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剖析「人在官場,總要說些假話」

剖析「人在官場,總要說些假話」

不撒謊,本應是做人為官的最基本品德,這就如同「教師需識得字」一樣,還用得著討論嗎?不幸的是,在時下許多地方的政壇,一個時時、事事講真話的幹部大有被「逆淘汰」的危險,甚至被冠以政治上「不成熟」。說些假話幾乎成了人人盡知的「潛規則」。

「人在官場,總是要說些假話的。」這是特定國情造成的嗎?絕不。相反的,我們的黨和政府一貫提倡幹部講真話、辦實事、求實績,中央也一直強調要利用包括紀檢監察機關在內的各種監督途徑,使「求真務實」落到實處。但嚴責之下,官場假話仍不絕於耳,說明這一問題相當嚴重和複雜,恐怕要從政治文化、體制機制、乃至幹部考評辦法等諸多方面去刨根尋源。

從本質上講,為「官」,首先是一種職業,而且是競爭異常激烈的職業。有人形容,當官是火車上了軌道,只能前進不能後退,離軌即意味傾覆。然後,「位置」總是有限,愈往上攀困難愈大,競爭愈激烈甚至殘酷無比。巨大的權力誘惑,沉重的心理和社會壓力之下,阿諛奉承、造謠中傷、下鉤設套,一幕幕鬧劇上演,古今中外的政壇皆無可避免。既如是,講假話,又有什麼奇怪的?區別在於,在媒體極度發達、公眾人物無隱私可保的現代政治文明生態下,官員說假話面臨的危險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這假話依然有生存的市場。  

誠然,幹部說假話,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成分。不少地方,官員說假話更不失為是一種「現實需要」,否則就無法解釋何以會「官出數字,數字出官」,何以有如此多的「注水政績」。這就牽涉到現行的考核機制了,考核機制是根指揮棒,如果「惟數字論英雄」,就會有人大肆修改統計數據,政績造假,假話成風。問題的另一面是,官員造假乃「主觀上為自己,客觀上為上級」,因為成績歸根結底是領導指揮有方,決策正確。所以,對下級的政績造假,不少上級睜隻眼閉隻眼,有的甚至將指標「分解」下去,授意下級造假。同時一些上級部門制定的政策不切實際,確定的發展目標貪大求快,而又以這樣那樣的「一票否決」給基層施壓,造假就這麼給「逼」出來了。

列寧早就尖銳地指出:「吹牛撒謊是道義上的滅亡,它勢必引向政治上的滅亡。」 不講真話,尤其是幹部不講真話已經成了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中紀委、中組部巡視組組長任克禮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一些幹部對中央巡視組不講真話,是一個帶共性的問題,在接受《僚望東方周刊》專訪時表示,幹部的腐敗和不講真話是對黨和國家造成威脅的兩個大問題。不管原因多麼複雜,官員說假話總是群眾深惡痛絕的嚴重問題。老百姓有理由懷疑,這樣人品成問題的幹部,能一心一意為群眾謀福利嗎?同樣嚴重的是,說假話像瘟疫一樣,侵蝕官場文化,降低官員品性,使幹部形象大受損害。「假作真時真亦假」,「官員講真話」總成新聞,群眾由對個別官員的不信任會逐漸發展成對一個群體的懷疑,後果將非常嚴重,已經成為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頭道坎」,決定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成敗,能否過、怎樣過這道坎,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凡在長篇報告里講的、大會小會上說的,在上級檢查中彙報的,都應該認真檢查核實一番,如同商品質量打假一樣,搞一場「官話」打假,讓媒體監督,有問題者由紀檢監察機關嚴厲查處。如果書面講話只是談日常工作的,應該讓普通群眾有地方看、隨時可以了解。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一切都公開了,這假話還能盛行嗎?


推薦閱讀:

官場「勾兌文化」的主要表現及危害
官場亂象:揭秘官太太的「男寵團」1
官場飯局的學問:官員感嘆吃飯不再是生理需要|西縣|飯局
官奕經全文---官場五經
盤點官場飯局學問

TAG:官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