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的召喚——鄭成功及其事業 / 醉罷君山 / 第4頁
06-26
使命的召喚——鄭成功及其事業共48頁 作者:mashiguang 回復日期:2008-11-27 12:48:26 那鄭成功的母親有沒有給他起個日本小名兒? ------------------------- 鄭成功的小名叫福松,他的弟弟叫七左衛門.-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8-11-28 11:33 (使命的召喚-10) 不論是出於什麼原因,鄭芝龍將李旦與顏思齊兩支最大的海商力量合二為一,東亞最強大的海上力量,由此產生。顏思齊的時代已成過去,鄭芝龍的時代到來了。 無論是李旦海商集團還是顏思齊海商集團,都被政府視為非法的武裝,或者簡潔地說,視為海盜。海商集團與政府的鬥爭由來已久,鄭芝龍一躍成為海商巨頭後,也成為政府軍所剿殺的首要對象。 但是大明朝政府現在是陷入困境之中,內有魏忠賢殘酷鎮壓東林黨人,外有滿族人在東北地區屢屢發動進攻,在這麼一個背景下,要剿滅鄭芝龍也只能心有餘力不足了。 鄭芝龍要向他的結義兄弟們證明自己的領袖才能。 他在1626年率領船隊進攻位於福建南部的漳浦縣,緊接著又攻打金門與中左所(現在的廈門),然後揮師南下,進攻粵東,取得一連串的勝利。 海盜軍隊的戰鬥力令政府軍大為吃驚,政府官員在給皇帝的一份報告中,以懊惱的心情寫道:「其船器皆制自外番,艨艟高大堅緻,入水不沒,遇礁不破,器械犀利,銃炮一發,數十里當之立碎。」 海盜的裝備居然比政府軍的裝備還要先進,但比起武器裝備的先進,這群海盜更可怕的地方是收買人心。 海盜軍隊的成員大多來自福建,所以他們只跟政府軍對抗,並不殺人放火,鄭芝龍對手下嘍啰們有幾條軍紀約束,不準擄掠婦女,不準屠殺百姓,不準放火燒房,不準破壞莊稼,只是遇到富人家便逼他捐錢捐糧。 對於沿海的百姓來說,他們對海盜並沒有惡感,很多時候,他們的親戚朋友中也不乏海盜,鄭芝龍的軍隊每到一處,就豎起大旗,招收當地居民入伍,大批的貧困饑民紛湧入鄭芝龍的隊伍之中,海盜軍根本不擔心兵源的不足,還有不少人自願到台灣島上進行墾荒。 在與政府軍對抗的同時,鄭芝龍與荷蘭人之間的商業活動並沒有停止,荷蘭人對鄭芝龍有一種好感與信任,可以從一份荷蘭人的文書中看到鄭芝龍當時的勢力有多麼強大:「這支有四百隻船、七萬人的首領名一官,他曾在台灣公司當過譯員,後來當了海盜,一瞬間獲得如此偉大的成就,中國官府對他束手無策,他長期與我們有良好的友誼,我們對他有莫大的信任。」 從1624年鄭芝龍夥同顏思齊逃離日本時的十三艘船、數百人,到1626年時,船隻數量已經達到一百二十艘,而在1627上半年,擴大到四百艘船與七萬人,到了下半年,鄭芝龍船隻的數量就達到一千艘之多,這個增長速度真算是一個奇蹟。 這些數據表明,年輕的鄭芝龍確實擁有非凡的領導才能,這也使他在集團內部的領袖地位不可動搖。 鄭芝龍的崛起,意味著政府一直以來外貿政策的巨大失敗。 雖然政府部分開放海禁,但是過多的限制措施最終只能使海商通過非法經營的手段來對抗政府的保守,而這種非法經營勢必又使得政府進行鎮壓與打擊,反過來海商就武裝起來對抗政府,對抗的結果就是海商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即便軍事對峙也完全不落下風。 作者:dboyzc 回復日期:2008-11-28 20:28:26 從 汪直 到 鄭芝龍, 中國一直都不缺乏眼光開闊的航海者 本來我們不用面對鴉片戰爭的, 甚至不用面對滿清的征服 ----------------------------- 汪直死得有點冤.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8-11-29 08:28 江老弟說得好,歷史無法假設,雖然中國一直不乏目光遠大之人,近代以來能與世界潮流接軌者,多來自民間,政府缺乏銳意進取之心,滿清的封閉,固然有蠻族落後思想的因素,但可能也受到日本鎖國的影響,日本的鎖國政策使得類似明代海商集團難以存在. 落葉兄,我對鄭成功的偏好,完全是自己的喜愛,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理由.鄭成功當時的處境,絕非一個尋常人所可以承受,國讎家恨,非人世所堪.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8-11-29 10:38 (使命的召喚-11) 二、招撫 鄭芝龍的船隊對沿海地區的不斷騷擾,令政府非常不安,決定採用招撫的策略。在此之前,政府已經招撫過一批小海盜,有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在福建巡撫朱欽相的授權下,泉州巡海道蔡善繼負責招撫鄭芝龍的工作,蔡善繼寫了一封勸降信,派人送給鄭芝龍。鄭芝龍雖然自小性格叛逆,但父親的傳統思想不可能對他沒有任何影響,中國傳統思維的的強大力量體現出來了,對中國人來說,衣錦還鄉、光宗耀祖才算是真正成功者。在鄭芝龍看來,海外的成功並不能得到家鄉族人的認可,就象一位情人,即便她擁有一切,她仍然想要一個名份,鄭芝龍也需要一個名份。 如果僅從才能來看,鄭芝龍的才幹,絕不亞於顏思齊,但從胸襟來看,他缺少顏思齊開拓海外的眼光。雖然以現在的成就來看,鄭芝龍已儼然是東南海域的霸主,但他更希望能以此來換取一官半職,成為大帝國官僚階層中的一員。 蔡善繼抓住了「光耀門閭」這個關鍵,這讓鄭芝龍呯然心動。在鄭芝龍看來,雖然自己擁兵數萬,但背著海盜的惡名,在他內心深處,渴望在大帝國的權力圈中佔有一席之地,他接受了招撫。這次決定令他的部下大吃一驚,特別是陳衷紀、楊天生等人,堅決拒絕朝廷的招撫,也有些海盜頭目擔心明朝政府出爾反爾,這種擔心並不是沒有依據,在嘉靖皇帝的時候,政府在誘降最大的海盜頭目王直之後,便背信棄義將其處死。即便有前車之鑒,鄭芝龍還是願意冒這個風險,他是個敢賭的人,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個賭局,他要為仕途狠賭一把。 跟隨鄭芝龍前往投降的,只有十二艘船,共八百餘人。但鄭芝龍很快會體會到一種失落了,小小的泉州官員蔡善繼就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口氣來教導他,在這位官員看來,鄭芝龍不過是個棄暗投明的海盜罷了,如果說這就是官場的一種表現也就算了,更令鄭芝龍難受的,是政府竟然吝嗇到一官半職也不肯施捨。 福建政府官員顯然很不識時務,帝國等級森嚴的制度早使他們養成了一種無知的自大,在他們眼中,百姓不過是一群綿羊,而他們則是牧羊人。在福建巡撫朱欽相看來,對鄭芝龍的歸降,不追究他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已經是天恩浩蕩了。鄭芝龍的失望是可以理解的,他體會到一名格言的真諦:「虎不可失威,人不可失勢。」他秘密率船隊離開泉州,再次返回到台灣的基地,重新當起海上的霸主,政府第一次招撫徹底失敗了。 見識短淺的福建官府很快就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福建的水軍幾次進剿鄭芝龍,但無一例外遭到失利,鄭芝龍在俘虜了水軍將領盧毓英之後,將其釋放並讓他轉告上級,稱自己並無意與政府對抗,並說:「苟得一爵相加,當為朝廷效死力,東南半壁可高枕矣。」再次明示只要政府授予他一定的官職,他不僅願意歸順,而且還將以他龐大的海上力量,力保中國東南沿海的安全。 與海盜談條件,對傲慢的官府來說無疑是一種恥辱。福建巡撫朱一馮嚴令都督俞咨皋全面進剿鄭芝龍,俞咨皋是嘉靖時代剿滅倭寇的名將俞大猷的兒子,但這並不表明他與父親一樣能征善戰,連鄭芝龍都嘲弄他「徒讀父書安知兵」,這次出剿不僅損失折將,最後連中左所(廈門)也被鄭芝龍的海盜軍所攻佔,屢戰屢敗的俞咨皋最後被政府處死。 面對鄭芝龍勢力的逐漸強大,連荷蘭人都深感威脅。大量招收泉州、漳州一帶的百姓進入海盜隊伍後,鄭芝龍所控制的船隻已經達到一千艘,由於福建官府根本無法與鄭芝龍相抗衡,所以秘密約請荷蘭人蔘予清剿鄭芝龍的勢力,作為報答,福建巡撫朱一馮向荷蘭人保證,將向皇帝請求讓荷蘭人獲得與中國貿易的特權。荷蘭駐台灣的總督韋特便率荷蘭船隻進攻盤踞在福建銅山的鄭芝龍的船隊,但是鄭芝龍馬上還以顏色,海盜船上強大的炮火令荷蘭人心驚膽戰,韋特總督被嚇得一炮未發,便倉惶率著維蕾德號、伊拉斯莫號船逃往爪哇,其他的船隻在鄭芝龍堅船利炮的打擊下,損失慘重。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8-11-30 09:26 閩南男兒兄:你是閩南人氏么?鄭成功與天地會的關係,這個一直是爭議很大的,我也是傾向認為鄭成功創立天地會,即便不是如此,天地會必與鄭成功有關,天地會初期活躍於閩南台灣,正是鄭氏的地盤. 何況我輩孤且直兄:在下雖然以鄭成功為篇名,其實是想以鄭氏父子在東南的奮鬥,嘗試寫出晚明時代的一個側面. 落葉兄:官本位主義從古代到現在,好象還沒什麼改變,這情況好象是制約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sweetcorn4:施琅的評價,正是史界思想混亂的表現. 作者:閩南男兒 回復日期:2008-11-30 11:27:20 我和顏思齊是老鄉,漳州海澄人,我母親的祖籍是泉州石井鄭氏人, --------------------------- 幸會幸會!看來閣下與鄭氏家族還有些淵源. 作者:醉罷君山 提交日期:2008-11-30 12:08 (使命的召喚-12) 在此之前,鄭芝龍與荷蘭人在貿易合作上一直比較融洽,但荷蘭人協助福建官兵清剿,令鄭芝龍無比的憤怒,他決心要狠狠地報復荷蘭人。在台灣海峽,沒有任何一支海上力量可與鄭芝龍相對抗,包括荷蘭人,很快,荷蘭人的一艘搭載八十五名水手的大帆船被鄭芝龍所截獲,裝載有價值一萬八千里爾貨物的荷蘭商船同樣被劫走,另外至少還有五艘荷蘭船隻也落得同樣下場。被困在台灣島南部的荷蘭人這樣說道:「因為船隻不能在中國的海岸露面,一露面就要被一官(鄭芝龍)截獲,我們三百五十人只好坐困此間,無能為力。」荷蘭人狼狽到只剩下「一艘待修補的船隻」,只能坐等東印度公司的救援。 福建官府很惘然地發現,無論是官兵還是荷蘭人,對鄭芝龍清剿的惟一結果,是使鄭芝龍的力量更加強大,鄭芝龍的軍事基地,從台灣島的西部一直建到了福建的東南海岸,整個台灣海峽實際上已經全部在鄭芝龍的控制之下。 對鄭芝龍的威脅相比,明朝政府更大的隱患是來自北方的滿族人,滿族人的後金不僅是一個異族政權,而且他們進攻的方向直接威脅到帝國首都的安全,因此帝國政府將戰略防禦重點設置於北方,這是必然的。對於戰略居於次要地位的福建,朝廷並不想投入太多的軍事力量來對付鄭芝龍的海盜集團。 1627年的八月,天啟皇帝病死,繼任的崇禎皇帝大力調整帝國的政策,這使得重新招撫鄭芝龍成為可能。第二年,熊文燦被任命為福建巡撫,這個對時局有著比較清醒認識的官員,力主對鄭芝龍招撫,並獲得了兵部的認可。曾經被鄭芝龍俘虜並且釋放的水軍將領盧毓英被派往勸降鄭芝龍。 以經過第一次招撫被冷落的經歷後,鄭芝龍更加小心謹慎,他將談判的籌碼抬高了。首先,他要求龐大的軍隊不被遣散,沒有武裝實力,他便是一文不名,他提出的理由是用這支軍隊「剪除夷寇、剿平諸盜」,這一點他也不用過分擔心,因為朝廷也需要藉助他的力量。其次,他再次強調朝廷應當授予他一定的官職。對於這兩項要求,盧毓英表示「定然題保,決不負將軍歸誠意」,至於軍隊方面,只是要求鄭芝龍能約束自己的部隊,「嚴飭諸人,登岸毋得放縱」。 談判進行得非常的順利。由於鄭芝龍集團中惟一可對他威脅的陳衷紀在一次海戰中,被另一股海盜李奇魁擊斃,因而這次歸降朝廷,在海盜集團內部並沒有遭到強烈的抵制。鄭芝龍深諳官場的規則,他同時以大量的銀兩以及奇珍異寶賄賂福建官員以及朝中政要,這也使得他的要求並沒有在朝中引起很大的爭議。在正式接受招撫之後,鄭芝龍被授予守備職,這雖然不是一個很高的官職,但從此他的海盜集團一變成為合法的政府地方武裝,這支武裝力量,仍然被鄭芝龍牢牢地把握在手中。 鄭芝龍沒有忘記對自己的基地台灣島進一步開發,1628年,即崇禎元年,閩南地區遭到大旱災,由於饑民太多,難以安置,鄭芝龍便乘機向熊文燦提議,招納泉州、漳州數萬名災民,前往台灣島墾殖,每人發給三兩銀,三個人發給一頭牛,讓他們在台灣島上建立家園,開墾荒地。 這是開拓台灣的一個重要事件,是繼顏思齊之後,更大規模的一次開發台灣島,島上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氣候,使得這裡一畝地的收成,竟然兩倍於大陸,災民們擺脫了饑寒交迫的窘境,而鄭芝龍也坐享其成,收取了大量的田租,這使得其財富更是扶搖直上,這也確保了他對龐大的私人軍隊的絕對控制權。
推薦閱讀:
本文由<貼庫網>脫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85696/4.html
推薦閱讀:
※開啟台灣第一人鄭芝龍2(鄭成功之父)
※中國故事·愛國篇15鄭成功
※戰場|國姓爺的海軍:鄭成功與清朝的海戰
※從鄭成功收復台灣到施琅收復台灣
※鄭成功決戰熱蘭遮:拼底線、比殘酷、用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