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iBanker告白 續篇

藍莓 Sunday的日記藍莓 Sunday的主頁廣播相冊喜歡發豆郵iBanker告白 續篇 - 蔡東豪2013-10-18 11:18:41

iBanker告白 — 平衡【 編按:此為4月底同名系列連載的續篇,將於今日起一連四天刊出。】

雷曼前CFO艾嘉倫的親身說法,刺痛天下iBanker心深處。 網際網路「搏殺」和iBanker和這兩個字好像分不開,iBanker作風就是搏殺,我好像未遇過準時六點下班的iBanker。搏殺氣氛是由環境造成,投行團隊成員全是精英,好處是,市況逆轉可較輕身地捱過淡市。「人多好辦事」在投行不大適用,三幾個好打得的iBanker可處理很多事情,多人反而阻手阻腳,而且分花紅予「渣」人,會製造iBanker嚴重心理不平衡。團隊成員數目不多,負責事情又多又急,樹大遮陰情況不容易出現。iBanker工作大都帶時間性,負責的項目一定有預設時間表,時間表中有不同里程碑,節奏緊湊。關於時間表唯一可肯定的,是會變,通常是變急,原本下星期要完成的事,忽然變成明早要做好。「突發」對iBanker來說,是多餘,當突發事情不停出現,突發不再是突發。iBanker和客戶開會至下午七時,客戶筋疲力竭回家,iBanker的工作才剛開始,回辦公室解決開會談過的一大堆問題。客觀上,iBanker應該很忙。忙是一種壓力,怎應付壓力,因人而異。有些人處理得很好,在公在私也能保持身心舒暢,有些人應付不來,我的觀察是,iBanker屬後者居多。首先要指出,iBanker不能妥善處理壓力,問題不是iBanker心理質素低,而是須面對的壓力太大,這是對手太強的問題。不能妥善處理壓力的後果可以很嚴重,除了影響工作表現,也影響家庭和整體生活。我有想過,娛樂圈男女感情生活混亂,很大程度可能跟客觀環境有關。活在公眾視線下,明星表面風光,內裏其實孤獨,他們面對的壓力,其他人很難想像,最能了解這種壓力的人,是其他明星。明星的工作時間跟平常人不同,一段時間很聚焦地搏殺,終於停下來休息,望嚇錶,是凌晨三點。一個團隊日夜困獸鬥,只得互相扶持,日久生情是正常事。iBanker生活環境跟明星分別不大,混亂私生活同樣是投行指定風景。雷曼前CFO 放假只懂睡覺最近我在報上看到一個震撼故事,是關於iBanker的壓力,由當事人親自道出。2008年雷曼爆煲是一個沒有人預料到的意外,雷曼曾經風光過,忽然倒下來,臨死前經過垂死掙扎,過程中有一個人扮演重要角色,是前CFO艾嘉倫(Erin Callan)。一個40出頭的女性,爬到投行最高層,她曾經奪目耀眼。那時候,雷曼CEO被指傲慢和懶散,掌握不到實際情況,財經界認定他為罪魁禍首。艾嘉倫在這段時候不停站在台前,一度是華爾街曝光率最高的iBanker,財經界對她的表現,評價不俗,起碼認為她有努力為雷曼奔走。我看過一套以雷曼爆煲為題的電影,艾嘉倫的角色不算是反派,其他雷曼人卻被描繪為壞蛋。雷曼爆煲後,大部份雷曼人都在華爾街找到工作,惟獨是艾嘉倫消失了,沒有人知道這幾年她在哪裏。今年3月,艾嘉倫在《紐約時報》評論版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Is There Life After Work?」,激起千重浪,引發大量討論。艾嘉倫公開提出一個iBanker不多談的問題,刺痛天下iBanker心深處。由一個過來人親口說出,特別有力。文章開首,艾嘉倫回憶她任iBanker全盛時期,她和前夫出席公司派對,一名同事見艾嘉倫日理萬機,並且時刻充滿幹勁,問前夫她周末節目一定包括划艇、攀石或跑馬拉松等劇烈運動。前夫答,都不是,她瞓覺。艾嘉倫感嘆,這是千真萬確,她周末充電,為了未來一周工作搏殺。星期一至五搏殺,周末瞓覺,iBanker這是你的生活嗎?Work-life balance對艾嘉倫這類iBanker來說,是一個笑話,因為她從沒嘗試平衡,她的生活就是工作。由張開眼到瞓著,她一秒不離開黑莓。回望半生,艾嘉倫後悔不已,她覺得走錯了路,或者,她不需要這樣走這條路。埋頭搏殺20年,然後用之後20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這不算是平衡。雷曼倒閉是分水嶺,艾嘉倫要好好過餘下生命,工作不可能是她生活的全部。艾嘉倫回憶,她不是一開始便立志全心投入工作,搏殺態度靜悄悄地爬進她的生活,然後一步步佔領她的生命。起初時候,她星期日晚用半小時準備未來一周工作,然後變成幾個小時,work-life界線由模糊變成崩潰,直至工作完全吞食了艾嘉倫。工作生活失衡 成功中求快感工作具有令人陶醉作用,特別當工作製造成功感覺。iBanker用心做好一單刁,過程中過五關斬六將,克服無數困難,最終獲得成功,的確令人產生強烈興奮感覺。成功很容易令iBanker產生幻覺,以為成功等於快樂。幻覺形成後,iBanker像在一步「成功跑步機」上跑步,iBanker不能停下一刻腳步,跑步機越跑越快,iBanker從不停追逐成功中,獲得快感。當成功被認定等於快樂,艾嘉倫把事業當作她的人生重心,所有事情都以事業為依歸。艾嘉倫感到最自在、最安全、最舒服的環境,是工作。工作以外,她像迷失自己。一個這麼聰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這種所謂平衡,是自欺欺人,但那時候她陶醉於工作上的成就,她選擇不以理性對待平衡。成功當然不等於快樂,一時間的成功或者把一些應該要出現的不快樂事情推遲,但這些事情不會消失,只會累積起來。極端專注工作,一定會製造不快樂,經過一段時間累積,始終會爆發。艾嘉倫頭也不回地遠離華爾街,她寫這篇文章前,沒有人知道這幾年她在做甚麼。據她自己透露,她離婚後再婚,以另一種態度生活,把精力投入關心現任丈夫和身邊的人。艾嘉倫47歲,她後悔沒生兒女,知道失去的東西就是失去了。以前人家羨慕她事業成功,她現在覺得才剛開始學習管理自己人生。有傳媒指,艾嘉倫現居於佛羅里達州,跟現職消防員的中學男友結婚,過著簡單生活。搏殺廿載 金錢難補償損失我在iBanker的生涯中,認識不少艾嘉倫,或者我也曾經是艾嘉倫。人在江湖,iBanker不會覺得搏殺是一種問題,反而說服自己,今日搏殺會帶來明日享受。艾嘉倫最震撼的一句活,是搏殺20年,然後用另外20年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不是平衡。搏殺20年失去的東西,有很多寶貴至金錢買不到。iBanker懂得計算,但不懂得處理平衡,因為身邊所有人都是這樣做。20年前,我參觀一個美國19世紀南北戰爭戰場,當地導遊在現場解說戰役細節,特別傳神。有人問,南北戰爭出現很多「送死」場面,即是軍人明知敵方佔有利位置,正面進擊等於送死,軍人仍昂然踏步,何來這種超越正常的勇氣?導遊說,很多時這種場面是一排排軍人送死,勇氣來自身邊戰友。有戰友相伴,死也不算一回事。我在想,我有否認識很懂得平衡的iBanker?我想不到,因為搏殺是iBanker接受的正常狀態。當所有人接受一件事,不論這件事多麼不合理,參與者會跟隨既定狀態做下去。成功製造快樂,快樂的人做事特別得心應手,這是一個循環。在成功變快樂的循環,iBanker活得精采,願意在快樂中主動抽身而退,我聞所未聞。因此,成功iBanker的必然代價是失去生活平衡。諷刺地,追不上這部搏殺列車的iBanker,代價是上不了車,收穫是可能嘗試到生活平衡的滋味。艾嘉倫因為雷曼爆煲,非自願地下車,但發現下車後所見的風光竟是如此美麗。(續篇四之一)蔡東豪專欄:iBanker告白——明星 - 蔡東豪

已故會計師翁江培是安永合夥人,亦是影星伍詠薇前夫。有人問我,有否遇過明星iBanker?首先要弄清楚明星的定義,我對「明星」要求很高,舉一個例子:陳奕迅是非常出色的歌手,張國榮是明星。以此為尺度,我記得遙遠遇過一位,時間是在仍有明星iBanker出沒的八十年代末期。遙遠是因為那時候我剛入行,主要職責是「攞喼」,出席會議坐在後排,離開討論中心有一段距離,不過明星風範超越距離,很遠也感受到。這位明星其實不是iBanker,他是會計師,不過一大班iBanker和專業人士開會傾刁,只要他出現,全場注意力便投放到他身上。各位想像下,一班人在開會,張國榮突然走進來,全場鴉雀無聲。這位明星是已故會計師翁江培,他是安永(當年名字是Ernst and Whinney)合夥人,是影星伍詠薇前夫。翁江培氣勢 似足哥哥我見過翁江培兩次,都是一大班人開會,我坐在遙遠後排。八十年代香港人很早便有機會出人頭地,不像現在半百也稱為少壯派,當年翁江培約50歲,處於事業高??。明星當然有樣睇,單靠內在美的人很難成為明星。拍戲要找明星iBanker角色,翁江培不用化妝。我們形容一個人有氣勢,文字不容易表達,仍不明白的話,合起眼睛,想想張國榮。關於翁江培,我記得兩件事。其中一次開會,是關於大富豪夜總會計劃上市。當年這是財經界大新聞,今日年輕iBanker可能不知道大富豪是甚麼,八十年代香港商界大刁小刁,很大部份曾經在尖東夜總會內傾過,而大富豪是尖東夜總會龍頭。傳媒最關心是大富豪的估值,以及招股書怎解釋大富豪的商業模式,例如主要員工一欄會否介紹當紅小姐。我記得我工作的投行想分一杯羹,因此出席這個會議,開會內容我忘記了,但清楚記得翁江培是會議的中心人物。中心人物定義是,開會過程中各人七嘴八舌,最後結案陳詞,一定是由中心人物一錘定音。另一次開會,具體內容也記不起,我記得開會途中出現一個技術問題,與會者無人懂得處理,翁江培吩咐同事:「即刻叫X過嚟。」十多二十分鐘,一名男子氣來氣喘趕到,我記得這位男士也是安永合夥人,平日對其他人大大聲說話,在翁江培面前像細路仔,我親眼目睹明星的威勢。那時候,翁江培身份不獨是會計師,他是deal-maker,憑著他的經驗、人脈、威勢,穿梭在全城最熱的刁中,某程度上代替iBanker角色。Deal-maker得到客戶信任,一單刁的構思和佈局,全在deal-maker計算之中,其他參與單位,包括投行,都是跟已寫好的劇本行事。明星deal-maker當然需擁有才幹和魅力等質素,不過最重要是擁有把一單刁從頭帶到尾的能力,我有幸見過。明星deal-maker今日已不存在,原因是兩個字:中國。大國崛起,投行不再需要有明星iBanker。假如一位iBanker 20年前從地球消失,今日重臨投行,發現最大的不同是,iBanker由高至低都變成內地人,香港人iBanker去了哪裏?大國崛起 星味不重要20年前,內地企業已湧來香港集資,當時主要途徑是以紅籌身份,透過買殼、注資入現有上市公司等。那時候內地企業境外集資,還未完全規範,存在很多公開接受的灰色地帶。不少大型國企都是「走後門」方式在港集資,包括中信泰富(267)、粵投(270)等。那時候中央政府正在研究規範國有資產上市,香港資本市場氣氛猶如二十世紀美國西部大開發,大量拓荒者湧現,當中有英雄有賊,充滿故事性。那時候,內地企業來港集資,是要考腦筋,需要在上市條例罅隙中想辦法,需要大量熟悉香港環境的專才配合,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集資和其他交易。這是deal-maker最風光年代,客觀環境配合,香港人deal-maker擔當最熟悉的橋樑工作,明星iBanker在監管機構、投行、大孖沙、散戶等單位之間活動,由無至有,完成一單又一單膾炙人口的大刁。例如紅籌之父梁伯韜當年的呼風喚雨程度,今日iBanker很難想像。然而,過去20年,投行最大轉變是,生意性質徹底變了,大刁全來自內地。自1993年第一隻H股上市,中央不停規範內地企業來港集資的程序,國企上市不再是三幾個人的決定,而是由不同政府機構官員集體負責。投行從一個「人」的生意,變為一個制度的生意。在內地制度內活動,香港人迷失方向,因為這制度太複雜。在全面向內地業務傾斜的環境,香港人iBanker的重要性大大減低,內地刁由內地人主導。摸清機關脈絡 更重要中國殺死明星iBanker,因為內地生意不是靠才幹和魅力,投行需要具備不同技能的iBanker。某投行拿到大型國企IPO生意,不會歸功某iBanker超卓表現,因為客戶方面的決策者,不是誠哥、四叔的強人創業者,不是一言九鼎的內地民企老總,不是憑理性判斷的企業董事局,而是內地政府機關。投行要搶一單生意,須在不同政府機關之間周旋,懂得在這種環境活動的人,肯定不是香港人。投行爭大刁,取勝之道仍然是關係,但這些關係不是20年前外國人嚮往的入鄉隨俗關係,例如飲嚇茅台、打嚇高爾夫球等低層次活動。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重要關係是文革時一起捱過苦,在紐約讀大學時,在沒有暖氣的房子一起煮過麵,這才算是關係,香港人完全打不進這些圈子。還有,內地決策者不是一個人,甚至不是一個單位,這些政府機關各懷鬼胎,之間互相競爭,互相制衡,新一代iBanker需要懂得在政府關係網中把脈,在適當時機出擊。關係依然是重要,但投行需要的,是高層次的關係。今日投行需要的deal-maker,是懂得分析不同政府機關的關係脈絡,計算不同單位和個人的利益考慮,需注意的是,這些利益考慮是動態,不停在變動。香港人iBanker無立足之地,是因為環境變了,需要的技能也變了,變到香港人不可能具備優勢。過去十年,梁伯韜從deal-maker轉型為資深投資者,我認為是非常具智慧的決定。在內地,光芒四射的政經人物通常悲慘收場,即使有明星氣質的內地人,也想辦法收斂光芒,歷史證明高調會惹來不必要麻煩。我認識幾個很有地位的內地人iBanker,with all due respect,他們全無星味。或者,他們的星味不會被我這類普通相交嗅到,藏在深處,外表不起眼是現今iBanker基本條件。今日iBanker令我想起國家前主席胡錦濤,他在內地經濟起飛重要時期,領導中國走向世界,他好像無處不在,大家都熟識他的面孔,但擔任中國最高領導人十年,外間對他認識之少,令人吃驚。甚麼令他快樂和不快樂?究竟他是誰?我不得不認老,連翁江培和大富豪夜總會也記得起,那是香港燦爛年代,iBanker也過著燦爛生活。今日iBanker聚在一起,最常聽到話題,是大家互相埋怨上海和北京班機經常誤點。香港變了,iBanker也變了。(續篇四之二)蔡東豪專欄:iBanker告白——股災 - 蔡東豪

香港87年股災,10月份累跌四成,近年跌幾百點只是濕濕碎。 黑白資料圖片我經歷過股災,是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股災。近年股市跌幾百點,傳媒便形容為股災,我聽後覺得幼稚,年輕一輩未見過世面。跌幾百點對道指或恆指,相等於幾個百分點,濕濕碎。「黑色星期一」道指一日跌508點,相等於23%。今日道指一日跌23%,等於跌逾3,000點。香港87年股災經歷停市,10月份累積下跌四成,這就是我所指的股災。87年我剛入行,當時不叫iBanker,叫Merchant Banker。那是殖民地時代,美式全球化未吹襲投行界,香港大部份事情以英式行事,投行由三大佔據領導地位:Wardley(匯豐擁有)、Jardine Fleming及Schroders。其餘大多數是來自英國的老牌Merchant Bank,例如James Capel、Samuel Montagu及Kleinwort Benson等,這些名字早成為歷史。寧蝕也不敢得罪超人我初入行,主要工作是「攞喼」,不是說笑,每次出外開會iBanker都要帶一大堆文件,年資最淺的拿最多,是行規。有些工作對年輕iBanker很有用,但因科技進步,今日已不用做,我覺得反而影響學習機會,例如剪報。在沒有網際網路年代,每間投行擁有自己的資料庫,保存當時三幾百間上市公司的資料,每日由我決定甚麼剪甚麼不剪。當時甚麼公司在做甚麼刁,我最清楚。87年股災我最深刻記憶,是長和系百億元連環供股。股災前一個月,長和系宣佈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型集資計劃,旗下四間公司:長實(001)、和黃(013)、嘉宏(已私有化)、港燈(006),供股共集資100億元。我任職的投行「有幸」成為供股包銷商之一。股災前,身為史上大刁參與者,是榮幸;股災後,是大鑊。股災後,長和系如其他股份一樣,股價大跌,跌低於供股價,假如供股計劃照常進行,包銷商須上身,損失慘重。當時市場最關心是,供股計劃會否繼續進行。我負責攞喼和剪報,當然沒有內幕資料,靠睇報紙得悉事件發展。傳媒繪形繪聲報道李嘉誠和包銷商之間進行角力,包銷商希望李嘉誠取消供股,外資包銷商高層專程來香港遊說,但李嘉誠堅持繼續。據報道,包銷商有權單方面取消供股計劃,引用包銷合約中「不可抗力」條款,但後果是觸怒李嘉誠,那年代無人敢觸怒李嘉誠。財經八卦新聞指,李嘉誠堅持去馬,口頭向包銷商承諾,他不會忘記幫過他的人。這句話反面是,他會記著不肯幫他的人。供股計劃最後按原定計劃進行。股災後,大部份人身家不見了一大截,但李嘉誠袋裏多了100億元。有一日,我見到一班秘書(那是有秘書的年代)起鬨圍在一起,我不甘後人,走進人堆中。原來她們在逗玩一張支票,是我公司作為包銷商埋單的支票。我忘記支票金額是多少個零;二十多年過去了,我未接觸過支票銀碼比這張大。這是我驕傲的回憶,我親手接觸過這張支票。87年股災有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是成因不明。經過時間沉澱,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清晰,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87年股災的成因至今眾說紛紜。最多人接受的原因,是電腦程式製造沽盤,加劇跌市的跌幅,產生急速下跌的循環。我難以接受,那時候電腦技術落後,電腦參與程度有限,能夠製造一場全球性股災,有點牽強。知得越多 輸得最慘人不願認衰,怪罪於電腦,好像比較心安理得。看看圖表,便知道股災前,股市進入泡沫狀態,道指在股災前一年升幅達四成。除非這件東西的估值一向被低估,任何東西價值一年升四成,都會變得昂貴。雖然87年股市沒有例如科網股的新概念,但股災前道指不停創新高,市場情緒亢奮,散戶踴躍入市,如李嘉誠的大戶在吸水,泡沫的特徵寫在牆上。我認為87年股災成因,跟所有股災差不多,是估值過高,脫離基本因素能支持的現實。觸發點可能是電腦程式賣盤,可能是某一件個別事件,其實是大堆事情加起來。泡沫特徵是製造一個自我感覺良好循環,投資者看好,股價上升,投資者感到自己眼光準確,對自己看法更加有信心,形成一個股價上升循環。當投資者判斷(看好),得到事實(升市)確認,他們以為自己股神上身,錯不了。實際上,升市可能跟投資者看法全無關係,不過升市本身已成為投資者繼續看好的原因。泡沫一個特別之處,是近乎不可能在爆破前預見。人在泡沫中,會懵然不知,泡沫爆破後,才赫然發現自己曾身在泡沫。泡沫只能事後孔明,不可能未卜先知。這方面最老實的人,是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不少人認為他是科網泡沫的罪魁禍首,因為他在八十年代末堅持低利率政策,直接製造投資者亢奮情緒。格林斯潘堅持政府沒能力事前預測泡沫,只能做好準備,泡沫爆破後,政府盡力做好善後工作。格林斯潘坦白得令人不舒服,但嚴格上,他可能沒錯。人精於分析過去,向後看,事情變得特別清晰,錯綜複雜的關係也拆解得到,不過我強調是向後看。當人經歷過一件事,樂過痛過,理論上感覺深刻,重點是親身經歷過。問題是,人生沒有兩件事是一模一樣,今次經歷過,下次遇上,人會產生疑問,今次好像有點不同。因此,經歷過不代表會學精,遇泡沫的感覺是鑊鑊新鮮,跟住出現的,當然是鑊鑊甘。很多人假設,iBanker最接近股市,遇上泡沫,最懂得避險,這是一個很錯的假設。人不精於向前看,即使是熟悉事情,也因知得多,判斷變得混亂。越知得多的人越感到模糊,因為這些人腦裏太多東西在轉,太多可能性出現,覺得今次總是有點不同。iBanker站在最前位置,近距離看到普羅投資者看不到的事情,甚至有份落場參與,這觀看角度與眾不同。外人羨慕iBanker親近大孖沙,落手落腳做大刁,但這其實是一個不利位置。知太多,是不好,因為知得多的人太多考慮,覺得世界很複雜。iBanker知得多,外人認為不合理和古怪事情,iBanker都有解釋。資深iBanker有一項特異功能,是自圓其說能力。外人追問兩句,iBanker會感到不耐煩:「你哋唔明咁多!」據我觀察,每次泡沫爆破,走得最遲和輸得最慘,是iBanker。iBanker真心相信製造泡沫的新概念、新技術、新英雄,因為近距離給予他們其他人沒有的資料。iBanker認為其他人不懂欣賞,是因為他們領略不到「新」的真諦。越多資料,越多觀點,越會相信:這次不同。離開投行,走進企業,風景不同,我學會Detached這個字。Detached中譯不容易,夾雜著抽離、冷淡、超然的意思。看事情最Detached的人是小孩,他們知得最少,但心水最清,他們的意見很多時一針見血,肯定不會陷進「今次不同」的泥沼。我離開投行十多年,Detached的環境給我更佳觀察位置,我知道的不多,甚至不想知得多,但我感覺良好。假如Detached是審時度勢的重要質素,股市中最不夠Detached的人,是iBanker。他們內心最多鬥爭,因為他們永遠在嘗試說服自己,這件事不是這樣的。(續篇四之三)毅行出哲學:iBanker告白──梁伯韜 - 蔡東豪

梁伯韜不算是明星,但對香港投行的影響比任何一個明星iBanker大。這篇文章主題是一個人,梁伯韜,不算是明星(明星定義見〈iBanker告白──明星〉,2013年10月16日),不過,過去三十年,他對香港投行的影響遠比任何一個明星iBanker大。梁伯韜的事業歷程見證了香港投行的轉變,他的經歷就是香港iBanker的經歷。我從四方面看:一、可信賴的顧問。這些年,李嘉誠遇上奇難雜症,總會見到梁伯韜身影。由做大刁到解決兒子的問題,梁伯韜都在附近,不管梁伯韜怎樣澄清他是代表自己,全世界都知道他是在幫李嘉誠解決問題。能夠被人視為疑似李嘉誠的「人頭」,我相信是一種莫大榮耀。梁伯韜80年加入匯豐旗下獲多利工作,那是一個跟今日完全不同的投行年代,那時候投行有一件很值錢的東西,叫信任。投行和客戶的關係是建基於信任,客戶不怕跟投行交心,把最原始的想法告訴可信賴的iBanker,一齊「度」出一條橋。為榮智健押上聲譽任何經得起考驗的關係都是有來有往,客戶知道可信賴iBanker,iBanker會給予最好意見,iBanker的行為不會令客戶丟臉,例如同時為客戶的死對頭服務。iBanker知道可信賴客戶,給予意見是一年365日無休的工作,大部份時間是無償工作,但當客戶有刁做的時候,客戶會僱用「御用投行」。「御用」這兩個字在今日投行世界,太陌生。作為一個可信賴的顧問,iBanker和客戶的合作年期是很長久,在梁伯韜的例子,可以是永遠。梁伯韜最緊密的客戶關係,可能是榮智健,由中信泰富(267)誕生,到壯大,到跌落谷底,到榮智健試圖東山再起,梁伯韜全程在附近。梁伯韜對可信賴的顧問這位置,從沒含糊,榮智健在台前風光時,梁伯韜在背後角落;榮智健跌倒時,榮智健知道梁伯韜在不遠處,隨時候命。榮智健重出江湖,世人投以懷疑目光,梁伯韜站到最前,押上自己的聲譽,信任是這樣建立的。二、有創新的年代。我看過一個梁伯韜的訪問,記者問:梁伯韜被稱「紅籌之父」二十年,會否感厭倦?梁伯韜答不會厭,能夠在一個時代幫內地公司找到資本出路,是一種驕傲。紅籌是屬於一個年代,一個內地政府仍未想清楚內地經濟起飛和海外資金怎結合的年代。這時候,內地政府十五十六,一時擔心太進取會導致政經不穩,一時擔心改革步伐太慢會錯過時機,紅籌是在一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年代誕生。技術上,紅籌定義是在境外註冊的中資公司;實際上,紅籌是繞過內地監管機構審批,走出去擁抱海外資本市場的中資公司。紅籌巔??(或瘋)期是97年前後,表表者是北控(392)。北控是窗口公司,意思是內地某地方或部門對外的窗口。北控在97年上市,超額認購1,270倍,股價首日升三倍。由無至有,北控是巧奪天工的財技傑作。北控傑出之處,是上市之前,北控不是一間公司,根本不存在。即是說,北控是為了來港上市,才創造出來。理論上,投資者不會覺得這類公司吸引,拉雜成軍代表管理質素偏低,還有內地企業管治水平是問號,上市後,小股東權益隨時被大股東侵犯。梁伯韜對症下藥,想出一條紅籌長升長有的好橋,作為iBanker,他不但「娶老婆包生仔」,還供書教學。這條橋是注資,上市後母公司不斷把資產注入紅籌,以賣大包作價明益紅籌。對於散戶,注資概念本身是催化劑,可大炒特炒;對於注重估值的機構投資者,紅籌以低PE買資產,以高PE融資,是短期必勝方程式,樂意加入炒團。紅籌在各方面大合奏下,加上回歸的概念,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徵。生於有創新的年代今日回看,紅籌的地位是肯定的。沒有紅籌這海外集資渠道,如中信泰富、越秀(123)等中資企業,不能提早走出去。不要忘記,中移動(941)也是紅籌,也是憑著注資成長。沒有紅籌熱潮,中國證監會不會決心規範中資企業上市規例,為千禧年代中資上市熱潮做下基礎工作。我認同梁伯韜的看法,「紅籌之父」是美譽,他應感自豪。由紅籌作急先鋒,接受國際金融市場洗禮,中資企業管治質素在成長中提升。能夠提早跟國際社會,特別是國際投資者接觸,從實戰中學習,是一個重要因素。梁伯韜生於一個仍有創新的年代,食腦之士在一個尊重食腦的年代,在規範未完全完善年代,遊走灰色地帶,創出一番事業。紅籌可能不是由梁伯韜發明或發現,但肯定是由他改良至最理想狀態,在時機配合下,發揚光大。紅籌至今二十年,大家想到投行有甚麼創新嗎?三、有創業的年代。梁伯韜80年加入獲多利,88年跟夥伴成立百富勤,當年33歲。請注意這兩個數字:8年和33歲。以今日眼光,這是匪夷所思。工作8年,大部份打工族可能晉升了一兩級,距離可發揮位置有一大段路,離創業太遙遠。今日33歲的男人,唉,我不多說。今日33歲男人可以解釋,時代不同,不能比較,某程度上,這是不錯。在梁伯韜創業年代,他和夥伴拿著今日看,屬於微薄的資本,主要憑著人際關係,可以創立投行,並在幾年間做到有聲有色,跟外資投行平起平坐。今日這種機會應該是沒可能,因為投行經營模式變了。投行不再依賴關係,遑論長期關係,在一個無甚創新的年代,可信賴的顧問不值錢。投行變成一部只注重資本的機器,猶如一個對沖基金。投行最大收入來源,不是提供意見,而是揸鑊鏟炒。這類炒作有很多其他名字取代,但實際上是炒,而且是用投行本身的資本去炒。今日投行,炒和提供意見的收入比例,四捨五入,可能是10比0。今日幾個資深iBanker下海,找幾個富豪支持,搞一間投行,頂多可做一間三四線投行。好聽一點,這類投行叫boutique,直接一點,叫「艇仔」。最大問題是,今日投行以資本行先,艇仔一世是艇仔。資本行先的最大轉變,是投行和客戶的關係變成單單清。今日全球資本最雄厚的投行,只剩下幾間,所謂關係,對於投行和客戶都是睇情況。當一個決定,最重要元素是金錢,這決定在無愛無恨下作出。今日李嘉誠做刁,看的是價錢和對自己的著數。適當時候明智離開四、轉型。梁伯韜2006年正式離開iBanker行列,轉型為投資者,現在參與私募基金。從往績看,梁伯韜看市眼光很準,包括自己的事業,在適當時候離開是非常明智。梁伯韜出身於一個跟今日投行文化格格不入的年代,資本取代信任,成為投行最重要資產。香港投行另一個獨有問題,是內地企業取代本地企業,過去二十年差不多所有大刁,都是來自內地。做內地刁,即使是挾著「紅籌之父」之名,梁伯韜是其中一個資深iBanker。老實說,梁伯韜的關係怎能跟高幹子弟相提並論。梁伯韜選擇在一個自己認為舒服的時候離開,代表著一個年代的終結。在我認知中,梁伯韜永遠是最能代表香港投行盛衰的iBanker。(續篇四之四)
推薦閱讀:

告白與告別
如何用張藝謀式的告白脫單
陪伴,才是最好的告白!
保持很久曖昧關係的女生,我向她表白,卻被殘忍拒絕,原因可能是什麼?

TAG: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