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我想開的並不是「更好的奶茶店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我想開的並不是「更好的奶茶店 咖門 09-09 11:20

2016-09-09啡姐

從一家20㎡的小店,到50多家店店排隊的火爆品牌,再到獲得超1億元的融資,喜茶用了4年。

外界看到的,是喜茶排隊的長度、開店的速度、火爆的人氣、驚人的平效。

那對對創始人聶雲宸來說呢?

《咖門》對話聶雲宸,在他眼裡,這4年時間喜茶都經歷了什麼?

*喜茶創始人 聶雲宸

2012年,江門市,九中街一個社區樓下的茶飲小店,彼時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

那是喜茶(原皇茶)第一家門店,4年後,這個品牌在全國範圍內開出了50餘家店,單店月營業額動輒100萬 ,這個數字,直白地顯示出消費者的認可。

難得的是,在業界、在媒體,這個品牌更幾乎做到了「零差評」。《咖門》曾接觸過不止一個茶飲老闆表示:喜茶就是我們學習的對象、渴望達到的目標。

就在不久前,喜茶獲得了知名投資機構IDG資本以及知名投資人何伯權的共同投資,融資金額超1億元。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90後帥氣小伙,在我們的對話中,他一些想法與觀點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他不為「排隊經濟」而欣喜,將其視作一種危險信號;

比如,他不認為跨區域一定要幾家店密集布局,而要關注自身需求;

比如,咖啡館、甚至新式茶飲開始縮減面積求平效,他卻有計劃地準備開大店;

這些是喜茶成為黑馬的關鍵么?

【 2 】

「我想開的並不是 『更好的奶茶店』 」

咖門:貌似從一開始,你的想法就不是做奶茶店?

聶雲宸:這門生意可大可小。小的方面,對剛開始創業來說,門檻沒有那麼高;大的方面,這個市場很大,且仍有很大發揮的空間。

我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公司化運作,如果只能可小不能可大我是不會做的,我希望能夠深刻影響市場。

我用了半年的時間研究產品,之後開店。我的想法是,不應該定位於一個「更好的奶茶店」,意義應該是「茶飲的年輕化」。我希望一方面讓年輕人感興趣,引爆潮流,另一方面把茶葉真正做出來。

咖門:半年的時間研究產品,開店後消費者反饋如何?

聶雲宸:開之前還挺有信心的。那時做活動有很多人,結果活動一結束生意就很差,有時下雨一天只有幾十元的營業額。

開店前,我考慮的是怎麼做一個好的產品。開店之後,發現需要好的東西和消費者喜歡的東西找一個平衡點。不能說我們自認為好的東西,消費者怎麼不識貨呢?

賣好的東西是一個原則,而不是一個策略。用好的原材料做好的味道,才是一種技能。不能說因為我這個是健康的,所以味道就差一點。消費者是不會買賬的。

咖門:轉折點在什麼時候?

聶雲宸:第一家門店是5月份開的,又用了近半年時間改味道,到了10月之後開始排隊。

咖門:單純就是因為產品口味上的變化么?

聶雲宸:對,所以我對這點很有信心。一直到現在,我很相信最核心的還是產品本身的力量。

回過頭來看,第一家店到排隊火爆的時候,形象是非常糟糕的,鋁塑板、塗點白漆;包裝也很簡陋,還用的封口膜,甚至空調都沒有。但有時我們真的很清楚,某一天改了一個配方,很明顯那款產品回頭客就變很多。

【 3 】

「為什麼要讓消費者擠在路邊上?」

咖門:從什麼時候你開始有「要做大店」的想法?

聶雲宸:2014年,之前是小店。小店有一個問題:一開始生意火爆,但慢慢會下降。體驗真的很差,能突出的只有產品。

以前我覺得門店不應該把成本花在面積、人員上,應該精簡。後來發現,內部來說很難管理,一個店四五個店員,一個班兩人,一個店長一個店員,這樣沒有意義。沒有管理層可言,管理就無從談起。

味道是可以吸引消費者排隊,時間久了消費者就會失去這種動力,還是希望自己可以得體舒服的享用,而不是擠在路邊上。

所以我們後來開始開大店,從只聚焦產品到關注整個消費體驗。

咖門:擴展了空間,給喜茶帶來的直觀效果是什麼?

聶雲宸:我們進入中山市場後,生意很差。中山利和廣場店,開業一年多,月營業額也就兩三千。

後來我們開始開大店,第一個採用大店模式的是中山小欖店,有100多平方,做出以茶為基礎的一種文化,產品上也有調整。

改過之後效果很明顯,直觀的是那個店的營業額比之前所有開的店都要高。同時還帶動之前的那家店的生意。

咖門:目前,喜茶新開的店面體驗升級將體現在哪些方面?

聶雲宸:打造出有自己風格的空間,不是簡單模仿星巴克,會是激發創意、比較酷的空間,並且帶有現代主義的一種禪意。

咖門:有些品牌會採取「一大店帶幾小店」的模式,喜茶會這樣選擇么?未來開店在空間上會有什麼綜合標準?

聶雲宸:暫時不會有這樣的打算,這其實是打開市場之後的事情。如果你還是一個新牌子,盤子鋪得太開,會很不好做。以後的標準至少一家店在100㎡以上,可能還會更大。

【 4 】

「生意好可能是一個陷阱」

咖門:一些茶飲品牌在本地經營得很好,但往往在跨區域上碰壁,喜茶有過類似的經歷么?

聶雲宸:我們遇過異地擴張的問題。

品牌打開市場,有這樣的陷阱會麻痹你:一直在某一個地方很成功,這很簡單,有時候消費者是有一點點盲目的,而事實上品牌未必有能力走出那個地方。

公司第一次成功都有巧合的,有時自己都說不準。如果你可以第二次、第三次在不同的地方成功,才能證明你的模式是完整的,產品是有競爭力的。

咖門:現在決定是否開一家店的標準是什麼?

聶雲宸:主要看對品牌有沒有擴展作用,有很多好生意的店其實是在消耗品牌。有些品牌在一個地方開很多店,看似越到後面生意越好,但其實第一家店才是建立品牌的店。

熟客、了解品牌的人都是因為第一家店,後來亂開的店就是在消耗品牌勢能。我們感受很深,當一些店排隊要排很久,這種時候是很危險的。

是一些熟客發朋友圈出去,大家才看到,再開分店,不明覺厲的人去追捧,實際是在消耗第一家店的積累。

我們希望在開一家店是以原本的勢能為基礎,要麼因為位置本身好,要麼能體現出品牌特徵、符合相關擴散人群。

咖門:開店的速度會怎麼控制?

聶雲宸:開店速度要根據市場的消化能力具體分析。

從劃大區出發,最主要的是覆蓋面,而不是「好生意的店」。要通過一家店獲得一個市場,區域和先後順序其實很重要。

我們進深圳,首先不是說把深圳所有能開店的地方列出來,看哪裡有位置有可能。而是先看區域,選定南山區,很多深圳本土品牌在南山區開了第一家店,這裡是關內,又沒有在羅湖區那麼高成本。

第一炮打響,就會在每個區開一家,而不會說,在深圳海岸城對面再開一家,這是一種壞習慣。首先要擴大至關外,從每個區的首店再擴展。找到關鍵點,就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咖門:喜茶從江門、中山做起來,到廣深會不會感到壓力很大?

聶雲宸:一線城市的消費市場大,可以容納多元化的東西,消費者願意嘗試,而且不用擔心消費力;一線城市可以找到更好的人才,也可以更好地和資金各方面結合。

但也容易造成一個問題,品牌可能是被催熟的,像一個神奇藥劑,兩天會講話、會走路。

我的感覺是相反,我們是自己摸爬滾打起來的,在江門、中山每一步走的很艱難,到了廣深如魚得水。自己摔過的跤,印象會很深。

● END●

作者:啡姐丨統籌:咖sir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加微信:yantairan

推薦閱讀:

除了排隊三小時的鮑師傅和喜茶,17年魔都新開就人氣爆棚的餐廳,你吃過幾家?
喜茶進京在即,IDG一億融資原來都幹了這些
國字型大小茶飲與霸主星巴克究竟還有多少距離?Gaga鮮語、奈雪的茶、喜茶……
1招教你分辨喝到的奶茶里有沒有奶!

TAG:奶茶 | 創始人 | 奶茶店 | 喜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