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入門(所有資源來源網路及轉自釣魚網)
釣魚入門
所有資源來源網路及轉自釣魚網
外出釣魚安全應放在第一位
釣魚可以陶冶情操,親近自然,增進健康,延年益壽,但若不注意自我保護往往會適得其反。出釣者一要保證休息,二要備晴雨傘,三要注意飲食,四要帶上坐凳,巫妖常變姿勢,六要調節視力,七要帶常用藥,八要講究魚德,九要結伴而行,十要注意衛生。具體的自我保護主要是一下幾方面:
切莫「樂不知疲」
釣魚引人入勝,但切莫貪釣傷身。釣魚前夕,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披星達旦遠征,弄的疲憊不堪,有損健康。年輕力壯的體質好的人,可遠征做多日釣,這實際上是一種大運動量的活動,中老年體質較差的人,可騎輕便摩托車,助力車或乘車到遠郊釣場,這也是中等運動量的活動。年老而又體弱的人,則可選擇在城區或郊區交通方便的有償釣魚公園,養魚池塘,進行半天活幾個小時的釣魚活動,這是小運動量健身,老年釣翁要有自知之明,心雖未老,手腳畢竟不如年輕時靈活利索了。所以老年人釣魚首先要考慮安全和操作方便麻煩事坡陡,路滑,堤窄,地面凹凸不平,障礙物多的地方都不要去垂釣。選個安全的立足點乃為首要。
防魚防「釣人」
釣魚中要避免鋒利魚鉤扎人。取魚摘鉤時,如果沒有將魚摁住,魚亂蹦亂跳,外露的魚鉤很容易鉤到人的手上,正確的作法是先將魚牢牢的按住地上(有經驗的釣者常是將一條幹毛巾蓋在魚身上,這樣抓魚特別牢,極少滑脫),使魚動彈不了,再摘魚鉤。上食時,應將魚竿放到支架上,或將魚竿立起來靠在肩上,切勿將魚竿放到地方。這樣既可以便面被人踩斷魚竿,又可以避免別人拌竿帶線弄的魚鉤扎入手中。手竿甩大鞭拋鉤,若技術欠缺不但會鉤著自己的衣服或身體,有時還會鉤著別人。因此,甩竿尤其是迎風甩竿,應掌握好拋甩要領,觀察提醒左右及身後的人避開。用串鉤或炸彈鉤等多鉤釣具釣到大魚後不要下水去抓魚。尤其是當魚尚未被完全遛乏時,切忌下水捉魚。以防魚嘴外的多枚魚鉤扎進身體。這樣一根魚線的魚鉤一邊鉤著魚,一邊鉤著人,人是很難擺脫的。如果魚鉤扎人身體,最佳的取鉤方法是:魚鉤鉤進皮肉表層不大深時,可用手捏著魚鉤順勢退出來,如果夠的稍深,若鉤尖沒有從另一邊露出,可將鉤順勢推一下,讓它鉤透,讓鉤尖漏出來,然後用克絲鉗子剪斷後面鉤柄,再順著鉤尖方向即可較容易的將鉤取出來可。若鉤的太深,就不要勉強往外去,倒刺部位掛扯肌肉太痛,人受不了。如有鉗子,可用它將鉤柄後部聯通鉤尾帽一道剪斷,然後鉤尖向外順著將鉤穿過皮肉取出。這樣較易取出,也不會太痛,取出後一定用酒精(高濃度白酒亦可)或消炎粉消毒,如無鉗子,可先剪斷魚線,在到醫院請外科醫生取鉤。
注意飲食,禦寒防暑
野外進餐,飲食生冷且衛生條件差。在釣魚時常用手指掐斷蚯蚓,捏蛆裝鉤,抓魚,撒窩子,因此手都較臟,進餐前必須先洗手再拿食物吃,以免引起腸道疾病,釣魚中還應注意用眼衛生,預防視力疲勞引起的視力緊張綜合征。強光下釣魚要佩戴變色眼鏡或太陽鏡,而且要選水面反射光不會直接刺到眼的位置。有專家說人眼長期受強光刺激,易患白內障,因此看漂個把小時,要讓眼鏡休息幾分鐘(可遠望或閉目小憩)。夏季釣魚,要重視預防中暑。釣魚時要帶草帽,支遮陽傘或選樹蔭下,冷天釣魚,衣要穿暖,要穿防寒的鞋。
如何配置漁具
漁具可分主要漁具、輔助漁具、預備漁具和生活用品四種。
主要漁具包括竿、鉤、線、漂、墜等。
附屬漁具包括抄網(或抓鉤)、魚護(或魚簍)、馬扎、支架、打窩器、餌料等。
預備漁具包括主要漁具的備件(鉤、線等)。
生活用品指食用品、飲用品、雨具、遮陽帽、太陽鏡以及保健藥品等。
漁具的選擇和準備,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如竿的長短、線的粗細、鉤的大小和漂的選擇,均因季節、場所的不同而不同,垂釣者既要多做幾手準備,以適應需要,也應盡量輕裝,便於行動。
釣魚竿的分類
一 根據用途分類
我們現在使用的釣竿一般分為手竿和投竿兩大類。手竿又分為溪流竿和台釣竿,投竿分為海竿、磯竿和路亞竿。手竿和投竿區別在於手竿不帶漁輪,投竿是帶漁輪的。
1台釣竿
台釣竿:專用於台釣法,長節,較。輕,徑細的釣魚竿即可稱為台釣竿。
台釣竿一般分為:並繼竿又叫插節竿,振出式竿又叫抽出式竿振出式最常見、常用。
選竿時,先看竿的外表,漆面光潔度,是不有斑點,竿尖與軟線接頭粘接是不良好,竿的每節與上一節的接頭是不均勻。查看每節竿兩端有無裂紋,管壁是否均勻。如有必要,再查每節竿(振出式)內藏接頭長度,20-40mm。在魚具店裡挑選時,首先要看說明.在外包裝盒上,竿把上都有說明.
(1)收縮長:一般分為竿收縮長(台竿收縮長一般1米到1.1米);
(2)節數(本),如四本為四節一般是3.6米長,又稱12尺,五節(本)為4.5米長,又稱15尺,六節(本)為5.4米長,又稱尺18尺,一般最常用的就只這三種長度,3.6米和4.5米最為常用;
(3)先、元徑,先徑指竿尖粗細尺寸、元徑指手把粗細尺寸。先徑一般為1mm以下,元徑(最粗的部份)和手把製作大小有關,總之,選竿在保證結實牢固的前提下要整體要盡量細;
(4)含碳量:98%以上即可;
(5)重量:選3.6米的竿重量在85克以下為宜,選4.5米的竿重量為120克以下為宜,選5.4米的竿重量選180克以下為宜。
調性:通常台釣竿又分為軟竿、中硬釣竿,硬釣竿、超硬釣竿四種,俗稱五五、四六、三七、二八竿,台釣中最常用的是超硬釣(二八竿)。如何選取呢?我們把新竿抽出,一個人拿竿尖,另一人拿竿把,然後稍用力抬竿,查看竿主要彎折點位置,如果折點至竿尖長度是竿全長的十分之二,那麼,這竿就是超硬釣,也即二八竿,如此類推。由於現在國產竿與進口竿從質量上區別不是較大,而且現市售竿基本上都是合資竿多,所以,無論在那垂釣,建議選購超硬釣竿。因超硬釣竿的提竿反映速度明顯快,中魚率高,上魚方便,不會因竿軟而難提上岸來,節數少,輕。
向心力:在用樣重的竿中作比較。新竿抽出後,手握竿把,用力向上作起魚動作,抬竿。當竿從放平到抬起60度角以上時,感覺一下,竿的手感重量是在竿的中間部位,還是往手心處收回,重量往手心回收的竿是好竿,反之,釣魚時會感到竿越來越重。
軟硬度:在勻速上下抖動竿時,竿尖40%以上的部份不能太軟,不好的竿尖會象左右上下或象蛇行一樣沒有規律性的亂彈。好的竿只是隨抖動方向彈動。
受力均勻度:仿照起魚受力抬竿動作,一人拿住竿尖,一人用力抬竿,查看竿彎曲弧度是否均勻,如竿尖到竿尾有明顯成折點,那麼,這竿就有問題,易折斷。
價格:購竿必備條件,誰都知道。選竿要注重性價比,這點很重要。如想買到又輕、又牢固、又細、價錢又低的竿,可能世上沒那麼多好事。質量、做工好的竿一般價格不菲,平時多聽,選時多看,盡量用相對最少的錢購到你心中認為最滿意的竿。這要看你對竿的認識程度、選竿功底了。
2溪流竿
溪流竿:一般長50-80CM,50-70稱為短節竿,70-80稱中長節竿。溪流是專為溪流垂釣而設計,收起後節短,便於攜帶,主要用於釣溪流內的小型漁類。
溪流竿的優缺點:
節短,攜帶方便;台釣竿節長攜帶不方便;
溪流竿節多,調性軟,硬度不高,價格便宜,只適合釣小型魚種,遇上大魚往往喜歡斷竿特別是所用線組較粗上魚時與魚第一回合的較用力過大時特別愛斷竿。
3磯竿
磯竿又稱手海兩用竿,原主要用於大海磯釣,現又成為淡水釣大魚的必備武器,磯竿的調性界於手竿和海竿之間,比海竿要軟,不適合遠投,一般用中小型漁輪,長度一般在3.6米—7.2米之間。
磯竿的特點:
(1)、磯竿一般在一節裝有三到四個導線環,二節裝有二到三個導線環,三節裝有一到二個導線環;
(2)、磯竿用於磯釣(如果用於釣淡水魚,那是大才小用了);
(3)、磯竿較貴,主要是材質和價格不同,如進口竿5000——12000的磯竿,材質非常好,輕!強度高6.3米2百多克重,釣上20KG的海魚沒問題,表面漆水太好,不沾水,不沾線!(海釣)這幾點在夜裡磯釣很關鍵!配一套下來1.5到2萬,但裝備太貴,一般人不能接受。(對釣水庫浪費)中檔韓國和國產的中高檔產品也是不錯的,價格底很多500——1000左右也很好用。中底價嘰竿100——200左右的主要是重和釣重強度底!也有幾款如銀狐磯短磯竿(收長90公分)120如果你不挑剔的話,也還可以用。還是一分錢一分貨!不過在使用上我認為沒有多大不同,幻影磯,銀河磯照樣釣海魚!(換釣組和線) 同時釣水庫,兩者沒有太嚴格區分.
(4)、磯竿種類極多不但有長短區分且有軟硬區別號數代表以及含碳量的區別;
(5)、磯竿因種類眾多即可遠投攻大魚又可速攻大小魚及中近距攻擊中小魚體。
4海竿
海竿(telescopic fishing rod),又叫投竿或拋竿。它在釣竿的柄部安有一個繞線輪,上面纏滿釣線,這樣,當用力甩投時,就能把餌鉤拋到較遠的水域。這種帶有繞線輪的釣竿在我國唐代就有之,古人你之為「釣車」、「車輪釣」等,而市售的這種海竿卻是從國外傳入的,由於它有眾多優點,故迅速在國內普及,成為眾多釣者必備的釣具。
如何選擇海竿
一 如何選擇海竿
海竿是垂釣時的主要漁具,亦是釣者的喜愛之物。一個釣者一般只有一兩根手竿,但卻有幾根及至上十根海竿。在選購海竿時,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1)購買設想:在選購之初,應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確定購買品種。一般海竿是幾十元一根,但正宗進口海竿要貴得多。筆者認為,國產海竿的性能和質量已完全可滿足需要,不必去追求所謂進口貨。目前也有碳素纖維海竿,價格更貴,由於海竿有繞線輪,更無必要去買此高檔貨。一般水域垂釣,應多備幾根海竿,但並不一定要求長,2米左右即夠,這種海竿,小巧靈便,價格較低,攜帶方便。為使適應更強,也可準備一二根3~4米長的海竿,但不宜多。
(2)選購方法:選購海竿,是一個細緻的過程,一般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①先看外觀,質量好的海竿,其做功精細,油漆均勻,外表美觀,各節均要光亮整潔,無疤痕,無凹凸不平之處。
②順次抽出各節,各節滑出是否流暢,特別要注意各節連接處,是否嚴密,有無鬆動,用手捏住搖動搖動,看間隙是否過大。
③仔細檢查每節接頭處的護套安裝是否嚴密、牢*、到位,各護套外觀是否美觀,形狀是否規矩,電鍍是否均勻。各過線圈安裝是否牢固,過線圈是否光滑等。
④打開安繞線輪的位置,擰動螺母,看螺母是不時活動自如,不能過松,也不能過緊。
⑤把各節全部抽出,拉緊,由一人拉住竿尖,別一人慢慢挺起釣竿,使釣竿呈弓形,察看整根釣竿,看竿身是否呈自然的弓形,不得有急彎出現。
二 如何選擇海竿
海竿又稱拋竿,一般不長,約1.6----2.7米。這種竿彈力好,價格便宜,堅固耐用,可將魚鉤拋出很遠,以釣獲較大魚類,主要用于海水或較大的江、河垂釣。
選擇海竿:
一要竿身渾圓無裂紋;
二要整竿插上或拉出後要挺直,插口深度要適中;
三要受力時全竿均勻;
四要過線環內光滑無毛刺,以免刺傷魚線和收線時受阻;
五要手柄柔軟堅固,以免釣到大魚後或拋出去用力大時竿柄折斷,磨破手掌;
六要安置放線器的卡口牢固,無上下左右移動並與竿合為一體。
海竿的優點是:拋得遠,可釣大魚,可進行夜釣。因為海竿尖上裝有警鈴,魚一上鉤鈴就響;可在風垂釣,只要海竿上下顫動就街道魚上鉤了;不需用眼盯住,可保護視力(有警鈴);又因為遠拋有一定運動量,可鍛煉身體,且可放鬆神經,垂釣時不用全神貫注;海竿有緩衝裝置,大魚很難掙脫。
海竿的缺點是:不適宜在小河、小溪、小塘、小池及水草密的水域中垂釣,出釣時攜帶不方便,要帶多根竿,加上輪子等配件就更多了,價格也較貴。
三 如何選擇海竿
海竿宜軟不亦硬,打下去收緊線以後竿尖要有幅度,優點有兩個:
1、沒有食了,容易松線,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更換。
2、魚吃鉤以後會有一個自動的拉力,類似彈簧竿,只是沒有那麼大的力量,但是足以把魚鉤刺進魚體,加上魚的掙扎,容易中魚。彈簧竿力量過大,對體形小的魚容易拉豁。
使用子彈形或者紡錘形,最好是扁平的通心墜,優點有兩個:
1、通心墜魚線可以在裡面自由走動,便於魚吃鉤拉線,帶動竿尖動作便於觀察,即使揚竿,如果魚線不能自由走動就要等到魚把墜子拉動,竿尖才會有反應,容易驚魚,跑魚
2、水底的地形複雜,如果剛好打在斜坡上,扁平的墜子可以幫助穩定位置,而圓形的墜子容易滾高未知的位置,下一次打過去就不容易在同一個位置,不利於聚窩起魚。
魚鉤不宜過大,歪把子的老鷹鉤最好,因為是靠魚自己吃進去掙扎的時候鉤住魚,這種鉤形最適合。小一點的魚鉤更容易大小通吃。
子線不要過長,10厘米以內就夠了,便於將魚訊反應出來。
四 如何選擇海竿
海竿又稱拋竿,一般不長,約1.6-2. 4米,多為兩段。這種竿彈力好,價格便宜,堅固耐用,可將魚鉤拋出很遠,以釣獲較大魚類,主要用于海水或較大的江、河垂釣。
選擇海竿:
一要竿身渾圓無裂紋;
二要整竿插上或拉出後要挺直,插口深度要適中;
三要受力時全竿均勻;
四要過線環內光滑無毛刺,以免刺傷魚線和收線時受阻;
五要手柄柔軟堅固,以免釣到大魚後或拋出去用力大時竿柄折斷,磨破手掌;
六要安置放線器的卡口牢固,無上下左右移動並與竿合為一體。
海竿的優點是:拋得遠,可釣大魚,可進行夜釣。因為海竿尖上裝有警鈴,魚一上鉤鈴就響;可在風垂釣,只要海竿上下顫動就街道魚上鉤了;不需用眼盯住,可保護視力(有警鈴);又因為遠拋有一定運動量,可鍛煉身體,且可放鬆神經,垂釣時不用全神貫注;海竿有緩衝裝置,大魚很難掙脫。
海竿的缺點是:不適宜在小河、小溪、小塘、小池及水草密的水域中垂釣,出釣時攜帶不方便,要帶多根竿,加上輪子等配件就更多了,價格也較貴。
挑海竿先看看釣性,腰一定要挺,再看輪座靈活,牢固,一般都是不鏽鋼的,有板式和卷式兩種,板式的靈活方便,卷式的比較牢固,隨個人習慣,再看道眼(磁環)光滑完好,好的是日本富士的,國產的海博的道環不錯,有防海水處理的(金屬色)和不防海水處理的(黃的.綠的),還有打開後蓋,拿起來看看裡邊竿壁薄厚,均勻否。
海竿價位的選擇。從材質上看,當前常見的海竿主要有碳纖維和玻璃纖維兩大類,每一類中分高、中、低幾檔。碳纖維竿是當前質量最好的竿種,但價格較高,因此,對於一般人來說玻璃鋼竿應是首選,售價多在100元左右。
海竿長度的選擇。一般以2.4—3.0米為宜,這樣的海竿既能保證了一定的投甩距離(60—80米),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海竿在收放線方面輕便靈活的特性,4米以上的海竿,在淡水垂釣時就顯得笨重有餘,靈活不足。
海竿硬度的選擇。軟竿竿梢較細,柔韌性好,靈敏度高,適用於較小的水面釣中、小型魚類,比較適合初學者使用,選購時應注意選擇實心竿梢。硬竿竿梢較粗,剛性較強,適用於大水面或激流中釣速度快、力量大的大型兇猛魚類,如大規格的哲羅魚、狗魚、鯰魚等。釣幾十斤以上的鯉、草、青、鱅等也佔有絕對優勢。如想專釣這類魚,最好選用插接式實心玻璃鋼海竿,並配大型繞線輪,蓄線量150—200米。
海竿類型的選擇。按不同的特徵海竿分為許多類型,如:伸縮內藏式和插接式;長節竿(收縮長度在1米以上)和短節竿(收縮長度在70厘米以下)等。對於生產廠家來說,每種海竿的設計都是有針對性的,選竿時應充分考慮自己擬釣的魚種和釣場特點,釣竿選得不對路,雖然也能使用,但無法達到得心應手的目的。長節海竿和插節式海竿整體性好,強度較大,使用效果優於短節竿。短節竿輕巧靈便,便於攜帶,如果不是假劣貨色,對付一般大魚也應該沒有問題。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不妨有針對性地多選幾種型號的海竿。
墜負荷的選擇。在海竿外包裝或說明書一般都註明該海竿所適用的墜負荷,有的以克為單位,有的以號為單位(1號=3.759克)。墜負荷大,海竿適配的鉛墜較重,竿體強度相應也,易於遠距離投甩;墜負荷小,海竿適配的鉛墜較輕,竿體較柔軟,難以遠投。因此,選購海竿的墜負荷不應小於40克。
當前市場出售的海竿有許多假劣產品,選購時一要首選知名廠家、知名品牌,二要打開後堵(蓋)查看材質,決不可貪圖便宜購買次品,以免在使用中釀成遺憾,後悔莫及。對於初學海竿垂釣的人來說,在選竿前不妨多聽聽行家的意見,或請內行人幫助選購
五 如何選擇海竿
凡持海竿釣者都想把釣餌投得更遠些,夏秋之際尤其如此.但常見許多釣友使盡了渾身解數也總是投不遠.原因在哪? 竿投得遠近關鍵在釣具的各個部件.如竿線,墜等.如竿,線墜相匹配,加上姿勢得當就能投得遠些;竿,線,墜匹配姿勢不匹配也難如願.三者互相制約,姿勢再好也投不遠,海竿投遠已列入國際和國內的釣賽項目,也是廣大釣者必須解決的日常難題.
要想把竿投得遠些,竿是主導,所以,選竿是頭等重要大事,一般地說,竿長就投得遠些,竿短就投得近些.但竿長阻邊大,竿短阻力小,所以,選竿時應根據個人的體力去選擇.年高體弱者不能選用太長的竿.因為竿太長了阻力會加大,如果再遇逆風就更難遠投了.
竿的軟硬與投遠有密切關係.軟竿反應靈敏,但很難投遠;硬竿好投一些,但反應差.太,硬的竿也投不遠,還容易脫鉤跑魚.只有彈性好,軟硬適中才是好竿.
其次是線,線越細阻力越小,越粗則阻力越大.但細線拉力小,難釣大魚.粗線拉力大,但不好投竿,使用海竿淡水釣,建議用0.35或0.4線徑的線為宜,這樣100至5000克的魚都釣上. 墜:墜子小了不好投,投食後也不抗風,大了則竿頭負擔過重,也不好投,0.35的線,擬配45至50克的墜子,使用0.4的線擬配55至60克的墜子為宜.按以上搭配,在無風或微風條件下,一般可投70~75米.如配散鉤餌,還可投得更遠一些,用以上搭配,插竿與水面成65度時可抗風四級,即在四級風的情況下餌不移位.
另外竿線墜搭配得當,投竿方式不對也很難如願.所以要想遠投還有兩個重要因素.
一是投竿姿勢和方式,要面向投點正前方使用劈式投法,放線遲早是投得遠近,掌握方向的關鍵之一.放線過早會成"高射炮",見高不見遠;放線過遲會出門就"叩頭".放線過早還常會右撇偏右,左撇偏左.造成妨礙左鄰右舍的不愉快局面.
二是投竿時留餌線的長度,投竿時由竿尖到餌料的線長度應為65厘米(3.6米海竿).留短時慣性不足,餌墜飛行無弧度,不遠就落水,留得過長,投出後弧度過大,見高不見遠,且容易偏離目標.
如何選擇路亞竿
路亞竿不同於使用浮漂的竿子,完全靠操控路亞來上魚,因此竿子的靈敏度,韌性和整體協調性相當重要。
具體判斷方法:右手握竿,手肘下壓,讓肘關節抵在靠近竿子底端位置,對於輕調竿子10-30g以下,張開虎口,食指伸出,搭在竿體上,讓肘,手和竿子渾然一體。然後肘關節不動,前臂連同手腕上下抖動,角度不用超過45度,感受竿子在抖動過程中的回彈,彎曲點的位置,以及底把相對於中前部的強度。
注意要上下抖動,不要水平抖動或其他方向。就象你抬起竿尖然後迅速往下用竿尖去電擊前面的物體,讓手和竿子一體同時移動,當竿子移動到水平位置時,胳膊用力停住,保持前臂水平,竿子由於慣性會繼續向下彎曲,由此可以看出彎曲點的位置以及回彈性能。 關於彎曲點位置,國外經常在竿子上著名釣性為:S,F等。S(Slow)代表慢調,具體表現就是彎曲點靠後。這種竿子主要使用整體及中後部,可以充分享受搏魚快感,整體感覺竿子很柔和。(但設計不佳會感覺腰軟頭沉)。F(fast)快調,彎曲點靠前,中後部強度要比前梢大很多,就有點類似戰鬥竿。
不管什麼釣性,一支好竿子都應當作到:重心靠後,手感舒適彎曲曲線流暢,竿子向下抖動時,只應當有一段弧線。(大家拿6.3米以上的竿子試一下就會發現前端波動,中間成為支點,不怎麼動,後端也小幅度波動)如果這種現象出現在路亞竿上,建議您不要購買。 回彈性受制於竿子的設計,製作多環節,是竿子力學性能的一種體現。好的路亞竿回彈性優良,中魚後能保持足夠的「腰力」不至於使遛魚過程消耗太多的體力,而且能夠提高起魚速度,對於海釣碰上洄遊魚群時有很大幫助。
檢驗回彈性的辦法:雙手握住手柄前把和後把,由斜上方向斜下方揮動竿體,然後手猛然停住,這時竿子接著彎曲,又立刻回彈,往複振動幾次然後停止。回彈越快,振動次數越少的,回彈性越好。長期揮竿後,會有一種感覺,這時回彈好的感覺就好象竿子渾身充滿了力量,腰部及後部都繃緊,尖梢一彎,後面立刻把尖梢拉回。這需要長期練習才能找到感覺。
【配件部分】
路亞竿的主要配件包括過線環(簡稱導眼),滑輪座,手柄,尾件,裝飾圈,掛鉤器等。
常用的類型有單腿,雙腿。單腿常用於直柄輕調和直柄中調路亞竿
這些過線環由2部分組成:支架和瓷環。最外面的金屬部分叫支架,支架是用整塊不鏽鋼板衝壓,然後在模具中翻邊成型的。由於路亞竿要經受海水和鹽霧的腐蝕,所以過線環支架必須用耐腐蝕的不鏽鋼製作。最裡面的圓環叫「瓷環」。之所以這麼叫,大概有2個原因:
(1)最早的瓷環就是普通的陶瓷。
(2)現在絕大多數仍然是陶瓷化合物,包括後面要講到的「SIC」碳化硅瓷環。
(3)過線環
過線環的分類是按照支架的形狀和瓷環的類別和瓷環的外徑尺寸來分類的,而且各個廠家命名方法不同,造成同一種產品,叫法各式各樣。非業內人事是無法分別的。
瓷環的分類比較標準,各工廠幾乎都一樣
「SIC」瓷環是日本富士開發的一種新材料:「碳化硅增強陶瓷」。相比上一代「氧化鋁增強陶瓷」,具有4個優點:硬度更高;重量更輕;散熱性更好,摩擦係數更低。因此大受歡迎,廣泛用於高檔竿子。
判斷過線環好壞的標準是:
(1)支架材料的強度和支架表面處理後的防腐耐侯性。我曾經拿單腿過線環做過比較,結果是某國產支架強度要弱於富士支架,這樣上魚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2)瓷環的型號,目前威海地區工廠使用瓷環有4個渠道:蘇州,韓國,日本(一般是整個過線環成品進口),還有少量威海本地製作。它們之間的質量區別到底有多大?沒有人或權威機構做評側,所以大家都根據竿子的價格來決定使用何種材料。
路亞竿分直柄和槍柄2種,在過線環上的差別就是:直柄一般用單腿導環,總數量少,尺寸比較大;槍柄用的都是雙腿導環,數量多,尺寸比較小。這是由於他們的使用差異造成的:直柄路亞竿是導環超下使用的,而槍柄路亞竿是導環朝上使用的(配鼓式輪)如果導環數量少,當竿子彎曲時,蹦緊的魚線會摩擦竿子,影響使用。
2、輪座
輪座的作用是固定魚線輪,主要分管狀和板狀兩個大類。其中,管狀的分直柄和槍柄兩大類,下面的小分類特多,板狀要少些。路亞竿常用的有:
製作管狀輪座的材料主要有ABS塑料,尼龍,鋁合金等。價格也是依次增高。很多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輪座有個最大的缺陷:卡槽太小,導致漁輪裝不上!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調性比較小的竿子上,我碰到過幾次。所以大家購買路亞竿時,最好拿漁輪實驗一下。板狀輪座在國內還基本沒有用的,在國外倒是有。 判斷管狀輪座質量好壞的方法:
(1)先看外觀,是否有瑕疵,飛刺,毛邊,平面部位光潔度,平整度怎樣。因為管狀輪座是注塑件,產品上都有和模縫,以及澆口和頂料口。這些部位的質量反映了模具的質量和製造水準,一旦有缺陷,非改模具不可。
(2)再看手感:用手旋動螺母,感覺阻力大小,阻力越小,越均勻的,質量就越好。很多質量不過關的輪座螺母在不同部位阻力不同,感覺就是「時松時緊」。
(3)還有就是在輪座背面螺紋部分有一道凹槽,是用來防止卡箍脫位的,用手握緊連在螺母上的卡箍,轉動,如果卡箍轉動,脫離凹槽,則質量不過關。 威海地區輪座進貨渠道主要有:本地工廠,南方台資企業,南韓,日本富士。價格和質量也是依次上升。日本富士配件一般都是用在高檔竿子上。
【做工部分】
同樣的調性,重量,規格的竿子,由於做工不同,價格也相差極大,有時甚至超過竿子本身成本好幾倍!所有竿子都是如此。因此大家在看到參數幾乎相同,價格相差懸殊的情況下,不要覺得不理解。
我認為判斷一支路亞竿做工好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素材直度
路亞竿普遍比較長,有些單節長度達到2.4米,因此給素材製作帶來極大難度!由於製作素材是一個物理/化學反應過程,同時伴隨著溫度的變化和內應力的變化,所以保證素材筆直幾乎是不可能的。挑選路亞竿時,要將竿子插好,對齊導環,雙手托起竿子,放於胸口,竿尖稍微抬高,尋找白色或灰色背景以避免干擾,集中注意力,雙目凝視竿尖(一般尖子比較容易彎曲)就可看到彎曲。有時旋轉竿子能看到更多的彎曲。很明顯的彎曲不可要,但也不可能一點也沒有(大概2000元以上的可以這樣要求)這個不能量化,全憑自己感覺。
2、素材「脊椎—尤其是槍柄竿更要著重檢查
大家可能會感到奇怪:素材怎麼會有「脊椎」?這裡說的「脊椎」英文名字叫「SPAN」是指素材縱向某個剛性比較大的區域。就好象一個2mm壁厚的鋼管上,沿縱向貼一條1mm厚,2mm寬的鋼條,用焊接等方法使鋼條緊密結合在鋼管上,那麼將來彎曲鋼管時,這個方向比其它方向更加不易彎曲。
從理論上說,所有的素材都存在「脊椎」,只不過程度深淺有差別罷了。大家經常看到「均勻壁厚」的宣傳,就是為了避免「脊椎」,纖維排列的密度差異也會造成「脊椎」。
檢查「脊椎」的方法:將竿子插好,對齊導環,左手握住竿子距離頂尖大概1米處,右手食指輕輕搭在最細端竿體,然後緩慢下壓,讓竿子彎曲,等手指感覺力量較大時,停止下壓,左手緩慢往複轉動竿體,就會感覺到某個角度張力大,其餘角度張力小。這樣就能找出「脊椎」。
對於直柄竿來說,應當「脊椎」在上(導環的背面),槍柄竿剛好相反。如果當初綁導環時沒找對「脊椎」或根本就沒找「脊椎」,那麼當受力時,竿體會發生扭轉,嚴重影響使用!
3、導環直度
路亞竿導環數量多,竿體細,因此對齊導環也成了一個工藝難題。大體上說,製造路亞竿歷史長,經驗豐富的工廠要好些,新工廠相對差些,鑒別方法同前面的鑒別素材直度相同,就不重複了。
4、導環綁線,塗漆質量
最早玻璃鋼竿都是綁完線後,先效直導環,然後用酒精燈燎毛刺,塗底漆,塗UV漆。所謂的UV漆是一種光敏漆,在紫外線照射下會迅速固化。UV漆的優點是工效快,亮度高。但有個最大的缺點:韌性差,強度低,附著性差。當受大力作用時,會迸裂。 後來逐步採用環氧樹脂(厚漆)代替UV漆。環氧樹脂(厚漆)的優點有:強度高,附著力強,表面豐滿度高,手感及外觀好。但環氧樹脂(厚漆)的工效低於UV漆,而且需要一定的固化溫度,對操作環境的潔凈度有一定要求。因此現在仍然有很多小廠和低檔竿仍舊採用UV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為了保證長期使用,請一定要選擇採用環氧樹脂(厚漆)工藝的竿子(當然想拿掉導環DIY的除外)
【判斷UV漆和環氧樹脂(厚漆)的方法】
1、根據附著力的差異,用手指用大力扳動導環支架,以能明顯看到大的可恢復的變形為準,如果是UV漆,可聽到輕微的「啪啪」破裂聲,會看到導環支架根部UV漆有分層,剝離,並伴隨發白的現象。
2、用硬物(指甲,鑰匙等)在不顯眼的位置輕壓,如果是UV漆,就象薄冰一樣會和底層分層,而環氧樹脂(厚漆)不會分層,會出現一個壓痕,但過一會兒就會消失。
【綁線和塗漆的質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1、綁線要密實,不露底。
2、起頭和收尾邊緣要齊。
3、塗漆厚度均勻,包邊不可過長,包邊要齊。
4、塗漆表面無氣泡,毛刺,突起,異物等。
5、線形要飽滿,美觀,不要有凹槽,垂掛等現象。
以上這些說起來容易,但全都做到位,無可挑剔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包括日本S,D,G等品牌也不能保證全都做到位。因為這些都是手工操作,而不是機械化生產。
【手柄】
手柄材料主要有EVA,軟木2種。由於世界魚竿用的軟木材料85%以上要從葡萄牙進口,因此軟木資源短缺,價格昂貴。而軟木2又分為純天然軟木,包軟木,壓縮軟木,橡膠軟木等;純天然軟木按照表面質量的分為:C級,B級,A級,A A級,AA A級,包軟木分包EVA,包壓縮軟木等。
那麼普通消費者怎麼區分呢?
軟木和EVA一目了然,外觀,硬度都差別很大,大家都能鑒別。為了盡量利用天然軟木的手感和外觀,廠家想出了「包軟木」的辦法:就是外表為純軟木皮,但內部為EVA,壓縮軟木等其它材料,通過一定工藝將它們粘接在一起。這個方法雖然解決了成本和外觀的兩難問題,但凡是高檔竿從來不用。但純天然軟木,包軟木該怎麼區分呢?如果是包EVA這種方式的包軟木,可以用雙手大拇指疊加,用力按壓,能感覺比較明顯彈性變形的,是包EVA,幾乎感覺不到彈性變形的,就不是是包EVA。壓縮軟木是指小的軟木顆粒和特製防水膠水混合,高溫壓制而成的混合物,硬度比純軟木稍低,但價格抵很多,有時用在中低檔竿上,常用在配合純軟木的裝飾前封或裝飾後封上。如果包壓縮軟木,基本上普通消費者是無法鑒別的,除非切開表面。
配件部分基本上就這些了,其餘掛鉤器,尾件,裝飾圈等看外觀就能辨別好壞,就不多說了。
總之,一支竿子牽涉到很多方面,大家購買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決定那些方面是主,哪些是次。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調性,手感是第一位的,配件質量是第二位的,隨後才是面漆,做工等。
但對於高價位的竿子,大概要顛倒過來,因為大品牌,設計實力不俗,大概不會將調性錯誤,手感不好的產品推向市場,即使調性,手感各品牌不盡相同,但那個差別是微乎其微的,一般人感覺不到的。
【路亞竿拓展知識】
路亞竿從直觀上來看有兩大類直柄式(spinning)和槍柄式(casting),飛蠅竿(fly rod)除外。但又因擬餌有很多樣式以及操作手法的需要還有水域、對象魚之差異,路亞竿又分為很多細的種類,如:淡水鱸魚竿(bass rod)、鱒魚竿(trout rod)、飛蠅竿(fly rod)、海鱸竿(sea bass rod)、烏賊竿(egi rod)、船釣鐵板竿(jigging rod)等等。
S路亞竿的常見參數
路亞竿的自重要輕,對竿子上的導環質量要求較高,因為在一次釣魚過程中要不停的拋投。在一般的拋投中,中調(medium)的竿子較好使用,對於操作表層系的用先調(fast或extra fast)的竿子能夠最大程度的用竿子來體現假餌的活力。
這裡我們說說淡水鱸魚竿(bass rod),竿子的從軟到硬的表示方法都是 UL——Ultra light 超軟 S bL——Light 軟 ML——Medium light 中軟M——Medium 中等 YH——Heavy 硬 MH——Medium heavy 中硬 XH——Extra heavy 超硬 XXH——Extra extra heavy 超超硬
按竿子的曲線變化(Action)又分S——Slow; M——Medium; MF——Medium fast; F——Fast; XF——Extra fast。
以上從S到XF表示竿子的彎曲點越來越往前稍靠。竿子的POWER 與LINE WT. (線的最大張力)& LURE WT.(餌重)的對照: SPINNING(直柄) CASTING(槍柄)Line wt.(LB) Lure wt.(OZ) Line wt.(LB) Lure wt.(OZ) UL 2-6 1/32-1/4 L 3-8 1/16-1/4 ML 4-10 1/16-3/8 6-14 1-16-1/2 M 4-12 1/8-3/8 8-17 1/4-5/8 MH 6-17 1/4-5/8 10-20 3/8-1 H 10-20 3/8-1 12-30 3/8-2 XH 15-40 1/2-4
註:1LB=0.45Kg、1OZ=28.35g。(LB是磅;OZ是盎司)
以上數據並不是絕對的,僅供參考,不同的品牌、市場會略有差異。
【竿子長度的選擇】
在淡水路亞方面,通常的路亞竿長度選擇為5』0」到7』6」之間,根據身高不同還可以一手握輪座,另一手可觸到竿尖為宜;而海釣路亞在國內有兩種釣法,一種就是使用淡水路亞,而由於海釣是在防波堤或碼頭施釣,竿長通常選擇為8』0」到11』0」之間,另一種則是適合礁石上拋投路亞的拋竿,長度通常為3.3米到5.4米(拋竿與路亞竿不太一樣,使用擬餌時一樣的)。
海竿與磯竿的區別
海竿與磯竿的區別:
很多釣友在垂釣自然水面時,常使用拋竿,拋竿成為休閑釣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亦被廣大釣友所接受,並且多次舉辦了全國性的拋竿比賽,拋竿己被認定為一種釣法,其適用性極大,可遠攻,可近取,可博超大魚,可速取中小魚,又可釣不同水層,具有很好的廣泛性,又有極強的針對性,廣大釣友對此極為喜愛.拋竿釣法所使用的工具稱之為投竿,投竿可分為普通投竿和遠投竿,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是海竿和磯竿兩種,有些釣友對此認識不清,
1,結構區別:磯竿一般在一節裝有三到四個導線環,二節裝有二到三個導線環,三節裝有一到二個導線環.而海竿每節只有一個導線環.
2.材質區別:磯竿多為碳素竿,海竿多為玻璃纖唯竿.
3.價格區別:磯竿較貴,海竿便宜.
4,主攻對象區別:磯竿適用廣泛,海竿次之.
5.品種區分:磯竿種類極多,不但有長短區分,且有軟硬區別<號數代表>,以及含碳量的區別,海竿一般只有長短區別,種類較少.
6.主要功能的區別:海竿因其較粗硬,故適合遠投,及攻去體型較大的魚體.而磯竿因種類眾多,即可遠投攻大魚,又可速攻大小魚,及中近距攻擊中小魚體,且所配合的技法遠遠多於海竿
二根據材質分類
1、玻璃纖維釣魚竿又稱為玻璃鋼竿、玻璃纖維樹脂竿。它是採用玻璃纖維緞紋布,經浴浸環氧樹脂、醛樹脂、高溫固化成形(空心管或實心竿體),具有較好的堅韌性和彈性,是釣漁竿生產走向現代合成材料、工廠化生產的第一代產品。玻璃纖維釣漁竿具有良好的絕緣性。釣竿成形後未塗裝腔作勢前,竿體顏色黃色、棕色。目前國內和部分國家和地區生產的釣竿,有的在浴浸樹脂液中加入炭黑粉,一方面為同碳纖維布(黑色)混合成形,求得色澤一致;另一方面有的生產企業以染黑玻璃纖維布冒充碳纖維或含碳釣漁竿。
2、碳纖維竿又稱為碳素竿,是採用高科技碳維素材製造而成的。具有導電性(Ωcm——1.5×10-3)和非常好的抗張強度(如以12000細絲數單位計算,其抗張強度為kg/mm2——400)。目前絕大部分碳纖維釣竿者是採用無梭紡碳纖維縱向布制管,經浸樹脂固化而製造的。用於釣竿生產方面的碳纖維含量多少,直接決定釣竿的價值和品位。一般含碳量為30%、90%左右。用碳纖維製造的釣竿具有輕、堅實、抗拉強度高的特點,但在使用時應特別注意防電。
碳纖漁竿真偽辨目前國內釣具市場上銷售的伸縮式漁竿,主要分為玻璃纖維漁竿和碳纖維漁竿(以下簡稱玻纖竿和碳纖竿),由於碳纖竿具有重量輕,垂度小,強度高,耐磨耐腐蝕等優點,深受廣大垂釣者的喜愛。但由於碳纖維製造工藝複雜,我國尚不能大量生產。加之碳纖維又是製造戰略導彈彈頭耐磨層的最佳材料,是西方國家限制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的重量戰略物資,故國內銷售的碳纖竿大多從韓國等地進口。一支7米長的袖珍碳纖竿零售價大多在500元以上,一般消費者還難以承受。於是國內一些漁竿生產廠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心理,用生產輪胎用的碳黑粉將黃色玻纖布染黑,做成漁竿後,再在竿身上印上所謂的含碳纖量,充當碳纖竿出售,而大多數消費者不明真相,以為凡是黑色布做的竿就是碳纖竿,強度要高於黃色布做的竿,其實恰恰相反,因為玻纖布不能直接做漁竿,一定要浸過酚醛樹脂膠後才能捲成筒狀做成漁竿,玻璃纖維是骨架相當於鋼筋,酚醛樹脂膠相當於水泥黃砂,在酚醛樹脂膠中加入碳黑粉就像在澆注混凝土時在水泥黃砂中加入泥土,影響水泥與鋼筋的結合,使漁竿強度減弱,這一點在國外釣具界早已達成共識。故我國漁竿廠出口的玻纖竿全是本色(黃色),只是在生產內稍竿時才在酚醛樹脂膠中加入碳黑粉。在此提醒各位釣友在買玻纖竿時最好還是買黃色布做的竿,買碳纖竿時也不能僅僅以布的顏色和竿身上印的所謂含碳量來判斷是否是碳纖竿,漁竿生產廠家也沒有必要再用碳黑粉染過的布生產假碳纖竿。下面介紹一些識別真假碳纖竿的方法:
碳纖維是由聚丙烯腈纖維(PAN)或者將瀝青抽成絲,經高溫碳化後製成的極細的碳化纖維,直徑在10微米左右,7~8根排列在一起才有一根頭髮絲那樣粗。碳澆纖維具有強度高,耐高溫,耐腐蝕,耐摩擦等特點,而且導電性能好。由於碳纖維太細無法像玻璃纖維那樣可以縱橫交錯織成布,只有全部成縱向排列用膠固定在襯布上,所以真正的碳纖布只有經線沒有緯線,這是區別碳纖竿和玻纖竿的重要標誌。有時在碳纖竿的竿體上可看到一些網狀花紋,那是襯布通過樹脂膠印上去的,與玻纖布明顯的縱橫交織截然不同。
碳纖竿的製造工藝與玻纖竿一樣,都是將浸膠布裁成一頭寬一頭窄的梯形卷在圓錐形鋼模芯上,而後用透明玻璃帶成螺旋狀從頭到尾將其卷緊,再放在電爐中將膠烘乾,再從爐中取出將橫芯退出,去掉竿體上的玻璃帶,經修整、打磨、拉漆、裝配後即成漁竿。由於剛浸過膠的布柔軟、玻璃帶又卷得很緊,將竿體勒成高低不平的螺旋狀,而不是碳纖布或玻纖布成螺旋形捲成的。有些漁竿表面看來平滑,這是用機器將竿體凸出的部分磨平後再拉漆制的,這樣做多少損壞了纖維的整體性,對竿的強度有所影響,如果打磨時操作工人不慎,將管壁磨得太薄,那麼竿的質量就太差了。所以買竿時還是挑選有螺紋的為好。
目前國內漁具市場上的碳纖分為全碳和半碳兩種,由於碳纖維價格昂貴,故生產全碳漁竿時盡量將竿的直徑做得很細,以減少碳纖布的用量,故全碳竿直徑較細,重量輕,一支7節7米長的全碳手竿的外徑只相當於玻纖竿5節5米的外徑,從外表上很好辨識。袖珍竿收縮長度較玻纖竿為長,一般在70厘米左右,直徑也很細。
半碳竿又有兩種之分:一是將碳纖布附在玻纖布外面卷在模芯上,竿做好后里面是玻纖布外面是碳纖布打開後蓋可以明顯地看到管壁內部有網狀花紋,質地粗糙,且顏色深黑,管壁外面無花紋,質地細密,顏色銀灰,這樣的竿通常竿體較粗,袖珍竿與普通玻纖竿一樣,收縮長度在58厘米左右。
另一種是將最易折斷的前幾節用全碳布製成,後幾節用玻纖布,這種竿即具備了碳纖竿的優點,又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售價,深受廣大釣友的喜愛。
區分碳纖竿和玻纖竿有兩種方法:一是看。打開竿體後蓋,若是碳纖竿即可看到竿體未拉漆部分呈銀灰色,與電機上的碳刷顏色一樣,質地細密無緯線。用碳黑粉染色的玻纖布則顏色較深,有明顯的緯線,竿體粗糙。
二是測。將萬用表撥到K字檔即電阻檔,將兩個測試竿同時搭在未拉漆的竿體上,若是碳纖竿,錶針向右擺動,反之則不動。
由於碳纖竿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雷雨天和低空****電線下絕不能使用,漁線卷在電線上也不能用竿去挑。國內已有數起因使用碳纖竿不當而造成傷亡的報道,敬請各位釣友注意。
魚線知識詳解
魚線知識詳解來源:網路 作者:秩名 發表時間:2010-08-28 23:41 點擊:17468次 分享到: 19
-
一常用魚線線號、直徑、拉力對照表
線號 直徑(mm) 拉力(kg)
0.4 0.104~0.105 0.88~1.33
0.6 0.128 1.51~1.80
0.8 0.148 1.8~2.30
1.0 0.165 2.2~3.0
1.2 0.181 2.6~3.6
1.5 0.203~0.205 3.2~4.5
2.0 0.225~0.235 4.10~5.40
2.5 0.25~0.26 5.1~6.1
3.0 0.285 6.0~7.2
3.5 0.309~0.310 6.8~8.2
4.0 0.330~0.331 7.8~11.2
5.0 0.370~0.375 9.9~13.3
6.0 0.375~0.405 11.4~13.4
大力馬線線號、直徑、拉力對照表
線號 直徑 常用魚線拉力(kg)
0.4 0.104 3.08
0.6 0.127 5.25
0.8 0.147 6.30
1.0 0.162子線、綁鉤線 6.00kg
1.5 0.202 9.10
2.0 0.234 11.2
3.0 0.284主線、風線 14.35
3.5 0.324主線、風線 27.00kg
4.0 0.329主線、風線 21.00
5.0 0.368 23.80
6.0 0.403 27.30
7.0 0.435 34.65
8.0 0.472 39.90
註:
由於生產廠家不同,生產的線徑略有出入,拉力值也不盡相同。
結拉力指系扣後,在打結部所能承受的拉力值小於此表值,無結情況下拉力值大於此表值。
本表不適用特種線,特殊線。
二 魚線簡單介紹
魚線有單股線、絞織線、碳纖維線、陶瓷線和尼龍線等。色澤上有本白色、煙灰色、暗綠色、黑色等。下面就魚線的性能、選購、測量、使用、保養和更換,作一粗略概述。
常用的魚線型號:常用的魚線型號有:0.4號(線徑0.104毫米)、0.6號(0.128毫米)、0.8號(0.148毫米)、1號(0.165毫米)、1.2號(0.185毫米)、1.5號(0.205毫米)、2號(0.235毫米)、2.5號(0.260毫米)、3號(0.285毫米)、3.5號(0.310毫米)、4號(0.330毫米)、5號(0.370毫米)……一般本白色或煙灰色接近水色,其隱蔽性較好。
垂釣時需用何種型號的魚線,一般視垂釣水域和對象魚而定。在江、河、湖、水庫多大魚水域,線徑宜粗些為好;在養魚池或單一精養鯽魚為主體的水域,以1號線為佳;在野生小型鯽魚水域中,以0.8~1.2號線為宜;在釣猾魚之水域中,線越細越好;靜態水域宜用細線,動態水域宜用粗線。簡言之,釣大魚用粗線,釣小魚用細線。合理的用好線,是垂釣中不可忽視的一環。為了增加獲魚率,有經驗的釣手,釣線多選用下限,即鉤線向小而細靠近
三 細說魚線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篇網友轉載的一篇關於魚線拉力值、號數等參數的對照表,覺得很實用(具體表格大家可以搜索,本人暫不轉載)。從釣魚開始,粗粗細細,形形色色的魚線使用了不少,有以下幾個問題希望和大家交流。
一、魚線的質量不同,拉力值會受影響嗎 品牌的不同,價格的不同,廠商生產魚線的工藝不同,在相同線徑的情況下,拉力值是不是會不同。可以片面的認為不同的廠家在標註拉力值的時候,對於相同的線徑都會有不同的數值。我假設兩種不同的情況:1、在相同長度、相同線徑,不同品牌的魚線情況下,由於價格的不同,比如5元錢一盤25米的線和50元一盤25米的線相比,拉力值肯定會不同。在同一個品牌的情況下,不同的價格其拉力值也不會相同。2、一盤25米的魚線,每5米為一根,分成5根,這5根看似一樣的線,拉力值肯定也會不同,但是其上下波動幅度應該不會很大。
二、魚線的顏色不同,魚兒是否容易察覺呢,過去我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紅線、黃線、綠線、白線、黑線、無色透明的線還有一種五綵線,這些顏色的線,我都作為主線和子線使用過。本來想驗證一下,到底哪種顏色的魚線更容易上魚,但是受條件所制約,況且可比性不大,想證實這一點的希望有些渺茫。我說的沒有可比性,就是同一時間段、同一水域、同一釣點等都相同的情況下,用不同顏色的線分別去做試驗,比如用透明的線釣10分鐘釣了5條魚,接下來的10分鐘用黑色的線釣了3條魚,不能說黑色的魚線就沒有透明的線上魚多。大家在一天的垂釣過程中,有的時間段釣的快,有的時間慢釣的慢,用不同顏色的魚線無法很好去驗證,這就是我說的沒有可比性。個人比較傾向於無色透明的子線,對於主線,現在很多廠家都生產有色的線,說明主線的顏色對魚的影響差別不大。對於子線,各種顏色的線我都釣過魚,不存在有色線不上魚的情況。
三、魚線的粗細不同,魚兒是否也能察覺到呢 相信大家在線組搭配上都有各自的做法。釣鯽魚等小體型魚的時候,按理應該選擇細一點的線,釣鯉魚等大體型魚的時候當然要選擇粗一點的線,當然這不排除有些釣友喜歡小鉤細線博大魚。 魚線的粗細程度影響浮標的靈敏度。個人認為線越細,浮標信號越誇張,反之線越粗浮標信號越保守。那麼,線組的粗細會不會魚兒吃食呢?用2號的子線和0.2號的子線去釣鯽魚,都可以上鯽魚。但是同樣的2號的子線和0.2號的子線柔軟度是不一樣的,0.2號的子線更加柔軟輕細,魚兒在吸食魚餌時,柔軟的魚線能更順利的吸入。所以,個人傾向於柔軟輕細的子線,這對於釣魚更加有利。一般釣鯽魚我用0.2-0.4號的線,這線比較柔軟,感覺釣鯽魚非常得心應手。 此外,線的柔韌性、延展度、切水性都很重要,以後有機會接著侃。
四 魚線解析
最早的魚線市場,其實是和釣竿一樣,很簡單的,當時國內的幾大魚線商基本上都不是工廠而是商家,所以那時很少有純粹的魚線製造廠,後來,由廖心陽,蕭春平為首的一批台灣人的進駐,讓台灣線在國內的的銷售上唱了一台好戲,而魚線史上真正的地震,我們必需歸功於浙江的一批商人,是他們將魚線帶入一個真正的戰國時代,也是他們,讓消費者在競爭的態勢下,得到了很多物優質良的產品,在此向新時代的漁具浙商們致敬,當然現時的市場,我們也不能忘記還有一個魚線製造群體,那就是四川製造。在此也一併向你們說一聲:辛苦了!至於其它的新時代的廠商們正在魚線這塊各顯神通,因這塊牽涉實在太大,沒辦法一一道來(但基本都是大新線的包裝換代罷了),在此,一併祝所有這些人,生意興隆!
魚線,一頭連結著釣友,一頭牽著可愛的魚兒,一款好線讓多少釣友魂牽夢縈,在此就本人對魚線的一丁點了解拋磚引玉。
現時的魚線市場,比釣竿的複雜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原因有下列幾個方面:
一,魚線的製造門檻低,講句實話,有過三二萬元錢我就可以給你出一款線(品質可能還相當不錯)這樣使很多商家也有可能投資的起。
二,魚線的技術含量太少,可比較性也差,一款魚線的好壞沒辦法像釣竿一樣拿在手中就能夠明顯的感覺出來,就憑大家最關注的魚線接力值,基本上最高價的產品與通常的大路貨拉力值絕對不會相差10%,而10%講良心話,通常人用手是感覺不出來的,所以很多時候心裡感覺蠻重要,大家都說好,好像我不能說差,如是一款超級拉力的名線就此誕生談到技術,順便要講一下的是,魚線的外加工,像柔軟處理等等基本都會減少魚線的拉力,所以請不要相信各方面都比其它線強的廣告,這是不可能達成的事項。另外還有必要說明一下的就是,就算同一條線,其實它也不是完全線徑一樣,拉力一樣的,所以同一盤線它可能就有拉力不一,線徑不一的情況,因為抽絲時沒法做到出來的絲完全是直徑一模一樣,既然出來的原絲就不一樣,成品你怎麼去改變這個現狀?另外還有一點要重要的像廣大朋友說明的是,任何一款最強大的線,它也不會是所有號數都比其它線的號數都強,因為每個原絲廠最優勢的號數往往不盡相同,而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一款線是是綜合了世界上所有最強原絲製造的,所以這往往成為一些商家或廠家推銷的重點,他們拿出來的比較線也好,試用線也好,往往是那幾個不變的號數,其實您又哪裡知道,這幾個號數他們早就心理有數!
三,魚線的利潤太大,就現在的製造水平,任何一款名線的成本(以50米計)保守估計一下,它的成本完全不會超過12元,(製造成本,廣告無法計算)!您自己再去算算,您進一款名線花了多少大洋!
至於國內的魚線估計85%的以上的原絲提供來自大新(猜測)。當然同一廠也有更新換代之產品,現在T90就是它面市的最高級產品另外,對於原絲提供可以給大家一個更能說明事實的情況是像日本的東洋坊它同時給日本D和S牌提供原絲,所以親愛的朋友,也許你們在那爭論不休的產品可能是同一貨色!
提到魚線,不能不談名人線,這款線的生命力之強,確實在線中不能不說是奇蹟,到現在為止因為種種原因,銷量下降,但做為競技用線的代表,它對線的標準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至於其它線,有的是曇花一現,有的是過河折橋,有的是隨著商家或廠家的沒落而沒落,到現在為止,很難再找到一款讓我記憶猶新的產品
五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魚線
所有的釣線都會斷,但是幾乎80%的斷線情形是使用者的因素導致,比方說釣了一段時間後,沒有檢查釣線是否受損,還有在線結處拉線時沒有考慮到拉線的距離。
魚線分類:
1、尼龍線(傳統線,四色線) 尼龍線的製造過程,一般是取樹脂加工抽絲而成(傳統線)並於成品上添加其他素材如顏色(四色線),其特性是具有較佳的延展性和彈性。
2、碳塑線:於製造過程中加入碳素,使其較耐磨,但展性較差,因為其比重大於水的一般比重,故其切水性較佳,適用於磯釣(耐磨),而其比重較重的特徵,因此也為池釣所接受,又其之質地較硬,用於船釣的長子線或綁仕掛組(倒吊式)
3、鋼絲線:一般取多股編織而成,單股者質地較硬,於受損時易斷裂,多股者質地較軟,適用於一般釣大物時,防止咬子線。
4、編織線:(布線、火線、融合線)布線:由多股編織而成,具有較佳的拉力值,但是初期的布線沒有被加覆膜,易吸水,保養不容易,但其耐磨性和高拉力值性比較好,廣為船釣者接受,但切水性較差。火線:為多股編織線,在製造過程中,每股細線上加入覆膜,可防止吸水,切水性好,但其受損部分容易形成毛球狀,則比較易斷裂,質地較硬。融合線:在編織布線上加入覆膜,並在抽絲過程中加入多股尼龍線,其目的是取布線的高拉力值和耐磨性,受尼龍線加入的影響,此線比一般布線柔軟,回復性好。
5、合成線(沉水線、浮水線、中通竿用線)在尼龍線的製造過程中,成品上添加其他素材,如浮水物資(浮水線),適用於磯釣,沉水物資(沉水線)適用於池釣,含油性物質(中通竿用線)還有樹脂加工添加抗拉物質(投線)等線的測試:(1)、火燃,試其碳素含量。(2)、拉直後摩擦,試其耐磨性。(3)、回復的慣性。(4)、結線強度(受損性)。
怎樣選擇一款高質量的魚線
魚線是大家釣魚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樣去選擇一款高質量的魚線?價格高不一定就是好東西,想買到好的魚線必須掌握一些知識,才會滿意而歸!
從魚線的外觀看,魚線可以分為「線」和「絲」兩種。線是用兩股或兩股以上的單紗或絲一次或多次合併加捻而成,而絲則是獨此一根。釣絲的製作方法,通常是將原料熔融後,從特製的噴絲孔中擠壓出來,經冷卻、牽伸、卷繞等加工後製成。這樣製得的魚線為透明狀,伸長率較小且具有較強的拉力,特別適於做魚線使用。還有,此種魚線的內部結構比較緊密且內外一致,因而其強力是同釣絲的截面積成正比的。我們平時用的魚線,絕大多數是用熔融法製成的單絲,不透明的尼龍線特別容易粘水,已很少用做魚線了。由此可見,我們平時所說的魚線應叫做釣絲才對,不過大家習慣地將釣絲稱作魚線,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釣友們經常把釣絲叫作尼龍絲,而把多股的尼龍線叫作錦綸線,有些報刊上也出現這種錯誤,實在是匪夷所思。
尼龍和錦綸的關係,就好比諸葛亮和孔明是一個人一樣,只是名字、叫法的不同。尼龍、錦綸是一類物質,是聚醯胺類物質的總稱,它的內部又視聚合體中碳原子的多少和聚合度的不同,又有很多種類。尼龍除錦綸外,還有「耐綸」、「卡普綸」兩個名子,只是這兩個名子不大為中國釣友所知罷了。
釣友們都知道,魚線的號數是用來表示魚線粗細的,號數越大,魚線就越粗。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魚線的號數相差多少倍,其直徑就相差多少倍。實際上,魚線的號數是和魚線的截面積成正比例關係的。一種魚線的號數是另一種魚線號數的多少倍,這種魚線的截面積和強力就是另一種魚線截面積和強力的多少倍,而這種魚線的直徑卻只有另一種魚線號數倍數開二次方。比如2號線的截面積和強力是1號線的2倍(受加工工藝影響,2號線的強力實際上只有1號線的1.8--1.9倍),而直徑卻只有1號線的1又2的根2次方倍。前面我們提到過,尼龍有很多種類,即使是同一種類,各廠家生產工藝水平有好壞,材料的聚合度不一樣,反映到魚線1/2的抗拉強度上就有較大差別,所以以上的討論是以同樣材質或同樣的品牌為前提的。
魚線透明了,人不容易看得清楚。由此推測,魚也不容易看得清楚了。也有行家認為,魚嘴前面的部分正好是視覺的盲區,透明線的隱蔽郊果和有色線比並沒有多在實用價值,透明線只是生產廠家和商家迎合釣友們的心理而特意製作的。還有人提出,透明線存在「纖維透光」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使魚線變得明亮,更容易被魚發現」。為此我作了一個小實驗:在黑暗環境中把魚線貼開亮的手電筒的鏡面上,用手捂住鏡面,這時在魚線一端的橫截面上出現了一個十分清晰的亮點。我猜測,這便可能是所謂的纖維透光現象。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粗魚線的光點兒較大,以透明的富絲達線為例,4號線在距光源10厘米處才看不到亮的光點,0.6號線在距光源5厘米處就看不到了。而且魚線打結、纏繞後可見光點兒幾乎完全消失。此例說明,尼龍魚線的「纖維透光」現象對垂釣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光線從空氣中進入到水裡,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這便是光的折射現象。尼龍魚線也能透光,和水的折射率不同,水中魚線的折射光會不同於水中的折射光,從原理上說易於被魚發現。但是,因釣點的水一般比較混,深度多在0。5米以上,魚線上折射光的一點兒微弱差異對垂釣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所謂老化,是指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逐漸變壞的過程,幾乎所有的魚線都存在老化的現象。尼龍魚線的耐日光性能較差,它們的老化程度主要是隨日光照射強度和時間而定。據資料介紹,尼龍材料在日光照射200小時以後強度會下降36%。在避光、室溫下,魚線也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魚線的包裝上註明生產日期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我們還應看到,各廠家的生產水平參差不齊,魚線的運輸和保管水平也不一樣,僅憑生產日期來斷定老化程度是不可靠的。我們認為,魚線只要外觀光潔度好,是很正常的透明或半透明狀,用於拉扯強力適當,觸摸折繞有很較好的柔軟性,就可以認為尚未老化。我們還認為,魚線在避光、室溫下存放5年以內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把「記憶」這個高等動物才具備的詞用於魚線顯然是一種誇張。筆者認為,無論是有記憶還是無記憶,最主要的一個要求,就是恢復順直狀態的難易程度。也就是魚線的柔軟程度,容易被拉直。
常見一些印著外文字母的魚線上有「軟調」字樣。憑想像,「軟調」不外有兩種意思,一是線質柔軟,二是用於軟調竿。
其實,稍有些力學常識和垂釣經驗的釣友都可以看出來,這純屬畫蛇添足之舉。因為好的魚線本身就應該是柔軟的,就竿線搭配原則來說,應是線的抗拉強度略小於竿的強度,和調性沒有什麼關係的。
魚線受拉伸長過大,內部會產生空穴,線表發白,經徑變小。尼龍魚線的初始模量低,容易伸長,還可能使魚咬鉤的信號傳遞不及時、不清晰,這使得伸長率大的魚線不適合于海釣。魚線的伸長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長的魚線就像一根長長的彈簧,自動的協助釣者發揮遛魚作用。魚線越長,拉斷魚線所需移動距離(超出魚線長度之外的距離)就越大,拉斷魚線所需作的功就越多。
魚的體力消耗也就越多。不少釣友認為,魚線越長,拉力越大,這是完全錯誤的。海竿用線以伸長率較小為好。日本的海釣最普遍的線是絛綸線,它的伸長率較小。對於手竿用線,筆者膽敢武斷地說:在線的抗拉強度、線徑、透明度和柔軟度相同的情況下,有一定伸長的比完全沒有伸長的線好!日常垂釣中人們之所以不喜愛伸長率大的線,是因為伸長率大的往往伴隨著強力低,因為合成纖維和長絲都分為高強低伸、中強中伸、低強高伸三種。
在漁具商店裡購買魚線時,可能會發現魚線品種五花八門,商標註明有國產、合資、國外進口的等等,價格有幾百元一盤的魚線,便宜的有幾塊錢一盤的魚線,包裝上是琳琅滿目,讓購買者目不暇接。當然,魚線中肯定有質量好的,也有質量一般或差的。雖然價格上的差異是選擇魚線優劣的一種簡單方法,但目前市場上魚線的價格,很不規範,以次充好的現象,屢屢發生。僅從價格和外包裝上是鑒別不了魚線真正的品質,只有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才能鑒別出魚線的優劣。
看線
當拿到魚線後,首先看包裝說明以及數據指標是否符合標準。然後打開外包裝進行目測,無論什麼顏色的魚線,線的表面必須有光澤(編織線除外),透明線不能有顏色出現,有顏色的線不能發白,如果有與本色線不相符合的顏色出現在魚線中(除生產時帶色),那魚線質量就一定有問題。另外,找一端標準魚線與欲選購的魚線相比,看一看線徑的號數是否相同或接近,相差不大,或相同線徑,那麼魚線尚可,如果相差很大,那肯定不是好魚線了,因為有的劣質線,只有加大線徑才能保持一定的拉力。
摸線
選購魚線時,先將線拉出一段,用手指輕輕一捋,憑手感檢驗,魚線的粗細是否均勻,表面是否平整。然後可將魚線放入手掌,再後稍稍進行擠壓,然後鬆開手掌,檢查受力後的魚線恢復情況如何,如果短時間快速恢復原樣,屬質量較好的魚線,如果恢復得很慢或者根本恢復不了原樣的線,那肯定是劣質線。另外,好的魚線應該是非常柔軟的,特別是柔軟線做子線,好處多多。在魚線線徑相同的時候,越柔軟越好。
試用
在垂釣時試用魚線是最有效的一種鑒別方法。垂釣中,魚線經過水的浸泡之後,可以試出其吸水性如何。魚線表面做工粗糙,做線用料密度不夠,防水保護層效果不好,在使用過程中,魚線就會出現吸水現象,一旦魚線吸水,線組的靈敏度下降,影響魚汛的正常傳遞,好的魚線不應該吸水。是否耐磨,也是衡量魚線優劣的標準之一。有些線組上需要一些小配件(如漂座等),在垂釣過程中一般魚線需要反覆調整,那麼這些附著在魚線上的配件,在調整時,要經常上下摩擦魚線,如果魚線質量不好,很快就會起毛或分叉,影響魚線原有的拉力。另外,釣線在打結後,其強度越高,質量越好,在垂釣時,線組根據需要,要在釣線上打結扣,一般的釣線在打結處,拉力強度都會降低,而質量好的釣線,降低的幅度有限,質量差的釣線可能會下降到不足打結前拉力值的30%,所以在試用的時候,打個結,輕輕一拉檢查強度如何。
六 魚線的保養:
1.每次垂釣結束後,應及時將沾在釣線的水用干布擦乾淨,因為垂釣水域的水質成分很多,包括一定數量的油、鹽、鹼、酸等多種成分。如果不將含有這些成分的水擦乾,釣線因受到腐蝕而降低強度。
2.將乾淨的釣線輕輕地纏在繞線盤上,盡量讓釣線鬆弛,不要緊繃,因為長時間受力,會導致釣線失去原有的彈性。
3.繞線器最好選用圓形的比較好,方型繞線器四邊都有直角,長時間擺放,釣線彎曲點的強度會下降,而且放出來的釣線都是有稜有角的。
4.所有的釣線都存放在乾燥、無光、無污染的地方儲藏,以免受潮變質、老化。
5.外出垂釣時,纏有釣線的繞線器,不要與其它雜物放在一塊擠壓,以免將釣線劃傷,更不能與油脂放在一塊。
6.如果發現釣線的顏色發生變化,褪色、變黃等或者發脆,說明釣線已經老化或開始老化,應該及時更換,切不能貪圖僥倖而留下斷線跑魚的隱患
魚鉤知識詳解
小小的魚鉤看似簡單,實際上有相當一部分釣友不懂得如何正確使用它。因此,對魚鉤的結構、質量、鉤形等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才能正確、合理地選用魚鉤,從而避免在垂釣活動中出現斷鉤、脫鉤、鉤變形、鉤被拉直而跑魚的情況。
一、魚鉤的種類
袖,是大家經常使用的鉤。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袖型鉤品種最多,從作用上分有刺、無刺、金色扁頭、細條、粗條,甚至有圓底、方底,針尖、三棱尖。從顏色上區分有金袖、白袖、上黑、紅色等。扁頭袖是在鉤尖鍛造一小段扁頭,在休閑垂釣中,能象有刺鉤一樣,串掛蟲餌。也能減少跑魚現象,即使掛住衣服,也很容易的拿下。袖型鉤是懸墜釣法中採用最多的的鉤型,其鉤尖、鉤門適中、鉤條細、中魚穿刺阻力小、穿透力強、鉤尖短、只,可以快速卸魚,是懸墜釣法准對鯽魚的首選鉤型。
當用袖在夏季和秋季垂釣大型魚類時候,經常變形甚至拉斷,這個時候更適合用新關東、伊士尼千又等粗條鉤。但是在早春,冬季垂釣,由於水冷,魚掙扎力度小,魚類開口小,鉤輕、鉤細,配合比重輕的餌料,魚更容易吸入口,線細容易彎曲不擋魚口,便於吸入,此時使用袖搭配較細線組,是不二選擇。
海夕,鉤底較寬,鉤尖稍微內斂,屬於鉤條較細的一種鉤。鉤條細、輕有利於穿刺,特別適合垂釣中、小型魚體。在魚受天氣、環境等影響,攝食不積極,魚口變輕時使用,也很容易入口。
丸世,鉤尖內斂,鉤底較圓,也有釣友稱其為蛇頭鉤。由於鉤型細長,容易串掛蟲餌,有利於口形較小的魚類吸入,而且不容易脫鉤,適合垂釣中小型魚類,在串鉤釣法中也被廣泛應用
伊士尼,鉤尖向內微彎、鉤底鉤門、較寬,鉤條較粗,也有無刺、有刺、槍先之分。這是非常適合釣底的鉤型。由於鉤尖微微內彎,一般中魚後很少脫鉤跑魚,但是再釣離地介面、半水、快魚、釣浮的時候,又沒有直鉤尖那樣便於快速刺魚。伊士尼使用廣泛,不僅適合手竿垂釣,也廣泛的用於爆炸鉤和串鉤。伊式尼的鉤尖刺魚的方向拉力和 線的拉力 在一條直線上 充分保證了 鉤對魚嘴的作用 是比較合理的鉤型
小磯,這是目前淡水釣種最粗的。其鉤型偏大,接近伊士尼,但是鉤條更粗一些。主要用來垂釣大中型魚類。能經受住大型魚的衝擊.
新關東,新關東無刺。是懸墜釣垂釣綜合魚的常用鉤。鉤尖較直,長度適中,鉤底鉤門較寬。由於鉤條粗細適中,鉤型較大,再垂釣各種大中型魚類也被廣泛使用。不論釣底、釣浮、休閑、競技均能勝任
千又型魚鉤,鉤型較大,形狀接近伊士尼,但鉤尖內彎,鉤條適中,鉤底寬大,鉤門略窄。是一種非常適合搓餌釣底的魚鉤。由於其鉤尖長,內彎,中魚後不容易跑魚。
伊豆,伊豆鉤型偏小,鉤門寬,鉤條、鉤柄長度適中。鉤尖向一側傾斜5度左右。許多釣友把伊豆作為萬能鉤使用。由於鉤條適中,即使選用2#伊豆,也可以釣上來2斤多的魚,鉤條也不會變形。用它垂釣半兩一兩的小魚,也可以勝任。由於鉤尖向外傾斜,會跟容易掛到雜物,不太適宜再水草蘆葦多的水域使用。同樣因為向外傾斜,中鉤率也稍微偏高。很多釣友因為它的鉤尖短,用擋針卸魚快捷。所以有的時候把伊豆的倒刺用鉗子去掉後使用。也買無刺伊豆使用
二、魚鉤的結構
魚鉤由柄頭、鉤柄、鉤彎、鉤尖、鉤門、鉤底六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1.柄頭,又稱鉤軸,是指鉤柄的最上端部分,它唯一的作用是防止綁好的釣線滑脫。柄頭有直扁頭、側扁頭、圓頭等多種形狀,都要求其厚薄均勻,邊緣應有一定厚度,否則薄似刀口,容易割斷釣線。
2.鉤柄,也叫鉤把,是從柄頭到鉤彎處的一段,上端用於綁線。鉤柄有長有短,長鉤把適合掛蚯蚓、蟲餌等長形餌,多用於垂釣吞食兇猛的魚類。鉤柄長可使釣鉤刺得更深,且不易跑魚,又方便摘鉤;用面餌、米飯粒等小顆粒餌施釣,宜選用短鉤柄的魚鉤。
3.鉤彎,是魚鉤的彎曲部分,主要作用是能將魚牢牢地鉤住,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魚對鉤的拉力。鉤彎會因鉤形不同而有差異,有圓形、方形、流線形、下斜形等,角度設計合理的鉤彎能增強魚鉤的抗拉強度。
4.鉤尖,因為它最先作用於魚嘴,所以要求魚鉤的鉤尖必須鋒利,禿鈍的鉤尖或虛尖是無法將魚鉤牢的。有的鉤尖內側有倒刺,倒刺的翹度不可過大,也不可過小,倒刺在鉤尖的1/3處比較合適,有倒刺鉤的穿刺速度不及無倒刺鉤,不過一旦被刺中,魚將很難掙脫。
5.鉤門,也稱鉤口,是鉤尖到鉤柄之間的距離。鉤門寬窄與鉤型大小是成正比的,鉤號越大一般鉤門越寬,寬鉤門的魚鉤適合釣嘴大的魚,窄鉤門的魚鉤適合釣嘴小的魚。
6.鉤底,又名鉤深,是鉤彎底部到鉤尖的深度,它可以分擔魚對鉤尖的拉力。鉤底的深淺也很有講究,過深,魚難以吞入口腔;太淺,容易造成跑魚。
三、魚鉤的質量
魚鉤外觀和製造工藝(包括選材)是我們判斷魚鉤質量好壞的重要依據。
首先,我們看魚鉤的外觀。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魚鉤顏色主要有黑、白、黃三種,白色是基本色,黑色是在白鉤上再鍍一層黑鎳,黃色是鍍銅,而金鉤則是在鍍銅時加入了金元素(其作用是抗氧化)。無論魚鉤表面是鍍金、鍍銀還是上黑,都要求鍍膜均勻、外觀色澤明亮、鉤條光潔圓潤無凹凸點。
其次,質量上等的魚鉤應具備鋒利、柔韌、高強度等特點,這也是在製造魚鉤時用料優質、工藝精湛的集中體現。強度高的魚鉤,鋼絲原材料的強度、硬度均較高,除此之外,製成的魚鉤還要具有較高的剛性、彈性、抗疲勞性及耐腐蝕性。魚鉤的鉤尖不夠鋒利,穿刺性就差,而質量高的魚鉤必須能輕易刺穿魚嘴。魚鉤的柔韌度體現在所用鋼材的含碳量,含碳量過高,魚鉤就脆,遇到扭曲或拉抻會立即折斷;含碳量過低,魚鉤抗拉強度降低,容易被魚拉直。因此,質量好的魚鉤應隨鉤的大小、釣條的粗細,體現出應有的抗拉強度、良好的穿透性及一定的韌性。
四、魚鉤的比重
魚鉤的比重是指其自身的重量,與製造魚鉤時的選材、鉤號的大小、鉤條的粗細有著直接的關係。一般情況下,魚鉤比重和鉤條粗細是成正比的,即同一品牌、同一型號、同一形狀的魚鉤,鉤條越粗,重量越大,抗拉強度也越大;反之,鉤條越細、重量越輕,抗拉強度也就越小。由此不難看出,比重不同的魚鉤功能是不一樣的,重量大些的魚鉤因其堅固耐用,多用於垂釣個體較大的魚類或是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重量輕的魚鉤優點相對要多些,我們知道淡水魚攝食方式多為吸入,魚鉤重量越輕,越容易被魚吸進嘴,加之它穿刺能力強,中魚率也就相對要高;缺點是如果用太硬的釣竿或是遇上掙扎力大的魚,魚鉤易被拉開或拉直,從而造成跑魚。
五、魚鉤的大小
釣大魚配大鉤,釣小魚用小鉤,這是眾所周知的原則。但釣友們對魚鉤大小的理解和使用卻迥然不同,有的初學者往往喜歡用大鉤,認為大鉤結實,不易跑魚。大也要有個度,比如釣體重不足500克的魚用10號以上大鉤,或釣個體不大的鯽魚用7號以上的鉤,這顯然都偏大了。大魚與小魚往往不可兼得,在垂釣時要目標明確,釣大魚就應該用粗線大鉤,反之,則以細線小鉤穩獲小魚。究竟採用何種策略,這要根據當時的具體魚情而定。有的釣友愛用中型鉤,因其型號介於大小鉤之間,所以他們認為如此選擇既可釣大魚,也可兼釣小魚。然而在實釣過程中,往往會有這樣的感覺:碰上大魚嫌鉤小,碰上小魚嫌鉤大。我想說的不是中型鉤不好,只是想告訴大家,大中小型鉤各司其職,最好不要讓它們干力所不能及的事。因此,一定得根據對象魚的種類和大小、攝食方法及用餌等因素,選擇不同大小的魚鉤,這樣才能讓魚鉤的性能發揮到極致。
六、常用的鉤型
針對不同的魚種、魚情,以及不同的釣法,魚鉤的形狀被設計得各有千秋,據資料顯示約有數千種之多。製造方在設計這些類型各異的魚鉤時,充分考慮了垂釣水域、魚種、魚體大小、魚的生活習性及攝食特點等諸多差異,所以每種魚鉤都有合理的適用範疇,這需要釣者在實踐中不斷揣摸。下面我根據淡水釣中常用的一些鉤型及其特點作以簡單地介紹。
圓型鉤:顧名思義,是指魚鉤的底部呈圓形,鉤尖到後彎部分的過渡處相對圓滑,沒有明顯的折角,其特點是鉤門適中、鉤尖鋒利且向內傾斜、鉤底渾圓受力點分布均勻、鉤身堅硬強度高、魚被鉤中後不易脫鉤。此類鉤有伊豆、丸せ、伊勢尼等,其中伊勢尼是圓形鉤里最具代表性的,它可以釣取鯽、鯿等小型魚,遇上兇猛、衝擊力強的青、草、鯉等大型魚也有優異的表現,因而釣友們稱它為「萬能鉤」,是征戰自然水域的必備利器。
袖型鉤:其形狀似衣袖,鉤的底部相對平直,與鉤尖、鉤把過渡的折角相對明顯。袖鉤的特點是鉤柄較長、鉤門較窄、鉤條較細、鉤尖鋒利,因此它具有易於入口、刺魚直接、卸魚方便快捷的特性,用它垂釣體形不大、魚嘴較小的魚類最合適。常見的袖鉤主要有金袖、白袖、黑袖、流線袖、秋田袖、萬能袖等,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魚鉤的顏色和鉤條的粗細上。無倒刺的金袖、黑袖、白袖鉤是許多競技釣手垂釣對象魚(鯽魚)的利器,又因其設計簡單、實用性強,所以在野釣中也被廣泛使用。
無倒刺鉤:因鉤尖內側沒有倒刺而得名,隨著手竿懸墜釣法的普及而被廣泛應用於競技比賽及休閑釣領域。無倒刺鉤的特點是刺魚快、上餌迅速、摘魚快捷、取魚方便,全無有倒刺鉤易掛抄網及魚護之虞,對保護魚類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它的缺點是因鉤上無倒刺,在使用蟲餌時會因蟲餌的蠕動掙扎而容易從鉤上滑脫,只適合使用有一定黏性的商品餌或植物類餌。時下,有很多釣友擔心使用無倒刺鉤容易造成跑魚,這其實是誤解,實際上只要能準確地捕捉到魚訊,及時把握提竿時機,充分發揮釣竿的彈性,跑魚的現象一般很少會發生。
有倒刺鉤:在鉤尖的內側下端有倒刺或在其他部位也有倒刺的魚鉤被稱為有倒刺鉤,愛好手竿傳統釣的釣友最常用這類魚鉤,只因在自然水域垂釣常用蚯蚓、紅蟲等活體釣餌,鉤上的倒刺能很好地防止活餌滑脫。另外,在魚中鉤後,由於倒刺的作用,魚很難脫鉤跑掉。但有倒刺鉤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魚咬鉤時不易刺進魚嘴;對中鉤的魚傷害大,加快了魚的死亡;摘魚慢,耽誤時間,不適用於競技釣;不慎鉤中衣物時取鉤困難。
七、魚鉤的選用
魚鉤選用得當,是釣好魚的關鍵。但魚鉤的種類實在太多,常會搞得人一頭霧水,無所適從。下面簡要地談談在不同水域、不同魚情、不同魚體大小等情形下如何選用魚鉤。
(一)休閑垂釣魚鉤的選用
休閑垂釣大多是在水庫、江河、野塘等自然水域進行,這些水域魚的種類繁多,個體大小不一,魚情複雜,但對於選用魚鉤來說仍然是有章可循的。不論是使用傳統釣法還是懸墜釣法,首先應儘可能地了解垂釣水域中魚的種類、大小、密度等情況,其次要確定你主攻的對象魚,如想釣取鯉魚、草魚、青魚等大型魚類,可以根據釣法選用有倒刺的伊勢尼或是無倒刺的新關東,總之要求魚鉤具備鉤尖鋒利、鉤體堅固、不易跑魚的特點。如果是主釣鯽、鯿等衝擊力小的魚,選用各類袖形鉤則比較合適。
(二)競技釣中魚鉤的選用
釣魚比賽是對釣手綜合素質的考驗,要求速度與沉穩並重,因此在釣組配置上應格外注意,特別是魚鉤的選用十分重要。
1.垂釣混養魚是以重量計算成績,釣手大多會以體形較大的魚為主攻目標,在比賽的首場或是已經確認比賽池中多為草、鯉等衝擊力大的魚時,鉤的選用就相對比較簡單了,只要是鉤條結實、鉤尖鋒利的無倒刺鉤都可以,如OC、新關東、伊豆鉤等。但隨著魚情的變化,如在比賽進行到後幾場時,魚受到驚嚇,大魚不開口了,我們就應該及時更換較細釣組,並配上用來釣鯽、鯿魚的小鉤,爭取以多勝大。
2.垂釣鯽魚,大多競技釣手會以無倒刺的袖鉤作為首選,如目前被普遍使用的金象、土肥富、大一針等。但比賽中我們遇到的魚情不同,所用的釣法各異,在魚鉤的選用上就需要有很強的鐘對性。
1)快魚,多表現為魚的密度大、覓食慾望強烈、見餌即吞的生口魚情,無論採取底釣或是浮釣,都要爭取鉤餌到位的時間儘可能短,這時就可以選用鉤條略粗、前折角略大的袖鉤,它具備刺魚迅速、中魚率高、卸魚快捷等特點,能有效地提高獲魚頻率和獲魚量。
2)滑口魚,分為亂口和輕慢兩種。所謂的亂口,是指魚吃餌快,吐餌也快,針對此情況可選擇比正常用鉤大一至二號的鉤門寬、鉤尖鋒利的袖鉤,讓其吃得進吐不出,進而增加命中率;對吃口輕上魚慢的魚情,則只能用鉤條細、重量輕的小號袖鉤了。
3)搓餌垂釣時,袖鉤的鉤尖長度要適中,因手上餌的形態並不影響刺魚,鉤尖過長反而不易入口。
4)使用拉餌時最好選用鉤柄鉤尖都稍長些的袖鉤為好,這樣一來可避免小麥蛋白掛在鉤柄頭上,從而減少虛假魚訊和空竿。
魚鉤的選用還應和釣線的線徑相匹配:較細的釣線應搭配適合垂釣小型魚類的魚鉤,反之在垂釣大型魚時應以粗線搭配伊勢尼、關東等鉤,具體到實釣中應視釣場魚的密度、魚的大小、個人用鉤用餌習慣及季節氣候等因素合理選用,才是真正的用鉤之道。
浮標的分類和應用技巧
一、四大類功能浮標
流行的浮標按材質分,不外乎三種:孔雀羽、巴爾杉木和蘆葦。應當說三種材質浮標各具特色,都非常好用。然而,真正決定浮標用途的還得是浮標造型。
1.戰鬥標
戰鬥標衍生於1998年釣王杯總決賽上,其外形特點是:粗短碳腳、身長100~120毫米、寬肩、硬尾(直徑在0.5~0.9毫米);浮標翻身極快(不代表到位快)。當時應用此種浮標,是為了使其儘早翻身而方便觀察魚訊。後來,粗短碳腳逐漸過渡成竹腳。現在,戰鬥標又發展成多種形態,如長標(長度適中的硬尾、短身寬肩、長碳腳)。代表作:99釣王紀念版、戰鬥。
2.通用標
通用標有巴爾杉木材質的,也有蘆葦的,但更多是用孔雀羽製作的。通用標從外形來看,上下差別不大,標身一般在140~160毫米長。這類浮標既能釣浮,也能釣底;既適合競技釣,也適合休閑釣。代表作:湛蘆二代。
3.降訊標
降訊標的特點是腳長、尾長、標身短,主要用於釣底。這類浮標翻身速度不快不慢;再加上標尾長的特點,因此在釣底的同時、在浮標緩慢下落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表現出魚吃餌的截口信號。代表作:訊狐、佛手。
4.等分標
這類浮標的外形特點是:尾短、腳長且粗。它的浮力中心靠上,中魚信號多表現在標肩和浮標即將要到位時。代表作:小百靈。
二、硬尾標與軟尾標的區別
硬尾,也稱「實心尾」。對於一支高檔硬尾標來說,如果標尾最大直徑在1毫米、最小直徑大於0.6毫米,則它肯定是整支浮標比重最大的部分,且它的比重大於水。軟尾,也稱「空心尾」由於軟尾是中空的,所以它在水中能產生較大的浮力。
目前,有很多釣友喜歡使用硬尾標,認為它比較靈敏。為什麼?假設有一條鯽魚在水底吸食釣餌,當它牽動釣組時浮標只有1目的下沉量,但在浮標上表現出的動作卻超過了1目。這又是為什麼?前面說過,硬尾本身自重大,再加上標尾很細,因此本來是1目的下沉量因慣性作用加大了。現在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硬尾標會給人在視覺上造成下頓幅度大的感覺了。那麼這種所謂的「靈敏」全無缺點嗎?當然不是!當魚刮蹭到線組時,本來不應該讓這種虛假信號體現出來,結果卻因為硬尾標的這種特性,導致假動作幅度加大。而在所有前提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軟尾標卻可以將這種虛假信號過濾掉一些。由此,我們不難發現,軟尾標表現出的中魚信號幅度很小,頓感卻較強。所以大家喜歡在釣生口魚時用硬尾標,而在釣滑口魚時用軟尾標。
三、靈敏性和穩定性
大家都知道,浮標越小越靈敏。但問題是:浮標越小越好嗎?越靈敏越好嗎?很多東北的釣友在冬釣大棚時都喜歡用小標,開始階段,由於浮標靈敏,即使魚口較弱,也能保持較高的中魚率。可釣著釣著,卻出現浮標有動作不中魚的現象。為什麼?大家要清楚,魚不是排著隊吃你的餌,它們被誘進窩點後肯定是有吃餌的,有轉悠的;魚在水裡不停遊動,肯定會刮蹭到線組,結果使浮標產生動作。此外,細標尾是靈敏,但如果你看不清楚,又有什麼用呢?因此,我們說浮標並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靈敏越好。記住一點:靈敏的浮標也好,穩定的浮標也好;調釣靈些或是鈍些,都要根據魚情及是否適合自己來選擇和決定。通常情況下,靈敏的浮標適用於水溫低、魚口弱的魚情;穩定性好的浮標適合釣亂魚;而釣又滑又亂的魚,則應選擇既具備靈敏性又具備穩定性的浮標。
四、常規釣法下的浮標應用
什麼是常規釣法?比如在釣鯽魚時,你將浮標設為調3釣3、調4釣2、調5釣6等,這些都屬於常規釣法。如果將浮標設為調平水釣6目,或是釣大滑鉛,這就不屬於常規釣法了。
1.用標技巧
浮標的運用,要根據魚情來決定。尤其是在競技釣場上,我們要力爭不放過任何一個中魚的機會。這裡給大家提供個口決:水淺魚快用大標;水深魚慢用小標;釣大、魚慢用小標;釣小、魚快用大標;口輕用小標;口好魚亂用大標;魚滑信號大不中魚用小標。
2.調目的增與減
很多釣友都有這樣的體會:風天釣魚,由於水流的原因,浮標到位後會緩緩移動和下沉,有時甚至會沒入水中,嚴重影響了觀標和垂釣。如果是在走水不嚴重的情況下,你可以通過減鉛皮的方法來控制走標。通常情況下,浮標移動一段距離後就會停止不走了。另外一種情況是浮標動作很多、很亂,這時同樣可以適當剪掉一些鉛皮來緩解。如果浮標上的動作很少,這時候就需要適當加點鉛皮了。
各種浮漂用途介紹及選擇
一 各種類型浮漂用途介紹
粗短身軟尾浮標——適合釣翻身(翻身快、適釣控層)
粗短身硬尾浮標——適合釣中下層(翻身快、下沉也較快)
短身短尾浮標——翻身最快、適合釣水皮
長身細硬長尾浮標——適合釣中下層快魚(可逮截殺、抓停口)
小號細長身細硬尾浮標——適合釣底層滑魚(可釣得很鈍)
細長身短軟尾浮標——適合釣底層輕口滑魚(以去皮孔雀羽浮標為最佳)
急收肩(端肩膀)長身細硬尾浮標——適合釣涮口滑魚
竹腳短身細硬尾浮標——立起快(較碳腳)到位也快,
實心與空心尾的區別:
實心尾:苗子比重大於水、信號幅度大;苗子長、下降快、適合釣中上層及底層輕口等。
空心尾: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緩、穩定性好,適合釣底層輕口滑魚及動水等。 浮漂的選擇方法
浮漂的分類:
按形狀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漂身,一種是短漂身;
按標示竿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硬尾漂,一種是軟尾漂;
按材質可分為:孔雀羽、巴爾沙木、化學合成等
二 如何選擇浮漂
在選擇浮漂時如要靈敏度高一點的就選擇硬尾短漂身的浮漂;如要穩定性高一點就選擇軟尾長漂身的浮漂。當然這也不是絕對不變的。
選擇浮漂應根據當時所垂釣的水域、魚情、季節、魚種和天氣來選擇浮漂。 如:所垂釣的水域為平釣池塘(按天收費),魚種以鯽魚為主,季節為夏季晴天微風。這時應選擇長漂身的軟尾漂。因為這種情況下魚開口較好,攝餌時信號比較穩,同時小雜魚也比較多,長漂身的軟尾浮漂可以過濾掉小雜魚的拱食信號,反映到浮漂的信號多為鯽魚攝食信號,浮漂下鈍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魚率較高。如果選擇短漂身的浮漂,因其靈敏度較高,所以就不能過濾小雜魚拱食的信號,這時浮漂多反映為左右晃動或者上下跳動,信號雜亂無章,提竿中魚率很低。
再如:所垂釣的水域為養殖塘(按斤收費),魚種以鯽魚為主,季節為冬季晴天微風。這時應選擇短漂身的軟尾漂。因為此種情況下魚開口較小,攝食動作幅度不大,小雜魚因季節原因也不會強食魚餌,短漂身的浮漂靈敏度較高,可以反映出魚攝食時的微弱信號,而軟尾漂的穩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時選擇短漂身的軟尾漂是明智的選擇。浮漂的選擇就介紹到此,總之選擇浮漂時應記住短漂身的靈敏度高,長漂身的穩定性好,硬尾漂的信號傳遞靈,軟尾漂的信號傳遞穩。根據實際垂釣情況選擇出適合自己垂釣的浮漂。
竹腳翻身快,打浮或釣介面;碳纖腳阻力小,利於下沉釣底;長腳短身重力上移,放大訊號。
(1)競技選漂
漂的種類根據魚種不同分為混養與鯽魚兩個類別,有些漂能夠通用,但兩個類別大部分漂的主要特徵不同。混養漂比較簡單,主要特徵應是:吃鉛量稍大、漂身略粗,漂尾稍粗(現在為了魚訊更全面、尾做得只略比釣鯽稍)。一般選用碳腳、中長身、中長尾的巴爾杉木漂。這種類型的漂下沉快、抗干擾。很容易區分鯽魚與大型魚的吃口。也有人利用竹腳漂底部訊號偏鈍的特點來釣混養。
鯽魚這類型的用漂因比賽場中的魚情的特殊性區分得較細,一般分為打水皮用漂、打浮用漂、介面型漂、底釣漂、
水皮漂是個特例,是應付滑魚上浮到水皮的特定情況,國內高手設計了這款專對付這種魚情的浮漂。
打浮型漂主要是指竹腳,但千川設計的靜禪型碳腳浮漂得到了國內許多競技釣手的肯定。打浮型浮漂大部分都是竹腳漂。特徵是竹腳、短身或中長身、中長或長硬尾。它的特點是翻身快、降速快、站得穩。視魚情選擇不同號數、不同吃鉛量的浮漂。
介面型漂主要是指碳腳、中長身或短身、長硬尾的這一類型的漂,這一類漂的特點是站立快、下覺緩慢、勻速。為了各種不同需要,各個廠商之間或追求翻身速度、或追求魚訊體現,變化著漂身、漂腳和漂尾的比例,但大多特徵都是這橛。這類型漂釣底訊號也很好,因為其適用範圍廣,用得最多。
底釣漂多為中長或長身、短尾或中長尾、中長腳、適用於變天、水溫差異大、水中溶氧偏低、魚飽食以及釣放多次而咬鉤謹慎的魚。其中軟尾用於釣放多次或雜魚訊號多。硬尾多用於輕口。
魚是活物,隨著氣溫,水溫、環境及人為因素的影響會有生口、輕口和滑口等等變化。生口魚的用漂選澤範圍很大,滑口一般使用底釣型的軟尾。輕口漂一般選用漂身小、吃鉛量小、腳細、尾細、視目短的漂。使用輕口漂注意其吃鉛量的大小是否適合室外。除大棚外千萬別購買吃鉛量太小的輕口漂。
一個競技釣手有一到兩支打浮型(不同吃鉛量)、一支水皮、三到四支介面型(不同吃鉛量)、兩支底釣型硬尾(不同吃鉛)、兩支滑口用軟尾(不同吃鉛量)和兩支不同大小的混養型的漂就足夠有餘了。當然釣羅非的釣手除外。
(2)休閑用漂。
休閑與競技的區別在於魚口相對較大、魚情相對單一、水底環境複雜、水深變化大、用竿長度變化大。野釣中的釣友經常在水庫或湖裡釣魚,常使用五米四、六米三左右的長竿,這樣對視目的要求要高得多、要求視目較粗才能看見,釣魚是以看得到漂為第一前提的。野外生存的魚口較生,漂尾稍粗完全可以應付需要。有心的釣友可以在"水中之秘"這部片子中看到國外釣魚好手在水庫使用的那款漂的漂尾直徑在0.8mm以上。而市面的名漂直徑都在0.6mm以下。
一般休閑釣手有幾支中長身、長腳、長尾的競技混養類的漂、一兩支軟尾、一支竹腳漂,兩支適應該不同水深的尾稍粗的水庫用漂就足夠了。他們的購漂也應傾向於混養類的漂。少買小軟尾、竹腳、短視目的漂。另外注意一點的是野外用的漂視目不要太短、太密,不然一天下來就是和自己的眼晴過不去了。
魚線和魚竿的綁法圖解
對於初學釣魚的釣友來說遇到的第一件頭疼的事情就是魚線和魚竿的綁法,魚鉤的綁法,子線和八字環的連接,主線和八字環的連接,主線和魚竿的連接等等。
魚線和魚鉤都是很細小的東西,剛開始很不熟練,綁一付魚鉤要很長時間,有時候還需不斷的換子線才能綁好。魚線和魚竿的綁法,魚鉤的綁法等這些很難用語言來表達,下面是筆者從網上收集的一些魚線和魚竿的綁法,魚鉤的綁法等圖片,以供大家學習。
主線在打結時,中間先穿個太空豆,再打兩頭打上結。太空豆在中間可滑動。按圖片這樣在主線上打兩個死結,可以做成活套。這種魚線跟魚竿的綁法是最方便的,在裝線時,主線直接用活套套在魚桿最前端的繩子上(魚竿繩子前端要打個死結,防魚線滑出),推上太空豆就可以了,不要怕這個繩子會斷啊,這個很牢固,放心用吧。
基本打結方法
魚線和魚竿的綁法
魚鉤的綁法1
串鉤的綁法
魚鉤的綁法
鉤綁法 魚線綁法 各種魚鉤魚線綁法與接線法(圖)
一線雙鉤,因為它在一根線上多拴了一隻鉤,在垂釣時就增加了魚兒咬鉤機會。早在三十年代兒時的我,便喜歡跟隨父輩們去河溪釣魚。曾記得有次叔父在我們匯水灘河裡釣魚時,見他一提竿,兩條大鯽同時被提出水面、騰空而起,並在一根線上銀光閃閃、飛舞掙扎……這些童年的記憶時時浮現在腦海。 一線雙鉤在傳統釣組中,習慣於將40厘米長的一段漁線兩端各拴一鉤,對摺成高低交錯5-10厘米間的距離,並在長線上方3-5厘米處繫上墜片與母線打結連接使用,也有的將副鉤拴死在主鉤墜片之上成為雙鉤用法。 自從中國台灣釣法傳入祖國大陸後,台釣釣組中的雙鉤優勢,得到了廣大釣魚人的認可和效仿。將它用於手竿休閑釣時,在不斷地改革創新中積累了很多好經驗。因而,近年來在有關釣刊上發表了不少雙鉤垂釣經驗介紹的文章。如《一種雙鉤釣法》、《解決雙鉤易纏繞一法》、《一種雙鉤拴法》等等,這說明了廣大釣魚人對一線雙鉤用法的重視,並在實踐中摸索出了許多好經驗。 我在半個多世紀垂釣生活中,認為一線雙鉤經驗介紹雖然不少,但是有的方法製作複雜、不易推廣,「可調雙鉤拴法」其方法是:「將8厘米長的子線,子線拴在母線時拴得要緊,但用力仍可捋動移位」。我根據以上要求,並經過反覆試用,實踐效果確實不佳。子線拴緊在母線上容易,但在實際運用中,由於該子線拴得緊,在用力捋動或魚上鉤提線時,在魚的拉力和水的阻力下,拴得再緊的副鉤子線也要向下滑動,在經過之處就將母線拉壓得彎曲變形使線受損,而且受損彎曲的母線與子線兩者還容易互相纏繞。如副鉤之線稍拴松點(因兩線不是死結),在拋竿提線時又易於出現副鉤自動下滑現象。其實這一「可調雙鉤拴法」其主鉤並不能調節移動,可調雙鉤只不過是一虛名而已。 經過學用一線雙鉤的失敗經驗教訓後,也激起了我對它的革新願望。用什麼方法才能真正成為方便易行的可調雙鉤呢? 怎樣使其主副兩鉤不僅在母線上固位性好,上下移動長短距離、底釣浮釣、釣深釣淺兩鉤均可隨意調整而方便快捷,而且任你用力捋動膠粒遠近,其母線也不會出現彎曲變形受損而經久耐用呢?經過摸索,終於獲得成功。現將這一方便快捷、效果良好的可調一線雙鉤的製作使用方法向釣友們作一簡介。 材料的選擇準備: 1、選擇彈性好、未經老化的汽車內胎膠片一小塊(在補鞋攤上找師傅要一廢棄的膠片方便易行)或找小孩跳橡筋繩的膠帶一節。 要求要彈性好沒有老化者方可使用,否則固位效果不佳: 2、購買8-12號的細繡花針數顆備用。針用的越細,穿制在膠粒上它的固位性能就更好。 3、母子兩線的粗細、鉤的大小、漂、墜的搭配等均以釣友們的習慣而用。以手竿釣而言,準備一根與竿等長的母線,子線用同一號線或小於母線1-2號製作均可。調漂時將鉤墜的沉力與漂的浮力調到基本平衡,主鉤鉤背觸底,散漂一粒浮於水面就很靈敏,用於垂釣,上鉤率高。 製作與組裝: 製作方法:製作時用剪刀在膠片邊沿上,剪取綠豆大小0.5厘米左右的長型A、B膠粒兩顆,A膠粒作固位可移副鉤用,B為固位可移鉛墜用。但不能剪落,應留一小連接點以組裝時便於操作。經過實踐,該膠粒不能用太空豆代替,因它的固位性沒有長膠粒好。 組裝方法:組裝時,用細針穿好母線一端,隨後用針一一依次穿好所用的各個散漂「用立漂者穿好漂座或汽門芯小圈兩個插立漂之用」。然後將針從可移A膠粒長型豎方向穿出並抽出針線後,再次用針以上所介紹的方法,再次在母線上穿好第二顆可移B膠粒後取掉花針,隨後在此線端拴好主鉤,將墜片輕輕系在B膠粒上面,剪去多餘線尾便成。 將針穿好在20厘米長的副腦線上後,再將針從母線上的A膠粒等長中間對穿過膠粒,抽出針線取掉花針。隨後將穿出短股線端與長的一股線互相將它拴固拴死在長膠料中間,剪去短股線尾,最後在長線端上拴好副鉤,鉤與膠粒間的副腦線距離,一般留用3-5厘米長即可,多餘的線尾剪掉便成。如此這一名副其實的一線可調雙鉤釣組的組裝工作就算完成,即可存放備用(如圖所示)。 使用方法: 1、如用主鉤釣取底層魚時,就以大家熟悉的單鉤施釣方法。除此,遇上在釣點水底淤泥爛草多的環境中施釣時,鉤餌被埋沒其中,釣者便可及時將B鉤向上移動(其鉛墜也同時上移固位),便可增加主鉤腦線長度,使鉤餌高於游泥爛草之上,使之魚兒能見鉤上之美味佳肴,它們定會爭食咬鉤而起到立竿見影多釣獲魚之實效。 2、副鉤是用於懸浮釣法為主,以釣取中上層魚之用。它有可移幅度大的特點;上可調到半水至浮漂之下,用於釣取草魚、白鰱等就非常方便有效;下可移至主鉤近處,用於釣取喜歡水底平游遊玩覓食的鯽鯉等魚,效果尤佳。 具體方法是:使用副鉤施釣時,釣者用左手拉住主鉤母線,右手拇、食二指將帶副鉤的可移A膠粒輕輕捋動。如水位需要釣深時,便將可移膠粒向漂的方向移動直到需要距離為止。如要釣淺時,就將A膠粒向主鉤方向捋動直可移到主鉤上面。用此方法來試探找尋魚的泳層水位。 使用優點: 1、在手竿釣組中以一線雙鉤的施釣方法,它首先是在一根線上多拴了一隻鉤,便可增加魚的咬鉤機會。兼之以兩鉤一葷一素的施釣方法,這樣一來可以投魚所好釣魚多多。二來也易於了解它喜歡吃葷或吃素的食性情況去因魚用餌。「餌料對了口,釣獲魚滿簍」,它對釣者到不熟悉環境中垂釣尤為重要。 2、在淤泥爛草多的水域魚不咬鉤時,便可及時將可移B鉤膠粒往上捋動來增加主鉤腦線長度。腦線長了,釣餌就自然地露出淤泥,而避免釣餌被雜物遮埋難以釣獲之弊。 3、利用主、副兩鉤可調幅度大的特點即可因時因魚的不同情況調整底浮距離;尋找魚的游層規律,釣取中上層活動的草魚、鰱魚十分方便有效。 4、由於巧用膠粒組裝的可移雙鉤在垂釣中,它不僅固位性好,主、副兩鉤上下移動長短距離方便自如。而且任你怎樣捋動移位也毫不損傷母線。同時它也是懸浮底釣、釣深釣淺均可因時因魚而異調節水位,找魚咬鉤釣效頗佳。經過多年來的應用實踐,它不僅能使釣者們用之得心應手,而且還可有效地將草鯉鯽等魚類釣獲。 如穿制的膠粒固位性差時,可在A膠粒下面多穿一粒即可增加它的固位性。除此副鉤釣上大魚或釣組用久了,膠粒出現了自動下滑移位時,釣者可在裝餌之際順手將它移回原位,即可照常使用。愛好用雙鉤施釣的釣友們如你用的雙鉤方法不同、釣效不佳時,不妨以此一試,看誰的方法更簡單更好用。
↓ 沙灘釣組
↓ 沙灘釣組
↓ 沙灘釣組
下圖為漁線輪的線杯跟釣線如何綁的方法,很不錯的漁線輪魚線的綁法哦。(俗稱絞輪的綁法)
釣魚中使用率比較高的八字環跟魚線的綁法--轉環綁法。
子線的長短距離選擇
子線的長短有講究一、根據所釣魚種的不同和魚的大小配製子線,鯉魚、草魚等大型魚就用長子線,鯽魚就用短子線。二、根據魚的生口和猾口配製子線。猾口需要短子線,生口魚就用長子線。三、根據水中魚的密度配製子線。密度大咬口多就用短子線,魚的密度不夠咬口稀時用長子線。四、釣浮用短子線,釣底用長子線。五、根據所釣水域的深淺配製子線,深水釣魚用長子線,淺水釣魚就用短子線。六、根據所釣水域水的肥瘦配製子線,肥水就短瘦水就長。七、釣魚時是否走漂,如果走漂很快子線宜短,不走漂子線宜長。
八、根據餌料的比重配製子線,比重大的子線宜長,反之宜短。
子線長度是裁25公分到50公分的子線綁鉤後對摺。長子線:用於釣大魚及介面多的慢魚,可增加中魚率,頓感清晰。短子線:反映快,減少繞線的機會。適合釣快魚和小魚。粗子線:強度好,能減少雜亂動作,排除小雜魚**,適合釣大魚和亂魚。細子線:魚吸餌時容易進嘴,適合釣輕口魚和難釣的大魚,最好是配上軟桿。軟子線:阻力小容易進嘴,因魚吸餌時吸管原理,頓感沒有硬子線乾脆,但大一點的軟子線比小一點的硬子線容易進嘴,頓感也一樣能出得來。硬子線:相對來說強度較大,適合釣快和釣浮。鉤距大:適合釣大魚和釣浮,能增加魚發現目標的機會,增加上雙尾的機會。鉤距小:適合釣底和釣小魚,魚不管是吃長子線上的餌還是吃短子線上的餌反映到浮標上的動作都比較接近。
1.春釣鯽魚,子線長度,20cm--25cm,因這時鯽魚越冬後,剛開始索餌,膽小但貪食,聚魚較慢,卻對活食較為敏感,在這個長度子線擺幅較大,上下鉤餌與子線間在落底前有個自然夾魚,便於魚口的吸入,故中魚率較高,適用釣法為搓餌釣底,及搓餌釣介面等.。 copyright diaoyula 2.夏初釣鯽,子線長度15cm--20cmm,因這時鯽魚吃口極好,只要把漂調準確,中魚率很高,且有一定速度.適用搓餌釣底或拉餌釣底。 3,拉餌釣鯽,子線長度10--12cm,這時主要考慮魚的密度高,追求速度,適用釣法拉餌釣浮<中上層為>。 4.懸墜跑鉛釣鯽,子線長度5--8cm,為了增強信號傳導及靈敏度,這時一定要採用短子線。 copyright diaoyula 5.釣鯉,子線長度20--30cm,因鯉魚體較大,警惕性高,採用長子線可有效降低魚體碰線等假信號,同時中魚後,還可提高子線強度。 6.滑口釣鯽,子線長度18--20cm,這時即可避開一些假信號,同時靈敏度又不至於太低。 7.釣草,子線長度25--30cm,與釣鯉相同。 8.釣鰱,子線長度25--50cm
釣魚基本功學會用餌
1.自然餌 巧掛鉤
釣魚用什麼做餌,自古傳下來的有釣鯽魚用蚯蚓、蠅蛆和米飯粒,釣鯉魚用麵糰、玉米、煮熟的紅薯塊,也有用蠶蛹的。這些來源於自然界,通過採集、挖掘得來,再經蒸煮泡揀等簡單加工就能掛鉤的餌稱為自然餌。取以上物質做餌不僅是因為它分布廣,唾手可得,採取方便,還因為它裝鉤簡單。例如把蚯蚓掐成小段或整條穿到鉤上,利用其腥膻體味和蠕動能刺激魚爭搶;將麵糰搓成圓球後再套住鉤尖,會因其色白而吸引魚的眼球。自然餌都有不易被水溶解的特點,所以魚咬鉤比較實,有時還會將鉤吞得很深,造成摘鉤困難。為了在魚還沒有完全將鉤吞入時就把它釣上來,釣魚人裝餌時都會注意掩蓋鉤尖。
然而魚種不同,有的魚會圍著釣餌轉悠,輕易不下口,就是咬鉤也是吞吐反覆:有的魚張口前先用吻試探幾次,確定沒有危險了才來一口;有的魚先在鉤彎處咬一口,然後放棄了。除了出於本能和傷了嘴的魚攝食小心外,魚類的這些反應其實有很多是由餌的掛鉤方式引起的。
以蚯蚓為例,掐段和整條掛鉤就有明顯差別。將較長的蚯蚓按鉤條長度掐成段,如果鉤尖從斷口穿入,魚會因為切口滲出的腥膻體液而首先從這裡下口;若倒過來從蚯尾穿入,則切口會因蠕動而露出鉤尖。兩者都有不利於咬鉤的一面,但釣小魚又不能不這樣。整條穿鉤時鉤條的整體被蚯蚓掩藏,並在鉤尖處留有一段蠕動的蚓體,魚咬鉤都從蠕動部位下口。但若留在鉤尖外的蚓體過長,魚又比較小的話又容易把蠕動段咬掉。所以怎麼裝鉤是由魚種和魚的大小來確定的,用蚯蚓應該是整條,鉤尖從離蚓首l~2厘米的體側穿入,長短以超過鉤條長度2~3厘米為合適。這樣除了鉤條整體被蚯蚓掩藏外,還在鉤尖和鉤柄後部留下了兩段蠕動的活體,形成「活餌」。
另外,包括蛆、蠶蛹、蜂蛹、蒼蠅、地蠶、螻蛄、蚱蜢、蝦、蚌肉、螺螄肉等「蟲餌」掛鉤時,除了見餌就吞的兇猛魚類外都要注意掩藏鉤尖。有些魚會經常改變泳層,』如草魚、鯿魚貼底咬鉤時食蚯蚓,上浮後則吃菜葉、青草,這就無須掩蓋鉤尖了,所以掛餌方式要隨魚情而變,因水情而異。
區別於動物性釣餌,米飯粒、麥子、玉米、花生仁、黃豆、麵糰、馬鈴薯、紅薯、豆腐乾、年糕、菜葉、南瓜蔓、嫩蘆葦芯等植物性釣餌,有的要經過蒸煮浸泡,有的要切割成段或小塊才能掛鉤。這就需要餌形與鉤形的配合了,如伊勢尼適合掛麥子、玉米等顆粒狀釣餌;於又適合掛馬鈴薯、紅薯、豆腐乾、年糕等呈塊狀的餌;丸世適合掛菜葉、瓜蔓等。自然餌種類多,差異大,要把餌順利送入魚嘴就不能不講究掛餌技巧。
2.商品餌 搓和拉
釣魚歷來都是就地取材,簡單加工,可是自「台釣」之後魚餌商品化了,不管釣什麼魚都是用袋裝的粉狀餌。這種由工廠生產,配合著釣組運動特徵,既能誘魚又能釣魚的魚餌不僅改變了用餌觀念,也將掛餌方法統一了。
「台釣」 的商品餌 糠餅種類頗多,紅色釣鯉魚;黃色釣鯽魚,白色釣鯿魚、草魚,甚至鰱鱅。確實是一款海竿底釣
商品餌的成分雖不外乎米豆麥黍薯,但粉碎後按不同配比混合併加入特殊的添加成分就形成了個性。例如以馬鈴薯粉為主,混合了麥麩、變性澱粉、小麥蛋白、紅薯粉而具有香甜特徵的餌適合釣鯽魚。可是同樣是這些物質,調整一下配比再加上呈顆粒狀的烤麩粒、蛋黃素、香酸料就能擴大到釣鯉魚和釣草魚了。然而養殖環境不同,北方的魚多喂糧食飼料,南方則比較雜。以鯉魚為例,淮河以北多喂玉米,長江及其以南喂菜籽餅和利用天然飼料如蚌、螺螄等,所以同是鯉魚餌,北方用本味純香的,而且揉的比較硬;南方則用腥或腥香型,軟軟的。
成粉狀的商品餌其實還只是原料,它需要對水、揉搓成麵糰狀後才能裝到鉤上。與過去用麵糰,都是將麵粉對水後反覆揉搓,到軟硬黏合適了再取小團搓成球或卵形裝鉤不同,商品餌是用搓的方法將鉤整體包嚴包實了。其過程是按包裝袋標明的對水比例先將水倒入盆內,然後倒入魚餌,用手將餌攪拌使之完全濕水後靜置3~5分鐘,接著再揉搓至鬆軟適中,並有一定黏性。之後三指撮餌並轉動手指,使餌成圓條狀,再按鉤的大小用大拇指掐去一部分,然後讓鉤貼著食指與中指之間的餌並用大拇指輕輕壓一下,隨後轉動三指就把鉤整體包裹住了,是為搓餌。用麵糰裝鉤,餌沉底後可以保持10分鐘不化,商品餌的松和粘是由對水量和揉搓時間的長短決定的,但要發揮它誘釣兩方面的作用就不能太黏,要讓它有一個慢慢溶散的過程,時間控制在1分半鐘左右。這也是「台釣」提竿頻繁而中魚不多的原因,餌化了,浮標升起來了,當然要重新裝餌。
「台釣」釣魚多,但有時候釣著釣著魚漸漸少了,經常出現鉤將及到底時有一個短促停頓,如果不注意,鉤觸底後就沒有口了。這是魚離底了,什麼原因故且不論。
另外隨著拋鉤頻率的增加,水體自上至下充斥著溶散的餌微粒會引得魚不斷上浮,該怎麼釣這些被霧化引上來的魚呢?經過無數次實驗,釣魚人終於發現,日本魚餌中有一款比重很輕,對水後形成拉絲網狀結構,能將餌微粒粘住的餌,使用時只須將餌團壓著鉤往外一拉,哪怕鉤上只粘了很小一點餌也能被魚接受。
這樣裝餌的時間短了,拋鉤頻率也增加了,並因為餌輕而可以通過剪鉛皮、調整浮標來實現兩鉤任意定位。這種新的裝餌方式稱為拉餌,它以拉絲粉形成網路並將鬆散的餌微粒粘住,使原來搓餌釣底擴大為拉餌釣全泳層。
3 松和黏 含魚情
魚接受釣餌都是經驗行為。如池塘喂哪種餌料,吃得多了會對味型、形狀、顏色、軟硬等方面形成記憶,即使是不喂飼料的水庫湖泊,有什麼吃什麼也會傾向於某些食物。然而不管什麼食物,魚接受它總是同它的物理狀態聯繫著的。如北方用干玉米、豆餅、麥子打窩,魚來得遲,必須長時間守釣,到玉米、麥子被水泡軟了魚才會聚窩。南方用碎屑狀的菜籽餅、麥麩、米糠打窩,吸水就軟了,雖然魚來得快,可是吃完就走了,所以必須隨時補窩。商品餌的誘釣合一是以入水軟化、溶散為基礎的,並由對水量的多少和揉搓時間來決定它的物理狀態。
商品餌的包裝袋上都有簡單的用法說明,如「請將本釣餌加入適量清水,潤濕後略加攪拌即可,黏度以個人習慣調節使用。」可是初學者按此操作至少有三點疑惑:(1)該怎樣把握適量的「量」?(2)攪拌多長時間才算合適?(3)如何調節黏度?這三個司題可能會有30種答案。因為釣手的習慣不同,垂釣魚種不同,又因為水情、天氣差異導致魚口變化,即使是歷經考驗的魚餌也會出現被魚拒絕的現象。然而不管什麼原因,最簡單的做法是改善釣餌狀態。例如,以米豆麥黍為主要原料的魚餌比較粘,兌水量1:0.6~0.8,可以任意搓餌,可是隨著攪拌和存放時間的延長會變得越來越黏。當魚比較大,又是生口的時候,一坨餌釣3~4個小時,除了發現魚口少了和變輕之外不會覺得有什麼異樣。然而還是這坨餌,把它掰成許多小塊後濕一點水,加些馬鈴薯粉,使釣餌變得鬆散一點,魚口又會恢復原來樣子。
因配方不同,商品餌兌水後不是由松變黏,就是隨著水分蒸發而變硬,另外本來松黏正常的釣餌會因返水成鼻涕狀,此時就不在狀態了,必須放棄。魚接受釣餌固然是食的需要,但狀態的缺失會使魚訊變得晦澀難辨。商品餌的特點是誘釣合一,其中松是為了誘魚,但又不能誘魚太多,因為密度會影響魚口,如水底鋪滿碎屑狀殘餌,那麼魚只食碎屑就顧不上鉤上的釣餌了。如果釣餌鬆散而比重又比較小,那麼溶散的殘餌呈懸浮狀態,會引得魚離底。黏是為了釣,但若鉤上的餌不化不散,拋鉤5~8分鐘後提起鉤來還是那麼大,除了說明窩裡無魚外,還同餌的松黏有著一定的聯繫。
其實從粗細配置的誘餌開始,釣魚就是一個培養馴化的過程,只是由於釣組的原因,我們雖然發現了魚有留戀碎屑的習性,卻無法將碎屑裝到鉤上才選擇了形狀固定的定型餌。商品餌通過控制兌水量和揉搓時間使本來鬆散的粉狀餌具有了黏性,於是搓大餌,入水後被水進一步軟化並由外及裡層層剝落,到了釣餌的大小和魚的口型相一致的時候就被魚接受了。接著根據魚情,如大魚聚窩慢就增強釣餌的持鉤性,用黏來延長其軟化時間,讓釣餌溶散一部分,鉤上還保留一部分。另外魚聚得多,不需要引魚了,那就用比較黏的餌。反之,魚聚得少或魚口很輕,就用鬆散餌,這樣既起到了誘魚聚窩的作用,又因為餌重減輕而容易被魚吸入。
春夏秋冬配製魚餌釣魚的技巧
我國大多數地區的氣候四季分明,尤其是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春夏秋冬更為明顯。由於季節的不同,氣溫,水溫,風向,風力,陽光照射時間均不相同,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魚的活動量,棲息地,食慾和對食物的選擇,因此,在不同的季節釣魚選用的誘餌和釣餌均不同。
(一) 春季用餌的方法
俗話說,驚蟄魚開口。就是說,過了驚蟄時節,魚就開始覓食了。這時正是農曆二月初,公曆三月初,可外出釣魚了。
春天釣魚使用餌料時,必須首先選好釣點。春釣淺,春天陽光照射並不強烈,只有淺水區的水溫回升快一些,淺水區的綠葉植物青草類也比深水區茂盛,有了草葉,各種小蟲也就多了,這些都是魚的好食料。魚兒排精產卵也依靠水草,樹枝的幫助,淺水區的溶氧量也較深水區豐富。所以,投放餌料的位置自然應在淺水區。
到了仲春以後,氣溫明顯回升,中午氣溫可達20攝氏度以上,中午應在深水區釣魚,餌料也就投向離岸稍遠的深水區了,到了下午4時以後,氣溫降低了許多,魚兒又會游到淺水區覓食,這時誘餌就應投在淺水區,這就叫一日三遷。
春天魚變得十分活躍,比較貪食。雌魚產卵期,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滿足生理需要,食慾格外旺盛,這時釣魚的餌料應以葷餌為主,也就是多用動物類的餌料,如紅蚯蚓,蛆芽,紅蟲,麵包蟲等小軟體動物,用這些小動物做釣餌效果特別好,誘餌的氣味應濃一些,香味餌,甜味餌都是魚喜歡的餌料,在製作餌料時適當多加一些香味,甜味添加劑。
(二) 夏季用餌方法
夏季,中午氣溫可達35攝氏度以上,而多數魚最合適的水溫是15~25攝氏度。高溫使魚的活動量減少,食慾也差,常常游到深水區,在無陽光照射的水域或水底棲息,因此,夏季是釣魚的淡季,每天的早,晚是釣魚的最佳時段。
夏釣潭,誘餌應投在深水區,無陽光直射的庇蔭水域,遇雨天,氣溫下降或有3級以上風時,也是可以釣淺釣,因為淺水區有水草,可認為是魚提供食物來源,草叢又是遮陽的涼爽水域,找有水草的水域施釣為良策。
餌料的使用,因氣溫水溫都高,魚的食慾減退,使用餌料更應精心。從氣味上來講,應淡一些。無論是誘餌還是釣餌,都應以素餌為主,少用或不用葷餌(釣肉食性魚除外),如用麵糰餌,還可以就地取材,用草葉,花瓣,嫩果實(如玉米粒,麥穗)做釣餌,也可以捉些螞蚱,草蟲當釣餌,如將新鮮的嫩小麥粒撒到水中當誘餌,釣草魚,鯉魚效果好。
草魚是不怕熱的,即使在中午也可以釣到,餌料也以素餌為主,尤其應使用綠色的草葉做釣餌。
夏季因氣溫高,釣友們盡量少外出釣魚為好,尤其是抵抗力較差的老年朋友應忌釣三伏。
(三) 秋季用餌方法
秋季,氣溫漸漸下降,野外的莊稼,果實漸漸成熟,是一年中釣魚的第二個黃金季節,魚兒也變得活躍,食慾增加,以補充營養,貯存脂肪,抵禦寒冬。
早秋,天氣仍然比較熱,釣位的選擇和餌料的使用與夏季近似。到了晚秋,天氣又些寒意,釣位應選在向陽,溫暖的淺水區。草叢邊,大樹下仍然是垂釣的最佳位置。
早秋釣魚,仍然用素餌為主。這時,紅薯也以收穫,將紅薯蒸熟,搗成紅薯泥,加入麵粉,麩皮和少量的糖,可作為釣青魚,鯉魚的餌料,尤其是釣青魚收穫會很大。筆者每年秋季用炸彈鉤釣鯽魚也是次次豐收,用的餌料配方是,出釣的前一天晚上,在盆里放入500克麥麩,200克粉餅,80克麵粉,50克小米,然後加水拌勻,捏揉,然後加入一些蒜末,蒜汁,兩蠱藥酒,再拌,然後裝入塑料袋,扎口,第二天使用,使用時在準備一袋濕小米。當餌料包住炸彈鉤後,再用餌團沾些小米就可以投鉤了。餌團外面沾的小米入水後會脫落一些,成為誘餌。
仲秋,水中的植物纖維化,魚咬不動了,但是秋季昆蟲特別多,螞蚱,螳螂,青蟲,在樹枝上,草叢中都可以捕捉到,用昆蟲做釣餌,主釣草魚,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到了晚秋,氣溫已經下降,此時釣魚應以葷餌為主,若是在肥水塘釣魚,仍用麵糰類素餌。
(四) 冬季用餌方法
冬季是釣魚的淡季。近些年,由於全球氣候變暖,除在三九天較寒冷外,冬季的氣溫比過去高多了,出外釣魚的人更多,特別是在無風,陽光充足的天氣釣魚會有收穫。
冬釣陽,就是找光照時間長,北風的水域設釣點,投誘餌。
冬季釣魚,調製餌料時應多加一些氣味類添加劑,無論是香味料或是甜味料都適當的加大用量,芳香的餌料無論是作為誘餌還是作為釣餌,釣魚效果都好一些。
冬季釣魚,像早春一樣,應以葷餌為主。蚯蚓,紅蟲,蛆芽是首選的釣餌,誘餌的投放量應適當加大,以增強誘魚效果。偷了誘餌後應耐心等待,除非池中魚的密度很高,否則不可能在10~20分鐘之內就會有魚上鉤,有時需要等一個多小時才會有魚游到窩裡,若有魚上鉤了釣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應補充誘餌。
初學釣魚要正確認識商品餌
一般釣魚初學者往往都是一根蚯蚓釣天下,隨著對釣魚的著迷,於是便開始嘗試各種魚餌,現在商品魚餌使用越來越廣泛。由於商品餌具有自製餌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很受垂釣者的歡迎。特別是台灣釣法傳入內地後,從而使商品餌更加普及。商品餌品種繁多,性能各異,針對性很強。但有不少垂釣者對商品餌的性能,用法缺乏詳細的了解,為此作一介紹。商品餌具有哪些優越性呢?
(一)使用目的明確,針對性強 :商品餌的用途分得很細,目標明確。有的餌專門釣鯽魚,有的餌專門釣鯉魚等,還根據使用方法的不同,生產出搓餌、拉餌。搓餌就是用手指揉捏餌團掛餌,拉餌的餌料中含有拉絲粉,黏性大,使用時不用手指揉捏餌料,而是將釣鉤從餌料盤中拉過,就可以掛上餌料,掛餌料速度快,從而提高了釣魚效率。有氣味不同的香型餌、甜味餌、濃腥淡香餌、濃香淡甜餌,有釣羅非的福壽餌;有以誘魚為主的誘餌,更多的是以釣為主的釣餌。按釣餌的形狀分,有片狀魚餌,此餌易膨脹,適合釣小型魚用;有粉狀餌,此餌不易膨脹,張力小,適合釣中型魚;還有顆粒狀魚餌,適合釣大型魚,味道濃,養魚主常用此料餵魚。
(二)清潔衛生,無污染 :商品餌由於選料精細,嚴格,工業化生產,因此餌料清潔衛生,對人體和水質不會造成污染,使用起來放心,無副作用。
(三)使用方便 :買來成品餌後拆開袋即可使用,不像使用傳統餌那麼麻煩。商品餌是袋裝的干餌,用時可酌情配製,用多少取多少,簡單地用時倒進一些水經過幾分鐘膨脹即可。複雜一點的也就是將幾種餌料科學配置使用。
(四)釣魚效果突出 :現在,競技釣魚幾乎全部用成品魚餌。事實證明,用商品餌釣魚效果突出。休閑釣,野釣用商品餌的也越來越多,佔了釣餌的半壁江山。有的釣者為了節約,把商品餌與傳統餌混合使用,從而提高了釣魚效率。因此說,商品餌的廣泛應用是今後的發展趨勢,未曾使用商品餌的釣友要逐漸學會如何使用商品餌,早用早受益。
(五)怎樣使用商品餌:1、有針對性的選用商品餌,市場上的商品餌種類很多,用途不一。購買時一定根據自己的使用目的,如想釣什麼魚,是用搓餌還是用拉餌。使用香型餌還是甜味餌,選用魚餌既要考慮對象魚,也要考慮氣溫,季節等自然環境因素,這樣既少花錢也實用。另外,不要一次買得太多,以防餌料過期。
2、認真挑選,以防假冒偽劣商品餌,商品餌的質量參差不齊,買餌時必須先看外包裝。正規廠家生產的商品餌的包裝印刷精緻,字跡清晰,商標醒目,尤其要看有沒有廠址,有沒有電話號碼,代號碼及相關的批號及生產日期,保質期,再透過包裝看餌料,看顏色是否鮮亮,有無霉變現象;是否乾燥,是否有發軟結團現象。最好讓賣主打開觀其顏色,聞其氣味。
3、既可作誘餌,也可作釣餌,商品餌用法靈活多樣,既可作誘餌,也可作釣餌;既可用一種也可以將幾種餌料混合使用。但是在混合使用時,應以一種餌料為主,其他幾種為輔。
4、商品餌與自配餌混合使用,不少釣魚者所用餌料是以自配餌料為主,然後加些商品餌。這樣做,既有了明確的針對性,又提高了餌料的質量。也可以商品餌為主少加些自備的料.如為了增加黏度,可加些面料,作誘餌時,加滿些泡酒小米,麥麩粉、餅粉等.
5、商品餌中加添加劑,為了增加餌料的某種氣味,以垂釣對象魚的食性為依據,有時可在成品餌中增加添加劑,如各種香味的香精、蝦粉、動物血、大蒜汁、臭豆腐乳、韭菜汁等。有的釣餌需要增加餌料的香味,有的需要增加餌料的腥味或者酸臭味。
一些漁具店還有強食類、增氧類的輔助配料。把增氧塊放人餌料中,入水後可以增加垂釣窩點的氧氣溶量。強食劑可以使魚大開胃口,產生飢餓感,增加食慾。
6、掌握好用量,成品餌最好用多少取多少,最好是在魚塘邊用該處的水調拌魚餌。要做到恰到好處,不剩餘,不浪費。
7、掌握好商品餌的味型,不同的季節應用不同味型的商品餌,商品餌的味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腥香型:適用於水溫較低時垂釣,如早春,深秋。
清香型:適用於肥水水域,也適用於氣溫高的夏,秋季。
奶香型:適用於瘦水水域,也適用於釣小型魚,如鯽魚,鯿魚。
果香型:適用範圍較廣泛,也適用於各個季節。
酒香型:同果香型一樣,適用範圍廣。
釣魚最好多帶不同味型的餌,以便根據釣情靈活運用。
在餌料配用特點上;
鯽魚餌——香型:
天然香特點: 1.招魚較慢2.魚較大3.留魚時較長。
香精香特點: 1.招魚較快。2.魚較小。3.不太留魚。
鯽魚餌——腥型:
鮮腥特點: 1.招魚快2.魚較小3.不留魚
大腥(臭)特點: 1.招魚較快2.魚較大3.留魚時間較短。
針對不同水質用餌;
.肥水宜用腥餌
,瘦水多用葷餌,
水庫宜用谷香餌和麥香餌
,養魚塘要常用濃香餌
,天然水域素餌好
,污染水域投食所好(平時喂啥就用啥)
「台釣」 的商品餌 糠餅種類頗多,紅色釣鯉魚;黃色釣鯽魚,白色釣鯿魚、草魚,甚至鰱鱅。確實是一款海竿底釣
餌料問題
1、不要讓餌料霧化得太快。否則鉤到底後,鉤上沒餌了怎麼釣魚?
2、餌料一定用腥香的。純腥餌雖然上魚快,但不留魚。
3、掐魚時先用腥香餌,釣著釣著魚聚多了,動作就亂了。再用白餌(清淡),又上魚了。(白餌聚魚效果不如腥香餌,魚少了動作真實了)釣著釣著又沒魚了,再用腥香餌。用白餌掐魚
釣魚氣候表
陌生釣點如何判斷魚情
釣魚選位在垂釣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釣點選擇的好壞往往會決定你一天是否能釣到魚,然後初到一個陌生釣場如何判斷該釣點的魚情呢?
一、以泡觀魚:水泡是反映魚兒浮動的方向、品種、數量、大小、密度高低的重要標誌。以泡觀魚,垂釣者能得到水下信息。
二、以水紋觀魚:水波粼粼,水面不時漾起漣漪,有魚打出水花,或追逐嬉戲,時而躍出水面,表示水下的魚很多;水面遊動嬉戲的小魚突然受驚,四處逃散,或水面有隱約的波紋,多是大魚活動覓食所致;如果有魚群浮在水面嚼水,這說明水裡缺少氧氣,魚兒不會覓食。
三、以水色觀魚:俗話說,水清無大魚,渾水好藏魚。
四、以水草觀魚:看水中水草是否茂盛,如果水草茂盛,說明食革性魚少。看水草的痕迹,如果水草殘缺不齊,草莖漂浮,表明食草性魚類較多,並可根據水草被啃食的深淺判斷食草性魚類的大小。寸草不生,表明魚很多。
五、以水味觀魚:垂釣之前,迎風站或蹲在岸邊,聞一聞從水面上吹來的風有無魚腥味,或用手捧水聞聞有無魚腥味。魚腥味越濃,表明魚群留下的黏液分泌物形成的泡沫就越多,魚也就越多。反之,則魚少。
六、聽水聲:魚跳躍時伴隨的擊水聲,可以判斷魚情。聽魚兒吃草發出的「嚓嚓」聲和大魚追捕小魚發出的「撲通」聲。有聲則有魚,無聲則少魚或無魚。
七、看水鳥:垂釣者來到湖泊、河流,如果見到棲息在水草邊的水鴨、白鷺等突然起飛,或看到白鷺在水面的上空盤旋、翱翔,鸕鶿、水鴨在水面戲水,說明此處的魚兒較活躍,適宜下鉤垂釣。
八、看岸邊有無小魚活動:如果岸邊有小魚遊動,那麼水中也有其他魚類。
選擇釣點要找魚道(鯽魚鯉魚的生活區域)
面對江河湖海一派蒼茫之水,釣魚人不斷總結出了許多觀察魚情、了解魚情、認識魚情的釣諺,如「魚有魚道,烏有鳥路」、 「魚星冒,魚兒到」、「小魚跳,大魚到」、 「魚兒嚼水,顧命不顧嘴」、「水底泛青苔,必有大魚在」、 「水下小魚多,大魚不在窩」、 「河邊水腥氣,釣者好運氣」、「魚兒露頭,收竿快走」等等。通過學習這些釣諺,就能較好地指導釣魚人作出垂釣時對魚情的正確判斷或取捨。現我選擇兩條作一簡析,不到之處還請指正。
「魚有魚道,鳥有鳥路。」
大自然里一切生命的進程都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而存在的,這條釣諺正是體現出了魚在水下活動的一般規律。所謂的「魚道」,一般是指魚類每天或經常按以往形成的活動或覓食的時間有規律出現的區域。這些路線(場所)並不是人為劃定的,而是魚類根據水勢地形的客觀條件,出於本能的需要和利己的判斷而確定的。這裡我對鯽鯉的「魚道」問題略作一分析。
一、鯽魚的「魚道」。
鯽魚是種群居性很強的中小型魚類。它們適應性強,能在各種水環境中生存繁衍,主要活動於水草多的淺水區和大片光水的灘涂。鯽魚的「魚道」現象不明顯,多表現出區域性散狀活動現象。我地普者黑湖近岸水淺草茂,我多次發現在一米許深的水底,通過做窩,不一會兒鯽魚就能循味而至。我蹲著觀察,先是小鯽,後是,大些的,它們不從正面稀草處入窩,而是從兩側草叢下的縫間「魚貫而入」,當驚散時,它們也不會躥到前方空水區,仍是鑽兩側密草。我初步確定,側面的水底草縫便是它們經常出入的「魚道」,不過鯽魚的這種「魚道」現象僅是覓食習慣的一種表現,與鯉魚的長距離覓游食物相比,鯽魚「魚道」的表現力很弱。除了雨季漲水會促使部分鯽魚短期洄遊或「遷徙」 數百米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選定水區活動,根據經驗和長期觀察,其活動範圍很小,一般不超過半徑20米。在聽湖水庫,我單位的黃釣友兩天前因斷線跑了一尾鯽魚,兩天後又被我單位楊釣友在同一窩裡釣出,鉤線仍在嘴邊掛著……鯽魚的這種「戀家情結」恰好為我們提供了準確尋找魚窩的機會。因而,在野釣鯽魚中,善於觀察和找窩的老手,總會利用鯽魚的生活習性和「魚道」活動的特點,不會死守在一個釣點上,而是在相同水域或不同水域的一定間距內,做上幾個窩,採取走釣的形式,釣到不同水區的鯽魚,一天中釣到數十條至上百條的情況比比皆是。
鯽魚「魚道」的形成也與外部環境對水情的改變有關,如在光水面人工栽種了水生挺竿植物,時間一長就成了鯽魚躲避敵害和高溫季節納涼的好去處,這種環境存在的時間越長,聚魚的密度越高, 「魚道」的作用力越強,所以善釣草灘的人,往往會用長竿短線在荷葉間、菱藤間下鉤,很容易釣到成群的鯽魚。又如人工製成的碼頭,因為人類長期生活以及畜類飲水的緣故,使該水體食物來源充足,各類微小水生物豐富,自然而然吸引鯽魚流連於此,垂釣時甚至無需投誘餌做窩就可開釣。再如漲水期淹沒的稻田裡,平常與水域隔離,一旦漲水後,很快會有許多鯽魚躥入覓食,垂釣時最好用二三粒的星漂配上小號的單鉤和輕墜,水深二三十厘米亦能很容易釣到魚……
二、鯉魚的「魚道」。
應該說,在淡水魚中,我們通常講的「魚道」主要指的就是鯉魚。鯉魚的「魚道」有別於鯽魚小範圍、散狀型片區的遊動,也有別於草魚的亂闖亂撞。鯉魚的「魚道」是遵循著「安全、隱蔽、清靜、深邃」的原則來進行的,除了雨季漲水時的短期內較長距離洄遊,使頻繁出現在大型淺水區覓食活動,削弱了「魚道」功能外,在大部分季節里鯉魚都具有較強的定居性,而那些遠離陸岸和人類活動的僻靜水區,水中浸泡著山岩暗礁、洞穴和雜亂障礙物的深水區以及小水面中央的深窪溝坑部位等都是成年鯉魚的長年居所。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安全所在,它們不願輕易放棄而浪蕩居無定所。而為了生存繁衍,它們必須開闢食物領地。長期以往,鯉魚們出遊活動所形成的有規律的來來往往的路線就被釣魚人冠之為「魚道」,探查和尋找「魚道」就成了釣魚人多釣鯉魚的捷徑。那麼「鯉魚之道」會在些什麼地方呢?根據本人經驗,列之如下:
一是大型水灣靠深水區的邊緣。一般大中型水庫都有許多庫灣,這些庫灣水面寬度少則數十米多則一二百米,因為地勢低洼,淤泥層肥厚,水生物豐富,加之水位較深,水域又多處偏僻場所,極易聚鯉。由於水面闊大,鯉魚的覓食活動都會沿著湖邊緣的深淺交匯區的水底行進,並由此進入到大型寬敞的水面,以增加尋找到食物的機會。我地七星湖有一個湖汊,上游有四五米深,下游有十多米深,下游部位連接著上千畝的闊水區,在連接的部位形成一個彎曲的大土坎,我們認定必是魚道,做下重窩,用長手竿拋線釣法,離岸七八米就有七八米深,並且是大斜坡……其結果不出意料,多次在此下竿都上一斤到五六斤大的湖鯉。
二是石礫暗布的水域。這種地勢一般都是陸岸較陡峭,有成片礁山或小山岩並延伸到水下,又因多處深水區,故長期被水淹沒,容易滋生和躲藏蝦蟲小魚,自然形成鯉魚的佳居所在。這一區域鯉魚的覓食習慣一般不會作長距離的遊行,而是有規律地每天從深遠水域的居所向靠岸水域的石礫區游來,在石縫間隙和泥底中尋找食物。摸清了這一規律,我們常常投下大量誘餌,把大鯉聚來,逐一釣取之。我地黑所水庫有一片約一華里長的礁石區,每到此庫釣魚我必優先在此段的深水區(5.4米手竿,釣位水深約4米多)做窩,除了能釣到眾多湖鯽外,多遇大鯉,因竿線不敵跑魚佔了五六成。水底石礫區形成的魚道具有很強的穩定性,這與此地鯉魚無需「長途跋涉」, 「踱步而出」就能有豐盛食物有關,而且由於長期性的食源豐富,亦會把遠處的鯉魚吸引來至,又會形成另一條通向石礫區的新魚道,無疑增厚了此地的魚情。
三是深淺交匯區。自然水域地勢複雜,高低不平和溝窪遍布,特別是靠岸一線多為此地形。這樣往往經水淹沒後深水坎窪區水更深,淺水區則長了各種水生植物和小型動物。為了尋找到食物,窩居於深水區的鯉魚會對周邊水情和餌情有一個本能的意識,通過出行試探或各類水生物的自身信息的傳播,就會使鯉魚積累更多的食物信息,以此不斷拓寬覓食的範圍,這樣由深水到淺水的「魚道」便適時出現。當然由於淺水區的水位會受到水體漲落的影響,與之深水區長期形成的「魚道」相比,鯉魚到淺水區的活動時間也是較短的。從實釣情況看,成年鯉魚通向淺水區的「魚道」大致有仲春(穩水期)、中夏(雨水期)、中晚秋和初冬等時期中的某個時段而已。
四是湖庫中央的舊河道。許多湖庫在築壩前都是一條或大或小的河流。成為人工湖後,這條河道便深埋在湖庫的中央。長期以往,這條舊河道便成了成年大鯉的通道,並且由於遠離陸地,一般竿具無法達到,使大魚越聚越多。而當現代海竿爆炸鉤出現後,在一些中小型水庫力投七八十米,把鉤餌送到舊河道周邊,屢有大鯉上鉤。到了近十年來,推出了遙控送餌船,在大中型水庫可把鉤餌送到一二百米遠的湖心,直接把餌鉤傾倒在舊河道間,大鯉大革等一些大魚便在劫難逃了。
「魚道」問題並不是一篇短文就能說清講透的,如鯉魚的「魚道」也不僅僅上列的幾點。
我們無法變成魚與魚兒一起暢遊「魚道」,因此我僅能憑多年野釣的體會作一淺析罷了。
選擇釣位時如何尋找魚道
在任何水域釣魚,首先要選擇釣位,釣位的選擇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尋找魚道,魚道找到了自然就能釣到魚,山水先生在長期的垂釣過程中總結了8個方面,在「魚道」處下鉤優點有二:一是魚源充足,二是不怕驚魚;希望能對廣大釣友有所幫助!
1,找水底地形變異處
水底地形相對平坦時,找凹槽、找坎、找坡、找坑;水底地形複雜多變時找平灘、平坡、平壩,哪怕一小塊也可;
2,淺找深、深找淺
淺水區域找深坑、深溝,哪怕局部地方僅深幾厘米也可;深水處找高台(土坎、石包),哪怕局部地方僅高出幾厘米也可,特別不能放過坡與平面(深淺)的交界處,那可是魚的必經之道啊;
3,漲水找渠、退水找壑
魚兒喜波逐流,漲水季節找渠道,特別是被俺沒的溝渠;水退一寸,魚退一丈,退水找河道,特別是老河道;
4,寬找窄、平找曲
水面寬的水域找狹窄地段,平直的岸邊找凸凹部位;
5,急找穩、流找緩
急流水域找比穩水稍急、比急流稍緩的位置,俗稱「二道流」,由於深水流急,淺水流緩,中間形成一道白亮亮的水印,仔細觀察即可看出;
6,找汊口
一條河分成兩條河的分汊口,拐彎處的深水區是好地方;兩條河匯成一條河的汊口,進入急流的結合部是好地方;
7,長找腰、方找角
方形釣場的四邊,長形釣場的腰部。
8,密中找稀、稀中找密
遇有水草的釣場就要堅持草多時找草少的地方、草少時找草相對多的地方下鉤。
當然,魚的洄遊路線還將受到氣溫、含氧量、食物源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與影響,並非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垂釣者在魚事中還要遵循相應的魚事規律,方有望尋著理想的「魚道」。
七分釣位三分釣技如何選擇一個好釣位
諺語有云「七分釣位,三分釣技」。這種說法雖然不夠全面和確切,但足以說明釣位和釣點的選擇對錯,與漁獲多少有直接的關係。選擇好的釣點,可以讓釣魚活動事半功倍,甚至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選擇釣點是每一個釣手都最關心的事,因為釣點的好壞,關係到施釣的成敗,一旦選擇好的釣點就會錦鱗盈護,反之,會顆粒無收,尤其是湖泊,水庫等大水面,釣點的正確與否,就顯得格外重要。
資深釣友每到一個新地方,他總是不急於開釣,二是喜歡找塘主聊聊或是圍著塘變轉一圈,仔細的盯著水面,看著那裡有魚星或是魚遊動的水花,詢問一下水的深淺,和投喂的飼料。他會根據已知的情況,再結合所釣對象魚的食性,習性和當時的氣候條件,就可以準確的選擇好的釣點。
選好的釣點對資深的釣友來講很簡單,而對於新的釣手來講,卻是件很難的事,原因是老釣友已掌握選擇好的釣點的規律,而新手的感覺難是因其沒有完全掌握到魚類的食性,習性及洄遊的規律,本文旨在談釣點的選擇,希望對新入門的學釣魚的朋友有所幫助。
夏季怎樣選釣點
夏季,魚的棲息地在深水區,有樹蔭被高崗擋住陽光的水域,有水草的水域,這些水域都可以做釣點。
夏釣潭,潭,指的是比較深的水域,水庫靠近大壩的水域及兩山相夾的水灣都是深水區,夏天宜設釣點。
夏季一天中的氣溫也有變化,上午9時前和下午5時後氣溫較低,這兩個時間段是夏天釣魚的最佳時間,因此夏天的釣魚要起得早,走的早,最好能在6時左右就下鉤,因為從9時至下午5時的8個小時內的釣魚效果不佳,當然這指的是大晴天,若天陰,又有風,還是可以釣魚的,在上午9時前和下午5時後釣點可以近一些,釣淺一些的水域,魚也是早晨在岸邊覓食,氣溫升高時才逐漸游到深水區,到了下午5時後就會從深水區游到近岸的淺水區覓食。
魚有一日三遷的習性,釣魚人應跟著魚走,釣點也要一日三遷。
魚種不同,生活習性也不同,上面說的是多數淡水魚的夏季生活習性,但也有例外,因為草魚、鰱魚是不怕熱的,水溫達到30度以上時仍十分活躍,食慾仍十分旺盛,所以在夏天的中午,午後最熱的時候仍可以用浮釣法垂釣。釣點的選擇十分重要,在草邊易釣獲草魚,在水浪的地方易釣獲鰱魚。
夏天鯉魚生活在水底的泥土層,若氣溫過高,達到38度以上鯉魚就會鑽到水底的淤泥中一動不動,這時除非餌料就在嘴邊它才會去吞食,夏天釣鯉魚的釣點應選在水質較肥,水底腐殖質較多有爛草爛樹葉的地方。
白魚也不怕熱,天氣越熱他們越活躍,尤其喜好追逐波浪,釣白魚應選有風浪的水面用甩鉤釣。
池塘釣怎樣選釣點
池塘釣怎樣選釣點呢?首先要根據塘的不同形狀選擇釣點,池塘的形狀大致有方形,圓形,長方形和弧形幾種。
方形塘:方形塘垂釣釣點應選在四個角落,是魚游弋的必經之路。
長形塘的邊岸線長,釣點應在邊岸線中間。
弧形塘、圍子塘:在塘的內測下鉤是首選,塘的內側有樹,又可以遮擋陽光,夏天釣魚尤為合適。
在池塘垂釣選釣點也要考慮季節和水溫兩個因素,冬季,早春,宜坐西面朝東,釣點選在陽光可以照射的水域,而夏季,秋季剛好相反,應選在陽光照不到有樹蔭的水域,深中選淺,淺中選深,靠近村莊的池塘,牲畜經常下到塘中飲水,洗澡,排糞泄便,這些地方水質肥沃,他們的糞便是魚的食料,尤其是鯉魚,最喜食牛糞,所以是垂釣的最佳釣點,鴨子,鵝經常游弋覓食的水域也是釣點。
堰塘釣怎樣選釣點
堰塘通常是在小河,小溪上攔河築壩,靠近堤壩的是下游,上部則為上游,水勢由上而下,自然是上游部位水位較淺,靠近堤壩水位較深,在深水位釣還是在上游的淺水位釣?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主要是看在什麼季節。
春季,雨水不多,堰內水位不太高,上游水位較淺,自然應在中,下游做釣點;夏季,雨水豐沛,堰內水量大,水位深,加上水中的各種植物生長茂盛,並多在上游的淺水區生長,所以釣點應選擇在中上游的淺水部位。另外,水面較窄,餌料易被魚發現,到了秋冬季節,上游的水位下降,甚至無水,而只有靠近堤壩的地方水位較深,這時魚多聚集在深水區,所以釣點宜選在堰塘的下游,堰塘中常常有小橋跨過,橋的內側均是好的釣點,內側水勢平緩,會聚集一些浮游生物,靠外側多為活水,從上面留下的水中也會有魚隨水而下。
水庫釣怎樣選釣點
水庫的水面大,水深,是海竿的用武之地,但手竿也是可以釣到魚的,手竿水庫釣選擇釣點尤為重要。
湖泊大多是天然形成的,而水庫大多是人工修建的,水庫的特點是攔河築壩,因此,水庫有上下游之分,河水從上部流入庫區,被壩阻擋,其水面的形狀是上窄下寬的琵琶狀或葫蘆狀。上游的四周多群山環抱,山自然有山嶺水溝,被水淹沒後形成水灣,水汊,這些水灣水汊是手竿釣魚的最佳釣位,現在不少庫,汊被人承包,用網攔住,汊內養魚,魚的密度較大,不少人經常到這裡施釣。
到水庫、湖泊釣魚,千萬不要匆忙下鉤,尤其到那些未曾去過的不熟悉的水庫,一定要多走走看看,仔細觀察,反覆比較,測試,然後再投餌。
休閑野釣哪些地方是好釣點呢?
1、溪流入口處:在水庫的上游或四周會有小溪流向庫中流水,這裡水勢平緩,水流中會夾帶魚的食料,加之是流動水,溶氧量豐富,而且魚在逆水而上的習慣,這裡是首選的好釣點。
2、有水草,浮萍,樹枝的地方:魚喜歡在有水草的,浮萍的和樹枝的地方生活,因為這些地方的實物較無草區豐富,尤其是草魚更是喜歡水草區,在春季,這裡也是魚產卵的好地方。
3、兩山包相夾的水灣:水灣的水較平靜,風也會把水上的浮游生物刮到這裡,這裡食物豐富,適宜於魚的棲息。
4、水泵附近:凡是有水泵的地方多是深水低洼處,也含有暗溝,這裡的地勢較其他地方低,是魚藏身棲息之處,另外,抽水時此處是活水,魚也喜歡活水區。
5、網箱附近:有些庫汊常有人設置網箱養魚,並常常投放飼料。網箱外的魚經常到網箱周圍覓食,因此,這裡的魚較其他地方多。
6、伸向水中的突出部分:突出部位設釣位,因為可以把杆子伸到較遠的水域,是鉤餌投得更遠,山包前也是魚道,即魚游弋來往的必經之路,這裡設釣點,終於的概率較高。
7、船停靠的地方:船停靠的地方水位略深,岸邊又無障礙物,可以此處設釣點。
8、牲畜鴨、鵝經常下水的地方:在湖泊,水庫周圍,有些水域是家畜家禽經常下水的地方,水中游糞便,鴨,鵝還會把水底的昆食料翻起,因此魚兒經常到此處覓食,成為魚較密集的地方。
9、按季節選釣點:因魚的生活受氣溫影響大,所以季節不同,選釣點的方法也不同,如冬天,初春宜選在大壩附近的深水區,而夏天秋天宜選在有樹蔭處,背陰處的水域,水庫漲水宜選被水淹沒的農田莊稼地。
10、大浪中選小浪,無浪選有浪。若水庫中浪大,魚遊動會消耗體力,常常在避風的浪小或無浪區棲息,另外,浪大時餌料在水中易脫鉤,浮標也會因水浪而漂浮不定,表現的信號不準確,所以浪大時選無浪區。若水中無浪,在風口處也會有微風細浪,這時應選擇在有浪區,若是夏天,有浪區的水溫相對低一些,尤其是翹嘴白,鰱魚喜歡有風有浪的水域。
11、人們經常洗涮的地方:水邊有住家,人們經常到水裡洗衣涮食品和菜蔬,這樣的水域里的食料比較豐富,長此下去,魚兒會游到這裡覓食,這些地可作為釣點。
12、水閘口下面:水閘放水後,出水的兩側可作為釣點。
釣位選擇經驗之談
所有釣魚人都知道,每次的釣獲情況如何,釣位選擇的好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常說「春釣淺,夏釣深,秋釣陰,冬釣陽」以及「方釣角,長釣腰,窄釣寬,寬釣窄,深釣淺,淺釣深」等都是幾十年來,數以萬計的釣魚人以自己的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在這裡有關釣位選擇的具體方法,和大家一起聊聊。
先說說「春釣淺」,春天魚類經過一個冬天的冬眠,被春雷驚醒,已經飢不擇食,由於春天的到來,冰雪融化,淺水區的溫度逐漸升高,水面上的浮游物會隨著春風飄到這裡,魚類就會自覺地游到淺水區來覓食,釣魚人根據以上規律,都將自己春天的釣位選擇在淺水區,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如果我們還把自己的釣位選擇在深水區,就很有可能當「空軍」,剃光頭。
再說「夏釣深」,氣溫和水溫開始升高,魚和人一樣,也不願意受炎熱之苦,它們會紛紛來到深水區避暑,只有在這裡它們才會感到舒適,見到食物們也會自覺地吃上幾口。如果我們仍然堅持在淺水區拋竿,不光人受罪,小雜魚也鬧漂,大魚也不會在這裡逗留,要想釣上魚也非常困難。
秋季是收穫的季節,這時的魚類也會自覺地來到樹下乘涼,如果樹上有新鮮的果實落下,也會成為它們的美味。從氣候上講,秋後還有二十四個火老虎,這是一年來天氣最悶熱的時候,只有在樹下的蔭涼處,才會有絲絲涼風,它們感到只有待在這裡才會舒服。加之,寒冷的冬天即將來臨,它們要大量覓食,積攢脂肪,準備越冬,所以秋季選擇釣位在蔭涼處是正確的。
冬天是一年來天氣最冷的時候,到處是白雪皚皚,銀裝素裹,這時大部分魚類已經進入了冬眠,只有活潑可愛的小鯽魚仍然在水裡遊盪。在我們北方,最低氣溫可以達到攝氏零下十度左右。對於心急手癢的釣魚人來講,天冷並不會動搖他們釣魚的決心,他們身著防寒服,頭戴棉帽,照釣不誤,選擇一個背風向陽或有建築物遮擋的地方拋竿,雖說沒有夏、秋季的魚獲好,但是他們還是可以盡情地享受垂釣之樂。
「方釣角」是指坐在方池塘的角上,一是魚來回遊動都會經過這裡,第二個原因就是也便於在自己的左右打兩個窩子垂釣。 「長釣腰」說的是在較長的水域拋竿,最好選擇在池塘的細腰部,因為這裡相對較為窄一些,我們的釣位也比較突出,即使我們用短竿,也能拋到魚類來回活動的魚道上。窄釣寬和寬釣窄並不矛盾,這裡說的是在比較寬的水域,我們要選擇較窄的地方,而在比較窄的水域我們就應選擇釣稍微寬、大一些的地方。寬釣窄是釣突出,窄釣寬是較大的水面。深釣淺和淺釣深是相對而言,這也要根據釣場實際情況情況而論,比如一個釣場最深的地方在三米左右,那我們就應選擇在一米到兩米之間,大家知道釣魚的最佳水位應該在一米五左右,太深太淺都不會有好的魚獲。
有人說: 「魚在水中游,坐在哪裡都一樣」,這是一種不講究科學的態度。比如「倒春寒」致使好多釣魚人不知所措,可有一部分釣魚人,他們依據倒春寒的規律,一大早就起來趕到釣地,圖的就是佔一個好釣位,就為當天的魚獲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寶雞鮑家莊水庫今年第一次開釣時,我早上六點多就趕到釣場,占上了北邊的淺水區域,我們坐在淺水區的釣友們魚獲都在二十多斤,而來晚的其它釣友只能坐在後面的深水區,而他們的釣獲卻是寥寥無幾。這就充分說明了科學選擇釣位的重要性。
釣位很重要,選擇要講究,但作為釣魚人來講,還要講究相互照顧,互相體諒,不要為釣位的好壞和釣友們你爭我搶,最後鬧得不歡而散。更不要一個人占幾個釣位,或到處打窩插上台釣支架佔位,這樣就不好了,也失去了一個釣魚人的風範。
釣魚的制勝法寶"動"中取勝
一、釣活餌不釣死餌:魚兒被誘進窩以後,鉤餌入水無魚咬鉤,就要考慮使鉤餌動起來,適當提逗,引起魚的注意,誘魚上鉤。如果使用動物餌,最好能讓鉤上的蚯蚓蠕動,小魚小蝦等能夠遊動。總之要使餌料鮮活,不釣死餌。
二、守釣不行就走釣:釣魚人在一個釣點長時間無魚咬鉤,就要動一動,另找釣點,在走中發現魚群,不要死守一釣點。魚不動我動。
三、釣動水不釣靜水:釣魚人在選擇釣位釣點時,都喜歡找動水。進水口、出水口、增氧機旁,魚兒喜歡聚集於動水處。動水處水中溶氧量大,食物豐富,魚兒覓食活躍,在此垂釣收穫必豐。身強體壯的魚兒紛紛游向動水處,靜水處水中含氧量不及動水處,故剩下的魚兒不是慵懶就是體弱,因而上魚率不高。
四、釣微風天不釣無風天:風動魚兒動。夏季無風天氣必然悶熱,氣壓低,魚兒無食慾,不咬鉤。即便是春秋二季釣魚的黃金季節,也是微風天優於無風天。微風乃至3~4級的風一吹,水中溶氧增加,魚兒頓顯活躍,上魚率大大提高。風過大也不好,風吹浪涌,驚濤拍岸,魚兒受到驚嚇,躲於深水處不咬鉤。
范師傅釣魚的十個秘訣
看,即是看天象。范師傅出釣前總是習慣性地看看天象,看是否適宜釣魚,天象不好時就不貿然出釣,這是他多年堅持的原則。比如: 「炊煙低空繞,獲魚非常小」; 「蜻蜒燕子低空跑,垂釣效果不會好」; 「濃霧之時不張口,霧散之後狂咬鉤」等釣諺都成了他的口頭禪。他常對釣友說,這些諺語都是釣魚先輩們多年經驗的總結,運用、掌握好這些諺語,對大家出釣將起到巨大的幫助作用。無疑,這些耳熟能詳的釣諺對傳承和發展釣魚運動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除此之外,氣溫、風向、風力等因素對釣魚也有較大影響。鑒於此,為更好掌握和了解天氣,他還經常注意收看天氣預報,將釣諺和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更好地為垂釣服務。
聽,即是收聽天氣預報和聽他人對水域情況的介紹。范師傅釣魚有些與眾不同,他經常隨身攜帶一個小收音機,以便時時收聽天氣預報、音樂和新聞等。有次與他在同一水域垂釣,其間他對我說,今天午後本地有大風和雷陣雨天氣,我知道,通常在雷陣雨到來前魚兒有一陣狂咬鉤過程。果不其然,半小時後天空烏雲翻滾,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你別說,此時鯉魚咬鉤真的特勤,讓我又過足了一次釣癮。好在事先都帶了雨具,均沒有大礙。從另一層面講,他每到一較陌生水域,總是耍詢問當地農人或釣手,認真傾聽他們對水情、魚情等水域情況的介紹,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合理用餌、施釣。
觀,即是觀察水情、魚情。無論是熟悉水域或陌生水域,他都要仔細觀察水域中的細微變化。用他的話講,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的,沒有不變的道理,水域中的魚類也不例外。即使你經常垂釣的水域,每天的水情、魚情亦不盡相同,有時甚至變化較大。比如,水位的高低,水體的渾濁度和溶氧量等都對魚類活動有較大影響。與此同時,他還通過觀察魚星來了解水域中有何種魚,個體多大,密度如何等相關信息。這樣就為如何垂釣,選用什麼樣的釣組,以及用何種誘餌、釣餌等收集了詳細的信息,為合理施釣提供可靠依據.
聞,即是到某個水域垂釣前,先用鼻子在下風處嗅一嗅,聞一聞。通過這一簡單易行而又經驗十足的動作,釣手可知曉水域中是否有魚及魚的密度等有關信息。水域中有較多魚時,在下風處會散發出淡淡的魚腥味。若某片水域中魚的密度較大,空氣中也會夾帶濃濃的魚腥味,反之,魚的密度就小。
選,即是選擇釣點。在范師傅眼裡,選點是整個釣魚活動中的重頭戲,他認為,選點當否,直接關係到垂釣的效果。基於此,他不像有些釣手到達垂釣場所隨便做幾個窩點就完成任務。而范師傅每到 處都要斟酌水情,認真選擇釣點,從不馬虎,用空鉤反覆測試深淺、是否有障礙物,力求做到了解水域中的真情。他經常告訴其他釣友,蝦有蝦道,魚有魚道,做一名釣手必須熟悉和掌握魚的行蹤才會有較好釣效。這就要求做到四勤:即:勤於用腦,勤於實踐,勤于思考,勤於總結。這樣才能選好點,巧釣魚。
餌,即是餌料,主指釣魚用的誘餌、釣餌。實踐證明:釣餌不是越精越好。這早已是范師傅多年的口頭禪。他認為魚類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 「專挑好的食,不食孬的」,其實這是誤區。為此有些釣手不惜花高成本用特精餌做窩,由於香味特濃,結果適得其反,並沒有好的誘魚效果。他說:釣魚用餌不在精,對路則成。言下之意,對魚類要做到投其所好,不要一味在求精上下功夫,這樣也許沒有好的效果。誘餌如此,釣餌也是這樣。范師傅的釣餌有個原則,即「釣餌不求精,保持鮮活和適合魚胃口的就是好餌。」根據所釣魚種,有的放矢選用釣餌,這是基本要求。他喜歡用蟲餌,不但要保持鮮活,更要保持其完整性,這樣才會有好的誘魚效果,提高咬鉤率。
調,即是調試釣組。范師傅出釣前,總是反覆調試釣組,他說: 「有人稱魚竿是槍,那麼我認為釣組就是子彈;好槍必有好的子彈,這樣才能兩全其美,否則就不會有好的效果。」為提高魚的中鉤率,他將釣組調試到完美,非常靈敏得法,可謂一觸即發,提竿即中魚。此外,依據所釣魚種及個體大小,選擇較適宜線組進行垂釣,較好地解決鉤和魚相匹配的原則。
守,即是守候。范師傅釣魚有個特點,就是做好窩點要認真守候,從不輕易棄窩,不像有些釣手做窩後見無魚咬鉤就棄窩離去,另選他處。他說,這種釣魚方法,與其說釣魚,不如說是餵魚。他認為,自然水域尤其魚稀水曠,更要有耐心坐守,才能有魚獲。魚進窩一般都有個過程,很少有剛做好窩就有魚前來覓食的情況發生。從這個角度看,耐心守候是何等的重要啊。當然,這個守是有一定時間和限度的,也不是無限期地守下去。比如夏季做窩後通常15~40分鐘即可發窩,若超過1小時或更長時間仍無魚問津,釣手就要考慮另選新點了。
活,即是垂釣方法要活,釣魚動態化。方法活,就是不能總是用一種方法在同一個點施釣,要經常變換方法才能達到誘魚咬鉤目的。比如,餌鉤移動要輕緩,要隨時調整上提角度和幅度,也不能總是在窩點內引逗,必要時可到窩點外圍引逗,往往會有魚在此時品嘗鉤餌。另外,將釣餌始終保持動態狀非常重要,這是魚類生活習性所決定的。魚類喜歡食活體物,甭管用葷餌或素餌,保持釣餌動態感猶為重要,在釣手緩慢移動餌鉤時,往往魚兒會追食這些「活」餌,從而大大提高中鉤率。
遛,即是遛魚。在現實垂釣活動中,有些釣手尤其新手見大魚中鉤後喜不自勝,不能控制好激動的心情,總想將大魚儘快入護:於是,不注重遛魚或操之過急,用手提魚線,結果欲速則不達,發生魚逃鉤線損的局面。在范師傅看來,遛魚是整個釣魚活動中的關鍵環節,不可掉以輕心。較大的魚中鉤後,務必將魚遛疲乏後用抄網抄起。
釣魚拋竿揚竿的技巧和要領
拋竿、觀漂、揚(提)竿、遛魚和抄魚,人稱手竿垂釣的五大技術,所以說拋竿和揚竿是有一些要領與技巧的。
手竿定點垂釣時講究「鉤不離窩」,要求釣手每次都能將鉤下到窩子內。有人提出其落點的散厘米之內,布面要在60厘米範圍之內。
據說現在有些優秀釣手竟能將鉤每次都投到20厘米範圍之內。如果用長竿短線垂釣,釣手在下鉤時總是瞄了又瞄,準確地將鉤下到誘餌堆中,所以說落點準確是拋竿最基本的要求。假如你打了窩子,而鉤又下不到窩內,其釣獲量自然可想而知。有些游釣者他們提著漁竿到處跑,哪兒有魚星就往哪裡下鉤,這也要有眼到手到的本領。
除了釣手的基本技術之外,還有一些影響投準的因素,如風向和風速,有時迎風拋竿甚至連釣線都投不出去,可以用加大釣餌的辦法,餌重抗風的力量大便於拋投。
拋竿時用力要恰當,輕了釣線出不去,力量大了鉤墜又返回來了,其力量恰到好處時是釣線伸直後,鉤墜前衝力完全消失,自然飄落入水,對窩中的魚驚擾最小。
拋竿的具體方法是釣手取站姿(短竿坐著亦可拋竿出線),面向目標,右手持竿,左手捏住腦線,手臂伸直將釣線拉至側後並繃緊,這時釣手上抬釣竿,使釣手的拉力與漁竿的彈力二力合一,將鉤墜彈出去。這裡應特別指出的是抓線的這隻手在出線的瞬間,只是鬆開手指任釣線自由地飛出,不能隨線向前遞送。否則前面所形成的拉力將被抵消,釣線送不出去。
揚竿,也叫提竿,看似簡單,這其中確有一些竅門。提到揚竿,首先要從握竿的姿勢說起,根據竿的長度採取不同的握竿方法。3.6米以下的短竿,可將柄端抵於掌心,手掌向下,
食指伸直壓在竿上,有一種穩定感,另四指握竿,此種握竿法比較靈便。
4.5~5.4米的手竿由於竿身重,單手握柄端較困難,但可用單手握住距柄端30厘米處,手心向下,並用肘部壓住竿柄,提竿時穩定有力。如果是分量輕的碳纖維竿,則可採用手心向下滿握竿柄的握法。如竿身特重可用雙手握竿,前握竿手手心向上,握在距竿端30厘米處,力量用於上端,後手壓住竿柄。
如果是7米以上的長竿,由於竿身重要用 較長較結實的支架,如用長竿短線時,還可選用前端帶滾輪的支架,收送竿經滾輪滑動,也很輕鬆順暢。在支架根部拴一根繩或布帶掛住竿柄,揚竿時是將竿柄下壓,使竿尖上翹。
不論竿的長短,不論採用哪種揚竿方法,都必須將揚竿動作分兩步來完成,第一個動作叫抖腕,也可叫抖竿。就是用手腕的爆發力將竿尖上提30~40厘米,使鉤墜不離水,這個動作的目的就在瞬間使鉤尖刺入正在攝食的魚口腔內,抖竿之後緊接著就是用較柔和的力量向上提線,有魚遛魚,無魚換餌。
這是揚竿動作的前後兩個階段,應完美的銜接。當然,如果鉤上無魚為了放鬆情緒,在抖竿之後也可稍作停頓。在無魚換餌揚竿時,也應先抖竿,往往有時在漂無反應的情況下鉤上也有魚。
為什麼要將這個揚竿動作一分為二呢,就是防止一次提竿可能使鉤墜飛上天。有的新釣手不掌握此方法一提竿就將鉤墜撩上天。有些釣手也可能出現鉤墜飛天的事,就是鉤上的魚突然脫鉤,使繃緊的釣竿突然反彈,將鉤墜彈向天空;還有一種情況是正當釣手思想走神發愣之際,突然魚咬鉤,釣手在匆忙中提竿,由於力量過猛很可能使鉤墜飛出水面。但老釣手有對待這種突然飛鉤的辦法,就是當鉤墜上飛時,即迅速將竿尖劃一弧線下壓,或向兩側下壓,使鉤墜和釣線躲開竿尖的碰撞重新落入水中。在垂釣時人走抻,魚脫鉤是經常發生的事,所以學會這種處理方法大有用處。
看標是釣魚人較難掌握的技巧:
看漂相識魚.
<1>.漂顫跳不已,有時非常激烈,象跳舞似的,那是小魚鬧漂;
<2>.漂先點動幾下後再被托起,多半是鯽魚;
<3>.漂先微微點動後有力下頓,也就是常說的黑漂,應該是鯉魚;
<4>.漂突然出現黑漂或橫移,有時漂緩慢上升幾目後停止不動,主要考慮是草魚,這東東咬鉤最無常
選擇最佳提竿時機:
,要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需要長時間的錘鍊.其精要之處在於讀懂浮標上的魚訊語言.一般來說,魚吃底餌時浮標會呈現三種標準魚訊語言:
一是"下頓",靜止中的浮標突然間有力下頓,不是下沉,是一種"頓"感,有停頓的意思,下頓量較小,但很有力,一般在1--2目左右;
二是先上浮後下頓,靜止中的浮標突然緩慢上升,但浮起1--2目時卻又突然掉頭轉為下頓,這種下頓的力度比純下頓動作力度還有力;
三是送標,靜止中的浮標突然間平緩而持續地上浮,上浮量較大,有是會把標送倒.只有出現上述三種魚訊語言,提竿方能中魚,也才能享受中魚那妙不可言的幸福.
.
各種魚兒咬鉤時浮漂的漂相特徵
一、鯽魚:鯽魚是底棲雜食魚,它們的食譜相當寬,動物餌、糧食餌都吃。用酒米、豆粉作窩餌,用蚯蚓釣餌,是傳統的常用方法,用膨化粉餌誘釣合一,主要用作競技比賽。鯽魚吃食動作很有特點。漂相具體形成動作過程是:漂尖首先向下點動一至兩次(也可能更多),之後漂身接著勻速慢慢升起,如不揚竿,浮漂會上升至側倒橫卧於水面。值得掌握的是這種漂相從升漂開始至平漂之間揚竿,都是可以上魚的。需要注意的是,鯽魚咬鉤有快吃快吐的習慣,凡在點漂、抬漂、沉漂過程中出現浮漂升回位,其停留在調目上下不再動動、都是鉤餌已經離開魚口的漂相。
二、鯉魚:鯉魚為雜食性類,在自然條件下,主要吃搖蚊的幼蟲,蚌螺等底棲動物,也吃各種糧食類飼料、植物種子等。鯉魚是底層魚,它的口唇特別,能伸出成管狀,能用嘴在塘底耕泥攝食,鉤餌入口後,鯉魚身體會做出前進或後退的動作。鯉魚特別喜歡追吃活食,但又特別謹慎小心,正常情況下官總要圍著餌料查看一翻,確認沒有問題才用嘴唇觸餌試餌,而且可能反覆多次碰餌。正是鯉魚這種獨特的吃食動作,因而構成沉墜釣先點漂後沉漂或先點漂後走漂的基本漂相特徵。發現有鯉魚咬鉤,要有特別的耐心,直到出現點漂之後接連出現沉漂才揚竿,這種點後沉漂,十有八九釣上魚來。
三、草魚:草魚以水草或陸草為食,,也喜歡禾本科植物;亦食油糠、麥麩灰面之類兼食動物性餌料,如青蟲。蚯蚓、活蛆等,草魚食量特別大,而且十分貪食,草魚可以底釣,也可以浮釣。底釣草魚咬鉤時的兩種基本漂相。一種是點跳漂相之後緊接著沉漂,一種是點跳之後的走漂漂相,這兩種浮漂動作都是鉤餌入口的漂相。但是,不論釣什麼餌,出現以上漂相也不要過急揚竿,草魚沒有吐餌悔鉤的習慣,如無特殊,滯後一定時間揚竿上魚都不是問題。
四、青魚:青魚雖是肉食性魚類,隨著飼料環境的變化,沉墜釣用糠餅粒、顆粒飼料等硬餌同樣可以釣上青魚。青魚咬鉤,常見的漂相有兩種。一種邊跳邊走,一種是搖漂之後浮漂慢慢下沉,這兩種漂相的出現,與青魚的習慣有關。點搖之後浮漂慢慢下沉的漂相,多數是鉤餌已含在青魚的口腔內,它還沒有啟動牙齒時的漂相。釣青魚同樣不要一見到漂相動作就急於揚竿,邊跳邊走漂相應在跳反跳動三到四次時揚竿,才萬無一失。、
五、鯿魚:鯿魚有三個魚種:一種叫春鯿,又名草鯿;一種叫三角魴,又名平胸鯿;再一種叫團頭魴;又名團頭鯿、武昌魚。三種鯿魚天然食物主要是水草,但攝能力和攝食強度比草魚小得多,自然狀況下也食植物種子、蝦類,對水生昆蟲也感興趣。由於三種鯿魚都有食草的特徵,咬鉤時,會出現拉扯餌料以及側頭甩頭的動作,甚至會翻身下潛,快速離去。正是鯿魚這種吃食特點,構成鯿魚咬鉤獨特的拉漂、搖漂、頂漂之後出現潛漂的輕漂漂相。鉤餌一旦入口,鯿魚就會搖頭側身離開,將浮漂帶入水中,此時揚竿,是不會落空的。需要說明的是:用沉墜釣釣鯿魚,應選擇採用墜內串鉤釣組,一般分為上下三鉤。用懸墜法釣魚,則選用墜外雙鉤釣魚,如果用磯竿遠拋釣大鯿魚,應選用墜外單鉤懸浮せ之類小鉤型釣魚,更容易午手。
六、鰱鱅:鰱魚和鱅魚的鰓耙雖然有一些區別,但都是以濾食物為主,對於水體出現的霧狀吸入口腔內,通過鰓耙收集後再送入肚內。鰱鱅魚這種邊遊動邊濾食的吸餌方式,很容易將鉤餌吸入嘴中,構成鰱鱅魚咬鉤浮漂會連續不斷地上上下下跳動行走的漂相,這種漂相揚竿多數是沒有魚的,鉤子僅僅在大嘴巴張合中運動,並沒有把鉤餌關合在嘴內,揚竿可能掛不上魚嘴。如果浮漂跳動行走之後迅速沉入水中。是鰱鱅閉合大嘴,弄餌入肚的時候,此時魚鉤被含在嘴內,只要此時揚竿,必然上魚。需要推薦的是:鰱魚鱅魚是濾食性中上層魚,採用炸彈鉤懸浮釣法,很容易釣上它們。
七、白鰷魚:釣鰷魚的的方法很多,用立漂釣鰷魚可以釣底,也可以釣浮。由於鰷魚可以不同的方向快速搶餌,咬鉤出現的漂相五花八門:先跳後沉、先跳後飛、先平後跑、放下便飛、一沉即飛等等,鰷魚鬧窩是很讓人頭痛的,特別是水體中鰷魚很多,成群結隊地出現在窩子上時,會釣不下去的,如不棄釣,唯一的辦法就是改釣鰷魚。沉墜釣釣鰷魚應選擇丸せ世6號以下小鉤,墜外鉤可用單鉤或雙鉤,墜內鉤可用串鉤,一般為三鉤,懸墜釣多數為雙鉤。不論沉墜釣還是懸墜釣,釣鰷魚都應搶時揚竿,即浮漂即將下沉或即將飛跑時揚竿,也就是抓住鉤餌正好含在鰷魚口內揚竿,掛魚的概率會增大。
起釣要領
提竿的時機很重要,既不能早也不能遲。提竿早了,魚還未把鉤吞下;遲了,鉤會被魚吐出來。有的魚上鉤後要求垂釣者動作敏捷,迅速拎竿;有的魚則需要垂釣者不慌不忙,沉著應戰。怎樣掌握提竿的火候呢?民閫的經驗是三個字:准、穩、快。(1)准,就是提竿時機適當。當魚剛把鉤吞到嘴裡還沒有吐出來時馬上提竿,這是最佳時機,命中率最高。要「准」,首先是要對魚漂的浮動看得清、認得准。魚的咬鉤動作,有鱗魚一般多為送浮。也就是浮漂在水面上呈垂直狀態者,當魚咬鉤時就向上浮,當浮漂與水面成20~30度夾角時就是魚吞鉤的動作。所以說,當沉人水中的魚漂徐徐上冒時,正是提竿的大好時機。這時提竿,如果是鯽魚,80%~90%都要被鉤著,而且它很難脫鉤。如果魚漂下沉,或一點一點的,都要掌握良機適時提竿,一旦錯過良機,魚就吐出釣餌,或被鉤尖刺痛了嘴巴,它就逃之夭夭了。(2)穩,就是要沉得住氣,穩穩噹噹。提竿時,右手握竿,竿尾露出手腕30多厘米,不要握得太靠後.然後用腕力向上一翹(見圖16),同時肘部往下一頂,既要用力,但又不能大翹大頂.在握竿處上翹5厘米左右就能戳進倒鉤,使魚鉤扎進魚嘴:再一提。魚就隨之而來。只要熟練地掌握了「一翹」、「二提」這兩個動作,拎竿提魚就滿有把握了.
注意事項:①提竿時不能用力太猛,也不能用臂力,以免造成脫鉤、斷線;②要順著魚拖漂的方向提竿,或斜向提,不能向後提。(3)快,就是動作迅速。不要等被釣的魚反應過來才提竿,否則,手一軟,魚就逃向深水底,再用力拉也無濟於事,非要費很大的力氣不可,而且很容易脫鉤。動作快是提竿過程中的重要措施,即使碰上大魚要多次遛魚,也要堅持這個原則。
一般魚在水中的力量大於其體重的2倍-3倍。用手竿釣時: 手感到是大魚後,首先雙手握竿,一手在前,一手在後,把竿豎成60度左右,或橫向左右兩側,始終使竿保持弓形,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釣竿、竿尖的彈力。此時千萬不能把竿倒向魚逃的方向,如果把魚竿放直,不是斷線就是斷鉤。人也要雙腳站穩,腰部盡量穩直(切不可彎下或蹲下),否則容易失誤。如此穩住一段時間,再伺機遛魚。 遛魚的方法是順著魚遊方向,自左向右引動魚兒,使其消耗體力,直到魚兒精疲力竭、身體側倒再起魚。 起魚時如果魚兒只有三五斤,可把魚拉近岸邊,將魚頭引出水面,讓其吸空氣、喝水,灌水後慢慢引到岸邊,用抄網把魚抄上岸。如果魚很大,就不能灌水,魚不動時便要引動,魚動時順其方向牽引,直到魚肚朝天,再將其引向岸邊起魚。起大魚一定要用助撈器或抄網、搭鉤。也可順勢拉到灘上擱淺,然後用雙手卡住腮部,魚就跑不掉了。
推薦閱讀:
※陳氏相法~入門面相直分八段看法(二)
※【入門】練太極拳須明理:馬虹72歲講拳理
※禪定入門
※蔡昔瓊《四柱入門輔導》第二十五課
※八字不神奇!看完這些帶你入門(天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