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記者鏡頭中的50年代中國(2組)

法國記者鏡頭中的50年代中國

上世紀50年代,被譽為「新聞攝影之父」的法國攝影記者布列松曾來到中國,記錄下了這些珍貴影像。

1.北京景山公園,觀看「除四害」宣傳的老人。

2.在上海工人文化館,每周日約有1萬名工人前來打乒乓球,下棋。

3.新疆烏魯木齊的街頭

4.北京街頭,小朋友們參觀學習。

5.1958年,北京的街頭。

6.上海曹陽的供銷社。

7.一位教授在景山公園備課。

8.敲鑼打鼓送捷報的人們。

9.農民在地里幹完農活,還要去自建的熔爐里鍊鋼。

10.北京,在國有農場學習參觀的人們。

11.北京—遼寧的火車旁邊的麵條攤子。

12.修建三門峽水電站的人們。

13.第一次看到電視時人們驚訝的場景。

14.紅小將在大街上分發蒼蠅拍以除蠅害。

15.天安門廣場上參加建國9周年慶典的小學生。

16.北京街頭,賣蟈蟈的農民。

17.瀋陽街頭的標語。

18.北京,在天安門廣場的人們。

一位法國攝影師鏡頭下50年代的中國

第一位獲准進入中國拍攝的西方攝影師——馬克·呂佈於8月30日逝世,享年93歲。

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正在加爾各答旅行中的他意外結識了一位認識中國總理周恩來的朋友。

通過這樣的關係,1957年,他成為首位進入中國紅色大門的西方攝影師。

他從印度輾轉香港來到廣州,然後一路北上,第一次沿途記錄中國風景,其中包括他在武漢的所見所聞及建設中的長江大橋。

馬克·呂布在中國拍下的第一張攝影作品,拍攝於香港到廣州的火車上。

這位法國著名攝影師抓拍的眾多黑白照片,已成為巨變中國的一份歷史檔案。

▲1957年的北京街道

▲陝西

▲街頭「比劃」

▲1957年婦女接受文化教育

馬克·呂布,1923生於里昂。在他14歲時,他父親給了他一台柯達相機,從此馬克·呂布就與攝影結下了不解之緣。

30歲,他才在攝影上起步。在之後的60年,他從沒有懈怠攝影。他與中國的攝影之緣長達50年。

▲1971,上海芭蕾舞學校的學生。2010年3月馬克·呂布尋找過這個女孩

▲街道上的好姐妹

▲工人

▲做針織的女人

他自稱徘徊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次數比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還要多。「他總是精力充沛,幾乎每年都在路上。

▲遊行

▲喊口號

提起那個老時代,我們總是不適。但是,即使是政治先行,依然要生活、工作。馬克呂布的紀實鏡頭打破了我們的刻板。

▲歡笑

▲1965年在北京大學,他拍到了周末舞會和戴著口罩跳舞的女學生,這種場面也將告別普通中國人的生活長達20年。

▲把戲

▲工作

▲勞作,廣西

▲在上海拍「天安門」

馬克·呂布的作品並不一定是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他沒有拍攝壯闊的大場面,而是敏感地拍攝當地人民的生活變化,通過一些細微的生活細節呈現那個時代。

他的視角不僅跟隨國家領導人,還聚焦於普通百姓。

▲1957北京飯店,波蘭總理約·西倫凱維茲訪華期間

▲1957年,飲酒的毛澤東

▲1957年的鞍山工人

▲工人看到鏡頭有些驚奇

▲1965年的琉璃廠

建築、服飾、人情都帶著時代性的烙印在馬克·呂布的鏡頭中定格。

▲1957年的北京城

▲1957年的北京

▲約會中的情侶。背心+的確良襯衫是年輕人的「時尚標配」

▲紅色記憶

▲想起中學課本上別的口號:一個蘿蔔前進重,三頭毛驢拉不動。

▲中國長城

▲中國長城,1971年

▲1971年的武漢

▲建設中的中國

▲建設中的中國

感 謝

馬克·呂布,用客觀的視角,

讓後輩看到父輩、祖輩生活的時代與狀況,

讓我們真實了解我們的過去。

推薦閱讀:

她因眉間一顆痣走紅,也是90年代古裝美女,她是誰?
賈平凹: 中國人有許多奴性 當今年代提供豐富素材/圖
80年代的痞子都痞在哪裡?
擁有80年代最美聲音的陳淑樺,還會回來嗎?
怎么用阴历知道现在是公历多少年?

TAG:中國 | 鏡頭 | 法國 | 記者 | 年代 | 5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