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踐悟丨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偉大信仰

今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幹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我們必須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科學要義及其核心精髓,深切體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味道、信仰的感召和信仰的魅力,自覺地當好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忠誠守護者、歷史傳承者和堅定實踐者。

真理信仰——科學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屬性,信仰馬克思主義,首先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本身的信仰

列寧曾指出:「馬克思學說具有無限力量,就是因為它正確。」馬克思主義是關於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是迄今為止人類思想史上最科學最嚴密最有生命力的一整套世界觀方法論。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和真理性而言,還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沒有一種學說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歷史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理論邏輯的真理性。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博大精深,構成系統、嚴密的學說體系。馬克思主義從存在與意識這個哲學最基本的問題出發,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產生、發展到滅亡的過程,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事物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遵循物質世界發展的普遍規律,人類社會必然也會在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實現從低級向高級的不斷邁進。在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兩大發現」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深刻闡釋了資本主義發展的特殊規律,論證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內在邏輯,揭示了人類社會向共產主義演進的必然趨勢,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正是馬克思主義本身所具有的理論貫通性和邏輯自洽性,為馬克思主義注入了強大的理論信服力和真理感召力。

歷史邏輯的真理性。馬克思主義是在科學總結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中走出來的,也是在批判地吸收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19世紀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等人類思想史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人文和歷史根基。自馬克思主義誕生之日起,世界歷史就掀開了波瀾壯闊的嶄新篇章。從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到1871年「偉大社會革命曙光」——巴黎公社起義;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世界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到20世紀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馬克思主義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一國到多國的輝煌而曲折的發展歷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97年來,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個偉大勝利,為馬克思主義立起了一座座歷史豐碑。歷史以雄辯的事實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真理具有的強大理論指導力和思想穿透力。

現實邏輯的真理性。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產主義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而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正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之間天然貫通的「活的靈魂」。今天,時代變化和發展的廣度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像,但是人類社會仍然生活在馬克思主義揭示的發展規律之中。馬克思主義是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中國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蓬勃生機,也讓處於歷史低潮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重新看到了希望。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因而,就理論的現實展開而言,馬克思主義無疑仍具有強大的理論生命力和深遠影響力。

理想信仰——馬克思主義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信仰馬克思主義,終極意義上講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未來美好社會的信仰

對美好社會的嚮往是千百年來人類的共通之處。大同社會、桃花源之說,理想國、烏托邦之論,這些都反映了古今中外人們的理想信念和追求。馬克思主義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提出了「兩個必然」論斷,科學預測了未來社會的理想狀態,號召人們為建立「自由人聯合體」遠大目標而努力,為人類社會發展點亮了一盞光耀日月的信仰明燈。

對最高理想的信仰。馬克思主義堅信,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理想是美好、崇高的,「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然而實現共產主義卻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馬克思主義認為,「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理想正因為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常由於執著而為信念。必須將「兩個必然」與「兩個決不會」辯證統一起來,用堅如磐石的信仰來鑄「魂」補「鈣」,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鬥的偉大實踐推向前進。

對共同理想的信仰。馬克思主義反對「共產主義遙遙無期」的觀點,同時也清醒地看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能過於膚淺和簡單。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我們是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我們對社會未來發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學上的預見,但未來的事情具體如何發展,要由未來的實踐去回答。」我們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當前,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已經成為新時代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歷史前行的路上,必須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始終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

對偉大夢想的信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作為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引下,黨和人民歷經千難萬險,攻克道道難關,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恢弘戰略安排。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革命理想高於天」。必須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用夢想召喚擔當,用信仰引領未來,不斷凝聚起同心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人民信仰——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徵,信仰馬克思主義,從本質上說是對人民群眾是真正歷史英雄的信仰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學說,是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理論表達,其偉大之處在於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深刻洞察了人民群眾的價值,指出了人民群眾對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從一開始就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馬克思主義基於科學真理的與生俱來的階級情感,崇敬而理性地把人民群眾擺在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人民信仰是基於哲學本體的信仰。馬克思主義從人與自然、社會的辯證關係中看到,人是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人就是人的世界」,「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這是以人為本、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邏輯基點。人的本質是一種對象化的存在,不是「神」創造了「人」,一切物的力量只不過是人自身力量的外在投射,這就把原先顛倒的關係重新顛倒了回來。「人是最可寶貴的」,要始終堅持以「人」而不是以「物」為中心的發展,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和全人類解放的終極目標。人的徹底解放要反求諸於人類自身,世上本無救世主,「人民就是上帝」。正像毛澤東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所揭示的那樣,我們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一定會感動上帝,而「這個上帝不是別人,就是全中國的人民大眾」。

人民信仰是對於歷史主體的信仰。馬克思主義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社會發展是無數個普羅大眾「力的平行四邊形」作用的結果,人民群眾既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又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同時也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是「真正的歷史英雄」。是否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主體地位,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試金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執政的宗旨,我們黨把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關係喻為血肉、魚水、舟水、種子大地、兒女父母等等,目的就是要強化群眾意識,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做到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黨性與人民性是統一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必然要求我們既忠誠於黨、又忠誠於人民,既對黨負責、又對人民負責,既防止個人崇拜、又尊崇領袖權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真正把對黨忠誠、擁戴領袖、信仰人民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人民信仰是源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仰。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總是以共同體的合作方式與自然發生關係,在此基礎上人與人之間又形成各種社會關係。人的本質以類的屬性而存在,人對自身局限的超越要從類的屬性中去尋找。「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發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共同體」信仰是實現人的解放、掌握自身命運的力量源泉。縱向看,從原始形式的共同體,到以國家、階級、市民社會為代表的利益共同體的「虛幻共同體」,最終必將發展為「通過人並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佔有」的「真正共同體」——「自由人聯合體」。從橫向看,馬克思主義是觀照整個人類世界的崇高思想體系。「大道之行,天下為公」。170年前《共產黨宣言》就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號召。今天,我們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著力為探索人類更好社會制度貢獻中國方案,這正是人民信仰、天下關懷在全球化浪潮中的邏輯展開,也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佔據了道義的制高點。

實踐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實踐之學,信仰馬克思主義,歸根到底是對致力於現實社會實踐的信仰

「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區別於其他哲學的根本屬性。信仰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是要立足實踐、勇於實踐、融入實踐,真正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行動指南。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對共產黨人來說, 「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

信仰勞動。馬克思主義認為,「全部人的活動迄今都是勞動」 。人們通過勞動創造了人類生活,也創造了一切價值和社會關係。不是神或上帝創造人,而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是對傳統宗教信仰的徹底顛覆,賦予了勞動和勞動者「史無前例的神聖性和優越感」。「勞動異化」是私有制的產物,只有通過生產關係的變革、實現勞動者的聯合,才能實現對資本邏輯的駕馭,促使勞動向人的本質回歸,最終獲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勞動是一切價值的創造者」,必須尊重勞動、尊重創造,讓一切創造活力競相迸發,依靠勞動鋪就通向理想社會的康庄大道。

信仰革命。共產主義是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革命是歷史發展邏輯的必然。事物本身的矛盾鬥爭推動社會歷史進步,生產力與生產關係革命、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革命以及意識形態領域的革命都有其內在的規律,要始終勇立潮頭,堅定革命信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更需要大力弘揚革命精神,誓將革命進行到底。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二次革命」,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有一場場硬仗要打,必須始終高舉改革大旗,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勇當改革的促進派、行動派。

信仰奮鬥。「功崇惟志,業廣惟勤」。馬克思主義者歷來有尊崇實幹、艱苦奮鬥的使命追求和政治本色。馬克思中學時期就把為人類福祉而奮鬥作為終身的職業選擇。毛澤東畢其一生認為「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在邁向理想社會的長征路上,奮鬥就是信仰最好的修行。必須高揚共產黨人奮鬥的旗幟,做到永遠奮鬥、接續奮鬥、終身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決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我們務必保持艱苦奮鬥作風,為人民不懈奮鬥、同人民一起奮鬥,依靠奮鬥創造幸福美好未來。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浙江是中文版《共產黨宣言》的首譯地,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在浙江10萬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直流淌著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紅色基因。我們必須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自覺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以「兩個高水平」建設的光輝業績,奮力譜寫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浙江的華美篇章!

【浙江省委黨校理論學習中心組】


推薦閱讀:

耶穌——偉大的教師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_________記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偉大的尋求者
3 寶血的偉大得勝
偉大的女改革家

TAG:信仰 | 馬克思主義 | 主義 | 偉大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