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基督教
什麼是基督教: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新教、東正教、基督教馬龍派統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馬龍派的統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但在本詞條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總稱,而不是新教。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約為21.4億信徒,為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亞洲、非洲的信徒的發展最快。
答覆共 6 條
一、歷史 (參考基督教歷史) 1. 起源 基督教發源於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社會,並繼承了猶太教耶和華神和救主彌塞亞(根據希臘文翻譯為「基督」)等概念,以及希伯萊聖經為基督教聖經舊約。 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 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 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政下的猶太教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穌的心意卻是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基督教會。 耶穌復活的這一天成為後世的復活節(每年春分以後,又逢月圓的第一個星期日)。教會又定了十二月二十五日為耶穌的生日而則成了聖誕節(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耶穌出生的那一年被後世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但因計算錯誤,耶穌實際出生的年份應為公元前六年或四年)。 部分非基督教信徒的史學家認為,耶穌傳達的教義更加接近猶太教,而保祿(又譯保羅,Paul)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範圍。 2. 發展 在起初的一二百年間,基督教是作為異教被政府(羅馬帝國)禁止的,基督教信徒受到迫害,甚至被處死。直到313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從而使基督教成為政府所允許的宗教。325年,尼吉亞信經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上通過,並成為基督教的最基礎的原則,現在幾乎所有的基督教教派都接受這一原則。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從此,基督教開始迅速發展起來。 476年,羅馬帝國在內部矛盾和外族入侵下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基督教也開始分裂為東正教(自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自稱公教),兩個教派都自稱是基督教的正統。羅馬教皇(教宗)是天主教最高領導者,而君士坦丁堡牧首則是東正教的首領。到1054年,東部教會和西部教會互相宣布把對方主教驅逐出教,標誌著天主教和東正教正式分道揚鑣,稱為基督教大分裂。 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的控制之下。西羅馬地區的教會和國家為解放聖地耶路撒冷在1095年-1291年間先後八次十字軍東征。 16世紀,德國、瑞士、荷蘭、北歐和英國等地發生了宗教改革運動,它產生出脫離天主教會的基督教新教教會。領導人物是馬丁·路德、加爾文等人,他們建立了新教和聖公會,脫離了羅馬天主教。中國所稱的「基督教」,基本上都是這個時候產生的新教。 3. 基督教在中國的歷史 (參考中國基督教)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基督教開始傳入中國,但當時傳入中國的是一般被認為是異端的聶思脫里派(中國稱景教),後來在唐朝會昌五年(845年)被禁止傳播。元朝時基督教(景教和天主教)又再次傳入中國,元朝滅亡後又中斷了。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穌會派來利瑪竇,他被允許在廣東肇慶定居並傳教,成功的使天主教在中國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東正教開始在中國傳播。1807年,新教派遣馬禮遜來華傳教,新教也開始在中國傳播。鴉片戰爭以後,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為基地迅速發展。1843年,洪秀全藉助基督教的教義,自稱是耶穌的弟弟,建立「拜上帝會」,後來建立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王良佐神甫等的倡導下,中國天主教進行了「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反帝愛國運動,中國天主教成為中國宗教徒自辦的事業,成立了中國天主教愛國會。1950年,吳耀宗等中國新教領袖發表了《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的「三自宣言」。中國基督教擺脫了外國差會的控制,實現「自治、自養、自傳」,獨立自主自辦基督教事業。天主教徒解放初約有270多萬人,到2006年約有500萬人;基督教徒解放初約有70多萬人,截至2006年,基督教信徒已超過1600萬人。 二、教義 (參看尼西亞信經) 1. 共同教義 基督是「基斯利督」的簡稱,意思是上帝差遣來的救世主,為基督教對耶穌的專稱。所謂基督教,是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統稱。該教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於公元1世紀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穌創立。相傳他是上帝的獨生子,為聖靈感孕童貞女瑪麗婭而降生;傳說他掌握了很多神術,讓瞎子復明,跛子行走,死人復活,但是因為猶太公會不滿耶穌基督自稱為上帝的獨生子、唯一的救贖主,把他交給羅馬統治者釘死在十字架上;據傳死後第三天復活,顯現於諸位門徒,復活第40天後升天;據稱還會於世界末日再度降臨人間,拯救人類,審判世界。他的受難是12使徒中猶大的出賣造成的,受難日為星期五,最後的晚餐連耶穌有13人,所以在西方,13是人們忌諱的數字,並且與星期五一起視為凶日。 儘管有三大教派,但是基本教義都是相同的。即上帝創世說,原罪救贖說,天堂地獄說。《聖經》,由《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兩部分組成,是基督教的經典。十字架是基督教的標誌。他們信奉的「上帝」或「天主」只有一個,但是包括聖父、聖子、聖靈(聖神)三個位格。 上帝:基督教信仰聖父、聖子、聖靈三而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體:聖父是萬有之源造物之主、聖子是太初之道而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聖靈受聖父之差遣運行於萬有之中,更受聖父及聖子之差遣而運行於教會之中。但這三者仍是同一位上帝,而非三個上帝(三位一體)。 創造: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宇宙(時間和空間)萬物,包括人類的始祖。 罪: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中違逆上帝出於愛的命令,偷吃禁果,想要脫離造物主而獲得自己的智慧,從此與上帝的生命源頭隔絕,致使罪惡與魔鬼纒身,而病痛與死亡則為必然的結局。後世人皆為兩人後裔,生而難免犯同樣的罪,走上滅亡之路。 救贖:人生的希望在於信奉耶穌基督為主,因他在十字架上的贖罪,並他在三日後從死里復活,使悔改相信他的人一切的罪皆得赦免,並得到能勝過魔鬼與死亡的永遠生命。 靈魂與永生:人有靈魂,依生前行為,死後受審判,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進入永生。怙惡不悛者,將受公義的刑罰與滅亡。世界終有毀滅的末日,但在上帝所造的新天新地中,卻是永生常存。 2. 不同教派的教義(參見基督教派) 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項聖事,即聖洗聖事、堅振聖事、修和聖事、聖體聖事(彌撒)、婚配聖事、聖秩聖事、病人傅油聖事。在這其中,彌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誦經也是天主教信徒經常進行的活動,這些經文大都是一些經過編排好的重要經文的連禱,例如天主經,宗徒信經和《玫瑰經》。 東正教:東正教派的神學和對於經卷的解釋都是遵循基督教興起初期所傳下來的典範。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繼續和延續基督傳給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傳給早期教會僧侶的神學和信仰。從某種意義上說,東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 新教:新教具有與天主教和東正教不同的教義,比如:強調「因信稱義」,即得以稱義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為祭司,因為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聖經為最高的權威,並只承認洗禮和聖餐禮兩者為聖禮,這與天主教和東正教注重聖事(即聖禮)的傳統截然不同。 三、主要節日 基督教主要節日有聖誕節,受難節,復活節,升天節,諸聖日(萬聖節)等,天主教和東正教還有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命名日等節日。 聖誕節:12月25日。耶穌誕辰。 復活節: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間,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日,紀念耶穌復活。 感恩節:(美國傳統節日,而非基督教節日)11月的第四個禮拜四(美國),或10月的第三個禮拜六(加拿大)。
回答者: haojieking520 - 秀才 二級 9-1 15:01
關於基督教 與佛教、伊斯蘭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崇奉耶穌為救世主。分為許多派系,包括羅馬公教(在中國亦稱天主教)、正教(亦稱東正教)、新教(在中國通稱基督教或耶穌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較小派系。各派系內部亦常分成一些派別或宗派。起源於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相傳為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信奉者稱耶穌為基督(希臘文Christos,轉譯自希伯來文māshiah,漢譯彌賽亞,意為受膏者,原意指上帝敷以聖膏油而派立來複興以色列國的救世主)。最初為猶太教一下層派別。1~2世紀間逐步同猶太教分裂,成為新的宗教。基督教一詞最初見於2世紀初安提阿的伊納爵《致馬格尼西亞教會書》,指區別於猶太教、崇奉基督為主的新教派。此後傳及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地。4世紀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中世紀時在歐洲占統治地位,是歐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11世紀分裂為羅馬公教和東正教。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新教又從羅馬公教中分裂出來,出現了路德宗(亦稱信義宗)、歸正宗(亦稱加爾文宗)和安立甘宗(亦稱聖公宗)三大新教主流派;後又陸續分化出其他許多宗派。以後,基督教各派系逐漸傳遍世界各大洲,對歐美各國歷史、文化有深遠影響。 早期基督教 歷史背景公元前後,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征服地中海沿岸歐洲、西亞、北非的大部地區,建立起龐大的奴隸制世界性帝國——羅馬帝國。統一的大帝國促使希臘和羅馬哲學熔於一爐,東、西方民俗和宗教互相滲透。這時帝國境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奴隸起義和民族獨立戰爭此起彼伏。但各次起義都在強大的帝國武裝殘酷鎮壓下失敗。各被壓迫民族,尤其是其下層勞動群眾,無力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獲得解放,其義憤和渴望更加強烈地表現於宗教激情。當時羅馬帝國境內,各種形式的宗教到處孳生、流傳。基督教即產生於這樣的歷史環境中。 猶太民族建立的國家自公元前6世紀亡於巴比倫後,先後經歷波斯和希臘的統治。公元前167年馬加比起義,後在耶路撒冷建立哈斯蒙尼王朝(即馬加比王朝),公元前63年又亡於羅馬。羅馬封立依附者希律為猶太王。希律死後,羅馬統治者又將其轄地分給希律的三個兒子管理。其中統轄猶太、撒瑪利亞、以土米亞的阿基老因暴虐無道,激起民憤,公元6年被羅馬廢黜,其轄地由羅馬直接派總督統治。相傳將耶穌釘死十字架的,即為羅馬駐猶太總督本丟·彼拉多。此後, 66~70年又發生巴勒斯坦全境猶太人大起義,旋遭羅馬鎮壓而告失敗。大批起義人民被釘十字架或販賣為奴,耶路撒冷被毀。從馬其頓統治時期至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毀的300多年間,猶太教曾發生深刻的變化。彌賽亞復國的期望多次成為泡影,帶有末世論色彩的啟示文學流傳民間,對鼓勵群眾與征服者進行鬥爭起了一定作用。這期間,散居在巴勒斯坦以外各地的猶太人,與異族雜居,接受後期希臘文化的影響,雖然以會堂為中心繼續保留猶太教的傳統,但在政治上大都已不再同羅馬統治者對抗。留居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根據經濟、社會地位和對羅馬統治者的政治態度,形成了幾個宗教政治集團。最重要的有撒都該派:由祭司、貴族和富商組成,遵奉猶太的律法書,但屈從於羅馬的統治;法利賽(意為隔離者)派:由文士和律法師為主體組成,遵奉律法書和口傳律法,以嚴守猶太教傳統相標榜,強調與異教、異族隔離,對羅馬持既不明顯合作又不公然對抗的態度;奮銳黨(亦譯吉拉德派):由下層反抗分子組成,反對外族侵略者和依附侵略者的猶太當權者;艾賽尼派:由農牧民眾和手工業者組成,曾積极參加反羅馬鬥爭,組成有無相通的共同生活社團,嚴守派規,寄希望於彌賽亞來臨以解脫塵世苦難。據聖經所載,耶穌對撒都該派和法利賽派持嚴厲的批判態度。他的12個門徒中有一人屬於奮銳黨。現代多數學者根據對死海古卷的研究,認為原始基督教有部分教徒和艾賽尼派的庫蘭社團有許多共同之處。 就哲學思想來說,當時對基督教影響較著者,有強調理念論、神秘經驗和靈魂不滅的柏拉圖主義,和宣揚人類一體、天人諧和、同由一心主宰支配,並提倡恬淡寡慾、節制有度的宗教道德的斯多噶主義。兩者又被亞歷山大的猶太哲學家斐洛熔為一爐,並同猶太教教義雜糅為一體。他用寓意釋經法,力圖使猶太教的聖經(即後來基督教的《舊約》)和柏拉圖主義、斯多噶主義相統一,並以希臘哲學中的邏各斯(Logos,漢語新約譯為「道」)作為解釋上帝本身及其與世界和人類關係的基本概念。 此外,當時在地中海東部地區流行著一些神秘宗教。如弗里吉亞的大母教在每年春分紀念阿提斯神的死而復生,並由祭司取血獻祭;埃及的伊希斯·俄賽里斯教則流傳著聖母哺育聖嬰的形象,並強調重生的意義和對來生的希望。特別是起源於波斯的密特拉教,入教者須經歷一定的考驗和儀式,主張所有教徒都是弟兄,平等團結。從該教所遺碑銘中可知其不少神話、教義和儀禮;如以冬至之後的12月25日為密特拉的誕辰,舉行宗教宴筵時使用麵包和酒,以及用血作洗禮等。在後出的基督教中有許多情節與這些神秘宗教相近,有史家認為可能是受其影響所致。 早期教會的傳說基督教根據《新約·使徒行傳》稱:1世紀30~40年代,即相傳耶穌死後的十幾年內,耶穌所選使徒們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建立初期教會,過著「凡物公用」、互通有無的集體生活,遵守猶太教規,參加猶太教聖殿的崇拜。這時的核心領袖是眾使徒之首彼得和耶穌之弟(或作表弟)雅各。他們確信耶穌就是彌賽亞,雖然被殺,但已經復活升天,不久還將再臨。他們受到其他猶大教徒的反對和迫害。當第一個殉道者司提反被害後,信徒開始向巴勒斯坦其他城市和農村分散。30年代後期,原來熱衷於迫害基督教徒的猶太教徒保羅,在經歷了一次異常的宗教經驗後改信基督教,並積极參加傳教活動。這時基督教已開始傳到小亞細亞和塞普勒斯一帶。在接觸各地其他民族時,發生了一個對基督教前途具決定意義的問題:是繼續遵奉猶太教的教規,尤其是割禮,把自己局限於猶太民族之內;還是打破狹隘的民族意識,向非猶太人傳教。約在40年代後期,在耶路撒冷的一次會議上,以保羅為首的世界派和恪守猶太傳統的民族派展開辯論。結果保羅派獲勝,從此基督教便沿著世界化宗教的方向發展,並遠傳到希臘、羅馬等地,建立教會。及至70年猶太人起義失敗,耶路撒冷被毀,猶太人失去了他們的民族宗教中心。在此後40餘年中,教會經歷著一些重要的變化和發展。這時教會的成員還大多是貧苦的勞動群眾,有時還遭到帝國當局的迫害。發生在羅馬皇帝尼祿和多米提安在位時的兩次迫害,對早期基督教的發展有重要影響。隨著基督教向地中海東部傳播,教會通過和各地各族人民的接觸,吸收一些其他宗教的思想和習俗,逐漸形成比較定型的組織制度、聖禮、節期和崇拜儀式。 古代公教會的形成基督教組織體制的基本定型化約始於2~3世紀間。關於這個時期,現存可信的歷史文獻已較多。後世史學家多稱之為「古代公教會」的形成期。「公教會」原意為不分地域、種族的普世教會。古代公教會一般指西羅馬滅亡前,基督教東西兩派的分裂尚未明確化期間的古代正統派教會。 2世紀,基督教已傳播到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地。第一代的教會領袖(使徒及其助手)都已死去。教會亟需建立穩定的組織和領導體制。以1世紀末已經出現的主教(希臘文Episcopos,又譯監督)為首,輔以長老和執事的三級教職制開始形成,但主教集權制尚未確立。崇拜儀式和聖禮逐漸定型化。至於經典,除了從猶太教繼承過來的舊約之外,新約尚未正式編成。當時已有4本福音書和13封「保羅書信」以及幾卷後來被列入正典聖經的書卷在教會中流傳。有些還在一些地方教會中享有與舊約同等的地位。此外,還有當時教會領袖所寫的幾種著作,後來被稱為「使徒教父著作」(見教父),亦享有較高權威。 這時羅馬帝國對境內的各種宗教,只要對帝國統治不構成威脅,一般都採取寬容政策。但由於基督教徒拒絕敬拜皇帝的塑像和經常秘密舉行愛宴和聖餐禮等,招致羅馬當局的疑忌,因而遭到歧視和不同程度的迫害。一般說來,這期間對基督徒的迫害多屬偶發性或地區性的,並非帝國的既定政策。基督教雖處於非法地位,但可以購置教產及傳教。只是在249~260年和303~305年,即羅馬皇帝德修斯、瓦勒里安、戴克里先和加勒里烏等在位時才發生了幾次全國性的嚴厲迫害事件。 由於當時基督教幾乎已傳遍整個羅馬帝國,所以也有較富裕者和知識分子入教,有些教會逐漸擁有較多財富。教會領導人的社會成分也隨之發生變化。 120~220年間出現一些護教士,他們已不是對迫害提出抗議和譴責,而是向羅馬皇帝和知識界申訴,說明基督教的信仰內容和制度習俗的合理和無害,力圖消除反教者的誤解,博取寬容和同情。著名的有誇得拉都、阿里斯蒂德,殉道者查斯丁、阿特那哥拉、提奧菲錄和德爾圖良等。他們用邏各斯的概念來解釋基督的神性,使之與一神論的信仰統一起來。 在教義方面,這時尚未形成規範化的統一標準,多種見解並存。其中有些後來被佔優勢的派別視為異端。較突出的有接近猶太教的伊便尼派(意為窮人派),主張耶穌實為約瑟和馬利亞的兒子,否認基督的神性,近乎「嗣子說」。另一是幻影派,否認基督的人性,認為肉體的耶穌不過是個幻影。還有基督教諾斯替派(又譯靈智派),根據諾斯替教的善惡二元論,反對「道成肉身」的教義。受到這一派影響的,有馬西昂派,他們拒絕接受舊約,只承認保羅的10封書信和經他們刪改的《路加福音》。此外,還有孟他努派,強調聖靈直接啟示,宣傳末日已近,基督即將再臨,千年王國即將實現,反對教會的世俗化傾向。反駁這些說法的一些教會領袖,後來亦被稱為護教士,如愛利紐、希坡律圖、奧利金、西普里安和路濟安等。但其矛頭所向已不再是帝國當局,而是教內他們所謂異端者。 基督教神學已有趨向體系化的發展。同時,教會感到有必要從流行的基督教文獻中選出某些書,承認其具有聖經的權威。但新約正典的最後確定,到4世紀才完成。此外,教會以接受教徒施行洗禮時所用的「洗禮信式」為基礎,制定一種簡明扼要的條文,以表達信仰最基本的內容,稱為信規。是為後來信經或「信條」 的雛形。 基督教的國教化至3世紀末,基督教已成為一支相當顯著的社會力量,其多數領導成員的社會成分雖已上層化,但基本群眾仍多屬中、下層平民和奴隸。在幾次大規模的迫害中,基督教非但沒有被消滅,反而在人數和社會影響上有所發展。4世紀初,內外矛盾的日益加劇,帝國當局對基督教的政策有所改變。313年帝國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東部皇帝李錫尼在米蘭會見,聯名發布「寬容敕令」(史稱「米蘭敕令」),宣布基督教可與所有其他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視。從此基督教成為官方認可的合法宗教,並得收回教產。君士坦丁在戰勝李錫尼後,進一步扶植基督教,於325年在帝國東部尼西亞召開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後被稱為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為帝國政權直接干預教會內部事務以及教義和崇拜儀禮的開端。 從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到787年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在東部共舉行七次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均由帝國皇帝召開。從此,東部教會的發展歷史與拜占廷帝國的政治和宮廷鬥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392年,狄奧多西一世以羅馬帝國的名義正式宣布基督教為國教。 在西部,476年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王克洛維也仿效君士坦丁的做法,於496年改信基督教,對基督教上層人物實行收買、控制、利用,以擴張其政治勢力。教會在國王的扶持下,發展迅速,並擁有大量土地財富。 由於政治區劃和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羅馬帝國全境在事實上一直分為東、西兩部分。基督教從3世紀以來,也逐漸形成東西兩大派。西派以羅馬為中心,傳播於高盧、義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帶及以西地區,通行拉丁語,又稱拉丁教會。東派散布在馬其頓、希臘半島至埃及及其以東地區,通行希臘語,又稱希臘教會;初以亞歷山大里亞、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為中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設東都於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又稱新羅馬。此後君士坦丁堡教會在東部教會中逐漸居於首位,和西部的羅馬對峙。 4~7世紀,東部教會各派勢力之間的矛盾(有時西部教會亦介入)在神學上表現為關於三位一體和基督的神人兩性的教義之爭。在這場持續3個世紀的爭論中,東部教會的兩大神學派別,即亞歷山大學派和安提阿學派形成兩個互相對立的中心,最後產生了《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和《卡爾西頓信式》,作為這兩項教義的正統標準,為後世基督教大多數派別所接受。當時東部教會曾借帝國勢力,將不接受這項信仰標準的各派斥為異端,並將其逐至帝國邊陲地區。其中有流傳於哥特人和汪達爾人地區的阿里烏派、流行於敘利亞一帶的阿波利拿里派、被逐至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聶斯托利派(7世紀該派曾經波斯傳入中國,稱為景教)。此外還有優迪克派(後來成為一性論派)和一意論派,均先後被排擠至敘利亞、埃及、衣索比亞等地。 4~5世紀間,帝國西部常受北方異族侵擾。410年西哥特入攻陷羅馬城,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452年,羅馬主教利奧一世以西部帝國當局庸弱無能,力主向入侵的匈奴王阿提拉媾和,解救羅馬危局,從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進而宣稱羅馬主教乃使徒彼得的繼承人,故位居眾主教之首;為後世確立教皇制提出了理論依據。6世紀末,當倫巴德入侵擾義大利時,羅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在羅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並擴大統轄範圍,進一步提高羅馬主教的權力。至此東西部教會對峙之勢,已成定局。在神學思想上,東部教會受希臘哲學傳統的影響,較重視具有玄學傾向的三一論和基督論等神學論爭。西部教會則受羅馬法學傳統的影響,其主要神學爭論是關於人性、罪、意志自由和教會等問題。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奧古斯丁所主張的原罪論、恩寵論和預定論,對後來西方正統派神學有深遠影響。主張自由意志說而與奧古斯丁對立的貝拉基則被斥為異端。奧古斯丁所著《論上帝之城》,為中世紀西歐教會的教權至上論提供了理論依據。這時期,另一拉丁教父哲羅姆奉羅馬主教達馬蘇一世之命重新整理聖經的拉丁文舊譯本,並對其中一部分進行重譯,後被稱為「通俗譯本」(16世紀中葉天主教特蘭托公會議宣布為法定本)。格列高利一世還對教會的組織、修院制度和崇拜儀式進行了一些改革整頓。 中世紀基督教 史略 6世紀上半葉,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自稱為教會元首,將東部教會置於帝國權力監護之下,直接干預教會審訂教義和人事組織事務,而教會則依附於國家政權。東部教會在歷史上未曾出現如西部教會教皇與世俗統治者爭權角逐的局面。但東部教會在皇帝支持下,不承認羅馬教皇為教會最高首領,常與教皇爭奪霸權,互相傾軋,東西兩派裂痕日益加深。至9世紀後半葉,發展到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佛提烏與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互相絕罰,史稱「佛提烏分裂」。本來東西兩派教會對崇拜聖像問題,長期發生爭執,1054年又因「和子句糾紛」,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烏與教皇利奧九世發生激烈爭吵,最後互相開除對方教籍,造成東西教會正式分裂。此後,西部教會自稱公教,東派自稱正教。後來雖曾幾度謀求和解,終未奏效。 9世紀時,君士坦丁堡教會即開始向東歐及北方傳教,並將聖經譯為斯拉夫語。988年基輔羅斯公國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信奉基督教,宣布東正教為國教。13世紀初,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一度攻陷君士坦丁堡,東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權力受挫。1453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征服拜占廷後,俄羅斯正教會在東正教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有將世界東正教的中心移至莫斯科的企圖,並別稱莫斯科為「第三羅馬」。 在西歐長達1000多年的封建時期,教會與世俗政權互相利用和鬥爭,對基督教的發展有重要影響。8世紀中葉,矮子丕平統一法蘭克王國,教皇撒迦利亞派大主教卜尼法斯前往祝福,並為封他為國王而舉行膏油禮;丕平則將拉文那到羅馬的大片土地贈給教皇作為酬謝。史稱丕平獻上。這標誌著教皇國的開始。 800年,教皇利奧三世又為報答丕平之子查理曼對他的支持,為其加冕稱帝。此後,教會為提高教皇勢力,擺脫世俗政權的控制,利用《偽伊西多爾教令集》宣稱教會擁有高於國王的權力。教、俗爭權更趨尖銳。從11世紀末葉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與德皇亨利四世展開主教敘任權之爭開始,其後200年間,教皇與皇帝進行了激烈複雜的鬥爭。到13世紀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位時(1198~1216),教廷權勢達最高點。13世紀末教皇卜尼法斯八世與法王腓力四世鬥爭失敗後,教皇威信和權力急劇下降。最後教廷不得不遷至法國邊境的阿維尼翁,託庇於法國的蔭護。其間七任教皇,都是法國人,歷時73年(1305~1378),史稱阿維尼翁教皇。1378年教廷遷回羅馬,由於教廷親法勢力和親意勢力間的爭奪,造成在羅馬與阿維尼翁同時並存兩個教皇的局面,雙方都自稱正統,互相攻訐。 1409年以後還出現過三個教皇鼎立之局,史稱天主教會大分裂。至1417年選出馬丁五世為教皇,駐羅馬,才結束了40年的分裂。但教皇的威信已大為下降。 修會制度基督教隱修制度相傳始於3~4世紀間,由埃及安東尼首倡。中世紀初期已盛行於歐洲、北非、西亞等地。隱修者以苦身修行為志,脫離世俗生活,實行獨居隱修或組成隱修院集體隱修。男女分隔,不相混雜,後來更出現一些具有嚴格規章制度的隱修修會,有些還擁有地產,成為大封建主。6世紀創立的本篤會為西部教會修院制的模式,後來逐漸渙散腐敗。10世紀出現的克呂尼派改革運動,整飭和加強修院制,後期強調教皇權力至上。13世紀出現的托缽修會,不置恆產,修士不集中在隱修院,到處游乞,著名的有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加爾默羅會、奧斯定會等。他們都有嚴格會規,並在各處設立分支組織;參預對社會文教事業的控制,並在教皇分派下主持異端裁判所。在東部教會,相傳較完善的修院會規為4世紀大巴西勒所制定,比較單一,不同於西部修會那樣分門別派,盛行於整個拜占廷境內。有些隱修院擁有大量資財,保存珍貴文物資料,對文化發展有一定貢獻。 十字軍東侵 11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正當教皇權勢上升時期,為了轉移農民反抗的鬥爭鋒芒,實現擴張野心,教皇和一些修院院長策動英、德、法等國國王,哄騙大批虔誠的貧苦農民教徒,以保衛基督教和援助希臘教會抵禦穆斯林為借口,在聖戰口號下,先後發動8次十字軍侵略戰爭。後4次均以失敗告終。十字軍東侵,使大片土地荒蕪,人民死亡達數百萬;西部社會矛盾既未能得到緩解,向東擴張亦未實現,反而致使教會威信下降,社會矛盾益趨激化。 經院哲學西歐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經歷300~400年的混亂,9世紀起,在歸化基督教的日耳曼人加洛林王朝的鼓勵下,逐漸興辦高等教育。由於教育基本掌握在教會修院之手,從中發展了以基督教聖經和教父著作為主要內容的神學、哲學體系,後被稱為經院哲學。9~12世紀的早期經院哲學,從埃里金訥開始,柏拉圖主義佔主導地位。此後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洛色林、安瑟倫、阿伯拉爾等。他們就認識論問題展開了唯名論和實在論的爭辯。13世紀是經院哲學的黃金時期,以多明我會的托馬斯·阿奎那為代表。他用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系統、全面地闡述基督教的信仰,著有《神學大全》和《反異教大全》等大量著作。其神學理論後來成為天主教的官方神學。與之抗衡的則有以方濟各會的鄧斯·司各脫為首的另一學派。14世紀經院哲學已趨沒落。但仍出現了對傳統觀念,包括對教皇的世俗權力進行批判的哲學家維康·奧康等。 異端派別和異端裁判所在中世紀的西歐,正統教會把凡不接受「正統」基督教教義的,都斥為異端。所謂正統的標準,就是教廷規定的信條或公會議的決定。但當時在貧苦農民、城市平民和新興市民中被斥為異端的派別卻不斷出現。較有影響的有產生於東歐的鮑格米勒派、義大利的阿諾德派、法國南部的阿爾比派(或謂即卡特里派)和韋爾多派(亦稱里昂貧人派)等。他們之間有時互相支援或串聯,到處流動,12~13世紀發展到最高潮。後更有14世紀的英國羅拉德派、15世紀的捷克胡斯派等。教廷除要求世俗政權共同鎮壓外,還利用新成立的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組織異端裁判所專事搜捕、審訊和迫害異端派別分子。15世紀末設立的西班牙異端裁判所,尤以殘暴兇狠聞名於世。 近、現代基督教 在阿維尼翁教皇之後,教廷遷回羅馬,接著又出現天主教會大分裂。這時教廷內部主張依附法國的高盧派提出「公會議權力高於教皇」的理論,要求對教會進行改革,遭到親義大利的越山派的反對。同一時期,英國的威克里夫、捷克的胡斯和15世紀後期的薩伏那洛拉發起一系列的改革運動,先後遭到教廷的鎮壓。 16世紀初,馬丁·路德為抗議教皇在各地銷售贖罪券,於1517年10月31日在維膝貝格大教堂門前貼出《九十五條論綱》,是為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開端。 新教的產生隨後,茨溫利和加爾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和克蘭麥在英國也發動改教運動,其影響很快波及歐洲廣大地區,並形成路德宗、歸正宗和安立甘宗三大新教主流派系,脫離了天主教,是為基督教歷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16世紀中到17世紀初,新教各派在教義和教政問題上發生一系列的爭辯,結果產生了一批認信文作為各派規範性的信仰宣言。在傳播過程中,新教各派還得到所在地的民族國家世俗政權或諸侯的支持,與擁護天主教的政治勢力和集團展開了長期的宗教戰爭,最後訂立了一些和約,如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1598年的南特敕令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等。根據「教隨國定」的原則,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歐各國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在德國的東、北部和北歐諸國;歸正宗在瑞士、德國的一部、荷蘭和蘇格蘭;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蘭。後從安立甘宗和歸正宗中又分出一些新的派別,如長老會、公理宗、浸禮宗和衛斯理宗等。1620年,「五月花號」載著第一批新教清教徒到達北美洲,新教隨之在北美廣泛傳播,並形成許多宗派,對美國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起了很大影響。 18~19世紀,新教在信仰和神學思想上受啟蒙運動和唯理主義哲學的影響,發生了深刻變化。這時期出現了一些神學家,如施萊爾馬赫、里敕爾和哈那克等。在他們的倡導和影響下產生的自由主義神學,對傳統的教義作了新的解釋。有些新教神學家還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提倡社會改良,形成了英國的基督教社會主義派和美國的社會福音派。 20世紀初,自由主義神學受到堅持傳統教義的保守派的反對,在美國發生了一場基要主義和現代派的論戰,導致一些新教教會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由主義神學受到以巴特和布魯內爾等為代表的新正統神學的衝擊,逐漸衰落。50~60年代,隨著西方社會的非宗教化和多元化,新正統神學也失去其原有的勢頭。在西方新教神學中,還出現一些新的流派,如在德國信義宗神學家潘霍華提出世俗化和「非宗教化的基督教」的影響下,美國出現「神死神學」;在存在主義哲學影響下,由布爾特曼倡導的「非神話化」神學;受德國布洛赫希望哲學的啟發,有莫爾特曼的希望神學。還有以懷特海和哈爾特松為代表的「過程神學」。那些繼承 20年代基要主義,在神學思想上捍衛傳統教義的神學家們,對上述各派新神學都持批判態度,但他們除強調傳福音和追求個人得救外,對各種社會道德問題也表示關注,被統稱為新福音派;他們在新教廣大信徒中,影響頗大。40年代以來,新教在派系和組織上,出現按宗派、地區或國家重新聯合的趨勢。 天主教的改革由於宗教改革運動的衝擊,天主教在歐洲的勢力大為削弱。為了重振教廷威信,天主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內部,以對新教的改教運動採取統一對策,史稱反宗教改革。1545~1564年,教廷召開特蘭托公會議,會議譴責馬丁·路德和茨溫利等在教義上的改革主張,並對天主教內的教儀體制等方面作出一些規定, 1564年通過的特蘭托公會議信綱成為直至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召開前天主教的信仰規範;同時,對修會制度進行改革。1534年成立的新型修會組織耶穌會,在歐洲許多國家迅速發展,成為擁護教皇和抵制新教的有力組織。17世紀,天主教內部發生了詹森主義的爭論,以荷蘭天主教反正統派神學家詹森及法國神學家巴斯克等為一方,與耶穌會展開激烈論爭。在神學思想上詹森派信守奧古斯丁的預定論和恩寵論,耶穌會派則支持莫林那主義,用「中介知識」的概念,調和上帝的預定和人的自由意志。詹森派還支持高盧主義,在法國教會中力圖削弱教皇的權威。1713年,克雷芒十一世公布教皇詔書,譴責詹森主義為謬誤。一部分詹森派成員後來移居荷蘭,繼續發展。在法國的詹森派堅持高盧主義立場,造成法國天主教會的分裂。 18世紀,在啟蒙運動和理性主義的影響下,歐洲一些民族國家如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對教廷的離心傾向日益增強。各國不滿於耶穌會士干預內政外交,要求將其取締。教皇克雷芒十四世迫於法國政府壓力,於1773年宣布解散耶穌會。至1814年教皇庇護七世時始再恢復。1789年法國革命爆發後,拿破崙入侵義大利;1797年教皇國遭到洗劫。二年後,庇護六世被擄,死於法國。這時教皇威信降至歷史上的最低點。1800年,庇護七世重建教皇國。 1809年拿破崙又將其併入法國版圖。1929年,庇護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簽訂拉托蘭條約,教皇擁有獨立的梵蒂岡城國的主權方被正式承認。 這一時期,天主教在神學思想上恪守特蘭托會議以來的教條,教廷多次頒發「教廷禁書目錄
回答者: 花花的美麗世界 - 秀才 二級 9-1 15:01
基督教是信奉上帝和他的獨生兒子基督或耶穌的一種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許多小教派。 基督教起源於巴勒斯坦地區。基督又叫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代表上帝來到人間為人類贖罪。耶穌從小學習木工手藝,30歲開始傳教,因觸動了當時統治者的利益,又被門徒猶大出賣,被羅馬駐猶太總督彼拉多以謀叛罪判處極刑,釘死在十字架上。 「聖經」是基督教的經書。目前世界上擁有基督教徒約12億,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
回答者: jianbolianjia - 舉人 四級
聖經:http://www.cnool.net/tianyige/zojiao/jidujiao/sengjin.htm 關於基督教 與佛教、伊斯蘭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崇奉耶穌為救世主。分為許多派系,包括羅馬公教(在中國亦稱天主教)、正教(亦稱東正教)、新教(在中國通稱基督教或耶穌教)三大派系和其他一些較小派系。各派系內部亦常分成一些派別或宗派。起源於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相傳為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信奉者稱耶穌為基督(希臘文Christos,轉譯自希伯來文māshiah,漢譯彌賽亞,意為受膏者,原意指上帝敷以聖膏油而派立來複興以色列國的救世主)。最初為猶太教一下層派別。1~2世紀間逐步同猶太教分裂,成為新的宗教。基督教一詞最初見於2世紀初安提阿的伊納爵《致馬格尼西亞教會書》,指區別於猶太教、崇奉基督為主的新教派。此後傳及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地。4世紀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中世紀時在歐洲占統治地位,是歐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11世紀分裂為羅馬公教和東正教。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新教又從羅馬公教中分裂出來,出現了路德宗(亦稱信義宗)、歸正宗(亦稱加爾文宗)和安立甘宗(亦稱聖公宗)三大新教主流派;後又陸續分化出其他許多宗派。以後,基督教各派系逐漸傳遍世界各大洲,對歐美各國歷史、文化有深遠影響。 早期基督教 歷史背景 公元前後,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征服地中海沿岸歐洲、西亞、北非的大部地區,建立起龐大的奴隸制世界性帝國——羅馬帝國。統一的大帝國促使希臘和羅馬哲學熔於一爐,東、西方民俗和宗教互相滲透。這時帝國境內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奴隸起義和民族獨立戰爭此起彼伏。但各次起義都在強大的帝國武裝殘酷鎮壓下失敗。各被壓迫民族,尤其是其下層勞動群眾,無力在經濟、政治、軍事上獲得解放,其義憤和渴望更加強烈地表現於宗教激情。當時羅馬帝國境內,各種形式的宗教到處孳生、流傳。基督教即產生於這樣的歷史環境中。 猶太民族建立的國家自公元前6世紀亡於巴比倫後,先後經歷波斯和希臘的統治。公元前167年馬加比起義,後在耶路撒冷建立哈斯蒙尼王朝(即馬加比王朝),公元前63年又亡於羅馬。羅馬封立依附者希律為猶太王。希律死後,羅馬統治者又將其轄地分給希律的三個兒子管理。其中統轄猶太、撒瑪利亞、以土米亞的阿基老因暴虐無道,激起民憤,公元6年被羅馬廢黜,其轄地由羅馬直接派總督統治。相傳將耶穌釘死十字架的,即為羅馬駐猶太總督本丟·彼拉多。此後,66~70年又發生巴勒斯坦全境猶太人大起義,旋遭羅馬鎮壓而告失敗。大批起義人民被釘十字架或販賣為奴,耶路撒冷被毀。從馬其頓統治時期至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毀的300多年間,猶太教曾發生深刻的變化。彌賽亞復國的期望多次成為泡影,帶有末世論色彩的啟示文學流傳民間,對鼓勵群眾與征服者進行鬥爭起了一定作用。這期間,散居在巴勒斯坦以外各地的猶太人,與異族雜居,接受後期希臘文化的影響,雖然以會堂為中心繼續保留猶太教的傳統,但在政治上大都已不再同羅馬統治者對抗。留居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根據經濟、社會地位和對羅馬統治者的政治態度,形成了幾個宗教政治集團。最重要的有撒都該派:由祭司、貴族和富商組成,遵奉猶太的律法書,但屈從於羅馬的統治;法利賽(意為隔離者)派:由文士和律法師為主體組成,遵奉律法書和口傳律法,以嚴守猶太教傳統相標榜,強調與異教、異族隔離,對羅馬持既不明顯合作又不公然對抗的態度;奮銳黨(亦譯吉拉德派):由下層反抗分子組成,反對外族侵略者和依附侵略者的猶太當權者;艾賽尼派:由農牧民眾和手工業者組成,曾積极參加反羅馬鬥爭,組成有無相通的共同生活社團,嚴守派規,寄希望於彌賽亞來臨以解脫塵世苦難。據聖經所載,耶穌對撒都該派和法利賽派持嚴厲的批判態度。他的12個門徒中有一人屬於奮銳黨。現代多數學者根據對死海古卷的研究,認為原始基督教有部分教徒和艾賽尼派的庫蘭社團有許多共同之處。 就哲學思想來說,當時對基督教影響較著者,有強調理念論、神秘經驗和靈魂不滅的柏拉圖主義,和宣揚人類一體、天人諧和、同由一心主宰支配,並提倡恬淡寡慾、節制有度的宗教道德的斯多噶主義。兩者又被亞歷山大的猶太哲學家斐洛熔為一爐,並同猶太教教義雜糅為一體。他用寓意釋經法,力圖使猶太教的聖經(即後來基督教的《舊約》)和柏拉圖主義、斯多噶主義相統一,並以希臘哲學中的邏各斯(Logos,漢語新約譯為「道」)作為解釋上帝本身及其與世界和人類關係的基本概念。 此外,當時在地中海東部地區流行著一些神秘宗教。如弗里吉亞的大母教在每年春分紀念阿提斯神的死而復生,並由祭司取血獻祭;埃及的伊希斯·俄賽里斯教則流傳著聖母哺育聖嬰的形象,並強調重生的意義和對來生的希望。特別是起源於波斯的密特拉教,入教者須經歷一定的考驗和儀式,主張所有教徒都是弟兄,平等團結。從該教所遺碑銘中可知其不少神話、教義和儀禮;如以冬至之後的12月25日為密特拉的誕辰,舉行宗教宴筵時使用麵包和酒,以及用血作洗禮等。在後出的基督教中有許多情節與這些神秘宗教相近,有史家認為可能是受其影響所致。 早期教會的傳說 基督教根據《新約·使徒行傳》稱:1世紀30~40年代,即相傳耶穌死後的十幾年內,耶穌所選使徒們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建立初期教會,過著「凡物公用」、互通有無的集體生活,遵守猶太教規,參加猶太教聖殿的崇拜。這時的核心領袖是眾使徒之首彼得和耶穌之弟(或作表弟)雅各。他們確信耶穌就是彌賽亞,雖然被殺,但已經復活升天,不久還將再臨。他們受到其他猶大教徒的反對和迫害。當第一個殉道者司提反被害後,信徒開始向巴勒斯坦其他城市和農村分散。30年代後期,原來熱衷於迫害基督教徒的猶太教徒保羅,在經歷了一次異常的宗教經驗後改信基督教,並積极參加傳教活動。這時基督教已開始傳到小亞細亞和塞普勒斯一帶。在接觸各地其他民族時,發生了一個對基督教前途具決定意義的問題:是繼續遵奉猶太教的教規,尤其是割禮,把自己局限於猶太民族之內;還是打破狹隘的民族意識,向非猶太人傳教。約在40年代後期,在耶路撒冷的一次會議上,以保羅為首的世界派和恪守猶太傳統的民族派展開辯論。結果保羅派獲勝,從此基督教便沿著世界化宗教的方向發展,並遠傳到希臘、羅馬等地,建立教會。及至70年猶太人起義失敗,耶路撒冷被毀,猶太人失去了他們的民族宗教中心。在此後40餘年中,教會經歷著一些重要的變化和發展。這時教會的成員還大多是貧苦的勞動群眾,有時還遭到帝國當局的迫害。發生在羅馬皇帝尼祿和多米提安在位時的兩次迫害,對早期基督教的發展有重要影響。隨著基督教向地中海東部傳播,教會通過和各地各族人民的接觸,吸收一些其他宗教的思想和習俗,逐漸形成比較定型的組織制度、聖禮、節期和崇拜儀式。 古代公教會的形成基督教組織體制的基本定型化約始於2~3世紀間。關於這個時期,現存可信的歷史文獻已較多。後世史學家多稱之為「古代公教會」的形成期。「公教會」原意為不分地域、種族的普世教會。古代公教會一般指西羅馬滅亡前,基督教東西兩派的分裂尚未明確化期間的古代正統派教會。 2世紀,基督教已傳播到地中海東部沿岸各地。第一代的教會領袖(使徒及其助手)都已死去。教會亟需建立穩定的組織和領導體制。以1世紀末已經出現的主教(希臘文Episcopos,又譯監督)為首,輔以長老和執事的三級教職制開始形成,但主教集權制尚未確立。崇拜儀式和聖禮逐漸定型化。至於經典,除了從猶太教繼承過來的舊約之外,新約尚未正式編成。當時已有4本福音書和13封「保羅書信」以及幾卷後來被列入正典聖經的書卷在教會中流傳。有些還在一些地方教會中享有與舊約同等的地位。此外,還有當時教會領袖所寫的幾種著作,後來被稱為「使徒教父著作」(見教父),亦享有較高權威。 這時羅馬帝國對境內的各種宗教,只要對帝國統治不構成威脅,一般都採取寬容政策。但由於基督教徒拒絕敬拜皇帝的塑像和經常秘密舉行愛宴和聖餐禮等,招致羅馬當局的疑忌,因而遭到歧視和不同程度的迫害。一般說來,這期間對基督徒的迫害多屬偶發性或地區性的,並非帝國的既定政策。基督教雖處於非法地位,但可以購置教產及傳教。只是在249~260年和303~305年,即羅馬皇帝德修斯、瓦勒里安、戴克里先和加勒里烏等在位時才發生了幾次全國性的嚴厲迫害事件。 由於當時基督教幾乎已傳遍整個羅馬帝國,所以也有較富裕者和知識分子入教,有些教會逐漸擁有較多財富。教會領導人的社會成分也隨之發生變化。120~220年間出現一些護教士,他們已不是對迫害提出抗議和譴責,而是向羅馬皇帝和知識界申訴,說明基督教的信仰內容和制度習俗的合理和無害,力圖消除反教者的誤解,博取寬容和同情。著名的有誇得拉都、阿里斯蒂德,殉道者查斯丁、阿特那哥拉、提奧菲錄和德爾圖良等。他們用邏各斯的概念來解釋基督的神性,使之與一神論的信仰統一起來。 在教義方面,這時尚未形成規範化的統一標準,多種見解並存。其中有些後來被佔優勢的派別視為異端。較突出的有接近猶太教的伊便尼派(意為窮人派),主張耶穌實為約瑟和馬利亞的兒子,否認基督的神性,近乎「嗣子說」。另一是幻影派,否認基督的人性,認為肉體的耶穌不過是個幻影。還有基督教諾斯替派(又譯靈智派),根據諾斯替教的善惡二元論,反對「道成肉身」的教義。受到這一派影響的,有馬西昂派,他們拒絕接受舊約,只承認保羅的10封書信和經他們刪改的《路加福音》。此外,還有孟他努派,強調聖靈直接啟示,宣傳末日已近,基督即將再臨,千年王國即將實現,反對教會的世俗化傾向。反駁這些說法的一些教會領袖,後來亦被稱為護教士,如愛利紐、希坡律圖、奧利金、西普里安和路濟安等。但其矛頭所向已不再是帝國當局,而是教內他們所謂異端者。 基督教神學已有趨向體系化的發展。同時,教會感到有必要從流行的基督教文獻中選出某些書,承認其具有聖經的權威。但新約正典的最後確定,到4世紀才完成。此外,教會以接受教徒施行洗禮時所用的「洗禮信式」為基礎,制定一種簡明扼要的條文,以表達信仰最基本的內容,稱為信規。是為後來信經或「信條」的雛形。 基督教的國教化 至3世紀末,基督教已成為一支相當顯著的社會力量,其多數領導成員的社會成分雖已上層化,但基本群眾仍多屬中、下層平民和奴隸。在幾次大規模的迫害中,基督教非但沒有被消滅,反而在人數和社會影響上有所發展。4世紀初,內外矛盾的日益加劇,帝國當局對基督教的政策有所改變。313年帝國西部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東部皇帝李錫尼在米蘭會見,聯名發布「寬容敕令」(史稱「米蘭敕令」),宣布基督教可與所有其他宗教同享自由,不受歧視。從此基督教成為官方認可的合法宗教,並得收回教產。君士坦丁在戰勝李錫尼後,進一步扶植基督教,於325年在帝國東部尼西亞召開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後被稱為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為帝國政權直接干預教會內部事務以及教義和崇拜儀禮的開端。 從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到787年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在東部共舉行七次基督教普世主教會議,均由帝國皇帝召開。從此,東部教會的發展歷史與拜占廷帝國的政治和宮廷鬥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392年,狄奧多西一世以羅馬帝國的名義正式宣布基督教為國教。 在西部,476年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王克洛維也仿效君士坦丁的做法,於496年改信基督教,對基督教上層人物實行收買、控制、利用,以擴張其政治勢力。教會在國王的扶持下,發展迅速,並擁有大量土地財富。 由於政治區劃和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羅馬帝國全境在事實上一直分為東、西兩部分。基督教從3世紀以來,也逐漸形成東西兩大派。西派以羅馬為中心,傳播於高盧、義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帶及以西地區,通行拉丁語,又稱拉丁教會。東派散布在馬其頓、希臘半島至埃及及其以東地區,通行希臘語,又稱希臘教會;初以亞歷山大里亞、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為中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設東都於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又稱新羅馬。此後君士坦丁堡教會在東部教會中逐漸居於首位,和西部的羅馬對峙。 4~7世紀,東部教會各派勢力之間的矛盾(有時西部教會亦介入)在神學上表現為關於三位一體和基督的神人兩性的教義之爭。在這場持續3個世紀的爭論中,東部教會的兩大神學派別,即亞歷山大學派和安提阿學派形成兩個互相對立的中心,最後產生了《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和《卡爾西頓信式》,作為這兩項教義的正統標準,為後世基督教大多數派別所接受。當時東部教會曾借帝國勢力,將不接受這項信仰標準的各派斥為異端,並將其逐至帝國邊陲地區。其中有流傳於哥特人和汪達爾人地區的阿里烏派、流行於敘利亞一帶的阿波利拿里派、被逐至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聶斯托利派(7世紀該派曾經波斯傳入中國,稱為景教)。此外還有優迪克派(後來成為一性論派)和一意論派,均先後被排擠至敘利亞、埃及、衣索比亞等地。 4~5世紀間,帝國西部常受北方異族侵擾。410年西哥特入攻陷羅馬城,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452年,羅馬主教利奧一世以西部帝國當局庸弱無能,力主向入侵的匈奴王阿提拉媾和,解救羅馬危局,從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進而宣稱羅馬主教乃使徒彼得的繼承人,故位居眾主教之首;為後世確立教皇制提出了理論依據。6世紀末,當倫巴德入侵擾義大利時,羅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在羅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並擴大統轄範圍,進一步提高羅馬主教的權力。至此東西部教會對峙之勢,已成定局。在神學思想上,東部教會受希臘哲學傳統的影響,較重視具有玄學傾向的三一論和基督論等神學論爭。西部教會則受羅馬法學傳統的影響,其主要神學爭論是關於人性、罪、意志自由和教會等問題。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奧古斯丁所主張的原罪論、恩寵論和預定論,對後來西方正統派神學有深遠影響。主張自由意志說而與奧古斯丁對立的貝拉基則被斥為異端。奧古斯丁所著《論上帝之城》,為中世紀西歐教會的教權至上論提供了理論依據。這時期,另一拉丁教父哲羅姆奉羅馬主教達馬蘇一世之命重新整理聖經的拉丁文舊譯本,並對其中一部分進行重譯,後被稱為「通俗譯本」(16世紀中葉天主教特蘭托公會議宣布為法定本)。格列高利一世還對教會的組織、修院制度和崇拜儀式進行了一些改革整頓。 中世紀基督教 史略 6世紀上半葉,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自稱為教會元首,將東部教會置於帝國權力監護之下,直接干預教會審訂教義和人事組織事務,而教會則依附於國家政權。東部教會在歷史上未曾出現如西部教會教皇與世俗統治者爭權角逐的局面。但東部教會在皇帝支持下,不承認羅馬教皇為教會最高首領,常與教皇爭奪霸權,互相傾軋,東西兩派裂痕日益加深。至9世紀後半葉,發展到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佛提烏與羅馬教皇尼古拉一世互相絕罰,史稱「佛提烏分裂」。本來東西兩派教會對崇拜聖像問題,長期發生爭執,1054年又因「和子句糾紛」,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烏與教皇利奧九世發生激烈爭吵,最後互相開除對方教籍,造成東西教會正式分裂。此後,西部教會自稱公教,東派自稱正教。後來雖曾幾度謀求和解,終未奏效。 9世紀時,君士坦丁堡教會即開始向東歐及北方傳教,並將聖經譯為斯拉夫語。988年基輔羅斯公國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信奉基督教,宣布東正教為國教。13世紀初,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發動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一度攻陷君士坦丁堡,東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的權力受挫。1453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征服拜占廷後,俄羅斯正教會在東正教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有將世界東正教的中心移至莫斯科的企圖,並別稱莫斯科為「第三羅馬」。 在西歐長達1000多年的封建時期,教會與世俗政權互相利用和鬥爭,對基督教的發展有重要影響。8世紀中葉,矮子丕平統一法蘭克王國,教皇撒迦利亞派大主教卜尼法斯前往祝福,並為封他為國王而舉行膏油禮;丕平則將拉文那到羅馬的大片土地贈給教皇作為酬謝。史稱丕平獻上。這標誌著教皇國的開始。800年,教皇利奧三世又為報答丕平之子查理曼對他的支持,為其加冕稱帝。此後,教會為提高教皇勢力,擺脫世俗政權的控制,利用《偽伊西多爾教令集》宣稱教會擁有高於國王的權力。教、俗爭權更趨尖銳。從11世紀末葉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與德皇亨利四世展開主教敘任權之爭開始,其後200年間,教皇與皇帝進行了激烈複雜的鬥爭。到13世紀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位時(1198~1216),教廷權勢達最高點。13世紀末教皇卜尼法斯八世與法王腓力四世鬥爭失敗後,教皇威信和權力急劇下降。最後教廷不得不遷至法國邊境的阿維尼翁,託庇於法國的蔭護。其間七任教皇,都是法國人,歷時73年(1305~1378),史稱阿維尼翁教皇。1378年教廷遷回羅馬,由於教廷親法勢力和親意勢力間的爭奪,造成在羅馬與阿維尼翁同時並存兩個教皇的局面,雙方都自稱正統,互相攻訐。1409年以後還出現過三個教皇鼎立之局,史稱天主教會大分裂。至1417年選出馬丁五世為教皇,駐羅馬,才結束了40年的分裂。但教皇的威信已大為下降。 修會制度 基督教隱修制度相傳始於3~4世紀間,由埃及安東尼首倡。中世紀初期已盛行於歐洲、北非、西亞等地。隱修者以苦身修行為志,脫離世俗生活,實行獨居隱修或組成隱修院集體隱修。男女分隔,不相混雜,後來更出現一些具有嚴格規章制度的隱修修會,有些還擁有地產,成為大封建主。6世紀創立的本篤會為西部教會修院制的模式,後來逐漸渙散腐敗。10世紀出現的克呂尼派改革運動,整飭和加強修院制,後期強調教皇權力至上。13世紀出現的托缽修會,不置恆產,修士不集中在隱修院,到處游乞,著名的有方濟各會、多明我會、加爾默羅會、奧斯定會等。他們都有嚴格會規,並在各處設立分支組織;參預對社會文教事業的控制,並在教皇分派下主持異端裁判所。在東部教會,相傳較完善的修院會規為4世紀大巴西勒所制定,比較單一,不同於西部修會那樣分門別派,盛行於整個拜占廷境內。有些隱修院擁有大量資財,保存珍貴文物資料,對文化發展有一定貢獻。 十字軍東侵 11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正當教皇權勢上升時期,為了轉移農民反抗的鬥爭鋒芒,實現擴張野心,教皇和一些修院院長策動英、德、法等國國王,哄騙大批虔誠的貧苦農民教徒,以保衛基督教和援助希臘教會抵禦穆斯林為借口,在聖戰口號下,先後發動8次十字軍侵略戰爭。後4次均以失敗告終。十字軍東侵,使大片土地荒蕪,人民死亡達數百萬;西部社會矛盾既未能得到緩解,向東擴張亦未實現,反而致使教會威信下降,社會矛盾益趨激化。 經院哲學 西歐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經歷300~400年的混亂,9世紀起,在歸化基督教的日耳曼人加洛林王朝的鼓勵下,逐漸興辦高等教育。由於教育基本掌握在教會修院之手,從中發展了以基督教聖經和教父著作為主要內容的神學、哲學體系,後被稱為經院哲學。9~12世紀的早期經院哲學,從埃里金訥開始,柏拉圖主義佔主導地位。此後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洛色林、安瑟倫、阿伯拉爾等。他們就認識論問題展開了唯名論和實在論的爭辯。13世紀是經院哲學的黃金時期,以多明我會的托馬斯·阿奎那為代表。他用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思想,系統、全面地闡述基督教的信仰,著有《神學大全》和《反異教大全》等大量著作。其神學理論後來成為天主教的官方神學。與之抗衡的則有以方濟各會的鄧斯·司各脫為首的另一學派。14世紀經院哲學已趨沒落。但仍出現了對傳統觀念,包括對教皇的世俗權力進行批判的哲學家維康·奧康等。 異端派別和異端裁判所 在中世紀的西歐,正統教會把凡不接受「正統」基督教教義的,都斥為異端。所謂正統的標準,就是教廷規定的信條或公會議的決定。但當時在貧苦農民、城市平民和新興市民中被斥為異端的派別卻不斷出現。較有影響的有產生於東歐的鮑格米勒派、義大利的阿諾德派、法國南部的阿爾比派(或謂即卡特里派)和韋爾多派(亦稱里昂貧人派)等。他們之間有時互相支援或串聯,到處流動,12~13世紀發展到最高潮。後更有14世紀的英國羅拉德派、15世紀的捷克胡斯派等。教廷除要求世俗政權共同鎮壓外,還利用新成立的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組織異端裁判所專事搜捕、審訊和迫害異端派別分子。15世紀末設立的西班牙異端裁判所,尤以殘暴兇狠聞名於世。 近、現代基督教 在阿維尼翁教皇之後,教廷遷回羅馬,接著又出現天主教會大分裂。這時教廷內部主張依附法國的高盧派提出「公會議權力高於教皇」的理論,要求對教會進行改革,遭到親義大利的越山派的反對。同一時期,英國的威克里夫、捷克的胡斯和15世紀後期的薩伏那洛拉發起一系列的改革運動,先後遭到教廷的鎮壓。16世紀初,馬丁·路德為抗議教皇在各地銷售贖罪券,於1517年10月31日在維膝貝格大教堂門前貼出《九十五條論綱》,是為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開端。 新教的產生 隨後,茨溫利和加爾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和克蘭麥在英國也發動改教運動,其影響很快波及歐洲廣大地區,並形成路德宗、歸正宗和安立甘宗三大新教主流派系,脫離了天主教,是為基督教歷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16世紀中到17世紀初,新教各派在教義和教政問題上發生一系列的爭辯,結果產生了一批認信文作為各派規範性的信仰宣言。在傳播過程中,新教各派還得到所在地的民族國家世俗政權或諸侯的支持,與擁護天主教的政治勢力和集團展開了長期的宗教戰爭,最後訂立了一些和約,如1555年的奧格斯堡和約、1598年的南特敕令和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等。根據「教隨國定」的原則,基本上形成了新教在西歐各國分布的格局:路德宗在德國的東、北部和北歐諸國;歸正宗在瑞士、德國的一部、荷蘭和蘇格蘭;安立甘宗主要在英格蘭。後從安立甘宗和歸正宗中又分出一些新的派別,如長老會、公理宗、浸禮宗和衛斯理宗等。1620年,「五月花號」載著第一批新教清教徒到達北美洲,新教隨之在北美廣泛傳播,並形成許多宗派,對美國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起了很大影響。 18~19世紀,新教在信仰和神學思想上受啟蒙運動和唯理主義哲學的影響,發生了深刻變化。這時期出現了一些神學家,如施萊爾馬赫、里敕爾和哈那克等。在他們的倡導和影響下產生的自由主義神學,對傳統的教義作了新的解釋。有些新教神學家還受到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提倡社會改良,形成了英國的基督教社會主義派和美國的社會福音派。 20世紀初,自由主義神學受到堅持傳統教義的保守派的反對,在美國發生了一場基要主義和現代派的論戰,導致一些新教教會的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由主義神學受到以巴特和布魯內爾等為代表的新正統神學的衝擊,逐漸衰落。50~60年代,隨著西方社會的非宗教化和多元化,新正統神學也失去其原有的勢頭。在西方新教神學中,還出現一些新的流派,如在德國信義宗神學家潘霍華提出世俗化和「非宗教化的基督教」的影響下,美國出現「神死神學」;在存在主義哲學影響下,由布爾特曼倡導的「非神話化」神學;受德國布洛赫希望哲學的啟發,有莫爾特曼的希望神學。還有以懷特海和哈爾特松為代表的「過程神學」。那些繼承20年代基要主義,在神學思想上捍衛傳統教義的神學家們,對上述各派新神學都持批判態度,但他們除強調傳福音和追求個人得救外,對各種社會道德問題也表示關注,被統稱為新福音派;他們在新教廣大信徒中,影響頗大。40年代以來,新教在派系和組織上,出現按宗派、地區或國家重新聯合的趨勢。 天主教的改革 由於宗教改革運動的衝擊,天主教在歐洲的勢力大為削弱。為了重振教廷威信,天主教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內部,以對新教的改教運動採取統一對策,史稱反宗教改革。1545~1564年,教廷召開特蘭托公會議,會議譴責馬丁·路德和茨溫利等在教義上的改革主張,並對天主教內的教儀體制等方面作出一些規定,1564年通過的特蘭托公會議信綱成為直至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召開前天主教的信仰規範;同時,對修會制度進行改革。1534年成立的新型修會組織耶穌會,在歐洲許多國家迅速發展,成為擁護教皇和抵制新教的有力組織。17世紀,天主教內部發生了詹森主義的爭論,以荷蘭天主教反正統派神學家詹森及法國神學家巴斯克等為一方,與耶穌會展開激烈論爭。在神學思想上詹森派信守奧古斯丁的預定論和恩寵論,耶穌會派則支持莫林那主義,用「中介知識」的概念,調和上帝的預定和人的自由意志。詹森派還支持高盧主義,在法國教會中力圖削弱教皇的權威。1713年,克雷芒十一世公布教皇詔書,譴責詹森主義為謬誤。一部分詹森派成員後來移居荷蘭,繼續發展。在法國的詹森派堅持高盧主義立場,造成法國天主教會的分裂。
回答者: huanhy - 經理 四級 9-1 15:02
首先,上帝揀選了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代),作為他的百姓.他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傳十誡和其它誡命給他們,要他們謹守他的一切誡命,可以得福. 申 4:20 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領出來脫離鐵爐,要特作自己產業的子民,象今日一樣。 申 7:6 因為你歸耶和華你 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你 神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申 14:2 因為你歸耶和華你 神為聖潔的民,耶和華從地上的萬民中,揀選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申 26:18 耶和華今日照他所應許你的,也認你為他的子民,使你謹守他的一切誡命, 但是後來以色列人,違背了上帝的話,開始跪拜偶像,惹上帝發怒,上帝就毀滅了以色列的國家,把以色列人分散到各地. 申 32:21 他們以那不算為神的,觸動我的憤恨;以虛無的神,惹了我的怒氣。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觸動他們的憤恨;以愚昧的國民,惹了他們的怒氣。 申 32:26 我說:我必將他們分散遠方,使他們的名號從人間除滅。 上帝同時也答應最終派遣基督,或稱為彌賽亞,或稱為救世主,來救他們. 申 30:3 那時,耶和華你的 神必憐恤你,救回你這被擄的子民,耶和華你的 神要迴轉過來,從分散你到的萬民中將你招聚回來。 申 30:6 耶和華你 神必將你心裡和你後裔心裡的污穢除掉,好叫你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的 神,使你可以存活。 更重要的是,基督不但拯救以色列人,也拯救所有信而受洗的人. 創 18:18 亞伯拉罕必要成為強大的國,地上的萬國都必因他得福。 可 16:16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徒 2:38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羅 3:22 就是 神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 因此天下的萬國萬民都相信基督,受洗歸入他的名下.基督誕生是一件關係所有人的大事,從此進入了新約時代,上帝的救恩不光屬於以色列人,也屬於所有信基督的人. 路 16:16 律法和先知到約翰為止,從此 神國的福音傳開了,人人努力要進去。 我們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因此我們以這一年為紀元的開始.一般說的公元前B.C, 其實原文是主前,或基督前的意思 Before Christ 另外我們每年過聖誕節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 參考資料:聖經 多語言速查 http://www.yawill.com/bib/
回答者: LampStand - 助理 三級 9-1 16:04
基督教與天主教畢竟不再是一種宗教,主要區別是:第一,基督教認為信徒可隨時藉著基督之死直接和上帝來往,向上帝祈求,並讀聖經。天主教則認為信徒離上帝甚遠,中間不僅需有基督做中保,還需聖徒在上帝面前代求、尤其是聖母——瑪利亞的代求、做中保;第二,基督教認為基督徒若干人聚集在一起禱告就是教會,教會也是一個社會團體,它的任務是傳福音,使天國早日降臨。天主教則把教會看得極為重要,教會就是天國,教會在世上的擴大就是擴大天國的疆界,當疆界擴大到全世界,天國就完全實現了;第三,基督教傳統上按聖經認為人死後因信主得永生、升天堂。天主教則認為人死後有「煉獄」過程,暫不能升天堂,又不夠下地獄的,尚有爭取改變的機會,經過「煉獄」考驗之後,再定上天堂或下地獄,故教會要為死者代求;第四,基督教認為牧師等職只是一個信徒靈性生活的指導者。天主教則認為教會應由神職人員組成,主教、神甫等握有神權,掌管「天堂之門」的鑰匙,只有通過他們,信徒才能赦罪,聖經的解釋權也屬於教會神職人員;第五,組織機構方面,基督教雖有一些鬆散的國際組織,如世界基督教協進會,但不是各地教會的領導。基督教在世界上教派繁雜,各有其自己的組織體系,天主教則有世界性的統一領導機構——梵蒂岡羅馬教廷,世界各地區、各國家的教區、教會一般都隸屬「羅馬教廷」領導,沒有明顯的派別,內部組織結構嚴密。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天主教自獨立自辦以後,自辦教會,自選自立自聖主教以後,已和羅馬教廷斷絕聯繫;第六,基督教的職務區分簡單,主要有主教、牧師、長老、執事、傳道等,而且還因不同教派而異。天主教教內職務區分相當複雜,上至教皇(教宗),下至信徒形成聖品教階制;第七,基督教的教會生活鬆散、自由,方式靈活,教會場所因陋就簡。天主教的教會生活嚴謹、莊重,教堂大都裝飾豪華,富麗堂皇;第八,基督教神職人員如牧師、長老、執事、傳道員,包括主教在內全都是過世俗生活,可以結婚成家。天主教神職人員如司鐸、神甫、修士、修女,包括主教在內全都是過脫俗生活,終生獻身於教會,絕不能結婚成家;第九,宗教活動的一些名稱不同。如天主教一般在教堂的大小聚會都叫——彌撒,基督教在教堂的聚會叫作——禮拜;第十,基督教堂一般在聖殿前方置備一醒目十字架。天主教堂不但裝飾各類大小十字架,往往還要恭奉耶穌背負十字架的雕像或畫像,還有聖母瑪利亞及聖徒的畫像,有的教堂還有耶穌背負十字架上各各他的「耶穌苦路像」,供人們瞻仰。天主教堂聖殿一側還專設有「告解亭」供神甫接待信徒懺悔告解之用
推薦閱讀:
※基督徒如何以身作則去除萬聖節,復活節,聖誕節中的異教元素?
※給初讀《聖經》者的一些建議
※如何準確深刻的理解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概念?
※為什麼知乎上很多人認為基督教比其他宗教世俗化?
※《改革宗教義學》讀書筆記(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