫中的30002條撤稿記錄,中國學者由於抄襲和操控審稿原因被撤掉的稿件最多。但在中國學者與外國學者共同合作的科研項目中,抄襲與操控審稿的行為有所減少,最大撤稿原因變為文章有誤。

點擊查看大圖

稿件審核是論文發布的重要環節之一。一般來說,國際期刊沿用同行評議制度篩選投稿論文,它類似於推薦制度,投稿人在向期刊投送自己的稿件時,可以同時推薦同行審稿人來審核自己的稿件,並附帶他們的郵箱。

這一制度設計十分考驗投稿者的自律和誠信水平。2017年,著名出版商施普林格(Springer)史無前例地決定撤稿《腫瘤生物學》雜誌的107篇來自中國的造假論文,而這些造假者就是利用雜誌評審制度的漏洞,向《腫瘤生物學》的編輯推薦了腫瘤領域的著名專家作為自己論文的審核人,即同行評審;同時偽造了評審者的郵件地址,最後假冒專家表揚並通過了自己的論文。

網易新聞曾在2017年統計過524名被撤稿論文作者的名單。 / 網易新聞

學術不端與研究者缺乏責任感、誠信水平有關。但並不能止於泛道德化的批評中國學者學術素養不高、自律性不強,著眼於整個科研機制更有利於了解中國學者的處境。

以科研資源分配和管理為中心的科研體製造就了一條交匯著學術權力與利益的鏈條,其頂端是掌握資源分配和管理權的行政權力部門,底端是仰仗資源而從事學術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作為學術研究重要組成部分的學術評價機制與實際的學術研究脫軌,單一的量化的評價體系將科研人員與科研機構置於被動的處境。一方面,科研人員的晉陞、職稱評定、績效與論文發文量掛鉤,甚至成為硬性指標;另一方面,學科、高校博碩士點申請、科研機構的排名也將其納入考核中。醫務人員也不能例外。

流失掉的科研經費

中國的科研體制是「舉國體制」,科研活動經費幾乎都來自於納稅人繳稅而來的公共財政。「社科重大研究成果」歸功於這一體制,但這也不例外地會造成「學術行政化」。政府既管經費,又管項目;既是出資人,又是「經營者」,容易造成資源浪費乃至滋生腐敗,使「科研經費過度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公共財政傾斜,科研經費的投入逐年遞增,論文總量上升同時,因學術不端而遭遇撤稿的論文數量也在增多。

在艾普蕾撤稿資料庫中,受到基金扶持的中國科研項目超過一半。在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扶持的撤稿論文中,近90%是由於學術不端。

點擊查看大圖

學術不端造成科研經費浪費僅僅是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中的一環。學術泡沫泛濫、學術垃圾成堆,使少數優秀成果都被淹沒在了平庸「成果」的汪洋之中。在國際上,更多誠信的中國學者因為那些學術不端者而被污名化、受到質疑。

2018年5月30日,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打擊學術不端,擬建立全國性失信行為資料庫、「低質量」期刊黑名單以及負責規範學術不端的政府機構。這一舉措被譽為「史上最嚴措施」、「無禁區零容忍」。

2014年4月9日,日本大阪,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女研究員小保方晴子對自己在論文中引用數張不正確圖片和修改報告中的一副圖片進行道歉。 / 視覺中國

但中國的學術造假遠不是「黑名單」就可以解決的。國際期刊之下,每年的畢業季還有無數大學生在臨時拼湊著自己的畢業論文。由於缺乏必要的學術誠信教育和訓練,本科論文很有可能是學術崩壞的第一環——高校培育的未來「學者」,還沒踏出校門開始就已經學會造假了。

2010年一項針對浙江省十五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顯示,高達69.4%的學生認為大學生在平時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而且較為普遍。僅有22.8%的學生對其他同學的學術不端行為表現堅決抵制,有36.1%的大學生表示可以容忍和接受,32.8%的大學生表示無所謂,甚至有8.3%的大學生表示支持。

在中國的許多高校,尤其是對本科生而言,學術寫作的教育只是走個過場而已,畢業論文的各個環節也都划水而過。學院彷彿列印店的老闆,更重視的是文字的行間距字間距和論文的裝訂,而不是論文的質量。

參考資料

[1] 張墨寧. (2016). 「韓春雨事件」 後續進展調查. 南風窗, 24, 033.

[2] Tollefson, J. (2018). China declared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of scientific articles. Nature, 553(7689), 390.

[3] Mallapaty, S. (2018). Not so fast. Who really leads the world in science?. [online] Natureindex.com. Available at: natureindex.com/news-bl [Accessed 21 Jun. 2018].

[4] 佘小寧. (2017). 學術論文作者撤稿法律問題研究.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9), 77-78.

[5] 胡金富, & 史玉民. (2016). 國外學術期刊同行評審造假的分析及啟示——基於 2015 年三次大撤稿事件的分析. 中國科學基金, 30(6), 568-571.

[6] 朱劍. (2015). 科研體制與學術評價之關係——從 「學術亂象」 根源問題說起. 清華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1), 5-15.

[7] 肖堅, & 鍾曉紅. (2017). 學術期刊評價量化與學術期刊發展之殤. 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4, 014.

[8] 新華社. (2018).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 [online] Available at: gov.cn/zhengce/2018-05/ [Accessed 21 Jun. 2018].

[9] 黃核成, 樂雙燕, & 胡曉桿. (2011). 大學生利用網路學術資源不端行為現狀研究. 當代青年研究, 2011(7), 75-77+.


推薦閱讀:

關於「撤稿事件」的補充解讀 | 袁嵐峰
南開大學高山副教授在科學網上很活躍,而且一直高調地支持韓春雨,請問有了解高副教授的人嗎?
中國論文再度出醜:都是誰?責任在誰?

TAG:學術 | 學術造假 | 撤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