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套設計-2-任務要求及尾翼選型
來自專欄車隊製圖室的茶水間
任務要求
當時跟朋友聊起來,說需要給一台蓮花Exige做包圍和空套,跟朋友聊下來之後,確認了基本需求:針對街車使用環境,要求性能與外形兼顧(或者說性能要向外觀妥協),希望可自動調整(假裝DRS)。因為時間緊,包圍做的時候只考慮外觀,只做一次CFD看結果。前分離器(spliter或者叫頭鏟)和擴散器(diffuser)有條件就上。
考慮到整車氣動平衡,需要把分離器-擴散器-尾翼一起考慮。然而,又經過一輪溝通之後,發現車已經很低了,現在車頭底是塊平板,已經很難下地庫。加上分離器需要至少加厚25-30mm,於是分離器沒法做了。再看車屁股,碩大的一坨排氣,後置發動機,原車的擴散器布置已經是極限。擴散器折角起始點沒有辦法再往前走了。要做的話,只能先改排氣,於是擴散器也沒法做了。
於是就只做一個尾翼。剩下的頭鏟和擴散器,就當是以後的升級件吧。
那麼先來尾翼選型。
因為沒有了頭鏟和擴散器,所以尾翼性能不能太囂張,不然前後軸荷比例失調。我們就來假定一個比較中庸的數字好了,240km/h,最大下壓力200kgf左右。弦線250mm長(即尾翼的前後長度,考慮跟整車長度視覺上的比例協調)。左右跟車最寬齊平,1780mm(考慮日常使用,太寬容易蹭東西,窄了不好看)。嚴格來說還要有輪胎模型,分析下壓力是否過大導致輪胎摩擦係數/摩擦力降低,但是200kgf嘛,壓力太小基本沒影響了(其實也是窮,沒錢測試輪胎)……
於是升力係數就出來了:升力(N)=? * 升力係數 * 空氣密度(kg/m3) * 速度2 (m/s)* 尾翼面積(m2)
升力係數≈1.57
PS:這個案例因為是半逆向開發+妥協,所以是逆推出需要的升力係數再找翼型。一般流程不這麼干。
下面祭出Profili,一個翼型軟體。
扒拉扒拉翼型庫,找到這麼個翼型:
看起來還行,那就這個吧。
先來說說Re=700000,雷諾數是一個無量綱,舉個栗子:我的雞兒是你的兩倍長,兩倍就是一個無量綱。雷諾數具體的意義不用管太多。
跟速度,弦長,海拔高度(空氣密度)有關的一個無量綱。上面列舉了常見的一些雷諾數。海拔影響也不大,基本在上面計算範圍內。
這個是不同雷諾數下,升力Cl阻力Cd係數隨攻角的變化。可以看到升力係數在許用範圍內的差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阻力係數變化比較大,呈阻力隨速度變大而減小的趨勢(具體為什麼在高級篇裡面解釋)。褐色線Re=16000000這個,只是為了展示在2800km/h下的狀態。黃線60km/h展示了翼型在低速狀態下,阻力係數會相對比較大。
但是考慮到時速60km/h,跟時速240km/h比起來,失去了速度2的加持,實際阻力還是很小。簡單計算一下,比如在5°攻角下,黃色是60km/h,深綠色大概是240km/h,黃色是深綠色阻力係數的1.73倍(黃-0.0186,深綠-0.0107),但是速度是1/4,算下來60km/h時的阻力,只有240km/h阻力的1.4/(4*4)=10.86%。60km/h阻力是1.48N,240km/h阻力是13.65N。繼續計算阻力功率,60km/h下功率是24.73W,240km/h下功率是910.11W。
可見雖然低速下阻力係數高,但實際低速阻力影響不大,不管了。
因為要做電子調整,我們來看看攻角許用範圍。
綜合來看,升力係數在0°-9°尚可使用。
9°攻角下,240km/h最大下壓力2628N,阻力功率1318W。
9°攻角後,升力係數開始下降。
對於同一時速(同一條圖線),電子調整攻角變大的工況來講,下壓力會開始變小。抓地力也開始變小,在彎道比較要命(加上彎道減速,下壓力更小了)。忽然降低抓地力比較危險。
還有一個問題是阻力係數,在10°左右急劇增大。消耗的功率也急劇增大。要不得要不得。(急劇增大的原因且等高級篇)
那就0°-9°為許用範圍吧。
再扔一個升阻比曲線參考吧
升阻比曲線也是輔助參考之一,不過是變化了一下表格表現形式,方便觀察。
下一篇是尺寸設計、造型設計及妥協。在本篇其實已經說了尺寸,下篇說選擇這個尺寸的原因。
不寫了不寫了,睡覺……
推薦閱讀:
※你知道什麼是賽車嗎?主要有哪些賽事呢?
※汽車輪胎怎麼養護?
※濤濤說車-胖瘸子獲亞軍 China GT保時捷911賽車駕駛技巧分享(含視頻)
※除了F1,這場能嗨24小時的盛宴也是所有車迷的夢想
※專家稱郭美玲參加達喀爾賽有點任性:實戰經驗少|車手|賽車
TAG: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