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篇--三國演義序幕正式拉開:中俄能源大單棄用美元,是對美國的沉重打擊!

(2014-05-24 07:15:23)

關於中俄簽署天然氣合作協議的全球性影響,筆者上一篇已經分析,但有些人混淆視聽說中國在中俄天然氣合作中吃了虧,中國從俄所購的天然氣價格高了。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針對這一點進行一個詳細的分析點評,同時再針對最近兩天的幾個國際熱點問題作個簡單點評分析。

  關於中俄簽署30年的天然氣供氣協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事是對中俄都有利的事,但有些人還是雞蛋裡挑骨頭。這些雞蛋裡挑骨頭的人,基本上都屬於腦袋西化的一群人,即對西方特別是美國崇拜得五體投地,對俄羅斯完全反感,反感的原因一般也較為奇葩,就是普京反美,讓美不爽。一個成熟的、理性的人在看國際問題時只會從國家戰略利益出發,而不會因個人喜好去帶有情緒地看待國建間的博弈。中俄簽署這麼大協議,對誰最不利?這個國家當然是美國。道理很簡單,因為中俄在貿易、投資結算上統統棄用美元。而且是在亞信會議期間宣布棄用。中俄棄用美元,意味著上合組織內棄用美元已不遙遠了。上合一旦棄用,金磚國家、亞信相關國家等等都可能在交易中棄用美元。這對美國的打擊是非常大的,所以美國受損最大。歐盟是第二受損的,原因很簡單,中俄天然氣協議是380億立方米,未來還將簽署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加在一起就是680億立方米。俄羅斯對歐盟2013年輸送天然氣1615億立方米,歐盟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程度超過30%。這裡如果未來中國拿走680億立方米,日本還要拿走幾百億立方米,這一下恐怕就是上千億立方米,俄羅斯的開採能力不是無限的,所以俄羅斯頓時對歐盟有了談判籌碼。顯而易見,俄羅斯後邊會對歐盟的天然氣進行漲價,這個時間不會過很久。

  那麼,俄羅斯給中國的天然氣價格到底高不高呢?媒體報道說是合同金額4000億美元,按這個價格計算是350美元左右每千立方米。這個價格比現在輸歐的天然氣價格便宜30美元,輸歐天然氣價格是380美元。所以,綜合看輸送到中國的天然氣比輸送到歐盟的天然氣還是便宜些,只是說便宜多少這個不能確定。

  而且,這裡還需要澄清的是,天然價格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國際原油價格變化有一個公式,未來實際天然氣價格會和國際油價掛鉤,可能還有其他如通脹因素、成本因素等,雙方簽協議一定是一個公式。而這個公式現在看來,應該比歐盟的價格稍低一成或稍多點。

  有人說中國從土庫曼進口的天然氣才200美元,從俄羅斯進口的怎麼這麼貴呢?事實並非如此,根據新疆海關數據,2013年中國從中亞國家進口的天然氣1995.1萬噸,價值97.9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從中亞國家進口的天然氣每噸價格為490.7美元。天然氣的密度為0.7174,那麼1噸天然氣合1393.9立方米,那麼每千立方米合350美元。其中,中國從土庫曼進口的佔88.8%,達1771噸,價值87.9億美元,合356美元每千立方米。從哈薩克進口的則最便宜,只有199.3美元每千立方米,但數量太少,只有14.4萬噸,價值4000萬美元,只佔總進口量的0.7%。從哈薩克進口的之所以便宜,原因是中哈直接接壤,距離近,而從土庫曼進口的則要過境烏茲別克和哈薩克,一則是遠運輸成本高,而要經過別的國家必然會有過境費,成本自然就高一些。另外,中國從烏茲別克進口的天然氣價格是328.4美元每千立方米,佔新疆口岸進口的10.5%。所以說,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或與從土庫曼進口的基本持平,或者稍低。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中國買虧了之說。而中國一直希望達到的效果就是和土庫曼價格基本一致,俄羅斯希望的是和歐盟一致,所以最終結果是俄羅斯作了讓步。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協議的戰略意義太大了,除了經濟利益之外的政治、外交利益太大了。另外,由於西方在烏克蘭上搞事,俄羅斯開始接受中國條件開發遠東了,這一點筆者曾在之前分析烏克蘭局勢時分析過。怎麼開發俄羅斯的遠東呢?就是利用俄羅斯遠東地區地廣人稀和資源豐富的特點,建發電廠,建水電站。如此,中國東北地區可以獲得能源,但卻不必為此污染環境,俄羅斯可從這種合作中得到經濟好處,遠東地區也沒人,所以相對可以容忍環境的污染。這種合作,是符合中俄兩國戰略利益的,中國從這裡得到的好處是很大的。

  有人擔心俄羅斯是雙頭鷹,多變,將來會不會坑中國。這其實是杞人憂天。為什麼這麼說呢?中俄現在是准戰略盟友關係,只要有美國這個頭號大國在,中俄的戰略利益就是第一位的,中俄這種緊密的合作關係就不會破。過去,中蘇之間是蘇強中弱,蘇聯想吃中國,結果遭到毛主席等第一代領導人的強力反對,最終沒有讓蘇聯如願。博弈的結果是,中美聯手幹掉了蘇聯。那一輪博弈,實際上是俄人託大最終被中國給賣了。如今,中強俄弱,中國不是那種貪心不知足的國家,所以中俄關係比中蘇關係牢固得多。中蘇當時在一起主要是意識形態和東西敵對,後來意識形態有異、利益也不一致了,就鬧掰了。中俄不同,只要美國在,中俄的戰略利益就是一致的,至於意識形態大家雖然不一樣,但好像都對這一點不關心,因為中國沒有同化俄羅斯的想法,俄羅斯沒有同化中國的能力,所以意識形態不會成為雙方分歧。如此結果是,中俄戰略利益總體一致,意識形態沒有根本分歧,這種合作關係豈能不牢固?中俄關係要發生惡化,前提條件是美國崩潰,退出歐亞大陸。但那一天至少還得二三十年,那麼久遠的事現在雖然可以適當思考,有一個長遠布局,但不能因噎廢食而廢了眼前二三十年的戰略利益啊。所以,中俄的合作不會有問題,這一點是中俄領導人都充分意識到的,所以普京時代不會有變化,除非美國如蘇聯般崩潰,但個人認為這暫時不太可能發生。

  今天國際上的大事是俄羅斯和中國再次在安理會雙雙否決對敘利亞的提案,這再次體現了中俄准盟友的關係。投票結果是2:13,只有中俄投反對票,其他國家都投了贊成票。有些人藉此會說中俄逆國際社會而行云云,這是政治幼稚病的表現。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投票?根本原因在於,敘利亞問題是五常之間的問題,其它國家基本都是看客,參與度都不高。有中俄兩個否決票,這提案註定通不過,這一點不管美國還是歐盟都非常清楚。之所以還推動這一提案,無非就是讓中俄有孤立感。但是,這種孤立感是表面現象,不是真實狀況,這種所謂孤立感也不會帶來真正孤立,因為其它非常人理事國不過是打醬油的看客,投贊成票完全是覺得相比歐盟和美國的聯盟,他們認為在國際上歐美比中俄傳統實力還是強,而且結盟也更深,與其得罪歐美不如投贊成票。中俄不會因為這些國家投贊成票而開罪他們,但如果和中國一樣投了反對票,就會直接開罪美國,因為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是攻方,俄羅斯是守方。所以,權衡之後大家都投贊成票,但卻對整個結果不會產生任何意義。當然,這個提案還有給敘利亞官方施壓的意思,即雖然通不過,還是要提,向敘利亞和俄中施壓。不過,這種施壓客觀上不會起到根本性作用,所謂的2:13實際上等於2:3,就是五常之間的遊戲而已。中俄對敘利亞問題的雙否,最終證明俄羅斯不會在敘利亞問題上對美方作任何讓步,這一點被再次確認。

  今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再次展示了其政治手腕,普京說俄羅斯尊重烏克蘭的大選,願意和烏克蘭新當選的總統合作。這話是否意味著俄羅斯妥協了呢?就像索契冬奧會時面對烏克蘭騷亂筆者的判斷一樣,俄羅斯不可能妥協。普京之所以這麼說,展現的是一個成熟政治家的風範。

  如果戰友們還記得,普京在中國時下令軍隊從俄烏邊境撤回到常住地。普京的這一系列軟化動作既然不是真的示弱了,那為什麼又這麼示好呢?原因其實主要有三點:

  一是烏克蘭25號將進行新大選,俄羅斯索希望的聯邦制至少現在還不可能成行,這個時候普京示好是試圖影響烏克蘭大選,即盡量促使烏克蘭新當選的總統能夠不與俄羅斯為敵。只要不是和俄羅斯為敵的烏克蘭總統,那麼就能重新回到俄歐博弈的主基調上,烏克蘭局勢也就向過去的歐俄博弈模式靠近了。這種靠近,對歐俄是有利的,所以俄羅斯的好意歐盟應心領神會。

  二是在普京拿到中國這裡的支票後,面對歐美更加從容,不必用軍事的壓力就能給歐盟帶來巨大壓力。因為歐盟一時半會離不開俄羅斯的天然氣,而2018年開始俄羅斯就要向中國供氣,逐年提升直到380億立方米每年。另外,還有300億立方米每年的天然氣輸送計劃在談。有了這樣的未來壓力預期,歐盟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刻就得考慮俄羅斯的感受。所以,一旦烏克蘭大選上台的是親歐政客,那是俄歐都樂意接受的。在有了新的經濟武器的情況下,刀槍當然可以先藏起來再說。

  三是烏克蘭臨時政府已不可能展開對東部和南部的用強,一切都要等新總統上台後才能確認下一步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態度,所以最近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局勢也不再那麼緊張了。既然如此,何必讓部隊勞累著在俄烏邊境上呢?回營休息不是更好嗎?

  所以,普京的示好是有其內在邏輯和原因的,這種示好不是示弱,而是為了後邊有更多選擇可做,在訪華獲得大單後,普京自然有了更多選擇和底氣。

  

推薦閱讀:

阿里CEO張勇首談商業未來:大數據將成新能源|阿里巴巴|CEO|大數據
BP:你想多了,再過幾十年,化石能源也不會out!
為什麼中國的光伏產業很發達,但應用率很低呢?
案例 | 國家電網的俄羅斯電力市場策略剖析
MIT 技術評論選出的 2015 年全球最具智慧的 50 家公司中有那些值得關注?

TAG:美國 | 能源 | 三國 | 三國演義 | 美元 | 中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