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框架中的拖延者(2):框架變換

認知語言學家喬治·萊考夫致力於研究「框架」這一概念,並最終將這一套理論搬進了總統大選。他認為,人們在語言當中會自覺和不自覺地使用框架,而不同的框架會暗示不同的隱含信息。舉個例子來說吧:「她不需要他的資助」,這句話並沒有暗示太多情感色彩,和「她不需要他的施捨」相比,一詞之差,給受眾造成的印象就會天差地遠。

我們已經確定,「拖延」不等於「拖延症」。而其實就「拖延」這個詞來說,本身也具有框架和暗示性。如果它一開始被叫做別的名字,今天的命運也許就會不同。不妨讓我們回到這個詞的源頭看一看,當我們被灌輸「拖延」這個框架,我們同時還被灌輸了什麼?

「拖延」這個詞是一個舶來品,英文是procrastination,從構詞法的角度來分析,pro-意味著「向前」,而cras-則代表著拉丁文里的「明天」。所以這個英文單詞,直觀翻譯過來應該是「到明天」的意思。「明天」是一個有趣的概念,它近在咫尺,卻永遠不會真正到來。當「明日」變成「今日」,自然就會有新的「明日」出現。所以這個詞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因循往複。這不禁讓我想起耳熟能詳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看來無論古今中外,這種因「明日」而生的痛苦都有共通性。

直觀上,我們都很清楚這種「到明日」,或者稱為「因循往複」的痛苦是一種什麼狀態:焦慮,煩躁,做事心不在焉,總是悶悶不樂。我們每天坐立不安,始終糾結於自己沒有完成的計劃,但我們並不會真的著手去做。我們花費很多時間在那些並不特別有樂趣的活動上:遊戲、電影、美劇、吃零食、睡覺、淘寶……我們看似享受,但並不真正享受。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行為已經瀕臨失控邊緣。在我們想像的計劃中,「明天」總是無限美好,一派輕鬆,所以我們無比害怕當「明天」變成「今天」,就只好接受一事無成的當下。我們痛恨自己,認為本應擁有比今天更好的生活。可越是不甘,越是靜不下心……

這種種狀態,都包含在procrastination當中。但如何用一個簡單的中文詞傳遞它們呢?這裡,就看出框架的作用了。假如我們將這種狀態統稱為「懶」,那麼它似乎就隱含了一種道德指責,這個命名傳遞的信息是:誰叫你自己不爭氣,不想理你!

但假如我們稍微變換一下框架,叫做「懶型人格」(並沒有,這個詞是我自創的),那麼含義就截然不同。它彷彿變成了一種先天(或早期)註定的稟賦。人們一早就劃定了屬性,後來的努力也難以扭轉。而「懶癌」就有另外一層意味了:它變身為一種病,並且積重難返,它消除了道德訓誡的意味,同時讓這一狀態中的人群變成弱勢的受害者。「癌」本身又帶有「放棄治療」的暗示,這一份痛苦無從化解,只能認命然後樂觀地自嘲。

由此可以體會框架的重要性。每當我們嘗試從自身的狀態中提煉出某一元素,代表我們對它的理解時,我們就製造了框架。而框架當中,附加了各種微不可察的潛台詞。潛台詞所傳遞的暗示,又會對框架里的人帶來真真切切的影響。假如我最初用「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定義這種狀態,那我似乎就暗示著合理的計劃才是擺脫當下痛苦的必經之路。假如我提煉出「悶悶不樂」或「焦慮不安」這一特點,它就更像是某個情緒管理的問題。或者又可以叫它「網路/遊戲成癮」,接受這個框架的人會相信,自己的痛苦全在於無法戒除這些成癮行為。「不甘心」和「自我譴責」同樣也是這種狀態中極矚目的痛苦,這些詞似乎是在勸告:接受現實吧,順其自然吧。——如你所見,命名本身暗示著未經驗證的解決辦法。

現在,我們把這種狀態命名為「拖延」,這個框架在暗示什麼呢?

它突出了「行動」在這種狀態中的重要性,似乎是唯一重要的事。它暗示著有很多事情是不能被耽擱的,這些事情是「正事」。只要做正事就可以擺脫痛苦,也只有做正事才可以擺脫痛苦。不做正事變成了一種讓人擔心的狀態,無所事事無異於犯下罪行。

我接觸過不少來訪者,他們篤信浪費時間會招致命運的懲罰,他們會因此變得「沒那麼成功」。他們努力鞭策自己,一旦沒有在做「正事」就會惶恐不安。甚至他們已經沒有任務在身了,他們仍會恐慌:「我這樣打遊戲度日真的可以嗎?我是否需要制定一個假期計劃,讓自己多讀幾本書?」——然後,發現自己又回到「拖延正事」的框架中。

今天,已經有很多人認識到,這種對時間的緊張並不是痛苦的解決之道,反而成為加劇痛苦的元兇之一,越拚命想做事,越是動彈不得。也有許多「治療」「拖延」的人,在苦口婆心地勸人們將注意力從時間上轉移開,留給自己更大的彈性和空間。但是在我看來,只要這些努力仍然在圍繞「拖延」這一框架進行,它的效果就會不盡人意。同樣是喬治·萊考夫教導我們的:「在和對方爭論時,切莫使用他們的語言。他們的語言確立了框架,那絕不會是你想要的框架。」我很驚訝於直到現在我才領悟了這個道理:別想那隻大象!你會發現你滿腦子都是那隻大象。別為拖延本身而束縛!當然,你就沒法不被束縛。

所以我找到了一個新的詞傳遞procrastination這種狀態,這將會產生一個不同的框架。我把它叫做「明日迷」。亦即,對於「明天」的執迷。我認為這個說法比「拖延症」更全面,更客觀,更不帶評判性,也貼近英文的原義。同時,我也認為它暗示了這種狀態的癥結所在,我將在之後的章節證明這一點。如你所見,我會立刻開始使用「明日迷」這一稱呼,而提到「拖延」時,僅僅指代「明日迷」外在呈現出的行為特點(而且是之一)。希望你在閱讀時能儘快適應這一用語習慣,我相信這個新的框架會帶來極大的積極作用。

推薦閱讀:

投資人熊鵬看滬港通:超越日德,全球資產配置框架將被動搖
中方主張敘利亞問題應在阿盟框架內解決
秦前紅:香港《基本法》框架下彈劾制度的「初試嬰啼」
框架基礎:ajax設計方案(三)--- 集成ajax上傳技術
2016年 CSS 庫、框架和工具新生榜 TOP 50

TAG: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