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歷史的三位英國王后

?

▲埃莉諾像

  這三位王后,確實值得人們記住。  自公元1066年「征服者威廉」進入不列顛建立諾曼王朝之後,英國在近一千年間共有三十七位正式加冕的王后。在男權主導的傳統社會,王后們雖都享盡榮華富貴,但大多身陷深宮中料理王室瑣事,並沒有在英國歷史的漫長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印。但是,女性總有其獨特的創造性。一些具備卓越才能的王后積極地幫助丈夫處理國家事務,參與國家大計的制定和實施,甚至在關鍵的時候把握國家的命運,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英國的歷史。相信許多讀者對英國已相當熟悉,但未必知道國王背後的這些偉大女性在其中起到的微妙作用。本文旨在向讀者介紹英國歷史上左右國家命運的三位傑出王后。

群雄爭霸中的熱情女人——亨利二世的王后埃莉諾

  若要問誰是英國歷史上最富於活力的王后,阿奎丹的埃莉諾無疑是最沒有爭議的答案。從1122年降生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她就像一支從未停止燃燒的火把,照耀人間長達八十多年。埃莉諾的一生就是一部傳奇史詩。她先後作過法國王后、英國王后和王太后,輔佐過亨利二世、理查一世和約翰一世三代英國國王,使英國從偏居一隅的島國發展成爭霸歐洲的強大勢力。那個時候,全歐洲的統治者都敬畏她,而全歐洲的民眾都尊敬她。  埃莉諾的父親威廉是富有的阿奎丹公爵的兒子。而位於法國西部的阿奎丹公國由於其重要的地位,被人們稱為「愛之地」和「世界中心」。埃莉諾十五歲時就已經出落成一個擁有黑髮烏眼和奶油色肌膚的美麗少女。她不但活潑可愛、打扮入時,而且在她父親死後成為阿奎丹公爵的唯一繼承人。在她的眾多求婚者中,最顯赫的是法國王儲路易,而埃莉諾也沒有放棄成為這個歐洲大陸最強大國家王后的機會。兩人於1137年8月1日結婚,隨後路易繼位為法國國王。  可惜,婚後生活並不像埃莉諾想像的那麼美好。在接連生了三個公主之後,懦弱又缺乏主見的路易與熱情、堅強的埃莉諾之間的離隙越來越大。後來,深惡法國宮廷生活的埃莉諾組織了一支歷史上少有的女子十字軍,並親自率其東征。雖然這次對地中海東岸穆斯林國家的征討沒有戰功,但生性多情的埃莉諾在前線與路易的叔父、安提柯的統治者雷蒙德產生私情。這一醜聞、再加上埃莉諾未能生出男性繼承人,使其皇后的地位岌岌可危。就在此時,即將成為英國國王的金雀花家族的亨利闖進了她的生活。  埃莉諾被亨利的男子氣概迷住了。這個男人與她的法國丈夫完全不同,而亨利更看重的,恐怕是埃莉諾可能帶給他的法國國土上的領地阿奎丹——這對英國國力的加強十分重要。終於,埃莉諾決定放棄至高無上的地位,與路易離婚。1152年——埃莉諾30歲的那一年成為她生命中的轉折點。她的法國王后生涯於1152年3月結束,5月1日就與19歲的亨利舉行了結婚儀式。之後她橫渡海峽,成為了英國的王后,當然伴隨她遠嫁的還有全部領地和封臣。埃莉諾的大膽舉動引起了路易的憤怒,實力壯大的英國則成為法國民族國家成長道路上的巨大障礙,兩國矛盾在之後幾百年間不斷激化,並引發一系列慘烈的戰爭。  埃莉諾在她那個時代,是全歐洲最活躍的王后。她不但負責在亨利征戰時管理動蕩的英國,還要照管自己的法國領地。此外,她還是藝術的積極支持者,其在普瓦提埃的宮殿成為詩人聚集之處和理想鄉村生活的典範。忠誠的埃莉諾為亨利二世生了八個孩子,而亨利呢,則像幾乎所有國王一樣,未必忠誠於妻子。在那個男女雙重標準的時代,埃莉諾一向選擇忍耐,直到亨利與其兒子理查的未婚妻、也是埃莉諾前夫路易與第三個妻子的女兒艾麗絲做出令全歐洲恥笑之事。這一次,埃莉諾認為不能再坐視不管而使國家利益受損了。她多次勸阻亨利無果,只得轉而幫助理查及其兄弟起事反對他們的父親。可是,年輕的王子們敵不過老奸巨滑的亨利。叛亂失敗之後,埃莉諾被軟禁在溫切斯特城堡中長達17年。亨利以慫恿兒子反叛為由,請求教皇允許他與埃莉諾離婚,未獲同意。禁錮中的埃莉諾仍暗中支持王子削弱父親的權威,後來法國的新國王腓力奧古斯都也加入了他們的陣營。結果,筋疲力盡的亨利於1189年在法國去世。  當繼位的「獅心王」理查從古堡中救出母親時,埃莉諾已經70歲了。在900年前的歐洲,這已經是不可想像的高壽了,可誰都沒有想到,她才剛剛開始人生中的第二段傳奇。成為王太后的埃莉諾首先主持了理查一世的婚禮,她甚至親自遠赴法國南部的納瓦爾安排儀式。在她的斡旋下嫁給歐洲各國君主的女兒們,婚姻也都十分幸福,因此埃莉諾得到了「歐洲皇家祖母」的美譽。  在以後的十餘年,埃莉諾成了英國實際上的統治者。當理查領軍進行十字軍東征時,是母親幫他籌餉募兵,並照料其它國內事務。1192年理查被其在歐洲大陸的敵人奧地利巴奔堡公爵利奧波德俘虜,埃莉諾又寫信給教皇、德皇和其它歐洲統治者,千方百計營救理查。每封信末尾的署名都是「上帝憤怒了,埃莉諾,英國王后」。最後,在73歲高齡,她親自帶著千辛萬苦籌到的150000金馬克巨款,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穿過危機四伏的歐洲大陸,到達德國贖回了理查。不幸的是,復仇心切的理查不久就死在戰場上。埃莉諾又設法使其最寵愛的小兒子約翰登上王位。可惜這位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失地王」不但丟掉了英王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還在《自由大憲章》中失掉了很多國王原先的特權。不過,王太后依舊政績累累。已經80歲的埃莉諾為了使英國取得外交上的優勢,親自到西班牙卡斯提爾接她的孫女布蘭切去與法國王儲結婚,希望以此彌補英法關係的裂痕。而當婚禮舉行之時,她又無暇參加,因為得去阿奎丹領軍抵禦一個王孫的叛亂,以保護英王的法國領地。勝利之後的埃莉諾仍有一顆母親的愛心,她請約翰保證不要懲罰叛亂者阿瑟。歷盡滄桑的埃莉諾在1204年4月83歲時壽終正寢。這位留下大片領土和巨額財富的王后被埋葬在曾帶給他歡樂和悲傷的丈夫亨利二世與她忠誠勇敢的兒子理查一世中間。兩個深愛她的偉大國王將永遠陪伴著她。

時代變革中的天生鬥士——查理一世的王后亨利埃塔·瑪麗亞

  法國公主亨利埃塔·瑪麗亞是查理一世向西班牙公主求婚被拒絕後的無奈選擇。當她於1625年成為這位日後被處死在斷頭台上的英國國王的妻子時,她的一生也註定將充滿悲劇色彩。然而,她作為英國王后的24年,卻是英國歷史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24年。其間經過激烈的議會鬥爭和兵戎相見,結果是英國的社會制度和統治基礎都發生了巨變。忠實於丈夫的亨利埃塔在革命中雖然站在保守、落後的王黨一方,但她對國王決策行為的巨大影響力和在鬥爭中堅強勇敢和足智多謀的表現,仍使她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亨利埃塔·瑪麗亞像  當初,亨利埃塔帶著懷疑的心情嫁給自己並不了解的查理時,發現小巧的自己竟比這位英國歷史上最矮的國王還要高一些。查理生性自卑羞怯,成為國王后,他更傾向於用傲慢和冷漠的態度來掩蓋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正是這種態度使他與妻子間關係的發展受到阻礙。儘管如此,查理很快就發現,自己娶的是一個真正勇敢的女人。亨利埃塔一點也不掩飾自己對新國家的反感。英國的語言、風俗、制度全都令她不快。更糟的是,儘管她有權繼續在新教國家英格蘭保持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卻經常不顧影響地在公共場合嘲笑英國國教聖公會。以至於查理甚至不願妻子參加自己1626年2月的加冕禮——顯然是怕她的表現會讓自己難堪。到了1626年夏天,憤怒的查理將王后鎖進聖詹姆士宮,驅散了王后的所有法國僕從。而亨利埃塔也不示弱,她赤拳打破窗戶,大聲呼救,從而引發了一起不大的騷亂。最終,王后的僕從全部換成了英國人,同時查理也認定,自己的妻子有著遠勝於他的強悍。1628年,當查理一向倚重的白金漢公爵被暗殺之後,年輕的查理只得轉向王后尋求依靠。從此,王后開始控制國王的心,查理也始終飽含感激地接受她的幫助與節制。  從1629至1644年,亨利埃塔忍受著輕微脊柱畸形帶來的巨大痛苦,為查理生下九個孩子,其中包括革命之後的復辟君主查理二世和被趕下王位的詹姆士二世。在這個王室家庭中,成功扮演妻子和母親角色的亨利埃塔始終都是每個人的摯愛。可惜,他們的平靜與幸福沒有維持多久,因為此時一團陰雲已在歐洲上空聚集,而這團陰雲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亨利埃塔無意中造成的。王后經常帶著孩子們——其中包括未來的國王去做彌撒,而這無疑是對英國新教徒的冒犯。她熱衷於宮廷戲劇,這又侮辱了極端的清教徒。更為可怕的是,出身於法國專制君主王室的亨利埃塔還不斷地慫恿丈夫,希望他也做一個像法國國王那樣的擁有絕對權力的統治者,以「君權神授」理論擴大自己的權勢,削弱議會的力量。這一切都是當時的新興資產階級所不能接受的。而查理一世決不能容忍對妻子的批評和威脅,就殘酷地懲罰批評者,這使英國政治形勢愈發緊張。  1640年英國內戰爆發以後,亨利埃塔意識到查理的王位和自己的家庭受到威脅,無畏的鬥爭精神一下子從心中升起,這種精神大約來自其父——經過胡格諾戰爭洗禮的法國國王「納瓦爾的亨利」的遺傳。亨利埃塔很快就成為王黨鬥爭的主要發動者。她寫信向教皇和兄弟法王路易十三請求援助,又冒著巨大的危險,秘密前往荷蘭賣掉王冠上的寶石,買回軍械和彈藥。在大陸請求幫助和談判的過程中,亨利埃塔顯得充滿自信又富於政治手腕,連當時歐洲的很多政治家都不得不欽佩這位王后的機智和勇敢。回國後,亨利埃塔又說服反叛的清教徒將領重回王黨陣營,然後到達查理軍隊的總部牛津陪伴丈夫,她甚至曾親自去前線鼓舞士氣。1644年,她懷上了最後一個女兒,查理擔心她的安全,執意要求她回故鄉法國避難。夫妻此次分別,再未相見。  身在海峽對岸的亨利埃塔時刻為丈夫和孩子們擔心,充滿冒險精神的她也一刻沒有停止利用國際關係的矛盾爭取援助。但是保守的力量不能阻止歷史車輪的前進。查理於1649年1月30日被處死,英國成為共和國。心碎的亨利埃塔目睹了她兒子查理二世的復辟之後,於60歲時在她的出生地去世。然而,亨利埃塔對歷史進程的影響並未隨著她的仙逝而消逝。從小在她的培養下,詹姆士二世信仰天主教,這在1988年引發了英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光榮革命」,從而建立了延續至今的君主立憲政體。

危機和大戰中的堅強後盾——喬治六世的王后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是英國歷史上第二位來自蘇格蘭的王后,也是壽命最長的王后。她曾以她那與生俱來的迷人風度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作為當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幾十年來她一直被稱為「女王媽媽」,是整個歐洲最受人民愛戴的王室成員。在20世紀30年代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的退位風波中,伊麗莎白以堅強的意志支持丈夫在上世紀最大的王室爭端中登上王位,挽救了風雨飄搖的英國王室。在隨之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她又以自己堅決抵抗的決心鼓舞英國民眾鬥爭到底,並最終贏得勝利。  伊麗莎白出生在一個富足的維多利亞式貴族家庭中。作為第十四代斯特拉斯摩爾伯爵的小女兒,從小生活在蘇格蘭鄉間大宅中的她,享有一個舒適快樂的童年。但是與她的同齡人一樣,年輕的伊麗莎白平靜的生活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破了。她的一個哥哥在戰爭中死去,還有一個哥哥受傷,她家的房子也被改造成一家傷兵療養院。還是少女的伊麗莎白已經擔當起家庭女主人和醫院管理者的角色。  戰爭結束後,伊麗莎白明智的父親把她送到倫敦,開始每一個貴族少女必需的社交活動。可愛迷人的她立即吸引了眾多追求者,其中約克公爵阿爾伯特、也就是英王喬治五世的二兒子和王位第二繼承人「伯蒂」對她最為痴迷。可惜開始時伊麗莎白對這位略帶羞澀、有點口吃和總是顯得很緊張的王子並無興趣,也不願意進入多事的王室家庭。據說阿爾伯特向她求過五次婚,而伊麗莎白前四次的拒絕總令他萬分沮喪。不過,阿爾伯特雖然表面木訥這一點與他哥哥、也就是王儲愛德華形成鮮明對比。但他內心卻十分堅強,這一點也與愛德華日後的種種表現截然不同。阿爾伯特從軍、上學都有所成就,對伊麗莎白的愛情攻勢也堅持不懈,再加上雙方父母也十分支持,在1923年,伊麗莎白終於答應了這門婚事。  兩人的婚禮於當年4月在西敏寺舉行。當時所有王室成員都被伊麗莎白優雅的風度迷住了。婚後兩人住在白金漢宮附近的切斯特菲爾德宮,這時的伊麗莎白著手開始一項艱巨的任務:將丈夫塑造成一個成熟、堅強、勇於承擔責任的國王。與伊麗莎白在一起,阿爾伯特從未像現在那麼快樂,他脾氣不再多變,公開亮相時的自信也增加了很多,伊麗莎白還請了一位專家治療他的口吃。他們乘船去法國、愛爾蘭和東非訪問時,伊麗莎白很快捕獲了當地民眾的心,王子也為出色的妻子感到驕傲。1926年他們的第一個女兒降生,即是伊麗莎白二世。後來兩人又搬進倫敦市中心的皮卡迪利大街145號,1930年他們的另一個女兒瑪格麗特在蘇格蘭的母親家裡誕生。  一家人安穩慵懶的私人生活在1936年結束,這一年也被稱作「三國王年」,意指共有三位國王曾經在位。喬治五世去世,威爾士親王繼位為愛德華八世,而他執意要娶他的情婦、剛剛第二次離婚的美國人辛普森夫人為妻,這種行為對於一位英國國王來說是不可容忍的。為此,首相宣布若國王一意孤行,政府將集體辭職。伊麗莎白從來都不喜歡辛普森夫人,更希望維護王室的尊嚴和國家的穩定,因此她站在王太后瑪麗一邊反對這樁婚姻,並迅速成為反對者陣營背後真正的阻礙力。伊麗莎白也許並不是自己想當王后,她並未習慣王室森嚴繁複的生活,而且她也知道丈夫有多懼怕成為國王。但是,她還是勇敢地挑起了重擔,同時鼓勵支持丈夫在危急的時刻承擔王室的責任。那段時間,伊麗莎白總是冷冷地旁觀愛出風頭的辛普森夫人,同時堅定地表示自己是其實現野心的最強大反對者。最終,愛德華八世不得不宣布退位。在喬治六世夫婦的加冕典禮上,伊麗莎白以其威嚴一下子就征服了曾經最熱情的「辛普森主義者」丘吉爾。之後,伊麗莎白又反對授予辛普森夫人「殿下」稱號,並果斷地切斷溫莎夫婦奢侈生活的經濟來源。而且,在喬治六世驚恐不安地繼位之後最初的一段時間,阿爾伯特顯然未做好成為一國之君的準備。此時的伊麗莎白成為其脆弱精神的力量之源,而頑強的阿爾伯特也不懈地埋頭苦幹,最終成為一名出色的國王。30年代後半期,當希特勒建立法西斯專制統治並開始對外擴張時,試圖報復的公爵夫婦表現出明顯的親德傾向。試想若愛德華八世沒有退位,二戰爆發時英國的王位上將坐著一位納粹同情者,這將如何影響戰爭的結局呢?

         

                     ▲喬治六世像

  在戰爭肆虐英國的殘酷六年中,伊麗莎白王后同樣表現出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智慧。在德國對倫敦進行瘋狂轟炸時,伊麗莎白毫不猶豫地留下來陪伴責任在肩的丈夫,期間發表了其最著名的講話:孩子們不能離開我,我不會離開國王,而國王永遠不會撤離。議會希望至少讓王位繼承人伊麗莎白公主去加拿大避難,但王后堅決反對,只是在最危險的時候把女兒送去溫莎。伊麗莎白學會了用槍,以對付隨時可能入侵的德軍。當自己和國王差點被一枚擊中白金漢宮的炮彈炸死時,她卻堅決地宣稱看到了第三帝國的末日。國王夫婦還經常視察倫敦和其它城市的被炸地區,不知疲倦地組織力量救助傷員和無家可歸者。他們的行動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並堅定了民眾抵抗外敵的決心,特別是王后勇敢而堅毅的面孔始終激勵著英國人。他們終於堅持到勝利的到來。  戰爭結束後,伊麗莎白高興地看到女兒有了一樁美滿的婚姻。可惜不久,被戰爭嚴重損害了身心健康的喬治六世去世,這對於與他同甘共苦30年的王后是一次沉重的打擊。然而,對女兒和孫子女們的愛和對國家的責任感使她重新振作起來。當時,女王的祖母瑪麗王太后仍然健在,英國出現了歷史上未曾有過的兩位王太后的狀況。聰明的伊麗莎白頒詔稱自己為「女王之母」,這就是前文提到的「女王媽媽」尊稱的由來。王儲查爾斯成年之後,伊麗莎白又忙碌起來,她要替愛孫選擇一位高貴、純潔的王妃以在未來接替自己的位置。最後的結果是對祖母言聽計從的查爾斯娶了黛安娜·斯賓塞為妻,從而上演了一部為世人熟悉的愛情悲劇。晚年的伊麗莎白見證了孫輩的種種不幸婚姻和黛安娜的香消玉隕,於2002年3月安詳離世。  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若查爾斯與黛安娜婚姻美滿,美麗、善良、作風新派而又深得民心的戴妃是否會成為另一位改變英國歷史的王后呢?2005年,查爾斯王儲與他30多年的情人卡米拉終成眷屬,日後卡米拉能否成為王后?而她又會有什麼作為?也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英國王位的第二繼承人威廉王子如今也到了談論婚姻的年齡,他又會給英國民眾選擇一位什麼樣的王后呢?無論如何,希望未來的王后能夠給江河日下的英國王室帶來勃勃生機。

  文章來源:《文史天地》第154期  作者: 張 旭

    

推薦閱讀:

那年今日:英國王妃 ,魂斷巴黎!
32歲嫁英俊國王 5次小產命運作弄 她用溫柔堅韌寫就愛情童話
英國王儲查爾斯將普京比作希特勒 被批發言不慎|普京|俄羅斯
最強丈母娘:英國王子和上億富豪當女婿

TAG:歷史 | 英國 | 改變 | 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