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我們如何面對死亡?
相比卑微毫無尊嚴地活著,更多人願意光榮死去。 在小說《Me Before You》中男主人公在遭遇車禍後高位癱瘓,且不說生活無法自理就連基本的生存權也遭到巨大的打擊。普通小感冒、輕微噴嚏,在常人眼中非常小的事都可能隨時要了他的命。 小心翼翼地苟且偷生讓他感到十分疲憊和厭倦,生對他來說更像詛咒而不是禮物。在遇到女主後,他每天開始有了醒來的動力,可最後他還是選擇安樂死,因為不想沒有尊嚴地活著。 每個人都恐懼死亡,當死亡降臨的那一刻,第一反應都是不接受。可當人們開始思考自我生命的價值、生與死的時候,思想便開始超脫,死亡也就變得不再恐怖。 當人類突破對死的恐懼後,是否就有機會選擇自己的存活狀態呢?通俗的說法就是,人類是否有選擇安樂死的權利? 作為醫學生,我知道研究醫學,首先要解決倫理問題。安樂死明顯違背人們長期以來的倫理認識,所以在我國現行的法律中是不被允許的,也因安樂死涉及法律等複雜的問題,所以全世界只有荷蘭一個國家將其合法化。 從安樂死的定義上看,它是一種幫助公民解脫痛苦的人道主義行為,可有些公民認為它是一種剝奪其他人生存權的違法行為。 實行「安樂死」雖然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但還是有部分人支持。人們認為安樂死是為解除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極端痛苦病人死前的痛苦,而不是為親戚、國家、社會利益而實施的,它體現的是一種人道主義精神。 生命應以價值和質量來衡量而不是長度,毫無尊嚴忍受病痛折磨苟且偷生對病人來說是一種殘忍。 婁滔的那一則遺囑可以證實,當病痛折磨病患時,活著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樣的痛苦不僅僅是身體上也是心中。對於這樣辛苦活著的病人,沒人有權利去苛求他們處理生命的方式。 個人的生命屬於個人,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處理自己包括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人們無法選擇什麼時候來,那至少可以選擇什麼時候走吧。 「安樂死」存在更大的意義是體現人類對生命的尊重,雖然因現實中的種種原因,它沒能被廣泛地實行,但是我們卻不能否認它自身帶有的人道關懷。目前,人們雖然不能期待安樂死,但可以期待尊嚴死。 尊嚴死也叫臨終關懷,它是一種在病人彌留之際停止治療以減少痛苦為主的自然死亡方式。 尊嚴死在國外已經被普遍接受,在國內也有以此為基礎的臨終關懷病區和臨終不插管俱樂部,鼓勵病人立下遺囑,理性看待死亡,並以充滿愛的護理陪伴他們走完最後一段路。 安樂死不僅關乎醫學倫理法律等問題,同時也關乎對生命的態度。生存還是死亡,這是生命的必做題,可從來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因為這道題根本無解。 結束還是繼續生命本就是件難以抉擇的事,無論怎麼解決都不可能圓滿。可在人們深思熟慮後,最後的抉擇就是對生命最大的尊重,這樣的尊重足夠照亮整個人生。 決定或許不能讓所有人都認同,或許只有自己認同,可當決定是心底最真實的聲音時,那就是死亡最大的禮讚,也是面對死亡最該有的態度。 馬塞爾曾說過,他關懷的是至親之死,而不是個人之死,他自己的死亡,並不可怕。人死後,TA的記憶會隨著離去而消失,可那些存有TA記憶的親朋好友該怎麼繼續生活下去?生者或許比死者更難以面對死亡。 至親的離世是世界上最傷痛、最不可避免的事情,有人曾經面臨、有人正在面臨、有人即將面臨,這不可承受的生命之痛,人們要怎麼面對呢? 為自己生兒育女、相扶生活大半輩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在其墳前敲鑼打鼓高歌。他不是怨恨不思念妻子,而是他已經看破生死,認為妻子這是解脫人世的束縛,上天做神仙了,所以他不僅不難過還很開心。 西班牙哲學家烏納穆諾是個博學的人,他通曉古今總能引經據典將希臘到現代關於死亡和苦難拿出來評議,可即便豐富智慧、有深度的思考也不能舒緩他中年喪子的傷痛。 兩位哲學家對於親人逝去的反應太過於極端,普通人既不可能像莊子那樣看破生死立馬歡喜過日,也不可能像烏納穆諾那樣深入研究思索生死最後還是走不出悲傷,大多數人都處於中間,難過會有,快樂也會來。 但在那段痛苦的過渡期中,普通人要怎麼才能使自己不那麼地難過悲痛呢? 生死是一個情理命題,我們不可以也不能夠用理立馬去說服情,一句「逝者已矣」並不能緩解傷痛。 既然做不到立馬不傷心,那就給自己一個期限,慢慢來,儘力好好地過日子,如果3個月不夠就半年,半年不夠就一年,一年不夠就十年,總有一天我們會為身邊的人將悲傷深埋心底好好生活。 直面至親的死亡,人們永遠不能立刻坦然地面對和接受,所以讓時間去治癒傷痛,努力在情理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慰藉自己的心。 生者可以靠著對死者的懷念而生存。海德格爾認為死者通過生者的思念仍能存在於世界,死者和生者之間並不是毫無聯繫的,生者因死者做出各種抉擇讓其雖死猶生。 楊絳先生懷著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通過《我們仨》與丈夫、女兒跨越生死進行溝通。 個人、至親的死亡與人們自身有著直接的聯繫,人們會為其傷痛。那陌生人的死亡呢?人們又怎樣去面對呢? 今年10月1日發生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一個音樂節上的槍擊屠殺案,震驚全世界。世界友好的人民在為生命的流逝感到悲傷的同時也向遇難者表達自己沉痛的哀悼。 面對死亡,不論對方是陌生人、至親還是自己,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恐懼、悲痛。 大部分人都不會因為生命載體不同而變得麻木不仁,都為其生命的流逝感到悲傷、痛苦、失落乃至憤怒。對生命的尊重,讓人們面對死亡時有其相同之處。尊重生的方式,死的抉擇,不苛求,不強求,用最真誠的心去面對死亡。 作者簡介 農靜雅,愛旅遊、騎行、爬山、看書、寫作等一些列不務正業的射手醫科妹子,目前正混跡在國內一所不出名的985高校中,碌碌無為,不求聞達於世界,只求能寫幾篇稿子,看幾處風景,遇幾個人,此生便足矣。 校訂:吳巍 / 姚色豐
推薦閱讀:
※做了回校友會聯繫人
※對不起,教育永遠不公平
※教育男孩與教育女孩有什麼不同?
※緬甸是亞洲受教育程度最高,犯罪率最低國家之一,為什麼經濟沒有較快發展,國力增強?
※美國大學工程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