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服文化——漢代漢服
漢代漢服樣式(前206年 - 220年)
漢朝是中國最重要和傑出的王朝之一。在這一時期隨著社會的進步,本土民族文化蓬勃發展,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和審美成就。在經濟,科技,文化上全面領先於世界的漢帝國為華夏兒女留下了永遠的自豪。今天,佔據絕大多數的中國主體民族-漢族,就是以漢朝的名字命名的。
從這一時期開始,平民開始穿著精織服飾。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以表示出女性的文靜與優雅。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樣式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字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繫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漢代婦女的襦裙樣式
漢代婦女的襦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到了漢代,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據此,有人認為漢代根本不存在這種服飾,只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才重新興起。其實,漢代婦女並沒有摒棄這種服飾,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明朝,前後二千多年,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馬王堆漢墓出土漢代服飾樣式
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代大量絲綉織品,生動呈現出其裝飾風格的特點,並反映出來漢代紡織業的發展水平。漢代的染織工藝在繼承戰國傳統的基礎上有著飛躍的發展,染織的品種增多,不僅能織出精美多樣的花紋,而且染織技術也有較高的水平,染織工藝的進步是漢代服裝質量得以提高的基礎。隨著著名的 絲綢之路 的建立,中華服飾之美,從此開始得以傳向四面八方。
推薦閱讀:
※哪些春聯比較好?
※關於《南方公園》的作者二老,有哪些趣事?
※「瓷聖」耿寶昌品讀中國瓷器文化
※歷經千年滄桑下落不明的傳國玉璽現在下落何處?
※一個中國傳統的婚禮應該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