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遭他國訛詐,印度想與中國結成石油同盟

恐遭他國訛詐,印度想與中國結成石油同盟

來自專欄邱林

邱 林

在當今的國際石油市場上,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是主要的石油供應國,而中國、日本、印度等亞洲國家則是主要的石油進口國。但是,隨著國際油價越來越高,沙烏地阿拉伯等石油供應國想趁火打劫——漫天要價,讓石油進口總量超過中國的印度坐不住了。

上周,印度石油部部長普拉丹在新德里舉行的第 16 屆國際能源論壇部長級會議期間,同與會是中方代表進行會晤後說,「我們(印中)是競爭對手,但作為石油消費者,我們有共同的利益訴求。」他表示,印中同意推動兩國能源企業間的合作,希望未來的石油買家能夠支配價格。

印度主流媒體《印度時報》日前發表文章認為,印度和中國是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和第三石油消費國,印中可聯合利用它們的購買力來影響石油定價。國際能源局預測在未來5年,印中兩國將支撐起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量的一半,而且印度石油需求持續增長的態勢恐怕要延續 20 年,嚴峻的現實迫使印中考慮結成「石油同盟」。

除需求量上升外,油價持續攀升也是印度想與中國聯手的迫切性增強。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經濟制裁後,全球石油供給將有所減少。導致不,導致油價攀枝升。5月17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突破80美元/桶關口,為2014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據業界預測,在可預見的未來,國際油價可能重返100美元/桶高位。

觀察家指出,按照印度目前的石油進口量,國際油價每上漲1美元/桶,印度大概要多支付30億元。這對印度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印度2017-18財年的財政赤字高達5.94萬億盧比,佔GDP的比重超過了3%的警戒線;印度的外債高達1.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卻只有約4000億美元。

可以說,國際油價的上漲,對嚴重依賴能源進口的印度構成嚴重的威脅。然而,印度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很弱,沙烏地阿拉伯在中東享有實質性的供應壟斷和價格壟斷,印度想與其進行談判價格顯得勢單力薄。

面對沙特等產油國可能集體「訛詐」,印度只好選擇抱團取暖——向中國求助。但印度拿不準中國持什麼態度,因此,他們採取的策略是,通過《印度時報》這樣的主流媒體將印度官方提議印中結成「石油同盟」意思透露給外界,探探中國口風,順便嚇唬一下中東產油國。如果中東謀劃故意漲價,那麼中國就會出來發聲,對沙特等國進行抑制。

的確,亞洲國家目前都面臨著世界石油市場「亞洲溢價」的煩惱。「亞洲溢價」表明,同樣作為中東石油出口商的客戶,中印等比歐洲國家多付更多錢。但是,石油出口國並不承認有任何「溢價」,稱這是市場行為,每個地區有自身的定價體系。

與印度不同的是,這些年中國「三桶油」在伊拉克、伊朗、委內瑞拉以及部分非洲國家收購了許多石油資產,其規模也逐步增加。在國際市場上,中國既是石油消費國,同時又是生產國。今年2月,中國版的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以人民幣計價,首次面向國際投資者,中國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大大增強。

從理論上說,印度和中國結成「石油同盟」對雙方都有裨益,一方面兩國的人口總數佔佔據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預計2022年,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大國;另一方面印度的石油消費量已超過中國,去年全球新增的 17% 石油消費量均由中印作出的貢獻。

不過,中印結成「石油同盟」僅從理論上說得過去。像這種改變全球石油供求的同盟關係,很容易引起沙特等石油供應國,特別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強烈反應。沙特與美國是聯盟關係,而這個聯盟的基礎又是建立在石油之上,印度想撼動沙特等石油供應國,其分量不夠,而中國也不會輕易去淌這個水。

推薦閱讀:

Aamir Khan阿米爾汗可到國會講演並導致保護兒童法案通過,中國演員為何從未出現關心政治或某種意義的公知?
什麼是印度的種姓制度?
2018提到印度,你想到的還是開掛和咖喱?
如果有100個阿米爾汗能改變印度嗎?

TAG:石油 | 印度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