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蠶食的滿足感:那些混淆的體驗正製造著痛苦

被蠶食的滿足感:那些混淆的體驗正製造著痛苦

來自專欄心理與生活

朋友半夜發來消息,說終於與家人開戰了,我給她回了一個大拇指,表達對她的支持,支持她與家人幹上這一仗,這大概是只有心理諮詢師才幹得出來的事情。但幸虧這個世界上還有心理諮詢師這一類人存在,才使那些混淆的情感得以明晰,使那些混亂的靈魂得到安寧。

朋友與家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很複雜,她是家裡最小的一個孩子,這在她那個崇尚權力的家族中,使她處於一個很微妙的位置:作為最小的孩子,她得到了很多來自上一代人及上上代人的特別照顧,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如果只有一個好吃的東西,一定是她的,而輪不到其他的哥哥姐姐,這讓她既有優越感,又對其他年長於她的孩子充滿內疚;另一方面,因為她是最小的孩子,所以其他所有的人都可以理所當然的驅使她,「指導」她,而她,只有服從的份,否則就被家人認為「不知好歹」。

這樣的家庭傳統一直持續到她成年,她中年。

在她的孩子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她的丈夫調到外地工作,一個月也未必回得來兩天,於是她一個人帶著孩子,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孩子,還要與保姆鬥智斗勇,還要忍受經濟上的巨大壓力,常常是給保姆發了工資,就沒有錢給孩子買生活用品。我看著她日漸憔悴起來,問她為什麼不找家人幫忙,因為她父母那時候已經退休了,而且她父母的收入遠遠高出當地的平均收入水平,她說「我寧願自己帶孩子,還輕鬆些」。

慢慢我就知道了,她所說的「輕鬆」到底意味著什麼。她的孩子每個月的月中左右都會發高燒,於是她常常半夜出去給孩子買葯,回來時就聽到孩子因為發現媽媽不在身邊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但她不想把這些情況告訴她的的家人,因為每次她說到她的困境,她都會從姐姐那裡得到一頓批頭蓋臉的「指導」,核心意思就是她一定是做得不夠好,所以才讓孩子生病;媽媽對待她的方式是一天會打無數個電話,憂心忡忡的不斷為生病的孫子擔心,但從來不會關切的問一句自己的女兒,她的感受怎麼樣,她需要不需要幫忙;而她的丈夫,每次也不過是嘆口氣,就沒有了下文。

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感覺的確是自己不好,對孩子的生病充滿內疚,對家人對她的方式她很習慣,對於她自己每次聽到家人的話時的憤怒,也非常內疚。直到有一次,我跟她談到:你想過嗎?你家人對你的方式,其實是一種隱性的虐待。她非常驚訝,她無法承認這件事,但她慢慢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如何被家人漠視,如何被強迫去承受家人那些糟糕的情緒,她無法拒絕它們,因那些情緒是以「關心」的名義強塞給她的。她也意識到了她選擇與家人保持著距離,盡量不讓他們參與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種下意識對自己的保護,她本能的在避免家人那些糟糕的情緒來「污染」自己。

慢慢地,她開始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她不再因為與家人保持著情感距離而有強烈的內疚,她說「我一個人帶大一個孩子本身就非常不容易了,我得先保護好自己,才有能力保護好我的孩子」。事實上,她做到了,她在這十八年里,不斷地反思著自己,反思著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也盡量避免與自己的孩子之間重複那些漠視又侵入、控制又貶低的關係模式,她的孩子發展得非常好。

這一次,是她的孩子剛剛高考完,她的姐姐打來電話一番「指導」,你得這麼這麼做,她再度強烈感受到來自姐姐的貶低和控制,姐姐甚至沒有問一句孩子孩子考完了狀態如何,她似乎只想表達一件事:我懂,你不懂,你得照我說的做,否則你會必敗無疑。現實情況是,我的朋友比她的姐姐擁有更高的社會認可度,在生活在事業上,她比她的姐姐成功得多,也許這恰是她的姐姐不斷貶低她的動力來源:將「無能」投射給她(家裡最小的成員),從而幫助自己緩解現實中不如人(自卑)的痛苦。

這一次,我的朋友態度明確又堅決:我感謝也期待所有的幫助,但很抱歉,我不喜歡別人的指手劃腳,如果你並不打算幫我們做什麼,而只是想感受一下指導的快感的話,那麼就請你先閉上嘴,因為我要把精力花在幫助孩子選擇專業上,而不想消耗在消化被貶低和指責上。

她知道自己這次是捅了馬蜂窩,因為她的宣言意味著她背叛了家族文化:最小的孩子因為得到了更多的被照顧,所以就有服從和滿足他人的義務。她的宣言也意味著她宣告了自己人格上的獨立,這同時也就意味著她背叛了她那個緊密糾纏的原生家庭。她的獨立宣言會戳痛家族中的每一個人,她既挑戰了控制者的權力,也拒絕了貶低者的傷害和共生者的糾纏,還刺激了渴望獨立但無力獨立者的嫉妒。總之,她會給那些已經習慣了生活在這個病態家庭文化中的人巨大的衝擊,這也意味著,她將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去與那些試圖把她拉回原有軌道的巨大能量抗衡。

所以,我給了她一個大大的贊。因為,實在很少有人願意冒這麼大險,願意付出這麼大的努力,去完成這個人格獨立的過程。而她所有的努力,動力來自對孩子的愛,她願意不管付出多麼巨大的代價,都幫助自己的孩子盡量避免重複那些病態的關係特徵。

我很佩服這個朋友,她用了十八年,也許還要長得多的時間,來完成自己人格上的獨立過程,這其中的艱難和痛苦,這其中要承受的壓力之巨大,是難以想像的,對於很多家庭,這可能是需要七、八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漸完成的事,但是她憑自己的堅韌,承受住了那些痛苦,從而也幫助自己獲得了解放。

但在現實生活中,像我朋友這樣充滿勇氣和堅韌的人,並不多見,更多的人,其實是沉浸在痛苦裡,等待著拯救者把自己從痛苦裡撈出去。但更大的痛苦是,那個拯救者事實上並不存在,所以我們會不斷感受到失望,憤怒,因為沒有人滿足我們被拯救的願望。事實上,我們唯一的出路,是學著自己去幫助自己解放,而不是一個拯救者。

可是,對於自己幫助自己解放這件事有多難,很多人可能並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單是一件事:去區分自己內心那些痛苦體驗的來源和意義,就足夠讓一個人去打退堂鼓了。就像我的這位朋友,當她去尊重自己的情感,去保護自己的感受,從而與家人保持情感距離時,她所承受的內疚、孤獨,承受的來自家人的責備,就足以擊垮她了,如果不是另外一個力量:對孩子的愛,一直支持著她堅持,她恐怕早已經被習慣力量吞沒了。當然,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支持性力量,就是對她自己所有這些情感、這些關係模式、這些經歷的真正理解。至少,她需要有能力區分出來,她有權力擁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犧牲掉自己的一切感受和想法,只是單純的去滿足別人。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去幫助當事人區分內在混淆的情感,是一件非常重要,又是非常艱難的工作,因為很多時候,那個「區分」就意味著過去幾十年的生活和感受被否定,我們不得不哀悼過去這幾十年所經歷的那些痛苦體驗;就意味著必須承認是自己的混淆起著一部分傷害自己的作用,而不完全是「別人太壞」;就意味著自己必須做出一些努力,讓自己發生一些改變,而改變永遠是與痛苦和不確定聯繫在一起的;就意味著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有所欠缺的,不得不面對全能自戀被打破,等等,等等。所以,常常諮詢師幫助求助者去區分的過程,也會成為引發來訪者暴怒、強烈哀傷和無助的過程,但是,這又是一個不得不完成的過程,因為,那些混淆的情感體驗,會一點點蠶食掉平靜幸福生活的可能。

當一個人將「被滿足」與「愛」混淆的時候,他是無法放棄對一個全能的養育者的渴望的,於是他可能期待他的諮詢師或他身邊的人「完全懂得我」,「甚至我不用說,你就知道我想要什麼」,「你不應該讓我有一點點不舒服的感受」。但實際上,一個再愛你的人,也不可能給予你百分之百的滿足,現實情況是,我們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期待,但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夠實現,因為每個人都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有做不到的時候。但是當一個人把「被滿足」等同於「被愛」的時候,那些因為能力所限而不被滿足的時刻,他就很容易感受為「不被愛」,而不被愛的感覺,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

當一個人成長於被傷害的環境中,他就很容易把「被控制」、「被虐待」與「被愛」混淆起來,因為他從小到大就是被這麼灌輸的。比如他可能會很難自主,因為他更習慣的是完成他人的要求,別人剝奪他的自主權時,他可能會感受為被關心,而不是被侵犯;同時,他也很容易把施虐並且享受施虐的快感當成理解當然,因為他從小學會的人與人的關係就是這樣的,他難以區分出來自己的行為是對他人的冒犯。

當一個人生長於被漠視的環境時,他可能就很難區分「被關心」和「被侵犯」,當有人走近他時,他可能會很恐懼,他無法區分對方的走近自己到底是愛還是傷害,他也恐懼自己愛的需要被喚醒,因為他生長的那個冷漠的環境很難讓他相信溫暖可以穩定的存在。

當一個人生長於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不斷被否定的環境時,他可能就很容易混淆自己的情感與他人的情感是不同的,也可能很難確定別人也是有情感的。他可能會像曾經被對待的那樣,不斷否定別人的情感,別人與他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對他來講都是錯誤,他很難承認別人的不同,他也會因為別人表達了不同的想法和感受而暴怒,因為別人不同的想法對他來說可能就等同於自己被否定;或者他完全失去自己獨立的想法,完全尊從於他人,當他人與自己不同時,他完全陷入對自己的責備之中,他就像是活著死人一樣,失去屬於自己的生命力量。

其實每個人成長中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混淆的地方,但如果混淆的嚴重,那這個人的世界一定會失真,會難以適應現實的生活。最糟糕的是,他們往往堅信「我自己是正確的,出了問題的是這個世界」,於是他們更加無法試著去適應這個世界,而一直努力要求這個世界適應他們,於是,他們會更深的陷入痛苦難以自拔。

幫助自己的生活得以改善是從承認自己需要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開始的,那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勇氣承認:這個地方,是我不夠好。因為只有我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不足,才有動力去改善。一個全能如上帝的人,是不需要學習和改善的。

推薦閱讀:

《客體關係理論:通往自體心理學的橋樑》之第一章《介紹與回顧》
《沉默的羔羊》里史達林、漢尼拔、野牛比爾,他們的行為所依據的心理路徑是什麼?
自體心理學裡理想化雙親的發展路線,求詳細點?
讀《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一)
國內的心理諮詢師是不是大多數偏心理動力取向?是什麼造成了這種趨勢?

TAG:心理 | 情感 | 情感體驗 | 精神分析 | 人際關係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