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亡時,可能有一批古鳥類倖存了下來
來自專欄 TechPunk
有研究發現,在恐龍獨霸地球的時期就已經出現鳥類了。科學家們在一個距今 9,900 萬年的琥珀中發現了兩隻小小的鳥類翅膀。
那個時期正是白堊紀,這次發現表明,那時候的鳥類就已經擁有了柔軟輕盈的羽翼。
6,600 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滅亡。然而一些鳥類可能存活了下來,演變成了今天的樹棲鳥類。
咱們先來看看那隻琥珀里的小鳥翅膀。從圖片我們可以看出,除了羽毛,標本中還有骨頭和部分軟組織。
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就講過,美麗的琥珀是小蟲子在樹上爬,不小心被大樹分泌出來的樹脂滴到,困在其中而形成的。
但是這隻包含著小鳥翅膀的琥珀就很罕見了。也正因此,早先的有關於白堊紀(1.45 億 - 6600 萬年前)古鳥類的證據經常是化石中殘留的平面記錄或是琥珀中有幸保存下來的羽毛結構,而從未有過骨骼等信息以便判斷它們來自哪一種古鳥類。
其實這個標本很小,翅膀開後大的那隻為 18 毫米,小的只有 12 毫米,從骨骼發育情況可以判斷出是幼鳥。
那麼問題來了,這到底是只啥鳥呢?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其特點,分析骨骼形態學、比例和羽毛特徵猜測它屬於反鳥類。
反鳥類是白堊紀出現的一類相對原始的鳥類,其肩帶骨骼的關節組合與現生鳥類的相反。
反鳥類和今鳥類是鳥類演化的兩個主要的譜系。兩者組成了中生代鳥類中進步的、有主動扇動翅膀飛行能力的兩大姐妹類群
國遼寧西部地區發現了非常豐富的鳥類化石,其中多半都屬於反鳥類,如華夏鳥、波羅赤鳥、中國鳥、始反鳥等等。
那麼這鳥是咋被樹脂黏住的呢?因為從標本來看,它們尚未發育成熟。所以科學家們猜測,小鳥遇到了較大的捕獵者,掠食者撕下了鳥的翅膀,但沒有食用,而是將它丟棄,因此才被黏住。
而且在琥珀裡面並未發現鳥掙扎的痕迹,所以可以推測鳥翅膀本身就來自鳥的屍體。下面的這個標本是其它有掙扎痕迹的標本。
這次發現的翅膀標本是很有意義的,雖然很小,但是讓科學家可以更深入的研究白堊紀的古鳥類。
推薦閱讀:
※《山海經》中的「猩猩」是果子狸
※知家鄉 愛家鄉 建家鄉丨治理海新河 黑臭水不再臭
※一行代碼能做什麼?|Mathematica十分鐘教程
※空間科學:棉花實驗即將進入空間站
※什麼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