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收藏了圓明園哪些文物
安佑宮龍雲丹陛台階石
原安佑宮前之龍雲丹陛台階石,今有一塊在頤和園東宮門入口,一塊在北京大學西門校園內一辦公樓前。這兩塊龍雲丹陛台階石,圖案皆為二龍戲珠,至今尚完好。頤和園一石,長、寬均稍大。據《頤和園志》記載,1937年6月10日,頤和園改修東宮門內外石階時,由圓明園安佑宮廢墟上移來此雕龍雲路石,並加配古銅欄杆。
△ 現置於頤和園東宮門入口的安佑宮龍雲丹陛台階石及其細節圖
△ 20世紀20年代拍攝的頤和園東宮門舊照,當時圓明園安佑宮龍雲丹陛台階石還未被移至此處
長春園銅麒麟
長春園銅麒麟原為長春園宮門前飾物,今存頤和園東門內仁壽殿前。
此銅麒麟,造型雄偉,刻工精美。高174厘米,側面長195厘米。須彌座高98厘米,飾蓮瓣卷草紋。麒麟是民間傳說中的瑞獸,龍頭,獅尾,鹿角,牛蹄。根據清宮《鑄爐處記事》乾隆六年(1741)七月初五的記載,此銅麒麟是乾隆六年為圓明園大宮門而鑄造的,乾隆二十八年(1763)被挪到長春園宮門前。根據《頤和園志》記載,1937年5月31日,將圓明園遺址上的四塊太湖石連同二宮門(即長春園宮門)外狻猊一份運至頤和園,安置於仁壽殿前。
△ 現置於頤和園仁壽殿前的長春園銅麒麟
△ 左:銅麒麟的龍頭和鹿角 中:銅麒麟的牛蹄 右:銅麒麟的獅尾
△ 銅麒麟的側面
大宮門銅獅頤和園排雲門前的一對銅獅早年在圓明園大宮門前,高196厘米,長159厘米,寬111厘米。
頤和園排雲門在乾隆時期為大報恩延壽寺山門,原本擺放有一對石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將大報恩延壽寺及山門焚毀,石獅也受到很嚴重的破壞。慈禧重修頤和園時命人將圓明園大宮門前的銅獅搬到排雲門前。
△ 19世紀80年代拍攝的圓明園大宮門前的銅獅舊照
△ 19世紀70年代拍攝的被英法聯軍焚毀後的大報恩延壽寺遺址舊照,此時遺址上還是石獅
△ 現置於頤和園排雲門前的大宮門銅獅
圓明園太湖石頤和園東門內仁壽殿前,今矗有四塊大型太湖石,高350厘米至450厘米不等,皆為圓明園舊物。
位於仁壽殿前西南角的太湖石,刻有乾隆甲子年(1744)夏日御題《調寄秋風清詞》一首,詞曰:「林瑟瑟,水泠泠。溪風群籟動,山鳥一聲鳴。斯時斯景誰圖得,非色非空吟不成。」可知此石當為圓明園水木明瑟之舊物。其餘三塊太湖石,分別為文源閣前門兩塊,蘭亭八柱一塊。根據《頤和園志》記載,1937年5月31日,將圓明園遺址上的四塊太湖石連同二宮門外狻猊一份運至頤和園,安置於仁壽殿前。
△ 乾隆御題《調寄秋風清詞》石刻及其拓片
△ 20世紀30年代初德國人赫達·莫里遜拍攝的頤和園仁壽殿庭院舊照,此時4塊太湖石和銅麒麟還沒有從圓明園運來
△ 現存於頤和園仁壽殿院內的圓明園太湖石
△ 左:現存於仁壽殿院內西北角的圓明園太湖石
右:現存於仁壽殿院內東北角的圓明園太湖石
△ 左:現存於仁壽殿院內西南角的圓明園太湖石
右:現存於仁壽殿院內東南角的圓明園太湖石
圓明園影壁據《頤和園志》記載,清乾隆時期,北宮門廣場外面的三孔石橋迤北原有一座低矮綿延的小土山,山前是一片開闊的平地,乾隆皇帝曾在此檢閱八旗部隊的軍事演練。1947年為了擴展道路,施工者將土山剷平並把圓明園廢墟上的一座大影壁挪建在正對宮門的位置。影壁坐北朝南,建築面積51.48平方米。歇山頂,過壟脊,筒瓦,前後檐灰色磚邊,紅牆心,下為青石須彌座,高1.15米。
△ 現存於頤和園的圓明園影壁及其下面的青石須彌座
觀水法巴洛克式石門底座頤和園仁壽門前的一對太湖石底座是圓明園西洋樓觀水法巴洛克式石門的底座,有意思的是,原來的底座是正的,但移到頤和園仁壽門後就被倒置了。
△ 圖為1877年法國理查德拍攝的圓明園西洋樓巴洛克式石門舊照
△ 現存於頤和園仁壽門前被倒置的觀水法巴洛克式石門底座
△ 頤和園仁壽門前放置的一對太湖石,其底座為觀水法巴洛克式石門底座
【《誰收藏了圓明園》作者:劉陽 金城出版社 本平台將陸續推送《誰收藏了圓明園》部分文章】
推薦閱讀:
※北京頤和園雪後美景
※北京人最愛去的10大景點,不是故宮也不是頤和園
※一池三山:為什麼皇家園林里都有一個湖和三個島呢?
※【極品美圖】頤和園 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