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高貴,激昂——今夜聽莫扎特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
踏著月色回來,感覺月夜的清輝,靜靜地鋪滿我的心房。
回到家,打開音響,我放進一張莫扎特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的碟子。小木屋很久沒有瀰漫這樣的音樂氣味了。
第一樂章,悲情中顯出不安。第二樂章,寧靜中顯出高貴。第三樂章,激昂中顯出渴望。
音樂從一種陰森森的氣氛中走來,叫人有些煩躁不安。突然,鋼琴聲傳來消息:親愛的朋友,我不是為了打擾你,我是有話要說。這時,你平靜下來,樂思悠揚帶著你穿過一座迷霧幽暗般的森林,鋼琴在與樂隊的對話中,猶如林中的一支響箭,射向遠處的地平線。劍落之際,你的心靈為之一震,一種深深的失落在激烈的樂章中爆發。
第二樂章,無疑是最撫慰心靈的樂章。鋼琴慢慢的敲擊,我彷彿看到一雙高貴的手慢慢撫慰自己的靈魂。隨後,雙簧管、長笛和大管的三重對話不斷穿插其中,共同幫你訴說。大概人在過度的悲傷失望之後,最希望得到別人的安慰,故而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的慢樂章也總是具有這樣的力量,讓你的心格外燙貼自然。生命在這一刻也格外釋懷通透。秋月高掛,銀河如洗。心中的秋色也總是恬靜清澈,溫暖如歌。這時,你真的覺得自己無所企求更無所奢望,原來美好的東西在你的心中總無時不在尋找機會為你拓展胸懷。
猶如夢中回到現實,樂聲又在催促我們上路了。第三樂章,不斷的變奏,由鋼琴與樂隊輪流催你前行。有點煩躁不安的低音時而出現,籠罩著一絲不祥。有人將這個變奏比作一幅肖像畫,畫中人是一位儀態端莊的女人,滿懷愴痛之情流露無遺。樂曲在激烈的鋼琴敲擊與樂隊有力的全奏中結束,那是經過彷徨不安後對生命最後的渴望與激情。
莫扎特第二十四鋼琴協奏曲創作於1786年。是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創作期間特地抽空為預約音樂會而寫的作品。也是莫扎特僅有的兩首小調協奏曲中的一首。愛因斯坦曾經這樣評價這首作品:此首c小調協奏曲不但讓貝多芬感動,也促使貝多芬想要在自己的c小調協奏曲(作品37)中作出一些貢獻,可以說是相當具有「貝多芬性格」的作品。從1785年到1786年,莫扎特在兩年時間裡創作了6首鋼琴協奏曲,這段時間也是莫扎特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這期間的每一首鋼琴協奏曲都值得用心來慢慢聆聽。
推薦閱讀:
※忠誠是美滿婚姻的協奏曲
※T021-鋼琴協奏曲-布隆夫曼-Q051
※【值得珍藏的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飲譽世界的吉他名曲《阿蘭胡埃斯協奏曲》
※何占豪、陳鋼: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