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屍鯤、進階為異獸,這都是10年前玩剩下的
安妮丨文
「南京小哥不在家時,老婆竟和隔壁老王聯手練出腐鯤!轉眼吞噬進階成異獸 麻花藤!」
前陣子這類包含「吞噬、進階」元素的頁游廣告火爆全網。
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面碼醬提到這個就來氣:「我現在隨手打開五個網站,其中四個的右下角就擱那兒吞鯤。」
當然令人來氣的不是這些屍鯤、腐鯤、麻花藤,而是點開後發現遊戲本體是和吞噬養成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仙俠類頁游。
在舉報了不下數十個這樣「掛羊頭賣狗肉」的遊戲廣告之後,熱心網友小面嘆了口氣:
「唉,什麼時候才能玩到真正的吞鯤進化呢?」
其實她不知道的是,這類型的遊戲早在10年前就被《模擬城市》之父Maxis做出來了,並且有個非常俏皮的名字——《孢子》(Spore)。
這款沙盒大作出生在2008年,對於那是剛上高中的我,這部遊戲留下的印象是非常震撼的。
玩家在遊戲內將會體驗從單細胞生物一步步進化成太空文明的過程,經歷6個階段就算完成通關。
其中包括細胞階段、生物階段、部落階段、文明階段、宇宙階段以及隱藏的終極目標。
聽上去多麼高大上啊,玩家在遊戲里就和上帝沒有任何區別了,看著別的大神捏的各種龍霸天,甚至會開始產生一股自己就是世界主宰的錯覺。
不過現實總是殘酷的,實際進了遊戲的細胞階段,你只能操縱這些像雞兒一樣的東西。
在單細胞階段,玩法就像「吞鯤」一樣。
吃掉比自己低等級的生物來生長發育,再幹掉以前一直欺負自己的高級生物,最終進化出雙腿,從海洋走向陸地。
食物也決定了這個生物的DNA構成,第一個進食對象也就決定了你是食肉生物、食草生物還是雜食生物。
而你邁出的第一步也將會影響後代的屬性。
食肉會偏向重武力,食草會偏向重視知識,雜食則會崇尚和平。
來到生物階段,小孢子脫離海洋,長出了雙腿,開始學會了發出聲音、交流感情。
但「弱肉強食」的原則依舊存在,上一秒可能你和他還是朋友,下一秒就要淪為食物。
玩法類似需要打怪升級的RPG遊戲,你可以選擇消滅敵人,也可以選擇「化干戈為玉帛」、累積社交經驗。
我個人不太建議「斬草除根」的做法,畢竟沒有敵人的人生是非常無聊的。
這是我在《文明6》里核平了除自己以外的所有國家後得出的結論。
這個階段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彩蛋:如果你有天害怕了想游回海里冷靜一下,會在游到一半的時候被深海怪物吞掉。
而這個彩蛋其實觸發的效應是因為玩家游到了地圖邊界,不得不說,早年EA的用心程度真是讓人感天動地。
以上的階段可以劃分為一個大階段,因為有個統一的目標:活下去。
而每一次的存活,就會激發遊戲的獎勵機制,也是這款遊戲的核心目標:進化。
遊戲里的進化方式其實是繁衍,俗名:「啪啪啪」。
不過對著這些奇奇怪怪的形象和姿勢,玩家可能無法想歪。
之後的部落模式你開始正式脫離個人、走向團隊,布控自己的部族,玩法類似於《魔獸爭霸》這種RTS類遊戲。
從部落邁向文明,又需要你統籌整個國家,感覺又回歸到Maxis最擅長的《模擬城市》系列。
你以為到這兒就結束了?
不,熱衷於模擬萬物的EA不會就此停下,玩家會衝出自己的母星球,擁抱太空。
「玩家可以透過外交手段創造一個聯邦或引發星際戰爭來聯合或征服整個銀河。」
話雖這麼說,但遊戲進行到宇宙階段時,諸多玩家已經開始覺得無聊,後期玩法過於單一。
我玩到上天之後會格外懷念單細胞生物時,遇到過那些會放毒屁的哥們,以及部落時代那些唱著歌的鄰居。
當然這款遊戲能在10年前火遍全球並不止靠這些豐富的遊戲玩法,強大的編輯器是它受歡迎的另一重要原因。
真大佬能在裡面肆意捏出高達、死亡之翼等經典形象,而普通玩家只能在裡面搞一個「鴨嘴獸」到通關。
總體來說,《孢子》是一款「玩法跟不上想法」的遊戲。
10年過去了,它的口碑依舊是褒貶不一,有人把它奉若神作,有人把它棄如糟粕。
曾有人這樣評價過《孢子》這款遊戲。
「MAXIS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生物的進化史,但是真正的生物的進化卻是漫長而複雜的,將其壓縮成遊戲,註定會變成一款大雜燴」
事實證明,《孢子》的遊戲模式確實成了一鍋大雜燴,但它的題材即使過了10年,還是如此驚艷。
就單單把其中的「大魚吃小魚」拿出來做個吞噬遊戲,依舊能令玩家興緻盎然,更何況其領域從海洋橫跨至星河。
很多人認為《孢子》的樂趣在於上帝視角,但我反而認為是玩家對這類模擬生物進化遊戲產生了對自身的共鳴。
就像最近大火的《底特律:成為人類》一樣,部分玩家會理解、傾向仿生人們的革命理念,是因為人類自己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而他們樂於探討的未來實則就是歷史的重現。
用巧妙的方式詮釋出生命的曼妙和矛盾,也許這款老遊戲做的遠遠不夠,但它確實做到了。
-END-
微博:BB姬Studio
微信公眾號:BB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