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中的光影處理(轉載)

油畫中的光影處理(轉載) (2012-12-12 21:35:00)

轉載

標籤: 雜談 繪畫 美術 色彩 油畫

怎樣處理「光線與陰影」?

如何成功地運用光影是油畫寫生與創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物象的真實感往往靠畫面上亮色與暗色調有規律的變化產生。即使沒有色彩(指單色畫),明暗也能賦予一幅作品以真實感。也就是說,如果藝術家要在繪畫作品中創造一種空間幻覺,必須注意控制運用明暗色調。

恰當地運用光影並形成獨特藝術風格的現實主義畫家倫勃朗,吸收了卡拉瓦喬的明暗對比法,並將這種技法恰當地用於繪畫。《通姦的女人》是倫勃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這幅畫中明暗對比手法體現得非常明顯。他首先用深赭色畫出底層,再用經過加工的中間色以寬闊的畫筆塑造出物象的形體結構,然後根據畫面需要進行提白和透明罩染。如此反覆幾遍之後,亮部色層就會如浮雕般凸起。處於暗部陰影中的物象由於透明而依稀可辨。整個畫面籠罩著聖潔的光芒,洋溢著詩一般的意境和神秘的宗教氣氛。

運用光影作畫,要有一個明確的光源。現代畫家為了追求形式感,常常把體積的表現減弱到最低的程度,但仍以明暗創造整體氣氛。

印象派畫家對光影的認識,突破了明暗對照的傳統原則,毫無拘束地追求特定時間、光線下的色彩變化。雷諾阿曾把模特安排在斑駁陸離的樹蔭下,認真研究光點及樹葉陰影在人的皮膚與服飾上的奇妙變化。因此,在他的許多作品中總有光影中的色彩在閃動。莫奈對光的研究更為非凡,他將自然景色中光影的色彩分解、重構,即所謂的光學調色法。在莫奈的作品中陰影部分不再是深暗的顏色,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明度較低且加白調和而成的青紫色。

印象派將光影色彩平面化,野獸派創始人之一馬蒂斯則完全拋棄了光影變化。

陰影部分的色彩組成與協調畫面色彩的方法如何?

魯本斯曾這樣說:「在亮部你使用什麼顏色都沒有關係,只要你用相應的顏色去處理陰影。」

陰影指暗部和投影。陰影部分起主導作用的色彩可歸納為如下四種:

(1)較暗色調的物象固有色。是指物象在較暗光線下呈現出的色彩。

(2)亮部色彩的補色。是指物象在較明亮光線下呈現出的色彩補色。

(3)藍色以及藍色所能提供的冷色。

(4)反光色。即環境色。

在描繪物象的過程中,過分追求色彩的變化會破壞物象的真實感。要求得畫面色彩的豐富,又要使色調統一,就要做到色彩協調。

協調色彩是一種藝術,也是油畫藝術的重要因素。提香曾訓示他的信徒:「弄髒你的顏色」。意思是消除不和諧因素,達到色彩的真實統一。

(1)以主導色協調畫面色彩。

用一種起主導作用的顏色,使畫面統一於一種色調之下從而達到協調。比如畢加索藍色時期作品中的藍色;玫瑰色時期作品中的玫瑰色。根據主導色的色彩傾向繪製的作品種類:

暖色系列:以傾向於紅色、黃色、橙色、赭色為主導色的作品。

冷色系列:以藍色或者有藍色傾向的顏色為主導色的作品。

複色系列:以不同數量的補色混合,再與白色混合而成的灰色為主導色的作品。

(2)平衡協調畫面的對比色彩。

強烈對比的兩種色彩,在同一畫面上會產生衝突。協調它們的方法是求平衡,求平衡的主要手段是將兩種顏色混合成第三種顏色用之於畫面,這是直接畫法最常用的方法。

如何應用黑、白油畫色?

(1)白色油畫顏料的應用:

①白色作為明度最高、覆蓋力最強的顏色,常用來提亮某一局部色彩。

②將白色混入其它任何一種顏色中,都會使這種顏色明度提高、純度降低。

③與黑色等量混合能產生純灰色,不等量混合則會得到不同明度的灰色。

④要使顏色變淺,混入白色不是唯一的方法。在自然界中,任何色彩都隨著光線的強弱而變化。如紅色,當它變暗時傾向於藍紫,當它變亮時傾向於橙黃。也就是說,要提亮紅色必須同時加入橙黃色。

(2)黑色油畫顏料的應用:

①黑色與其它任何顏色調和都有可能成為「臟」色。

②黑色作為專屬色,一般獨立應用於畫面,或者與白色混合成灰色使用。

③傳統的調和黑色的方法有三種:

深紅+熟褐+半份翠綠=暖黑色

熟褐+普藍+半份翠綠=冷黑色

熟褐+翠綠+深紅=中性黑

(3)現代油畫的白色、黑色用法:

古典油畫使用白色顏料,除了調色外,主要是加強明暗對比,使顏料變得不透明以及在明部進行厚塗,目的是用白提亮顏色。現代油畫,尤其是印象派的畫家們在對室外光作了觀察之後,普遍在顏料中加入白色,使畫面總體色彩變亮。馬奈、莫奈、修拉等印象派畫家都把所使用的顏色不同程度地與鉛白混合,增加色彩的明度,獲得自然光色效果。

黑色在光譜中是找不到的,因此印象派畫家從調色板上剔除了黑色。之後他們又學會了調和「黑色」。把群青、洋紅、翠綠等純色調和在一起,使其接近黑色。雷諾阿稱黑色為「色中之皇后」,勞特累克、塞尚、高更、馬蒂斯、畢加索等現代傑出的油畫家都在畫中使用黑色,這使他們的繪畫色彩充滿了深沉的力量。

畫家的習慣用色是怎樣的?

從歐洲古代繪畫大師到今天國內知名油畫家都存在著個人習慣用色問題。這與畫家本身的色彩偏好和顏料性能有關。在深入了解了油畫色的基本性能之後,畫家可根據個人的調色習慣選擇穩定性較強的顏色。

英國畫家喬書亞·雷諾茲曾這樣說過:「四種顏色便足以調出任何所需求的顏色」。因此雷諾茲幾乎是藝術家中使用顏色最少的人,據他的一位傳記作家記載,在他的調色板上的顏色除白、黑之外,僅有那不勒斯黃、朱紅、淡紅和普藍。另一位主張使用有限顏色的藝術家是英國宮廷細密畫畫家尼古拉·希利亞德。他反對使用渾濁的顏色,他喜歡使用的顏色有威尼斯群青、紅色、綠色、黃色和桑葚色(一種帶紅味的紫色)。卓越的色彩大師倫勃朗同樣也只用少數幾種顏色作畫,如暖而亮的黃、沉著的紅、暖而暗的深褐以及冷色的青、藍、綠等。

或許古代畫家使用顏色少是因為顏色類種有限。然而19世紀的印象派畫家所使用的顏色也並不多。比如印象派的代表性畫家莫奈,用得最多的是群青、鈷藍、中鉻黃。另外還有翠綠、寶石綠、朱紅、紫紅,但用得不多。1880年之後,他的作品中又加入了鈷紫。後印象派畫家凡·高則喜歡使用黃色(鎘黃),他認為黃色是最美麗、最具生命力的色彩。黃色在凡·高的扭曲筆觸中堆積起來,像火焰一樣,表現出一種精神上的人格力量。

被公認為20世紀最重要、最具革新精神的靜物畫家喬治·布拉克(法國),他的調色板最有特色,只有白、黑、生赭、少量檸檬黃和一點紅色。難以想像他是怎樣調色作畫的。

75.什麼是厚塗、半厚塗、薄塗和暈塗法?

厚塗——即是使用濃稠、多油的顏色進行畫面堆砌,它是油畫顏料獨有的著色方式。由於油畫色乾燥慢,因此在作畫過程中,厚塗的顏色可以隨時刮掉或覆壓。厚塗是有計劃155地厚堆顏料,目的是突出重點、塑造質感。堆砌而成的三維實體,給油畫作品帶來厚實的外觀。厚塗技法適用於質地粗糙結實的支承材料,可使用油漆刷子、刮刀等多種工具作畫。一般使用濃稠的油畫色和聚合調色劑調色,如果使用醇酸樹脂調色油,能使顏色更加濃稠、更加潤滑,同時也能給畫面增添光澤。倫勃朗是最早使用「厚塗畫法」的藝術家。在他的作品中,人臉亮部的顏色很厚,因此在阿姆斯特丹有人諷刺他的肖像畫可以用鼻子掛起來。

半厚塗——是魯本斯在油畫技法方面的一大貢獻。他在使用透明畫法的同時使用半厚塗畫法,也就是繪製覆蓋性色層,這種色層被魯本斯用於人物的肌膚部位,形成較鮮明的肉色。魯本斯直接在畫布上調色,創造了最早的「直接作畫法」。

薄塗——是相對厚塗而言的。它不同於罩染,而是用不透明色覆蓋。既能大面積使用,又能用它進行局部刻畫。在透明畫法中使用薄塗技法,可以恢復罩染時變暗的高調部位。罩染與薄塗兩種技法能夠完美結合,在深色和陰影部分用重色罩染,在人物臉部和服飾細節部位用飽和的顏色薄塗,會使畫面色彩豐富、質感強烈。

暈塗——是達·芬奇獨創的特殊繪畫技法。這種畫法的特點是在畫中間色調和反光部位時特別注意過渡,在明暗交界處,幾乎看不到明顯的交界線,尤其在表現人的臉部和人體轉折處,畫得十分柔和、圓潤,用色很薄,暗部更是乾淨透明,皮膚的彈性與肉感被表現得極為真切。暈塗使達·芬奇所描繪的人物形象及物體輪廓變得含糊不清晰,彷彿浮動於薄霧之中,只有體積感呈現在畫面上。因此,暈塗法又稱薄霧法。這種方法被拉斐爾繼承並發展,創造了圓潤柔和的獨特風格。如拉斐爾的木板油畫《椅中聖母》。

擦塗與擦抹技法有何不同?

「擦塗」就是用畫筆蘸上濃稠的顏色在已乾的色面上用拖筆磨擦的方式完成從亮色塊到暗色塊的過渡及亮部、高光的色彩。擦塗法用來將亮色覆蓋到暗色上,多見於古典繪畫中的「提白」。

現代繪畫的奠基者提香是位擦塗技法大師。在《皮埃特羅的畫像》中,提香巧妙地使用了擦塗技法,完成了高光和明暗關係的轉換。另一位擦塗技法大師倫勃朗在他晚年的自畫像中運用枯筆和少量的濃稠顏料擦塗面部,創作了極具感染力的畫面。如倫勃朗《自畫像》。

「擦抹」技法多用於油畫單色平塗階段。首先在白色底子上用單色進行簡單構圖和鋪色,然後用畫筆(可蘸松節油)擦去著色部分,露出白色底子。這是一種逆反畫法。由於擦抹必須在濕色上進行,因此這種技法特別適合油畫初始階段。擦抹後的色層幹了以後可作為底色在上面繼續作畫。

什麼是色調畫法和色彩並置中和法?

色調畫法是在單一的主色調中逐漸加強色彩和形體塑造。通常先用褐色、綠色等中性色粗略地畫出大關係,然後將其它顏色加進去,使畫面色彩逐漸豐富起來。主色調只是基本色調,其它顏色通過基本色調產生協調統一的感覺。主色層未乾時,其它顏色可以直接揉入其中;主色層干透時,可利用透明法罩染或覆蓋。古典油畫作品通常以褐色底層為主色調,然後盡量拉大亮部和暗部的對比,通過罩染賦予畫面以奇特的魅力,這種效果優雅而沒有刺目的色彩。

利用單一顏色的極微妙色層變化產生豐富而和諧的色調畫法,開始作畫時,畫家能夠從容不迫地朝明暗兩方面進行,但不能急於求成,強烈的亮部和艷麗的色彩一定要在繪畫結束時進行自然處理。

寫生時,先將簡單的兩三種顏色用松節油稀釋後快速薄塗再細緻刻畫的方法即是借用色調畫法。底色層一般為灰色,常用的顏色有褐色、棕色、土色、綠色等。比如靳尚誼先生畫人物畫時,首先用大筆蘸松節油調褐色、土紅、灰綠將人物和背景薄塗一遍再細緻刻畫。

在灰色層上可以大膽使用儘可能鮮亮的顏色,然後用半透明的中性色使色彩達到所需要的效果。

這種畫法的規則就是:先使畫面具有灰色效果,而最後加入幾種較鮮的顏色;或者開始用最鮮艷的顏色,然後再用半透明的中性色,使畫面的色調降低到所要求的效果。

色彩並置中和法是色調畫法的變體,它要求畫面上一切色彩都要從屬於大的神秘的主色調,將對比色與純凈鮮明的單獨顏色並列,如用綠色或其它顏色使鮮紅色變得灰暗和諧。提香是色彩並置中和畫法的發明者,他採用「弄髒」手法把過於生硬的色彩減弱,讓它們統一於整體之中,最後再使用透明色消除顏色本身的特性而賦予色彩以神秘感。在提香的畫中,過渡色有時是用手指平抹產生的,人體和衣飾中的過渡色則是讓底色透出覆蓋層產生的。所有畫上去的灰色與視覺灰色並置起來看,都是和諧統一於主色調之中的。

78.什麼是對比色畫法?

對比色畫法是通過冷暖色的連續對比變化達到色調的和諧統一。作畫初通過畫筆和畫刀的靈活運用將對比較強烈的色彩塗滿畫布,再用調色刀迅速把顏色刮下來,使畫面留下薄薄的色層,然後用刮下來的顏料調成灰色調整畫面色彩,或通過覆蓋對比色使之變得優雅。這樣可以使粗俗色成為變化微妙而和諧的色彩。

畫家使用對比色作畫一般是趁底色層未乾時進行。在此畫法中,畫刀的作用很大,它能使平淡的色彩產生豐富多變的效果,畫刀還可以除去不合意的色彩,能避免用松節油擦洗產生的色彩損傷。除刮外,畫刀還可以用抹、揉等方法使對比色協調統一。

對比色畫法可以使畫家非凡的能力和快速的繪畫技巧都得到表現。這種畫法有時也是通過較大色調變化的連續對比來達到的。比如,畫家首先在畫面上使用某一鮮艷的顏色(如藍色),然後努力尋找這種鮮藍的對比色。在畫面上經過對比和試驗來調整,由單調的對比逐步發展為十分和諧的繪畫整體,其效果會出乎意料地微妙。

對比色畫法的代表性畫家是卡拉瓦喬,受卡拉瓦喬影響的委拉斯開茲和倫勃朗都非常熟練地掌握了這一技巧。

從印象派開始現代油畫更多地運用冷暖色對比法,創造出閃爍著自然光彩的畫面色彩效果。從此,傳統繪畫中所強調的明暗對比,開始由冷暖對比所替代。

互補色作為冷暖對比最強烈的色彩,更能發揮色彩強烈的衝擊力。在塞尚的靜物畫中,經常三對互補色同時出現,紅綠和橙藍構成清晰的對比,黃紫則起輔助作用。色彩有濃有淡,有明有暗,這樣便取得了具有高度涵蓋力的混合色調。

凡·高深有體會地說:「兩種互補色結合在一起,它們相互融合、相互對比,相近色調間那種神秘的震顫,表現出兩個戀人之間的愛情。」如凡·高的《向日葵》。

什麼是一次完成作畫法?

一次性作畫法要求畫家從一開始便要考慮到作品的最終效果,并力求在短時間內使用直接畫法完成。畫家需具備良好的素描造型基礎和敏感、準確的色彩感受力。

使用一次性作畫法最好用單純的平鋪技巧。從局部開始,用新鮮、純凈和稍稍調合的顏色在畫面上著色,著色前要先畫出線描稿,著色時不能塗得太濃太厚。等到自己的意圖明確之後,重點強調出醒目的起決定性作用的部分,有效地在底色上塑造出物象的色彩關係和體面關係,在調色中盡量少用或不用調色液,最好使用直接從顏料管中擠出的顏料,將顏色平塗或並置於畫面。小幅作品可趁濕一次完成,大幅作品可採用局部完成法,採用銜接油等材料處理銜接處。畫家朝戈採用的即是一次性作畫法。先有秩序地從左至右鋪色,漸漸擴展到整個畫面,色彩鮮艷飽和,色塊對比強烈明朗。第二、三遍上色只是進行局部修飾和潤色,如圖35。

一次作畫法不單指平鋪一遍顏色。凡是即刻充分展現畫面最終效果(色彩和形體關係)的方法均可稱為一次作畫法,即使在已乾的色層上覆蓋新色層展現最終效果也屬一次性作畫法。一次性作畫法如果在灰色底子上進行,既能縮短作畫時間,又能產生和諧的效果。在非白色底子上作畫不可塗色過薄,因乾燥過程中底色會「吃掉」部分顏色,使著色層的明度、飽和度降低。

一次性作畫法最適於戶外寫生。在室內寫生或創作使用一次性作畫方法時,必須等色層乾燥後再進行局部刻畫和調整。

古典油畫採用一次完成作畫法的技巧和藝術成就,已達到了歷史的頂峰。委拉斯開茲是一次作畫法的典型代表。首先用稀薄的赭石等顏色鋪滿畫面,初步描繪出主要結構和明暗關係。等底色層干透後,再塗覆蓋色,每進行一步都採用一次作畫法趁濕完成。這種畫法又稱作長時間的一次完成畫法。

現代畫家採用長時間的一次完成畫法,起初不一定使用赭石、熟褐等中性色,但也只使用一到三種有限的顏色。不是急於鋪上大量強烈的顏色,而是把畫面作為一幅大的「水彩」素描來考慮,以體感、形式和位置為目標,來確定構圖。之後,細節和質感通過運用飽滿的、不透明的油畫色逐步實現。初步階段調色液主要使用松節油,在著色過程中最好用「三合一」調色油。它能使顏料更加稠化,也會改善其干化的質量。

一次完成畫法一般採用白色底子,特別是長時間一次完成畫法,不採用有色的底子,因為稀釋的顏色在白色底子上更能獲得滿意的效果。由於大部分顏色的調和是在畫面上直接進行的(直接畫法),因此鬃毛畫筆特別是圓頭鬃毛畫筆比軟毛畫筆更適合這種畫法。

在繪製較大畫幅的作品時,要採用一次完成作畫法,為保持畫面的濕潤,必要時可使用丁香油等慢干劑。盡量避免使用乾燥度較快的顏料,如鈷類、棕土、鉛白等。

什麼是「濕蓋濕」畫法?

「濕蓋濕」畫法是就一次性完成法而言的。一次性完成畫法自始至終都是使用大量未經稀釋的油彩趁濕畫到畫面上去的。這種方法能夠直接將新鮮顏料調和到畫面中未乾的色層中。因此,「濕蓋濕」畫法又稱趁濕畫法或濕畫法。

採用這種趁濕作畫法,最好讓畫筆飽蘸顏料,還要準備一把靈活方便的調色刀。因為濕顏料會堆積很厚,導致畫布負載過重,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可用調色刀颳去多餘的顏料。如果刮下來的顏料有用,可再用刮刀或畫筆將它們塗到畫面恰當的位置上。整個作畫過程色彩的調和基本都是在畫布上進行的。

這一技法要求使用的油畫色不能幹得太快,最好使用直接從錫管里擠出來的新顏料。對於乾燥速度較快的礦物質顏料,可添加薄荷油等慢干劑使用。如果使用珂巴樹脂上光油來調色,能提高顏色的光澤度,產生琺琅質般的效果。

借用油畫顏料幹得慢且容易調和的特性,使其相互滲透、融合,以達到極其微妙效果的方法,一直為古今畫家所採用。到了現代畫家手中,趁濕畫法更為輕鬆自如。馬奈早期受西班牙繪畫影響,發展了濕蓋濕畫法,即將混合色直接敷於畫面。雷諾阿先用透明、半透明色在淺色底子上薄塗,再用濕蓋濕畫法上色。馬蒂斯則以快速的、不甚連貫的筆法鋪設原色,使畫面色彩強烈燦爛,再用濕蓋濕畫法,使畫面產生和諧的色彩。

推薦閱讀:

心有多靜,福有多深(0413)第842期光影心拍客
《末世光影---王朝的黃昏》之你的國 我的錢
光影理論 聽雨軒sjh
【柒攝影--攝影師】於長仁《跳台下的光影》

TAG:油畫 | 轉載 | 光影 | 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