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貨幣制度和貨幣形態的演變?1

中國古代貨幣制度和貨幣形態的演變1(2009-02-23 05:58:53)

轉載

標籤: 布幣 貝幣 貨幣制度 鑄幣 貝十朋 中國 雜談 分類: 錢幣論文

中國古代貨幣制度和貨幣形態的演變 1

作者:蕭劍平

第一節商品交換和貨幣的起源

第二節貝幣

第三節早期的銅鑄幣

第四節銅錢

第五節金銀和谷帛貨幣

第六節鈔幣

中國古代貨幣制度和貨幣形態的演變

貨幣,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到商品生產階段的產物。中國古代貨幣,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貨幣之一。它源遠流長,三四千年的發展過程連綿不斷,形成了具有東方色彩的中國貨幣體系,在世界古代貨幣史上獨樹一幟。中國早期貨幣形式的演變、貨幣理論的研究、貨幣制度的發展以及貨幣製造技術工藝的進步,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對古代世界上國際經濟交往,特別是亞洲各國貨幣的發展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一叢艷麗之花。中國的古代貨幣制度,與其他國家不同,不存在什麼本位制度,也沒有主幣輔幣之分,往往金、銀、銅、谷、帛以及後來的紙幣都同時不同程度地行使貨幣的職能,只不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有所側重而已。各個朝代的貨幣制度也很不一致,即使一個朝代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也有種種變化和區別,敘述起來不勝繁舉。現僅按貨幣的不同形式種類,分述如下。

第一節 商品交換和貨幣的起源

在原始氏族社會,人們過著群居簡陋的生活。那時生產力還很低下,人們成年累月地辛勤勞動,所獲得的物品也只能勉強維持生命,所以當時沒有商品交換,也不存在貨幣。

隨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在維持自身生活需要之外,有了剩餘產品,於是產生了交換的需要。開始時,氏族與氏族之間進行剩餘產品的交換,後來擴大到部落之間互通有無,交換的物品主要是各自的公共財物。隨著私有財產的出現,個人之間的交換也愈來愈多了,而且逐漸占居了優勢。古書曾記載:「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1)「以所有易所無,以所工易所拙」。(2)據說這是四、五千年以前神農、唐堯時的情形,是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換。

生產日益發展,物品愈來愈豐富,交換也就愈頻繁。人們為了交換方便,就先把手中的商品換來一般易於為別人接受的或需要的商品,然後再用這種商品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這樣,在眾多的商品中就逐漸分離出一種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都能交換的商品。這種商品在政治經濟學上叫做「一般等價物」,由於它的媒介作用,促進了商品交換的發展,成為最早的貨幣雛形。在我國古代,曾經充當過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有多種多樣,如牛、馬、刀、箭、皮、帛、貝、玉等等。經過長時期的演變,為了交換的便利,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種類不斷減少,逐漸集中並固定在少數的經常為大家所公認的幾種商品上,這些商品即成為古代的原始貨幣。司馬遷寫道:「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所從來久遠,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記雲。……虞夏之幣,金為三品,或黃,或白,或赤;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3)其它古籍也有記載,如:《管子》:「先王……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4)「湯以庄山之金鑄幣」,「禹以歷山之金鑄幣」;(5)《鹽鐵論》:「弊(幣)與世易,夏後以玄貝,周人以紫石,後世或金錢刀布」(6)等等。從這些記載可以知道,我國最早的原始貨幣主要是上述一些物品,其中有金、銀、銅、貝、玉、珠、龜甲等物;也有人們的日常用品,如農具錢、布(鎛)和漁獵工具刀。原始貨幣產生的年代,據說是「虞夏」或「夏後」時代,也有說是神農、黃帝時代的。如以夏代(前2100—1600年)計算,至少也有四千餘年了。

但是,這些古籍的記述過於簡略,而且都是後人追述的,帶有很大的傳說性質,還需結合考古發掘的出土實物,加以研究核實。

第二節 貝幣

貝殼在中國古代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裝飾品,是大家都想獲得的價值極高的東西,因此人們往往把最美好的東西稱做寶貝。從古代文字結構看,凡是同貨幣、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如賞賜、寶貨、貧賤等等。可見,中國文字形成的時候,貝就已經是起貨幣作用的價值尺度了。

據考證,貝在夏代就已成為原始形態的貨幣了。在河南偃師夏代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中,除發現了人們作為貨幣使用的天然貝外,還有經過加工製作的骨貝和石貝。(7)二里頭類型文化的斷代,介於龍山文化(8)和鄭州二里岡商代前期文化之間,應該是夏代晚期的遺址,因此這一發現可以說明夏末商初時期貝幣的使用已相當廣泛了。骨貝、石貝等人工製造的仿製貝的出現,表明當時貝幣的需求量很大,真貝的數量已不敷應用,才以仿製貝來代替真貝。可以認為,這一時期貝的功能,應為兼有裝飾品和貨幣的兩種作用。

進入商代,從出土文物和古籍記載看,貝幣的使用已很普遍了。記載中用貝的數量也愈來愈大,從「二貝」、「五貝」發展到幾朋、幾十朋。如殷墟甲骨卜辭:「取貝」;(9)「其用舊貝一貝十朋」。(10)傳世的殷彝銘文,也不乏關於貝幣的記載,如:「王商(賞)戍嗣子貝廿朋」。(11)在已知的這些記載中,把貝用來作為賞賜品的情況比其他任何物品都多。貨幣職能已逐漸成為貝的主要作用。古籍《尚書·盤庚篇》記述了盤庚斥責他的臣僚們貪求貝玉的行為,告誡他們要「無總於貨寶」。可見早在公元前一千三百餘年時,貝就成為人們經常貪求的財寶了。貝所以能具有這樣的品格,根本原因是它已成為社會公認的、代表一定價值並能換來多種物品的貨幣了,而不單純是裝飾品。河南安陽殷墟武丁配偶「婦好」墓,出土海貝有七千枚之多,(12)山東益都蘇埠屯一號大墓出土貝三千七百九十枚,(13)其他商代中晚期墓葬中也多有出土數百枚貝的現象,這些表明貝的數量顯示了貨幣財富的多少,貝是當時通行的主要貨幣。

貝所以能夠成為古代最早的貨幣,一是由於它具有天然美麗的形態和色彩斑斕的花紋、光澤,同時又被古代先民看作是象徵美好和吉利的護符,所以人們都樂於互相贈予或珍藏。二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它具有很多作為媒介物的優點,比如它能以枚為單位,便於計數;堅固耐磨,輕巧靈便,便於攜帶和授受;它的產量不多,得來不易,不致流通過濫。海貝有一百多個品種,被用作貨幣最普遍的是齒貝,它的長短大小在一寸左右。此外還有紫貝、玄貝、大貝等。大貝作為貨幣在商代已有記載,殷《戊辰彝銘》:「戊辰師錫鬯廿卣、貝」;《庚午父乙鼎銘》:「作冊友史錫貝」,(14)據郭沫若考證,「貝」就是大貝。《尚書·大傳》中也有「大貝百朋」的話。殷墟婦好墓出土實物中的一種大貝,比一般的海貝體積大得多,可能就是這種貝,它的價值應比一般的海貝要高。從甲骨文和金文中有的貝字寫成、看,被當作貨幣的貝,可能還有類似河蚌的雙殼貝。貝幣發展到鼎盛時期,真貝的數量不足,仿製貝日漸增多。現在已知的仿製貝種類有:珧貝、(15)石貝、骨貝、角貝、陶貝以及各種金屬貝,如銅貝、金貝、包金貝等。

貝幣在流通中,最初以枚或個為單位。商末周初,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貨幣的作用和流通範圍擴大了,貝幣的計算單位就逐漸改為「朋」。朋是用繩穿起來的貝幣。根據朋字的寫法「」、「」,以及其他史料的研究,一朋的數量大約是十個或二十個貝幣。現在出土的貝幣,有不少是有穿孔的,一孔的、二孔的、三孔的都有,這是繩穿的遺迹。在商代以朋計數的尚少,進入西周后,各種文字中記載貝幣數量時,以朋為單位就多起來了。如《詩經》:「既見君子,錫我百朋」。(16)西周青銅器也有「易貝十朋」、「易貝五十朋」等銘文,所記數額都在十朋以上。以朋計數的貝幣的購買力有多大,現在已知的材料很少。西周初期的《遽伯睘彝銘》,記述鑄造本器的費用為:「用貝十朋又朋」,意即鑄造它花費了十四朋貝幣。周恭王三年的《衛盉銘》記載:「堇(瑾)章(璋)才八十朋,氒(厥)」;「赤虎(琥)兩、麂(韍)兩、一,才廿朋」,(17)說明瑾璋(美玉制的禮器)值貝幣八十朋,兩件赤琥、兩件麂韍(麂皮製的祭服蔽膝)、一件(畫有花紋的蔽膝),共值貝幣十朋。可以認為,這就是當時的物價了。

西周中期,由於貨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金屬貝幣逐漸流行。從發掘的文物看,銅鑄貝幣早在殷商時代就已出現。河南、山西都曾出土過這種銅貝幣(18),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鑄幣,比西方最早的小亞細亞的里底亞(Lydia)鑄幣,要早四、五個世紀。大約在周恭王以後,銅貝幣的使用就逐漸增多起來。現在已知的銅貝幣,大體有兩類:一是形體凸起,齒紋成曲線,比較像真貝;另一類形體扁平,齒紋成直線,使用較方便。銅貝幣廣泛流通使用以後,貝幣的計算單位又改為「寽」。寽(lǜ)是古代金屬重量單位名稱,一寽合十一又二十五分之十三銖,即略小於半兩(十二銖)。周穆王時的《稽卣銘》:「易貝卅肘」;周厲王時的《揚銘》:「取五寽」;周宣王時的《毛公鼎銘》:「取卅寽」,(19)這些都是銅貝流通使用的記載。以寽來計算銅貝,是貨幣制度的一個重要改革。朋是以串計數的,沒有脫離原始的個數計算的範圍。寽是以重量來計算貨幣價值的多少,用寽計算銅貨幣的數量,從此開闢了稱量貨幣的新階段。銅貝的購買力情況,在周孝王時的《曶鼎銘》中有這樣的記載:「用誕買茲五夫用百寽」,(20)說明買五個奴隸的價格是一百寽銅貝。

上述貝幣流通的整個時期,能起價值尺度和其他貨幣職能作用的物品還有:金、銀、銅、龜甲、珠玉、布帛等,但這些都不佔主要地位。到西周末春秋初期,銅貝以及金屬銅塊的流通使用已相當廣泛,它的作用和流通範圍都超過了以往的天然貝,從而逐漸取代了天然貝的主要貨幣地位。春秋以後,金屬貝也逐漸衰落。至秦始皇改革幣制時,明確規定禁止用貝作貨幣,從此貝在法律上正式失去了貨幣的資格。

第三節 早期的銅鑄幣

我國古代很早就掌握了金屬冶煉技術,金、銀、銅等都曾擔任過一般等價物,起過某種貨幣媒介作用。由於當時金、銀的產量很少,而銅的開採和冶煉相對地比較容易,於是銅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愈來愈重要,從生產工具、兵器、祭祀的禮器到日常生活器具,都逐漸用銅製造。這時,銅的貨幣媒介作用也隨著它的產量和質量的提高而逐步擴大。

進入商周時期,青銅製品已達到了相當精美的水平,銅塊、銅餅等銅製的貨幣也隨之出現,並與貝、金、銀、谷、帛等貨幣同時流通。歷史上關於銅製貨幣的記載,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不少了。西周青銅彝器銘文中,有許多關於用銅來賞賜、處罰或繳獲銅貨幣的記述。如周成王時《禽銘》:「王易(賜)金百寽」,周昭王時的《伯銘》:「伯從王伐反荊,寽金」,周穆王時的《臤觶銘》:「易赤金」,(21)這裡所說的金,顯然都指的是銅而不是黃金,說明銅在西周時期已發展為一種比較重要的貨幣了。這一時期銅製貨幣的形態,是沒有固定形狀的生銅塊,現在已知的有不規則的塊狀、餅狀、鈑狀。1975年江蘇金壇縣鱉墩西周墓葬曾出土過這種青銅塊。1976年陝西臨潼縣零口街西周遺址,也曾出土過作為貨幣的銅餅。這種銅餅呈圓形餅狀,直徑約二十厘米。從各種資料來看,這種無定形的銅製貨幣,是早期銅鑄幣的初始類型,屬於稱量貨幣,它的計算單位與銅貝一樣是寽。

到春秋時期,牛耕、冶鐵、煮鹽等先進技術相繼出現,農業、手工業的進步促使商品生產迅速發展,商業的規模空前擴大,原來的以貝幣為主的貨幣流通體制已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而逐漸解體,銅貝和無定形銅塊在流通中的作用逐漸縮小,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早期銅鑄幣。這種新型貨幣,經歷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一直延續到秦始皇統一全國幣制時止,在全國範圍流通至少有五、六百年。

早期銅鑄幣,在全國範圍內有四個貨幣體系同時並行,即布幣、刀貨、蟻鼻錢、圜錢四大貨幣體系。由於當時周王權衰落,各地諸侯割據爭雄,政治上的分裂導致經濟上的分割,反映在貨幣上即逐漸形成貨幣形制特點和流通使用區域範圍不同的銅鑄幣。不同體系的銅鑄幣,既互相區別,又互相影響、融合。

一、布幣

布幣是由鏟形農具演變而來的。古代有一種農具叫「鎛」(bó),是用來鋤草的。其形狀類似鏟,上面頭部圓空,可裝木柄;中間厚重,不易折斷;下面足部尖薄,適宜鋤草、掘溝等勞作。由於鎛與布同音,所以又叫做布。還有一種農具叫「錢」,形狀與鎛類似,但下面足部稍平。這兩種農具,在交換過程中逐漸發展為布幣。

最早的布幣,大小和原來的農具差不多,幣面一般沒有文字,或有少量的銘文,甚至還可直接用於耕作。錢幣學家把它稱做原始布(或稱大鏟布、古布)。(圖1)它的形狀,從鎛演化而來的,肩略高聳,足略尖,又稱尖足布;從錢演化而來的,肩平足鈍,又叫平足布。原始布早在殷商後期、西周初期黃河中游一帶地方就已出現,在河南洛陽、安陽、鄭州一帶曾有實物出土,但數量不多。原始布流通使用的時間,大約有四、五百年之久。

稍晚些時候,為了攜帶和交換的方便,布幣的體型逐漸變小變薄,而頭部圓空的銎則比原始布加長,叫做空首布。這種布幣,幣面大都鑄有銘文,如地名、干支、數字等,也有的鑄其他意義的文字,如財富的「富」字、重量單位「釿」字等。布幣的體型均為近方形,空首布的形狀,大體分為平肩弧足和聳肩尖足兩類,上端的「空首」保留著農具銅鏟的原始遺痕。空首布出土地點,多為河南、陝西、山西等地,說明它在當時流通使用範圍主要是周、鄭、晉、衛等國,流通的時間直至戰國初期。

在戰國時期,布幣體型變得更加輕小。其外形出現重大變革,其頭部不再是圓空的銎,而變為扁平堅實的板片狀,世稱為平首布或實首布。平首布的形制,只略具原來的農具錢、鎛形態而已,基本上擺脫了原始的痕迹。為了適應貨幣流通發展的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平首布的首部、肩部、足部形狀逐漸朝著平鈍化、圓化的方向發展。原來的空首平肩弧足布,逐漸變為平首平肩平足布;原來的空首聳肩尖足布,逐漸變為平首斜肩尖足布,後又變為方足小布。到戰國晚期,很多地方鑄造的布幣都漸變為圓首圓肩圓足布了。有些地方還鑄造了各種形狀不夠規範的布幣,有的圓肩,有的短足,一般稱為異形布。晚期的圓足布有的上面還有穿孔,多為三個穿孔,這是為了用繩穿起來攜帶方便,所以這種布幣又叫做三孔布。布幣的圓化趨向,表明了鑄幣在形態上的進步和完善,因為戰國時期商品交易已相當發達了,貨幣交換愈來愈頻繁,帶尖的、有稜角的鑄幣在多次反覆使用中易於磨損和折斷。從貨幣歷史的發展來看,布幣的圓化,也可以說是以後幾千年行使圓形錢幣的前奏。

平首布的鑄造,比空首布要精巧得多,紋飾也愈來愈美觀。幣面一般都有銘文,多是地名和重量、價值單位,如「梁□釿」、「梁一釿」、「梁半釿」等,是我國最早的紀值紀重鑄幣。「釿」是布幣的貨幣單位,它所代表的重量在戰國的幾百年中是有變化的。從出土實物看,戰國早期的一釿布約重12—17克,半釿布約重6—9克;戰國晚期的一釿布約重11—13克,半釿布約重4—6克。魏國遷都大梁後還鑄過同時標明兩種重量單位的銘文布,如「梁誇釿百當寽」。據說,寽是指楚國流通黃金的計重單位,釿為魏國布幣計重單位,「釿當百寽」是二者的比價,「誇」是表明大而足值的意思,因此這種布幣是適應使用兩種不同重量單位的兩地間商業往來的貨幣。

平首布流通的區域為北自遼寧,南抵河南,西至陝西,東至山東的廣大農業地區。從地下發掘的實物銘文看,布幣的鑄造地有魏、韓、趙、秦、燕等國一百餘處城邑。許多地方同時鑄造行使同一貨幣單位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大小分等級的布幣,實行了一種「子母相權」的貨幣制度。大的重的為母,小的輕的為子,但都是足值貨幣。大小幣之間有一定比例關係,它們既不是主幣輔幣關係,也不同於後代的貨幣貶值。戰國晚期,這種小幣的數量特別多,說明這種單位重量的鑄幣最適宜於流通界的需要。子母相權制度,反映了當時商品交換的複雜化和貨幣制度的進步,表明貨幣經濟在我國已開始確立。

二、刀幣

刀幣產生於我國東方、北方漁獵區和手工業商業發達的地區。刀幣是由古代一種叫「削」的銅製漁獵和手工業用刀演化而來的。它的形狀類似帶柄的刀,其前部刀端較尖,刀背呈弧形,刃凹,柄身有裂溝,柄端有穿繩圓孔。刀幣按它的形制和鑄造地區劃分,大體有三種類型:{ewl MVIMAGE,MVIMAGE, !50000464_0010_1.bmp}1.齊刀這種刀幣體型較大,又稱大刀,多流通於山東半島的齊國。齊刀的製作比較精整,幣面都鑄有銘文,銘文字數有六字的、五字的、三字的不等。但無論哪一種都有「齊、法、化」三字。化即貨字,法化是標準貨幣的意思,指貨幣的重量、成色、形制均合標準。據研究,齊刀幣中最古老的是有「齊造邦長法化」六字銘文的刀幣,(圖2)有人認為是西周姜尚初建齊國時造的,有的說是齊桓公時,或田和取得齊國政權時鑄的。因此,齊刀可能始於西周。進入戰國時期,齊刀中有全國性貨幣和地方性貨幣之分。大約在戰國中期齊威王、宣王時期,齊國普遍鑄造「齊法化」三字銘文刀,在境內統一流通使用,反映了地方諸侯鑄幣權的進一步加強和貨幣制度的進步。其他一些刀幣和「節墨邑之法化」(即墨刀)、「安易之法化」(安陽刀)等,應屬於地方性貨幣,也可能是「齊法化」三字刀流通之前的舊幣。齊刀幣的流通範圍,在戰國時期隨著齊國疆域的拓展而擴大,從歷年齊刀幣出土地點來看,已遍及現在的山東各地。2.燕刀燕刀是燕國地區流通的刀幣,有三種類型。一是明刀。這種刀幣的正面都鑄有一個「」(明)字,所以叫做「明刀」。這是在燕地流通最廣,歷代出土最多的燕刀幣。燕明刀的背面,有的鑄有銘文,有是各種圖形、符號,據說是鑄幣時爐次的標識。明刀的形制有兩種,一種刀身圓折,弧背凹刃,稱作圓折刀;一種直背直刃,刀身方折,象古磬形狀,故稱磬折刀。在齊國也行使過少量的明字刀,多發現於山東博山附近,叫做齊明刀或博山刀。這種明刀形體較短狹,上面的銘文有:「齊化」、「齊化共金」或齊國的城邑名等。據認為,這是燕國名將樂毅攻佔齊國七十餘城邑時期鑄造的。燕明刀流通的地域很廣,河北、遼寧、吉林、河南等許多地方都曾出土,在朝鮮、日本等地也有發現,流通的時限約為戰國時期。另一種燕刀,叫做尖首刀。它的特徵是刀身較長狹,前端首部較尖銳,幣面鑄有一個或兩個字的銘文,可能是地名或其他標識。尖首刀的形制比較接近於齊刀,據認為是受了齊國的影響。流通的時限約在春秋末戰國初期,歷代出土的數量較少。還有一種燕刀叫做針首刀,它的前端首部更尖,像針一樣。刀身較短而薄,形制古樸,多數沒有文字,少數有一些象形文字或符號。產生的年代比尖首刀更早一些,有人說可能是西周時代的刀幣。針首刀流通的範圍很小,從出土的地域看,主要限於燕國沿長城邊地一帶。也有人說它出於匈奴故地,故又稱匈奴刀。3.趙刀趙刀是趙國靠近燕國的地區使用的刀幣。它的特徵是前端比較平或呈圓形,刀身平直薄小而有彈力,又叫做圓首刀、平首刀或直刀。趙刀的銘文多為「甘丹」(邯鄲)、「白人」(柏人)兩種地名,也有少量其它地名的。趙刀流通時間,約在戰國中後期,趙地本是布幣流通區,因受燕、齊的影響,為便於地區間商業交往而鑄造的。實際上,燕、趙兩地均為布幣、刀幣並行流通地區。三、圜錢圜錢是從紡織工具紡輪演化而來的。它的形制扁平而圓,中間有孔,大小、形狀都和銅製紡輪實物差不多。圜錢的扁圓體型,比布幣刀幣更便於計數和攜帶,又不象布幣那樣容易折斷,而且有孔可以穿繩,適合於商品交換日益增長的需要,所以圜錢的出現,是早期銅鑄幣的一個進步。在戰國的中後期,除楚國以外陸續為各國所採用,逐漸取代布幣、刀幣而形成一種新的銅鑄幣體系。圜錢由於流行的地區不同,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刀幣流通區和刀布幣並行區發展起來的圜錢。這種圜錢圓形方孔,貨幣單位沿用刀幣的「化」。有的有郭(郭是指錢的周圈加厚的部分,具有加強圜錢耐磨力的作用),如賹化圜錢(賹原為黃金的重量名稱,賹化即為極珍貴的貨幣的意思),又名有輪益化;有的無郭,如明字圜錢。這些圜錢約流通於戰國的晚期,如齊國的「賹四化」、「賹六化」圜錢,是齊襄王(前283—前265年)復國以後鑄行的。燕國的「明四」、「明化」圜錢的產生年代,比齊圜錢要更晚一些。另一類為布幣流通區發展起來的圜錢。這種錢面平孔圓無郭,後來有的也變為方孔或有郭的了。貨幣單位一般都沿用布幣的「釿」,幣面鑄有地名和貨幣單位,如三晉和周地區的「共」、「垣」、「藺」、「漆垣一釿」等。魏國的共字圜錢、垣字圜錢是產生年代最早的圜錢,大約是在魏惠王(前370—前319年)遷都大梁以後。秦國也處於布幣流通區,秦圜錢與別國不同的特徵是,以「兩」為貨幣單位,幣面只紀貨幣單位,不紀地名,這表明貨幣鑄造權集中於朝廷,在貨幣制度上更具有進步性。秦圜錢,最初是圓形圓孔無郭,背面平素無文,正面銘文「珠重一兩」(珠是寶貴珍物的意思),戰國晚期演變為圓形方孔的「半兩」錢。由於它大小適中,便於授受,適合當時流通的需要,得到迅速發展,後來成為全國統一的貨幣。四、蟻鼻錢蟻鼻錢是江淮流域楚國流通的貨幣,是從仿製貝轉化而來的。由於楚國的經濟、文化比中原各國落後,鎛、刀、紡輪的使用也較遲,銅鑄幣就沿用了仿製貝的形態。蟻鼻錢的形制,為橢圓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形狀像貝但體積較小。幣面鑄有陰文,有的銘文為「」字,狀似螞蟻;有的銘文為「」字,筆劃深凹很象人臉,兩豎中間部位凸出,象人的鼻子,故名為蟻鼻錢或鬼臉錢。也有少量蟻鼻錢的銘文為「釿」、「全」(金)等字。還有人對字銘文釋為「桼」、「五朱」、「口六朱」等字。這些都帶有紀重的意思,流通的時限似應在戰國晚期。蟻鼻錢的產生,大約在春秋時期,古籍中就曾記載楚莊王(前613—前590年)鑄錢的故事。進入戰國以後,隨著楚國疆域的擴大,蟻鼻錢的流通範圍也逐漸擴大,原來行使布幣的陳、蔡、宋、魯一些地方也成為蟻鼻錢流通地區,從而形成獨立的蟻鼻錢貨幣體系。但蟻鼻錢的製作粗陋,與同時期的刀幣、布幣比相差甚遠。綜合上述四個銅鑄幣體系情況可以看出,這一時期貨幣經濟在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已開始確立,貨幣因素滲透於人們生產、生活的各方面。戰國初期李悝曾列舉了一張當時普通農家生活費用賬單,他說:農民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除繳稅和本身消費外,可得一千三百五十錢,衣服每口歲用三百錢,五口則為千五百錢,再加上社閭祭祀等活動的支出,尚不足四百五十錢,需靠副業等補足。(22)這張單子表明,貨幣經濟在當時已很普遍,不僅在城邑到處使用貨幣,而且又滲透於農民日常生活之中了。早期銅鑄幣的使用範圍已很廣泛,除日常買賣東西之外,還用於賞賜、饋贈、賄賂、納貢、借貸等經濟活動。勞動力的僱傭也使用銅鑄幣。《韓非子》說:「夫賣庸而播耕者,主人費家而美食,調布而求易錢者,非愛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23)當時的財政稅收,用糧食也兼用銅鑄幣。「厚刀布之斂以奪之財」。(24)窮人向富人借債也用銅鑄幣,名之為「稱貸」、「貰(shì)貸」,「貸子錢」或「貸息錢」。大的放高利貸者,稱為貸家、子錢家。齊國孟嘗君放債,一次就收「息錢十萬」。魯人曹邴氏為子錢家,「貰貸行賈遍郡國」。(25)銅鑄幣還被當作殉葬品,河南汲縣山彪鎮的一個戰國大墓,一次就隨葬六七百個空首布。(26)以窖藏銅鑄幣來保存價值的現象更為普遍,如1961年冬在山西祁縣下王莊出土一個繩紋陶罐,罐內裝滿了戰國布幣,共重24.5公斤。由於銅鑄幣的廣泛通行,以貨幣計算的價格觀念也漸深入人心。關於當時物價的記載,在史籍中也逐漸增多起來,但由於各國貨幣制度不統一,鑄幣的輕重大小差別很大,難於和後代比較。例如,春秋末,越國粟價,在平常年景大約為一石值三十錢,價格低落時二十錢,價格高漲時可達八九十錢。(27)秦國禾粟價格,也是「石卅錢」;做衣服的粗麻,「十八斤直六十錢。」(28)齊國的物價,據《管子》所說,粟價每石四十錢,絹價每匹合黃金十四銖半,布價每匹約合黃金五銖。金價是一金四千錢,如果一金是指一斤,則絹價每匹值錢一百五十,布價每匹值錢五十。銅鑄幣在各國的發行流通雖有一定製度,但都較粗放,發行數量一般無所限制,減重的事也有時發生。例如楚莊王因錢輕,要改小錢為大錢,百姓不便,孫叔敖勸楚莊王恢復了舊幣制。(29)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年)將鑄大錢,單穆公反對,講了一番關於鑄大錢、小錢的道理。(30)這種大錢,如果是增加錢的重量,則會使物價下跌;如果是只增加名義價值,不增實際錢重,則物價會上漲。所以,管子說:「幣重則萬物輕,幣輕則萬物重」,(31)這是他對那一個歷史時期貨幣物價關係的總結。

第四節 銅錢

銅錢是我國流通時間最長,對古代社會經濟影響最大的一種貨幣。從秦始皇到清朝末年,大約流通了二千一百多年,這在世界貨幣史上也是僅有的。

銅錢是在早期銅鑄幣的基礎上產生的。戰國末期,各國商品生產發展較快,商業繁榮,地區間貿易往來也很頻繁,貨幣的使用範圍和數量也愈來愈大。但是另一方面,各諸侯國以至大的城邑貨幣制度極不統一,貨幣種類相當繁雜,形形色色、大小輕重不一,代表的價值相差懸殊,給商品交換帶來極大的不便。秦始皇兼并六國,建立全國統一的政權,推行統一的銅錢制度,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要求,從此開創了錢幣的歷史。

銅錢的形狀,是一個周圓孔方的金屬圓餅。這種外圓內方的形態,在世界上是東方貨幣的典型代表,它體現了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象徵著君臨萬方,皇權至上的思想。把錢幣和天地宇宙相比擬,說明中國的貨幣發展到錢幣階段,貨幣在人們的心目之中已處於極重要的地位。有人給錢幣起個別號為:「孔方兄」,認為它是萬能的,說「死生無命,富貴在錢」,「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32)銅錢的形制也就是貨幣拜物教思想的體現。

銅錢上都鐫鑄有銘文,與西方錢幣上有人物、動物等花紋圖案完全不同,這也是東方貨幣的一大特色。早期銅錢上的文字,一般是標明重量,後期則一般為朝代年號,也有標上鑄造地點、鑄造機關以及其他標記符號的。製作銅錢的材料(簡稱幣材),主要是銅,一般為銅、錫、鉛合金,所以叫做銅錢。由於幣材其本身是有使用價值的,所以錢幣的重量就是它的價值的標誌。歷代政府對錢重都有明確規定,但也經常有錢幣減重貶值的情況。

銅錢的通行,標誌著我國金屬鑄幣制度已發展到成熟階段。兩千多年來隨著朝代的演變,它的發行制度和流通制度有著明顯的階段性,隨著冶金製作工藝技術的進步,以及地區、民族特點的體現,銅錢的名稱、形制和流通狀況等也有著不同的發展變化。因此,銅錢的種類非常繁多,樣式也千差萬別。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半兩錢、五銖錢、通寶錢、制錢四個大類。

一、半兩錢

秦國在戰國末期秦惠文王時,就在本國境內統一了幣制,推行「秦半兩」圜錢。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於公元前210年頒布了貨幣改革令,「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幣同天下之幣」,(33)在全國實行統一的幣制。當時規定黃金為上幣,用於大額支付和賞賜,半兩銅錢為下幣,供日常市場買賣流通。對於以前六國的雜亂貨幣,一律禁用。對原來可作為貨幣的珠、玉、龜、貝、銀器飾,不能作貨幣再用。由於黃金使用的範圍較狹,半兩錢使用廣泛,實際上半兩錢在流通中起主要作用。秦始皇的幣制改革,統一了錢幣的形制,明確了中央政府的貨幣鑄造權和發行權,從而結束了戰國幣制紊亂的局面。

半兩錢,有秦半兩和漢半兩二種。

秦半兩是秦朝鑄造的,流通的年代如果從秦惠文王算起到漢朝初年,大約有一百三十多年。秦半兩造型古樸,開始時為圓孔圓形無輪郭,後改為外圓內方無輪郭,幣面有小篆體「半兩」二字。史書說「重如其文」,(34)即半兩重,實際上由於當時冶煉技術還較原始,各枚重量往往相差懸殊。從出土的實物看,重的一枚可抵輕的三枚以上。

漢半兩,是西漢初期鑄造的。西漢繼承秦的幣制,但認為秦半兩太重,提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錢」,改鑄較輕的半兩錢,並允許民間私鑄,即為漢半兩。從漢高祖到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漢半兩共行使了七十餘年。

漢半兩的形制與秦半兩基本相同,但重量不斷減輕,名為半兩(即十二銖),實際只重八銖、四銖、三銖不等。有些小錢穿孔大而錢體薄小,形似榆,又叫「錢」。漢半兩的減重貶值,造成了漢初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漢半兩的發行制度和流通制度,都不夠穩定。七十餘年進行了六次幣制改革,改革的突出問題為是否允許私人鑄錢。漢高祖「許民私鑄」,造成低劣小錢到處充斥。後又嚴禁私鑄,規定違者處死,但也未根本解決問題。漢文帝時又允許私鑄,各地豪強富商藉機大發橫財。大夫鄧通因鑄錢而「富甲天下」,超過王侯。吳王劉濞招亡命之徒采銅鑄錢,「富埒天子」,後來終於叛亂。於是漢景帝又禁私鑄。漢武帝時大臣們進行了一場經濟政策與貨幣政策大辯論,最後採納了桑弘羊的主張,將冶金、煮鹽、鑄錢大權收歸官營,從而為以後數千年造幣權集中於中央政府奠定了基礎。

二、五銖錢

五銖錢與半兩錢同是以重量為錢名的銅錢,法定重量為五銖。自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共通行了七百三十九年,對我國古代錢幣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五銖錢的出現,是漢初以來人民群眾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創造出來的。它的特點,一是大小輕重適度。秦半兩厚重不方便,漢半兩錢又太輕小,而五銖錢重量適中,攜帶或計數都較方便,適合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價格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所以歷經多次改朝換代還能持續延用不廢。二是形制鑄造先進。五銖錢在形制上,繼承了半兩錢外圓內方的基本形態,同時又吸收了戰國時某些刀幣、圜錢在邊緣上突起輪郭的鑄法,這樣既可以保護幣面文字不被磨損,又可增加錢幣的牢度。這種製作法,一直延續到清末。五銖錢的製作,規定由朝廷的專門機構負責,這就使錢幣的質量有了保證。同時採用銅質母範(澆鑄金屬的模具)的方法,比過去用泥范的工藝技術大為進步,使鑄出的錢幣大小和式樣達到一致。因此,漢武帝五銖錢一般銅色渾厚勻稱,文字端莊俊秀。(圖3)三是確立了鑄幣權集中於中央朝廷的制度。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命令上林三官(35)鑄造標準的五銖錢,廢除以前各種錢幣,「今天下非三官錢不得行」(36)。從此,歷代王朝都把鑄幣權集中於中央。

在長期流通過程中,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五銖錢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和不同的特點,從而也出現了各種不同名目的五銖錢。比如漢武帝「三官五銖」,製作精整,郭紋很細。漢宣帝五銖,上有宣帝年號,幣面「五」字的中間相交的兩畫向內收,外郭比較寬。東漢靈帝、獻帝時的五銖,錢背面有四道斜文,從穿孔的四角直達邊緣,叫做四齣五銖。南朝蕭梁鑄造四柱五銖和二柱五銖,即在五銖錢正面有兩個星點,背面也有兩個星點,是為四柱五銖;背面沒有星點的,是為二柱五銖。隋文帝時的五銖,重量嚴格,製作精整,書法筆畫較細,「五」字交股處稍曲而圓,錢色發白,又叫「白錢」。

五銖錢流通期間,個別帝王也曾廢除五銖錢,改行其他名稱錢幣,例如,西漢末王莽的「六泉十布」,三國時蜀漢劉備的「太平百錢」,東吳孫權的「大泉」、南北朝前涼張軌的「涼造新泉」、劉宋的四銖錢、二銖錢,北周的「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等錢幣。這些錢幣在形體上大都仍為方孔圓形,但大小、輕重、製作工藝都各有特色,銘文則更是不同。這些錢幣大多行使在戰亂年代,錢體重量與法定重量差別很大,處於通貨膨脹狀態,而且流通的時間也都較短暫。其中較突出的是王莽時的幣制。王莽熱衷於貨幣制度改革,以為制定了新的制度就會天下太平,因此八年間進行了四次幣制改革,廢除了五銖錢,實行了各種各樣的復古式的貨幣。他在始建國二年(10年)的第三次幣制改革中,推行所謂寶貨制,一次即搞出用金、銀、銅、龜、貝五種幣材製作的28種貨幣。用龜甲、貝殼交易時須先量尺寸再計價值,其麻煩可想而知。布幣分成十級,從小布一百到大布千錢,每級實際重量只差一銖,不識字的人根本無法分辨。因而人民拒絕用這些錢,偷偷堅持以五銖錢來交易。

王莽推行光怪陸離的特殊的貨幣制度,卻也促進了鑄造錢幣技術工藝水平的提高。其中「金錯刀」的錯金(以金絲金片嵌入器物表面)技術是相當高明的,「一刀」兩字能發射出水銀的光彩,是珍貴的藝術品。東漢張衡在《四愁詩》中寫道:「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把它和珠玉相比美。又如「貨布」長二寸半,寬一寸,四枚連放在一起,恰好等於漢制一尺。這種貨布製造規格嚴謹,檢查上千枚,其大小輕重差別也很小,因而可用這種貨布來確定漢代的度和衡的規制。但是,錢幣華美的外表無法掩蓋它實際價值的降低,王莽的新幣制使物價越來越高,米價漲到每石萬錢。


推薦閱讀:

古代死亡率極高的天花都被消滅了,為何艾滋病不能被消滅?
孔子對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影響
古代女子外貌穿著打扮的句子
古代名妓雅集(自古紅顏多薄命)
中國古代35句勵志名言 獨善其身 兼善天下

TAG:中國 | 貨幣 | 制度 | 古代 | 演變 | 貨幣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