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二集)
06-26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二集) 2007/6/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213-0002 尊敬的在座各位以及網路上的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禮拜天再次舉行「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每個禮拜天我們下午一點半到三點半都會跟大家在一起研討。大家如果有問題,敬請可以寫在紙條上,或者是在網路上用電子郵箱傳遞過來,我們共同研討以斷疑生信,有助於我們修行更上一層樓。今天接到了一些同修的問題,首先是網路的兩位同修的問題。 問:第一個問題他是說,什麼情況下是離相,什麼情況下是逃避? 答:離相就是離虛妄之相,佛法教導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就是說宇宙裡面一切的現象統統都是虛妄的。為什麼?因為這些現象都是我們妄念所變現出來的,而真的東西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它是不動的,它是無相的,是最真實的。真心起作用就是能現,而我們的妄心就把它變成十法界的依正莊嚴這些幻相,就是迷了以後看見所現的這些境界。如果我們真正了解這個道理,自然對這些虛妄的相就不會執著,這就叫做離相。知道萬法皆空,一切相皆是虛妄,那你心地不執著、不分別,能夠放得下,但是事情要不要做?事情還是要做。像釋迦牟尼佛早已離相,在三十歲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他做到了離相,可是他還是每天努力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每天講經說法、覺悟眾生,很努力很勤奮的干,一天都不休息,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辦班教學三百餘會,他有沒有逃避他的責任?沒有。所以真正離相是心上不執著,知道所做的、每天所見到的人事物統統是虛妄,他心裡不貪染、放得下。放下的人才能夠更精進的去工作,因為他沒有得失心,他成功沒有喜悅,失敗沒有瞋恚,不會難過,為什麼?真正明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這樣意識的人才會更精進努力,絕對不會逃避,所謂「無住而生心」,離相但是又努力工作,這就是離相和逃避的區別。凡夫要麼是著相,非常執著,要麼就逃避,全部都放下不肯干,這兩種都是沒有覺悟的,我們兩邊都放下。 問:底下他說,有幾句話他認為是應該學會的心態,他說你覺得對嗎?這幾句話是:第一,念如野馬脫韁跑(像野馬那樣跑),意(意念的意)卻乘風破浪追。英雄懸崖勒馬止,好漢活捉煩惱賊答:這幾句話也挺有意思,如果你能夠真正明白這幾句話的深意,而能夠用佛法的理念常常觀照自己,觀察自己的意念是如何起心動念,在起心動念上面做到無住離相,不生貪瞋痴慢,那就是懸崖勒馬。活捉煩惱賊就是常起觀照,你要真正提起佛法的這些觀照就很好,而不必去追求這些詞句的精美。 問:同樣這位同修林居士提的問題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西方是什麼意思?西方既是一個方位,也是一個方向。方位者是在一念清凈心中,方向者即是我們乃至九法界眾生都應該要走的道路,只有往這個極樂世界方向走才不易迷失方向。後學如此愚見,錯誤嗎?會落知見嗎? 答:您這個認識也不錯,確實佛在經裡面講,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西方,按確指、依照真實的來說,並不一定是講方位。雖然在事相上講,佛確實是講過「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確實有。佛當年講的這個西方,也不是指我們地球上的西方,你要是認為是地球上的西方,你現在坐著飛機往西邊飛,繞地球飛了一轉,回來一看又回到原地了,這極樂世界在哪?所以不是講地球上的這個西方的方位,他是講的一個大方向,至少你的理解應該是銀河系的西方,甚至更大的佛國土,那是很大的。黃念祖老居士講,十億個銀河系這麼大謂之一個佛國土。這個佛國土的西方,過十萬億這麼多的佛土就有極樂世界。這是相上講。其實釋迦牟尼佛這裡面的真意,是用西方做一個表法。為什麼他要講西方,不講東方、不講南方、不講北方?這是因為我們眾生,娑婆世界的眾生妄念很多、心很雜亂,不能夠專註。如果說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其實極樂世界就在此方,它遍虛空法界,它叫法性土,哪有一塊東西不是極樂世界的?到處都是極樂世界,只是我們迷了所以就不認識。極樂世界是遍十方,你看《三時繫念》裡面都講,「原夫遍十方是極樂世界」,「凈土即此方,此方即凈土」,大家對這個經文也很了解。既然如此,為什麼佛偏偏說西方,不說南方、北方?就是眾生心地雜亂,如果說這麼深的理,說十方都是極樂世界,那你到底往哪去?你都慌了。這說明什麼?我們因為迷,所以佛善巧方便給我們指一個西方,這是一個方便的示現。像善導大師曾經講過,說「娑婆眾生妄心瀑動,指方立相尚未能專註,況無方無向耶」。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心地雜亂,你告訴他往西方走,他那個心還在雜亂,還不能專註到西方,如果你告訴他是十方或者是無方無向,那他真的是摸不著頭腦。所以這是世尊的悲心,告訴我們極樂世界在西方。實際上我們往生也不用管到底是往南方走還是西方走,我們就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就會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帶著我們走就沒錯。 問:下面是黃居士的提問,他有好幾個問題。他說,昨天聽您講解《俞凈意公遇灶神記》第一時的時候,引用了祖師們教導的心性與因果一體兩面的密切微妙關係。末學愚昧,似懂非懂,請問「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生萬法是否也得由因果定律的程序方式來演變,才能生出或者現出萬法?這是第一個問題。 答:確實祖師大德把心性與因果的道理講得很透徹,心性和因果不是二,是一,心性是體,因果是相和用,所以不能夠別離心性而談因果,也不能夠離開因果而談心性。凈土宗十二祖徹悟禪師,他真的是大徹大悟了,這個禪師後來轉修凈土,他說,「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真正對心性通達明了的人絕對不會不信因果,他對因果事相非常明了,為什麼?因為宇宙一切的現象都是因果。這些因果的事相都是心性所現出來的,因果是相,你從相上可以看到它的體,心性是體。心性很難看見,你看見心性就叫明心見性,那你就成佛了,凡夫看不見。但是因果容易看,你看某人殺生,他就得疾病、短壽,他會將來被冤親債主所殺,冤冤相報,這些因果分明擺在目前,我們看得很清楚。知道這些因果事相從哪出來的?全都是從心性體上所現的。我們能了解這一點,知道因果和心性是不二。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向老法師請教過,把我的這些看法想法跟老法師彙報,請他老人家給我印證。說到深層一點的,心性體上本來無一物。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講心性。本來無一物,當然事相和因果都沒有,一物都沒有,因果也是一物,那都沒有。雖然是本來無一物,但是它有起作用,這個體有作用,作用就是什麼?我們的念頭,這一念心就能變現法界,這是心性的作用。這一變現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都是因果,只要有現相那就是因果。真正就是成了佛,他都不昧因果,知道凡是起心動念離不了因果。因果的相續就是起心動念的相續,念念相續,因果相續不空,這沒有辦法空。不生不滅的心性也離不開這些事相,不能說離開了這些事相還有一個什麼心性,那你就把它分成二了,實際上它就是一體。 了解這個道理,我們還要補充一句,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終必大明於心性,為什麼?我們深信因果,我們求生凈土,修念佛的因,念佛的因將來就成佛是果。我們雖然不甚了解心性,也沒關係,按照因果行事,最終一定會大徹大悟。不要想著說我在這個世界上明心見性就好,不求生凈土,那你這樣想就把不生不滅的心性和因果對立起來。往生極樂世界,生即是無生,到極樂世界之後,能夠了達萬法是因緣所生,當下自體本空。所以老老實實念佛求生凈土,我們凡夫要想能夠明心見性,這可以說是唯一出路。 問:下面的一個問題,他說江本勝博士研究的水結晶,用我們的心念令水結晶起了轉變,其中間演變的過程也是因果定律的程序嗎? 答:是的。我們心念是感,起一個善念,感得這個水結晶就有應,它就變得很美麗。江本勝博士做了好多次,十萬多次的實驗,證明了這一點。如果我們的念頭是惡的,是咒罵、是那些惡念加到水上面,水結晶就很難看,它有反應。心是能感,水結晶是能應,有感有應,這就是因果。所以講到實處,因果是同時的。我們凡夫的概念,一般是前因後果,因在前果在後,有個時間概念。《金剛經》里講這叫做壽者相,就是有時間觀念、有前後叫做壽者相,有時間長短。這個壽者相是錯誤的見解,實際的真相是什麼?因果同時,你當下感的時候當下就應,中間沒有時間。愛因斯坦都懂得這個道理,他說時間是人類的錯覺,愛因斯坦是科學家,他都知道時間是錯覺。佛在經裡面講時間就是壽者相,也是人的錯覺,他講是不相應行法,就是你的一個抽象概念,根本沒有時間,同時的,十方三世不離當念,就在你這一念當中,沒有分前後。這是因果。你說它有演變的過程,這本身是你誤會了,把它當作有前後時間觀念,那你就著了壽者相,要離這種壽者相。所以我們念佛,當下念這句阿彌陀佛,這當下就在極樂世界裡面。你這句佛號念得真誠、清凈、平等,真是相應,一念相應就一念佛。這一念相應一念佛的意思,比說念一句佛你這一句就在極樂世界裡,還要說得更加徹底,他說你念這句阿彌陀佛的時候你當下就是佛。念念相應就念念是佛,成佛是這麼成的,念念都不離佛心,念佛所以你當下就成佛,直截了當,不假方便,斯為第一。當然你要是不念佛,那你就不是佛,對不起,你還是凡夫。所以真的得念佛。 問:下面一個問題。真心感,萬物應,以我們的真心與萬物本有的法性起共鳴作用,這感應的道理與心性和因果關係的道理有差別嗎? 答:沒有差別,真心是能感,這些宇宙萬有是所感、是所現,這本身就是只要一起作用、一動念,所變現的法界就現前,這也是因果同時。這是一個問題。 問:黃居士還有一個問題,他說,阿彌陀佛在因地多做了什麼功夫,令西方極樂世界有凡聖同居土,而這在其他佛土上卻沒有明顯xian的顯現? 答:您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當年阿難也曾經問過類似的問題,問釋迦牟尼佛。他是問極樂世界如果沒有這些梵天、夜摩、兜率天,這些國土依何而住?《無量壽經》上講「依何而住?」佛就反問他,你認為呢?阿難說,「不可思議業力所致」。佛就說,對,眾生業力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諸佛的聖力,住行業地,這些神力不可思議,導致有西方極樂世界這種莊嚴。西方極樂世界跟其他國土的區別,您說得對,就在於凡聖同居土的殊勝。我們博地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斷,現在念佛求生凈土,也做菩薩,生在凡聖同居土,這是四土裡面第一土。凡聖,凡夫和聖人一起居住的那個土,雖然是一起居住,你在一土裡面能見四土,你能見方便有餘土、見實報莊嚴土、見常寂光土,都能見到,它是一生一切生。極樂世界這種莊嚴殊勝,確實佛講過很多次「不可思議」,佛都講不可思議,你讓我回答,我確實沒有這個能力回答出來。如果籠統來說,這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上做法藏比丘的時候,發的無上殊勝的大願(四十八大願)所成就的,願力經過無量劫積功累德而修行成就。這裡面的理非常深,真的是「唯佛與佛乃能知」,「聲聞億劫思佛智」都沒辦法,更何況我?所以你有這個問題,勸你還是暫時放下,別想它,你想不明白的。佛已經早告訴你「聲聞億劫思佛智」,聲聞那是證了阿羅漢果,聖人,億劫來思考這個佛智都思考不了,更何況您老人家?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放下這些妄念,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凈土,到了極樂世界,等您開悟,你就全明白了。如果現在想來想去想這些,障礙我們念佛求生凈土,那可吃大虧了。這是黃居士的提問。 問:下面是我們同修們的提問。她說,末學離異多年,獨自撫養兩個兒女和照顧母親,為了生活,長年在外工作,疏忽了對兩個小孩的教育,一直是母親在教導。母親是一個農村婦女,沒有文化,所以對小孩只有溺愛,末學多次勸告母親都沒有效。現在兩個小孩一個念初三、一個念高二,叛逆的行為愈來愈嚴重。末學想請教鍾博士,如何糾正這兩個小孩的思想行為。末學不期望他們成才,最起碼不危害社會。請問有沒有一些學校可以接收這一類的學生?末學如何教育他們?請指教。 答:這位居士提的這個問題,可以說也是當前社會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家庭教育沒有了,倫理道德教育、聖賢的教育沒有了,導致現前人們確實沒有正確的思想觀念,有這些叛逆的行為。他從小就有叛逆的行為,長大當然也不會忠於祖國,他也會叛逆,這個社會怎麼能夠和諧?這種情況也不能怪妳,確實《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我們的父母這一輩,乃至父母的父母,他們沒有真正接受到傳統的聖賢教育,所以他們也不懂教兒女。他們不懂,底下那一代更不懂,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們師父都說,現在傳統文化在中國大陸斷了三代,在香港斷了五代,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難得您有這樣的理念,希望最起碼兒女不要危害社會,現在妳有這個觀念已經很不錯。印光大師都說,為社會培養一個良民,就屬於無量功德。不要說讓他成聖成賢,只要不危害社會,做個守法良民,這就已經是無量功德。現前亂世比民國那個年代更亂,能夠培養出這樣一個守法良民的兒女,那更是功德無量。現在妳說像這樣的孩子如何來糾正?確實是不容易的。孩子要從小教,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從還在肚子里的時候,胎兒就開始教,胎教。我母親和我早幾天,就是這個月初的時候,曾經在此地給大家作一個彙報,我母親這三十多年的家庭教育的一個心得報告。確實她還沒有生我之前就已經有一個理念,願意培養一個好孩子,所以在胎教的時候就很注意。我自己想想,之所以有今天,確實是母親三十多年含辛茹苦,用智慧、用愛心來培養我。雖然我也不能叫成才,但是倒是可以說我現在不算是危害社會。所以真的是培養小孩要從小教。我母親再過幾天,二十九號、三十號、七月一號、二號四天,還會再來此地上網錄製家庭教育心得報告「母慈子孝」,歡迎大家有時間也來一起學習。那個是系統一點的報告,家庭教育,如何把一個小孩從小到大進行培養。現在確實是這種教育非常非常的缺乏,很多有識的父母急切的盼望這種節目能夠出台,所以老法師才讓我們跟大家講一講。其實我們也不是做得很好,但是確實因為沒有人講,我們才硬著頭皮出來講。要糾正,籠統的來說,一定要恢復用傳統文化的教學,而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就是《弟子規》,一定要落實。《弟子規》並不長,文字也很淺顯,蔡老師曾經有詳盡的解釋,可以拿來認真去聽,跟您的母親一起聽,那個哪怕沒有文化都能聽得懂。聽了之後,最關鍵的是依教奉行、努力的落實。譬如說「父母呼,應勿緩」,這第一句就要落實,自己當媽的帶頭做,小孩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特別要認真的做給他看。當我自己的媽叫我的時候,我馬上響應,恭敬的這種態度表現出來,讓孩子看的時候就能學習。他們已經一個初三,一個高二,也都成年了,光用嘴說,言教效果並不是很好,最關鍵要身教,我做給他看,讓他能感動,感化他,才能讓他叛逆的行為慢慢轉。用什麼來教?用孝道。叛逆是什麼?這心裡沒有孝順心才會叛逆,對父母他不孝順,對別人他也不能順從。所以必須從孝道入手,落實《弟子規》,最關鍵是身教重於言教。 妳說有沒有學校可以接收這一類學生,現在確實還有很多條件因緣不成熟,我們也是殷切的盼望以後在中國或者在香港,能夠有這樣的一類聖賢教育的學校出現,有這個見識的父母能夠把小孩送到這種學校來,這也是我們師父上人多年的願望。我跟師父上人到聯合國參加一些國際會議,他在會議裡面就提出建立這種聖賢教育的學校,就是從幼兒園開始,把小孩送進幼兒園,他不去讀外面正規的學校,外面正規的學校思想污染太嚴重。我們這個學校是什麼?完全是用聖賢理念教導,孩子都是接受聖賢教育,他們都懂規矩,都心地善良,互相能夠促進。這個環境本身是很好的,就像極樂世界似的,極樂世界裡面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沒得你造惡的地方,所以你不會墮落,你不會墮三惡道,就這個意思。我們這聖賢學校如果能夠起來,這些小孩從幼兒園開始,小學、中學、大學到碩士、博士一條龍念完,等二、三十歲再出來,這個思想就定型了,不會再受這些社會的污染。他出來為這個社會工作,決定會作出偉大的貢獻,不僅是他不會墮落,而且會幫助很多眾生覺悟。當然這個因緣確實要看眾生的福報,有沒有這樣的菩薩發心肯出來按照師父上人的理念去做,我們也是殷切的在盼望。 問:下面一位林居士的問題。他說,我在外面做清潔工,知道外表斯文的高級職員不好的事,他們告發女工偷紙,有的職員因過年收女工的利是。他們利用職權公報私仇、無中生有,憑空想像,對所有人說,刻意毀謗污辱我。有的同修聽到,又在道場說是非,他們是不是破六和敬?如果不是,他們在道場說是非有沒有罪業果報?他們外面的人知道我是吃長素,刻意叫我捉壁虎殺死牠,我不殺,就放在街上。 答:您這裡的問題好像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看到一些高級的職員他們犯過失,你看不順眼。這個情況,我還是勸導你不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這些所謂外表斯文的職員他犯不犯過失與我何干?我們真正學佛的、修道的,關鍵是如何修自己,讓自己的心地真誠、清凈、慈悲。別人造業那是別人的事情,他造業他有因果,他將來會墮三惡道,跟你有什麼關係?你要是把他的這些惡業放到你的心上、記在心裡,心裡都坐不住了還要講出來,那你就是冤枉。為什麼?你起煩惱,起煩惱的話,你自己就造惡,這是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裡,把別人的垃圾堆到自己心裡,把自己心裡變成垃圾桶,這多冤枉!所以千萬不要去收這些垃圾,好的東西收回來放在心裡,想別人的善,不要想別人的惡,這心地就美好,世界就美好,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其實人人是好人,你說那些人不是好人,那些人本來是好人,「人之初,性本善」,他本來面目,佛跟你講的,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那些高級職員都有,如來智慧德相誰都不缺。你偏偏說他不好,那你就跟佛唱反調。佛說有,我們承認,我們是佛的弟子,我們承認那些人也有,也是本性本善。他現在造惡業是他迷,他也是暫時的迷,他覺悟了他就不造了。所以我們不要把人家的過失放在心上,六祖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道學佛的人怎麼可以去看人家的過失?這個「不見世間過」,也不是說我什麼都看不見,胡裡胡塗的過日子,也不是,那就成了愚痴。真正是什麼?看到了,心裡明明白白,知道他在造惡,但是我絕對不放在心上,這樣維護我的清凈心、維護我的歡喜心、我的慈悲心,我絕對不能受他影響,這叫不見世間過。 你第二個方面又講到,說有的同修在道場裡面刻意的毀謗污辱你,這屬不屬於破六和敬?當然剛才我們已經講了,他要是刻意毀謗你、污辱你,他在造惡業。他造惡是他的事情,我絕對不會因為他造惡,我也跟著他造惡。我怎麼跟著他造惡?他污辱我、毀謗我的時候,我就生瞋恨、生煩惱,那我不也造惡了嗎?十惡業裡面,意的三業貪、瞋、痴,你就犯了瞋,這是惡業。他起惡業我跟著造惡業,他墮地獄我也跟著墮地獄,那您真是太「乖」了。關鍵是我們回頭想我們自己,我們有沒有造惡業?當別人造惡業的時候,我們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是反觀自己,反躬內省,看我有沒有。他毀謗污辱這是破六和敬,在道場里製造是非,那如果我也製造是非,我也跟他一起對罵,那行了,兩個人一起墮地獄。這就太冤枉,真的沒必要。 再想想,他刻意毀謗我,那都是什麼?過去生中跟我結了不好的緣。如果跟我結的善緣,他不會來毀謗我,不會來污辱我。那一定是我過去也毀謗他、污辱他,所以他這一生就來報復我。這是因果絲毫不爽,誰都逃不了,成了佛都沒辦法逃離因果,他不昧因果。正好這個時候他來報復我,我是什麼?歡喜還債,知道這是過去生中因果,我現在了了,還了債,債務就了了,以後不欠他的。如果他罵得狠,假如說他罵得很狠,我過去生中不可能罵他這麼狠,他怎麼罵我這麼狠?你也不要這樣想,不要不服氣,如果他真是這一生他罵得狠,比你前生罵得更狠,那他欠你的,欠你的沒關係,你增福報、你消業障。這個業障是怎麼消的,福報怎麼增加的?都是逆著來的,逆著來的就是你的福。你看《了凡四訓》我們剛剛學過,假如是我們沒有造惡,但是世間人毀謗我,讓我橫被惡名,這種人往往子孫驟發,就是自己家裡一定會有福報來,自己一定會得很好的福報。這《金剛經》里都講,我們學佛的人受持經典,假如還有人毀罵我們,那是因為什麼?我們有宿世的惡業,本來是墮地獄的惡業,因為我們這一生修佛,修持、積功累德,他們在罵我,這一罵把我的地獄業給消了。這感謝都來不及,他是我的恩人,感恩他免掉我墮地獄,大恩大德,真是三生難報。這樣想,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你怎麼會煩惱,你怎麼能不歡喜?關鍵是我們轉變觀念,把我們原來凡夫的那些觀念轉過來,不用改變生活,我們就入聖賢之流。還有這底下說「外面人知道我吃素,刻意讓我抓壁虎來殺死牠」,這也是你過去生中的惡緣。你不殺放在街上也很好,不造罪業。當然心裏面要平和,心平氣和,不要跟那些人較力、起衝突,這又造業。我們隨時隨地保持我們清凈、慈悲的心態。對壁虎我不殺牠,我對牠慈悲,對那個人我要跟他對罵,那對他不慈悲。為什麼對壁虎慈悲,對那個人不慈悲?所以要心平氣和、平等,對所有的人都是慈悲對待,這就好。這一生一心念佛求生凈土,幾十年光陰須臾間爾,一下就過完了,什麼都要放下。 問:下面有些問題,說我們長沙居士學習團一行十四人,幾天來恭聽你的佛學報告,個個法喜充滿。(答:阿彌陀佛!)在此我們提出一個誠懇請求,想和您合影。(答:沒問題。)同時邀請您有時間到我們湖南長沙來弘揚佛法,我們熱烈歡迎,隨時恭候你的到來.答:非常感恩您的邀請,末學現在確實修行也很慚愧,沒有真正成就。既然發心放下自己大學的教授工作,一心一意跟著我們師父上人來求學,很希望真正第一個報名參加師父的聖賢培養學校,十年不下山,真是希望十年里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既然學佛了,有這樣的一種認知,覺得佛法這麼好,確實應該有義務自己先成就,然後能夠弘揚佛法,利益廣大的眾生,來報答佛陀、師長、父母、祖先的恩德。所以您的邀請,請耐心等十年,非常感恩,將來一定有機會跟大家結法緣。當然歡迎您上網,因為我們所有的這些講學網上都可以播出來。現在科技發達也很好,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學道,真是古人講「坐微塵里轉大法輪」,你是坐在房間里就聽大佛法,這個非常好。我們共同學習,菩提道上一起精進,做菩提的善友,確實也是非常好。 問:下面他說,《佛說阿彌陀佛經》第五十頁「不相乖異」是什麼意思? 答:「不相乖異」,這是《楞嚴經》里講念佛的時候,念阿彌陀佛,就像母子二人相憶,二憶念深,不相乖異,大概意思是這樣。這是出自於《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裡面,不相乖異就是中間沒有隔礙,跟佛感應道交。經上用一個比喻,說我們念佛,佛也在念我們,就像慈母念著孩子。做母親的應該感同身受,確實孩子是自己生養出來的,這是最親的,念念都記掛著,沒有一時一刻會停止這種憶念,這是慈母的愛心。佛念眾生比慈母念孩子更深切,為什麼?慈母念孩子是一生一世的,佛念眾生,生生世世無量劫來沒有停過。你真正知道這個意思,佛的慈悲我們感受到,確實佛的慈悲比父母的這種恩德還要大,大得多。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孩子念母親就跟母親感應道交.像孔子的學生曾參,那是個孝子。有一天曾參上山打柴,出門了,有個朋友來曾參家裡,他母親想著,這個朋友不知道怎麼招待,希望自己的兒子趕快回來,怎麼呼喚?過去沒有手機,結果她就自已想了個辦法,咬自己手指。十指連心,一咬就痛,所以她一咬,曾子在山上就感覺到心痛。曾參是個真正的孝子,純孝,他有這種感應,就覺得家裡是不是有什麼事,趕緊從山上跑回來,才發現原來家裡來了客人。母親告訴他說,因為擔心你晚回來,所以我就咬自己手指來呼喚你回來。這是曾參母親跟他兩個人母子念深,他們也做到不相乖異,時空都沒有隔礙。他這種心靈感應是什麼?這是純孝,真正是父子有親,父母跟兒女那種親情也是突破時空的。這是比喻,現代人恐怕對這個比喻比較難理解,為什麼?因為孝順的人太少,有這樣的孩子嗎?他很難理解。所以佛法不興,為什麼?沒有孝道。佛法是師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基礎上,沒有孝道,佛講這個意思你都不懂,你覺得很奇怪。我們真正了解,佛念我們如同慈母念子,那我們如果像曾子那樣孝順,念佛的話這中間就沒有隔礙,真的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大勢至菩薩修行的法門。 問:第二個問題。念《阿彌陀經》,一口氣應念幾句,在哪裡換氣? 答:這個各人不一樣,你的氣長你就多念幾句,氣短就少念幾句,千萬不要委屈自己,要勤換氣,不要念得上氣不接下氣。 問:第三個問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里講「入無生忍」,作何解? 答:入無生忍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很高,我們凡夫只能夠稍微了解了解,這一生入無生忍恐怕指望不大。什麼時候能入無生忍?念佛求生凈土之後,你就能入無生忍。無生忍是他不動念頭,他真正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他能夠控制無明。這個境界很高,非凡夫所能行也。但是我們知道有,就努力,念佛求生凈土以後,終必入無生忍。 問:下面一個問題。本人三年前爆過血管,到現在還是半身麻痹。請問怎樣才會快快好? 答:您得了半身麻痹的病症,當然也是一種業障,這是我們要承認的。人人都有業障,連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裡面都講,菩薩自己都在想,我這生生世世所積累的業障無量無邊,如果這個業障有體相的話,哪怕是再小,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虛空裝不下我的業障。普賢菩薩都是這樣,所以哪個眾生沒有業障?有業障我們不要怕,普賢菩薩都有業障,誰沒有?關鍵是什麼?以後我們不要再造業。疾病大部分都是殺生所致,殺生的果報是得疾病、短壽。我們真想得長壽健康,我們要修無畏布施的因。無畏布施首先從不殺生做起,不僅要不殺生,而且更要放生,放生是修福。像你的這個疾病,可以用放生迴向,同時吃長素、戒殺,然後加上好好的誦《地藏經》迴向。這個病有可能也是冤親債主來報復,我們把這些功德都迴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只要虔誠的誦《地藏經》,《地藏經》里講的二十八種利益你統統能得到。其中有一種就叫做「疾疫不臨」,疾就是疾病,這些疾病、災禍你都不會遭遇到。當然你要發真誠心去念,真的像婆羅門女、像光目女那樣發自真誠心去念,那感應就不可思議.我有個朋友得了腫瘤,跟我同年的,也是學佛學了多年,很虔誠。拍片發現腸子那裡得了兩個大的惡性腫瘤,然後醫生說趕緊要開刀。他知道這個腫瘤是他的冤親債主找上門了,師父告訴我們,對冤親債主一定要化解怨恨,絕不以刀相向,所以不做手術,你看這個願心。他就在家裡念佛,跟佛菩薩祈禱,跟冤親債主溝通,說我這麼多年做的這些功德,(他做的功德很多,放生、印經、資助貧困、幫助疾病人醫藥費,凡有善事都做,念佛也很虔誠),這些善事功德、念佛的功德,統統迴向給你們,請你們化解怨恨。過去不懂,得罪你們,現在明白了,你們不要來障礙我,我們共同求生凈土;假如你還是覺得我的善事功德不夠,不肯放過我,那好,我也不以刀相向,我這手術絕對不做,我死了,就念佛求生凈土。你看發這種心,對冤親債主的慈悲。結果念了一個晚上,念的時候也是非常的虔誠,念到最後都有很多的感應,心很清凈。第二天,家裡人拉他去做手術,做手術前又拍了個片子,一看,腫瘤全沒有了。這兩個片子對照,前一天和第二天的片子一對照,完全不同,腫瘤徹底消除,而且沒有後遺症,比手術要好得多。這是佛力加持不可思議,自己的慈悲心招感,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問:下面是張居士的提問。為什麼有的善人念佛都沒有能夠往生? 答:人為什麼不能往生凈土?當然就是三個條件沒有具足,信願行不具足,所以就往生不了。信願行具足,一定往生。信什麼?第一要信自己,要有自信心。這個自信心講的是什麼?是信我自己本來是佛,對這個不能有疑惑。佛在《華嚴經》裡面,你看他悟道以後第一句話就說,奇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是佛說的第一句話,那是最重要的話,大家不可以忽略。我們信佛,首先信什麼?就是信佛講的這第一句話,我們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本來是佛,沒有少過佛一點。相信這個,當然我現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作佛去的,我本來是佛,現在去作佛一定可以的。再加上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我心性所現,我往生不是往生到外面去,往生到我心性中的凈土,這當然能做到,要有這個自信心。然後還要信他,信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成就了極樂世界,這無量的功德莊嚴,他是用無量劫成就的,這個因果也是不可思議。他發願都能兌現,我們信願行具足,念佛,臨終乃至十念,佛一定來接引,我們決定沒有懷疑。信事、信理,對往生之事決定相信,阿彌陀佛一定會接引我們往生。法界眾生,在宇宙中哪一個眾生想要往生,只要真誠的、至心的求願往生、念佛,佛一定來接引,我們相信。也相信真有極樂世界,這個一點不假。不是說這個極樂世界是你想出來的,不是,真有,確實是離此世界「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你看《阿彌陀經》裡面連續說了兩個「有」,就告訴你真有,斬釘截鐵,一點不假。雖然有這個事,我們也要相信其理,理是什麼?一切的事相「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極樂世界不在他方,就在我們心性之內。只要我們這一念心,從我們的染念,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妄想執著這些染念變成凈念,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麼凈念相繼,境界就跟著變。境界是心識所感,你心變,境界也跟著變,所以娑婆世界一下就變成極樂世界。是這麼個往生法的,是瞬間就到。不是說你要乘上飛機,要多少多少時間才能夠飛到極樂世界,沒有,瞬間就到,念頭一轉就是,這是理。然後還要相信因、相信果。這裡講的因果是特別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雖然你相信理,「我這一念轉過來就是」,你這麼輕描淡寫,那沒辦法,你不肯修因就不能證果。念佛求生凈土,那得老老實實、懇懇切切的念!蕅益大師一天念十萬,黃念祖老居士臨終前一天念十六萬。開的最低數目,蕅益大師開出三萬一天,黃念老開出至少一天一萬。這個因不修,果就不能真正得到,所以我們念佛還得使勁念、懇懇切切的念,也要懂得這個道理,決定往生。問:第二,目前修凈土的居士非常多,但有許多是跟風,甚至在搞迷信,只知口念阿彌陀佛。他們是否應學學《心經》、《金剛經》等經典開開智慧,讓其知道為何念佛? 答:您說得有道理,如果只是口念,心不相應,念佛沒有用處,確實要懂得道理。懂什麼道理?剛才講的信願行。信,蕅益大師講的六信要懂;願是至誠懇切的願,真的發出來;行,老老實實的念是真正的行;再加以斷惡修善,這是輔助、助修。信願行這三個資糧,確實我們要很明白這個道理,依教奉行,所以了解經教是有好處的。至於說學什麼經典,最好還是學凈土,凈土五經一論你可以選擇。凈土大經,稱為凈土第一經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把極樂世界的理事因果講得很明了,確實可以多念。我們師父開出,《無量壽經》,初學的人首先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然後求解,解幫助行,解行並重,這是很有好處的。《心經》、《金剛經》是般若方面的,幫助我們看破、放下,這也很好。當然各人的根性不同、因緣不同,可以讓他自己去選擇,總之是要明理。問:第三個問題。修凈土如何懺悔?請具體開示。 答:不敢說開示,可以提供一點小小的意見作為參考。如何懺悔?懺悔,就是後不再造就叫懺悔。我犯了過失,以後不再犯,這叫做懺悔。並不是說我懺悔,在佛菩薩像前禱告一下,我今天上午九點二十分做了什麼罪業、十點半做了什麼罪業,一條條把罪業都告訴佛菩薩一次,描述得很詳細,這等於什麼?又造了一遍。九點二十分的時候,身體造作了一遍,晚上回來懺悔的時候,心裡想一遍、口裡說一遍,身口意三業都造作罪業,這不叫懺悔。懺悔是後不再造,知道自己做錯了,知道就行,然後向佛菩薩表示今後不再造。真實的懺悔,是以後真的不再造,這才是真懺悔,這叫斷惡修善。懺悔,《了凡四訓》講「改過」講得很好,改過可以從事上改、可以從理上改、可以從心上改。事上是禁止、持戒,不要造罪業;理上是明白道理之後,不願做這些罪業,干這些罪業是羞恥,不幹;心上改,最好是念佛,念念求生凈土,念佛心地清凈,自然你就不造罪業,這是最根本的改。 問:第四個問題。目前大陸炒股都炒瘋了,幾乎是全民炒股,而這是政府提倡的,怎樣看待,佛弟子應怎樣對待? 答:怎樣對待?你別去炒就好。別人炒,剛才講了,別人愛幹啥幹啥,與我何干?我真正求生凈土的,不要起這貪瞋痴的念頭。不炒股,這是幫助我斷貪念的,因為炒股往往容易起貪心;看到別人炒股,我不動心、不會罵他、不會指責批評他,這是不瞋;不瞋和不貪,那你就是不愚痴。你要是被他的境界轉,別人炒股你跟著炒,你被境界轉了,或者是別人炒股,你看不順眼,還要批評他,你也是被境界轉了,那叫痴。我們有智慧的人如如不動,我們修我們的,他們炒他們的。政府是不是提倡炒股,我不是很了解,但是股票市場(我是學金融的)確實對經濟也有一定的作用,幫助融資,但不是鼓勵炒作、不是鼓勵投機,是用於作一個投資融資的工具,這一點也不能批評政府。 問:下面是陳居士的問題。如何觀心、照住、照見?自己如何照見自己的心,是否要把第八意識和肉身分離才行?具體如何做到? 答:觀心、照住、照見,《心經》裡面提倡的,就是讓我們平時管住自己的念頭。能夠管住自己的念頭,有這種覺察叫做觀照;觀照功夫得力,能夠讓自己的妄念不起,叫照住。在念佛法門裡面,做到觀照的能夠不起妄念,這是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所謂照見,就是理通了,真正是明心見性,自然不起心動念,得大定,這叫首楞嚴大定。心性本不動搖,他見性了,所以他就不會起這些妄念,在念佛人來講,這是理一心的境界。如何去做?平時我們最好是用念佛,就是老老實實念佛,也不要管我什麼時候觀照、什麼時候照住、什麼時候照見。你這些概念在裡面,就影響你照住、照見,你就動念頭了,「什麼時候照住?」這就沒照住。統統這些念頭都放下,就是安住在佛號裡面,這叫照住。 如何照見自己的心?就是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要明了,我們剛剛學習了印光大師《了凡四訓》的序文,就是致知。格物然後致知,致知而後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條龍的。如何來致知?致知就是覺察,觀照自己的念頭有沒有動惡念、有沒有生七情五欲的念頭、貪瞋痴的念頭。如何做?從格物開始,格物就是格除自己的物慾,跟自己的七情五欲做格鬥,要花費一番勉強的功夫,要真干,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不這麼下狠功夫去格除自己的物慾,照見是很難做到的。從哪裡落實?我們師父提倡的從《弟子規》開始,對照看我們的心行哪裡違反《弟子規》,馬上改過來,以《太上感應篇》對照,以《十善業道經》對照,每天寫功過格、寫日記,寫自己犯了哪條,以後不能犯,這是格物的功夫。你的這些妄想、惡念克服住了,自然你就功夫得力,自然而然你就照住、照見,不是求來的。是否把第八意識和肉身分離才行?不要這樣刻意去做,你這樣的方向有些問題。要從哪裡開始?就是從格物開始,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每天改正自己的心行,落實《弟子規》。具體如何做到?具體從《弟子規》開始,《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從這裡落實。 問:下面是陳居士的提問。如何才能做到念佛三昧?請開示。 答:這個問題在經裡面講得很多。念佛三昧最關鍵的,首先要做一個善男子、善女人,如果還有惡念,惡念都降伏不住,那沒有指望得到念佛三昧。三昧是正受,什麼叫正受?心裏面沒有妄念,沒有妄念的這種感受才是正受。用什麼方法得到?用念佛的方法。這裡念佛不是口念而是心要相應,佛的心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我們有沒有?如果不相應,那不可能得到正受。從哪裡做起?還是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從這裡做,首先斷我們的邪念、斷我們的惡念,這個是第一步功夫。這個功夫成就了,才談得上止妄歸gui真,達到念佛三昧,所以第一關你要老老實實的去過。 問:下面是馮居士的提問。學佛的人遇到好人好事就會說佛菩薩加持,但不是說萬法不離因果嗎?都是自己修來的。如未學佛的人聽了這句話,會否引起他們認為佛教是迷信? 答:學佛的人確實遇到好事成就了,都說這是佛菩薩加持,這是謙虛,謙虛是好、是美德,讓我們不要起貢高我慢,不是自己有能力成就,是眾緣和合。說到底這也是事實,確實是佛菩薩加持,不是說就讚美一下佛菩薩,不是。我們生在五濁惡世,《地藏經》裡頭講,五濁惡世眾生多造惡,起一個善念都不容易。所以佛委託地藏菩薩做幽冥教主,在佛滅mie度以後到下一尊彌勒佛出世以前,這段長期的時間裡面幫助眾生。眾生造惡,快墮到地獄的時候,墮到門口了,還要把他救過來,只要有一念善心,都讓他念念增長。所以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面,如果真有好人不起惡念頭,確實佛菩薩加持的,地藏王菩薩威神會加持;如果還有這些好事成就,確實是佛菩薩加持。我們真正明了,就不會起我慢心,我們確實還差得遠,自己的福報、自己的智慧很難成就好事,如果不是三寶威神加持,很難。我自己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我之所以能夠很順利告別自己的工作,跟師父上人來學習,在這裡很順利,每天還能夠練習講經兩個小時,有這樣的講台、有這麼好的老師、有這樣一些善友們的護持,這種因緣真是不可思議,不是我自己福報可以成就,確實是佛菩薩加持。當然,萬法不離因果,確實這是因果,好人好事總離不開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你要成就好事,你還得有福才能夠做得好事,沒福的人想做好事都做成壞事。想做好事,這是善根;能夠去做到好事,好事成就,這是福德;有因緣,因緣是什麼?佛菩薩加持,眾生的福報得以成就,確實這跟因果不違背。所以,確實是你自己修來的,但也是佛菩薩加持的。像我們念佛求生凈土的人,經裡頭講,念佛的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你累生累劫那種因緣福德善根修得不知多少,很厚。在座的能夠老老實實的念佛、能夠聽經、能夠專修凈土,我真是恭喜各位,你們的善根福德因緣,真叫不可思議!你看《無量壽經》里講的,阿闍王子見到佛,聽到佛講西方極樂世界,把金華蓋gai供養佛,然後回到自己座位上發了個願:願我做佛時都像阿彌陀佛那樣殊勝。他還沒發個願說要求生凈土,他只是發願說我以後作佛像阿彌陀佛那樣。什麼時候作佛?不知道何年何月,還有多生多劫,早著呢。阿闍王子發這個善念,他的善根福德是什麼?過去生中供養四百億佛。四百億佛,不得了,供的是佛,我們想供佛都沒有辦法,佛都不在了。他供養四百億,這個福德因緣不得了,他還沒發願往生,因為還少一點善根福德。我們現在真是想要求生凈土的,那個善根福德絕對比阿闍王子要多,多得太多,真叫不可思議。這也是你自己修來的,當然也是佛菩薩加持的,如果不是阿彌陀佛、十方諸佛威神加持,我們沒辦法遇到這個法門,這是經里說的。如果不是佛力的加持,我們哪怕遇到了,都不理解,即使菩薩來要學這個法門還要蒙佛加持,更何況我們凡夫。這個凈土法門,難信之法,難信不是對凡夫講,是對菩薩來講。世界上修行很高的菩薩,因為不相信這個法門,有一億菩薩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菩薩都退轉,我們能夠不退轉,哪裡會是自己的力量能夠達到?佛菩薩加持的。所以凈土法門是二力法門,自力是自己修來的善根福德,他力是阿彌陀佛、十方諸佛威神加持而得以成就。所以這不是迷信,是真實的。 問:請問,什麼事業都不做,兒子靠別人養,一心念佛,這也是學佛嗎,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答:什麼事情都不做,當然這個自己要隨緣,古人講,隨緣消舊業,再莫造新殃。我現在在一個家裡面做父母,我有贍養孩子的義務、有教育孩子的義務,孩子沒長大,我就要盡父母養育的義務,敦倫盡分,這是印光大師,凈土宗十三祖教導我們的,要盡好自己的本分。如果孩子長大了,他已經工作、成家,你的責任完成了,你專心念佛這就好。孩子沒長大之前,你還有這個義務,那就要好好的把孩子養大,好好的教導他,讓他成為一個守法良民,這是無量的功德,把這個功德迴向求生凈土,這是很好的。如果家裡有責任沒有盡到,說老實話,也很難一心念佛,因為障礙會很多。所以現在我們處在這個角色,要盡好這個本分。如果真是能夠什麼都不做,這裡講什麼事情都不做而能夠念佛,那是莫大的福報,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想想自己修了多大的福,有沒有這種福報,享受得起什麼事都不做而去專心念佛?這種人真有,確實是很大的福報,所以我們也要真修福。不修福,想念佛的因緣很難遇到,哪那麼容易的,冤親債主很多,他看你要念佛求生凈土,他才不讓你去,所以我們要積功累德。當然盡好本分就是修福,不用向外去修福,孝養父母就是修福,敦倫盡分,平時閑邪存誠,剋制自己的邪念,斷惡修善,就是修福,不用到外面去修福。每天保持自己的真誠心、慈悲心、愛心,這就是最大的福,這麼修法的。真能這麼做,把我的功德全部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總有一天這個因緣到來,我該盡的責任盡好、盡到了,我娑婆的緣也能盡了,這個時候就能往生極樂世界,是可以往生的,要有決定的信心。千萬不要攀緣,要相信阿彌陀佛一定來接你的,你別擔心,阿彌陀佛是信守諾言的,你真心往生,他決定來,就怕你不是真心的。 問:下面一個問題。我今年六歲了(是小朋友),非常喜歡上《弟子規》讀經班,我想問讀經班會不會繼續辦下去? 答:這個很好,你想去上這個讀經班是好事情。但是能不能辦下去,要問讀經班的老師,首先看看因緣條件能不能成熟。如果老師有這種條件,能夠發心辦讀經班教導小孩,不但只是讀,而且是帶著小孩子去做,這是非常好的,希望老師能夠發心成就。從這裡我們當老師的也看到,小朋友那種向學之心很值得我們讚歎。所以有機會,有這樣的同修能夠發心出來幫助我們的小朋友,那是很好的,也是莫大的功德。當然小朋友你讀《弟子規》,關鍵是要去做。譬如說「入則孝」,這裡面對爸爸媽媽的那種愛心、那種孝心,要每天去做,每天跟爸爸媽媽鞠躬、請安、服務,這是要去力行的,那你就是沒有白讀《弟子規》。 問:下面是位陳居士的問題,如何減輕身上的魔咒?譬如我現在道場裡面在座,但手臂上仍感到針扎、燒痛,且現場冷氣不算大,但膝蓋、關節一陣陣的痛,已經蓋上兩條毛巾了。如何減輕身上的魔咒? 答:我不知道為什麼您認為自己身上有魔咒,如果您覺得現場冷氣比較冷,蓋上毛巾可以減輕,可能是你身體比較弱一點,你可以多穿幾件衣服來現場。平時也可以注意鍛煉身體,像拜佛是很好的鍛煉,幫助我們身體氣血流通,而不至於有像關節痛這些毛病,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可能容易遇到。每天拜佛能夠拜上一百拜,特別是在家裡不要用冷氣,開著窗戶空氣流通,然後拜佛,現在夏天熱,拜得一身透汗很好。出了一身透汗的時候換件衣服,擦乾淨,也不要去吹風,更不要開冷氣,因為你拜佛運動之後,身體毛孔都張開了,開冷氣的話冷風氣進到毛孔裡面,傷你的筋骨,容易關節痛。平時注意生理衛生,鍛煉身體。出汗本身是排毒,把身上的寒氣排出來。我每天都在家裡拜一百拜,我是大拜、大磕,磕大頭,那是很好的鍛煉,我覺得效果很不錯,確實全身汗濕透了,很舒服。然後也不要馬上洗澡,等自己的身體全部都涼下來了再洗。毛孔張開著洗澡,濕氣進去不好,平時要注意。 如果你真的覺得身上有魔咒,如果這是真的,不知道你是怎麼樣感覺到的,假如真有這樣事情的話,你知道這可能是有冤親債主。你真正是要好好的念佛,每天念佛、修行的功德迴向給這些冤親債主,解怨。不要怨恨積累起來,不要跟他對立,不要他用魔咒我用個什麼咒跟他對著干,這個對立的心不好,要以慈悲心去感化。佛經裡面很多咒語,像我們普通念的大悲咒、往生咒,確實是咒語,這些咒語很多是鬼神的語言,人聽不懂,但是鬼神能聽得懂。這些咒語都是從慈悲心裏面流露出來的,大悲咒是大悲心裏面流露出來的語言,我們要用大悲心去念這個咒,這樣就有效果。這種咒語往往能化解這些魔咒,大悲心能解這些冤親債主。假如這些咒我們不會念,最好是念佛,念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就是咒,而且是無上咒、無等等咒!我們看佛經裡面有講,誦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名號不得了。 前天我在宿舍裡面讀書的時候,發現書桌旁邊有一個小飛蠅,很大隻zhi的小飛蠅,牠的腿在那抖,四腳朝天,看牠是奄奄一息的樣子。我這一看就趕緊合掌勸牠說,「飛蠅菩薩,你趕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念阿彌陀佛」。然後我就給牠念阿彌陀佛,念了一下子我就開著佛號,讓牠跟著佛號機念。下午我就來講課,晚上聽完經再回去,牠已經念佛念好久,回去看牠已經往生了,樣子很好看,牠是四條腿端端正正的擺bai著,站著走的。所以我就想到,這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眾生在臨終的時候能夠聽得一佛名號,牠不墮惡道。我想牠一定是往好的地方去了,牠很莊嚴。我又給牠念佛,念完之後又放著佛號,過了一天一夜我才弄個紙巾把牠包好,心裡想這個蚊蠅福報真大,別的蚊蠅死的時候,都死得很不好,牠ta還hai有這麼樣的禮li遇,用紙巾把牠埋葬,還給牠念佛,這恐怕是多生多劫的緣分。 我廚房裡有一些蟑螂,整個晚上都會出沒,我就在廚房裡掛著一個佛機,二十四小時放著佛號,然後就發現蟑螂少了,很多蟑螂恐怕念佛都念走了。我本來是想說,你先別走,你就聽聽佛號種點善根就很好。因為佛在經裡面講,「欲令我作佛時,智慧光明、所居國土、教授名字皆聞十方。諸天人民及蜎蠕類(就是這些昆蟲),來生我國,悉作菩薩」,這是阿彌陀佛發的大願,我們想到這一點,就給牠多種善根,說不定哪一隻zhi善根福德具足,牠能往生,結果很多都走了。今天早上我就發現,我的廚房窗外有兩隻鴿子,就蹲在窗台上面聽佛號,還聽得很認真,我進來牠都不知道,我洗碗的時候,牠ta突然警覺,然後就在外面飛了一圈,又回來繼續聽。這說明一切眾生真的皆有佛性,你用這個不可思議的佛號把牠喚醒,把牠的本善本覺喚醒,這是可以做到的。所以萬一真遇到這些冤親債主,我們用真誠、慈悲心去念阿彌陀佛佛號,是可以化解,是可以幫bang他喚回頭,能夠喚醒他的本覺、本善,他不會來冒犯你。 大概問題回答完畢,還有五分鐘,我們隨便聊聊。因為今天是「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既然是座談,也就拿點東西來談談。我每天都讀《無量壽經》,就體會到《無量壽經》上面有三句話,確實是我們修行的總zong綱gang領。這話就是,「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凈無染」。這幾句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做法藏比丘的時候修行的科目,我們現在學佛,也應該用這個來作為我們修行的綱領。這三句話其實就講的戒定慧三學。第一句「觀法如化」,這是智慧,看一切法、一切宇宙人生的現象都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真正這樣去認知、去觀察,知道我們現在所在的,就在我們這講堂裡面,就在當下,我們是在夢中,它是虛幻的,是我們這一念心所變bian現出來的,真的是這樣去認同,這是事實真相。我們雖然沒有入這個境界,但是要仰信,不要懷疑這樣的一個理念,這就是用覺jue照。真正做到觀法如化,他就照見,他有智慧看到夢幻泡影的事實真相,他就做到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智慧、這是般若。 要做到這個智慧,前面要有基礎,我們不要妄求這個智慧,智慧要有基礎,chu在基礎上紮根,基礎是什麼?是定。第二句「三昧常寂」就是定,我們的身口意都安住在般若智慧裡面而不動搖。念佛的人最好是用念一句阿彌陀佛來修定,定就是清凈心,能夠得到三昧,剛才講的正受,正常的享受,就是沒有妄念這些享受是正常的,常常處在寂靜當中,清凈念佛,這是定。 我們想得到念佛的清凈心,這個定下面還有基礎,那就是戒。戒是什麼?善護hu三業,所謂善護身業、善護口業、善護意業。身口意三業要遵守什麼?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經》講,身的三種惡業殺、盜、淫,不做;口的四種惡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不造;意的惡業貪、瞋、痴,不造。這是善護,護著自己的身口意,就像護著一個寶bao瓶,很小心,不肯讓它打碎。我們護著這個戒體,就好像護著寶瓶一樣,一下子不小心就可能打碎,所以我們要善護這三業,平時謹慎小心。從哪裡做起?你看三業,《無量壽經》里先講口業,為什麼?口業最容易造。最容易造什麼口業?譏ji他過,批評別人,說別人不對,甚至毀謗人家,這是口業,要從這裡開始修。所以修行從哪做起?從不批評人家做起,跟每個人都和諧,學會贊zan嘆tan別人,跟人家和諧相處。「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就是我們的戒律、我們的禮儀都要遵守。戒律和禮儀要以什麼為基礎?《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是我們的律儀,我們要善護,要善於遵守。善護意業就是清凈無染,首先在意念上放下貪念。貪,不外乎就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要把這個貪放下。貪的根本是什麼?是自私自利,要學會放下自私自利而去利他。我們師父上人教導我們,要一年內做到尊重別人、敬愛別人、關懷別人、照顧別人、幫助別人。大家在十樓的檯子上可以看到師父親手寫的,希望我們所有的同修要落實放下自私自利,幫助我們建立利他的思惟,這很好。然後慢慢我們的意念才能夠清凈,也能做到像儒家講的誠意正心。這是阿彌陀佛在因地里修行的因,將來就得極樂世界成佛的偉大的果。因就是戒定慧,我們現在希望往生成佛,也要在戒定慧上面去用功,具體是落實三個根,加上至心的念佛求生凈土,這一生決定成就!今天的時間到了,非常感恩大家的參與。末學是初學,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修行精華
※求教善知識,初學者在修觀音燒施法時,如何如理如法地觀想?
※第八章 八正道中修行
※金剛頂瑜伽他化自在理趣會普賢修行念誦儀
※有一本書叫, 沉與靜的人生修行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