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詩歌形象考點詳解

鑒賞詩歌形象考點詳解一、金題回放 例1、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 訴衷情 陸 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戊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遊晚年居於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技巧點撥】分析詩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風格,寫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深入理解詩歌,挖掘內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徵和意義。 (1)詞後「滄州」的注釋,暗示此詞是詩人晚年閑居滄州時所寫。詩人是否獨享這一份清閑?胡賊未滅,功業未成,滿懷報國熱情的陸遊卻是請纓無路,有志難伸,怎不感慨萬千,怎不唏噓長嘆?領會了注釋的深意,我們對詞意就不難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難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萬里匹馬」、「關河夢斷」、「身老滄州」,抓人物神態:「淚空流」等詞句理解全詞。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金前線的戰鬥生活,匹馬征萬里,其颯爽英姿、卓犖不凡之氣可見;「關河夢斷何處」是說一覺醒來,關河要塞不知在何處,意謂脫離了前線;「塵暗舊貂?」是說塵土積滿從軍時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達敵人尚未消滅,自己衰鬢先斑的慨嘆,「天山」代指抗金前線。「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表達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幽憤。 【參考答案】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 例2. 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詠 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為「不知秋後有清霜」於文意也可通。你覺得哪 一種更好些?請簡述理由。 (1)諷刺、揭露得勢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們必定無好下場。 (2)用「天地」好。「天地」著眼於空間:有立體感,突出了正氣的浩然之態。「秋後」與「清霜」重複 二、考試說明: 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歌鑒賞的要求是:(1)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2)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形象」:人物形象、自然形象、詩人自我形象。 三、命題特點: 1、詩歌絕大多數選自唐宋詩詞,具有經典、規範的特點;考查的形式主要有客觀題和主觀題,且由客觀題向主觀題轉化。 2、歷年高考詩歌均是近體詩,且大多數是短小精悍的絕句,沒有一年選古體詩或其他形式的詩歌,其內容多半是不帶典故的借景抒情詩,或相思、或懷古、或閑適。 3、選材力避兩點:家喻戶曉的作品不選,以免猜題押題艱澀冷僻者也不予考慮。 4、鑒賞的詩歌均選自課外。故閱讀相當數量的古典詩歌是做好鑒賞題目的前提。 四、方法指津 詩歌形象是指詩人藉以表達思想情感的具體可感的物象或畫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蟲、魚等物。高考主要考查對形象的識別,對其象徵意義的感悟,對其特徵的把握,對其社會價值的認識等。 自然形象 自然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包括山川草木、花鳥蟲魚等,往往是一種意象 詩歌是以抒情言志為目的的,而意象是詩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單位,是詩歌的情感賴以寄託的地方。所以從意象入手,展開想像和聯想,是理解詩歌的必由之路。 (一)抓「象」的特徵,探知詩人的感情 1、 詩歌形象的主要表現為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場景,更多的時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例如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前兩句十四個字,運用六種意象,我們可以從「月落」後夜色的濃重、烏鴉凄厲的啼鳴、「霜滿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楓」的黯淡和「漁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鄉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圍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2、 分析詩歌形象即指分析這些「象」的個性特徵,特別是分析它的象徵意義。 如 《寒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所表現的就是菊花孤傲、清高、堅持理想和信仰的高尚品格,象徵了抒情主人公高潔的情懷。所以鑒賞古詩的形象就是抓取「象」的基本特徵,既而指出它的人文意義。 3、記憶我國古典詩歌傳統意象 古典詩歌有許多傳統意象,這些傳統意象是解讀詩歌的鑰匙,所以應該了解並記憶。 月—— ①對月思親思鄉,引發離愁別緒。 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②望月思故國,表現亡國之痛。如「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菊花——堅強堅貞高潔的品質 。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徵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 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梅花——傲霜鬥雪,不怕打擊挫折,純凈潔白。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遊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二)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挖掘物象內在的品格、精神。 例如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 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 直待凌雲始道高。 注釋:刺頭:指松樹苗長滿松針,又直有硬。 該詩是典型的詠物言志詩,先要欣賞作者對所詠之物特點的抒情和刻畫,找到與「志」的契合點,從而掌握主題。先抓小松的特徵,抓一個鍊字「刺」,不僅準確勾勒出外形特點,而且把其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鬥的精神勾畫了出來。 杜荀鶴雖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出身寒微,「帝里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後因設法得到朱溫賞識才居要職。該詩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諷喻時俗。小松初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雲之木,聯繫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輕微也能成就大業」的觀點;另一方面諷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淺、趨炎附勢的本質。 (三)聯繫全篇,宏觀把握,分析意境,探知詩人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觀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創設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成。「意境」就是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場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在意境的創設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鬱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或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或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或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 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朦朧 繁複——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 在古代詩歌中,詩人常把要抒發的情感寄寓於所描寫的景物之中,即人們常說的融情於景,借景抒情。 例: 台城(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南京古城陰雨連綿,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為一場舊夢,如今只聽到凄涼的鳥鳴。古城的柳樹不管它誰興誰亡,依然枝繁葉茂,如綠煙籠罩長堤。開頭描寫陰雨、江草、鳥鳴,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後兩句寓情於景,於常見的景物中寄寓了無限的惆悵,抒發了盛衰興亡的感慨。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①作品中描寫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親屬、友人等。②詩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詩人自己,且往往與寫景結合在一起。 在敘事詩中,詩人是通過筆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性格、志氣、情感或思想觀念;而在抒情詩中,則是通過直接抒寫自己的主觀情緒,來完成對自我形象的塑造。 (一)作品中描寫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親屬、友人等。 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通過寫一次狩獵活動,勾畫出了一位將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的形象,表現了奮勇殺敵、報效國家的堅定信念。首聯起得突兀,大有先聲奪人的氣勢。頷聯寫發現獵物奮力追擊的情形,生動而又逼真。頸聯寫獵罷歸營,不著痕迹地表現了將軍策馬疾馳的風姿。尾聯以「回看」一詞寫將軍躊躇滿志的神情。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本詩寫於柳宗元被貶柳州之後。 詩歌刻畫了一個怎樣的藝術形象?作者的寓意是什麼? 這首詩刻畫了一個在冰天雪地里寒江獨釣的漁翁形象,它正是詩人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大雪之中,一葉扁舟,一個老漁翁,獨釣寒江之上。描寫了在寒冷的環境中,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凍,大雪飄飛,忘掉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孤獨,性格卻顯得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 (二)詩人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就是詩人自己,且往往與寫景結合在一起。 1、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寄託是古人賦詩的普遍現象:或借詩歌以抒寫懷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發其報國無門、不為當道所重之憤;或逞其離愁別緒、物是人非之感;或敘其命運無常、孤苦無助之難。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尺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蟬 (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虞詩「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借蟬「垂緌」狀和「流響」聲;「清露」之潔、「疏桐」之高挺來喻其不與流俗相同的高潔品格。這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寄託之筆,便水到渠成了。 駱賓王的《詠蟬》則由蟬及人,由人到蟬,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既是指蟬,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別有興寄。我們自是不難從「露重」、「風多」中窺見作者那因環境窘迫而自傷遲暮、無人理解的凄惻苦楚的心境。至此,「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李商隱的《蟬》則情調與前兩首相異,李詩借「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的蟬的處境來抒寫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無告的凄苦之情。「高難飽」和「很費聲」哀中有恨,「疏欲斷」之聲和「碧無情」之樹兩兩相對,無理反襯,這哪是詠蟬呢,簡直是述說自己的身世遭際嘛!至此,「我亦舉家清」的長嘆才會令人扼腕。 在解讀詩歌時,只有立足於作品中意象的聲響、色彩、情調方能體味出作品所寄託的身世之感。 2、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登幽州台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台:即薊北樓、燕台,為戰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台,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分析感情只能從人物的形象特點中來。抓人物語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獨」「愴然而涕下」。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通過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見,詩歌表達的是對封建統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五、強化訓練 1、試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 觀 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 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 千里暮雲平。 2.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江雪尋陸鴻漸不遇 皎 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注:帶郭,意即靠近外城。 3、讀下面這首詞,按要求回答問題: 昭君怨(鄭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正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這首詞上闋吟誦的具體是什麼?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2)這首詞下闋 表現了什麼思想? 4、讀下面詩歌,回答後面問題 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1)上片開頭兩句寫夜深人靜。其中的「缺」「疏」「斷」幾個字極寫了作者_______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_________。 (2)下片「揀盡寒枝不肯棲」採用的是____的修辭方法和_____的表現手法,表面上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實際上卻寫出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讀下面詩歌,回答後面問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⑴在這首詩中,詩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麼?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徵? ⑵ 作者主要運用了哪 些寫作手法? 詩人藉此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6、分析下面詩歌的人物形象。 貧 女 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 擬托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 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誇針巧, 不把雙眉斗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 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韜玉:應進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後來被薦為工部侍郎。②儉:通 「險」,怪異。時世:當代。白居易《新樂府?時世妝》:「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 四方……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③壓金線:用金線刺繡。壓:手指按住, 刺繡的一種方法。 7、讀下面詩歌,回答後面問題 西 樓 曾 鞏 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 朱樓四面鉤疏箔,卧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帘子掛起 問:此詩描寫了什麼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8、讀下面詩歌,回答後面問題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9、讀下面詩歌,回答後面問題 早 梅 齊 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 分析詩人筆下的「早梅」具有怎樣的特點? 10、讀下面詩歌,回答後面問題 孤桐 王安石 天質自森森,孤高几百尋。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①,願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時,政治清明的時代;慍,疾苦、怨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據《孔子家語》記載:帝舜曾一面彈著五弦琴,一面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參考答案】 1、 【解析】首聯起得突兀,大有先聲奪人的氣勢。頷聯寫發現獵物奮力追擊的情形,生動而又逼真。頸聯寫獵罷歸營,不著痕迹地表現了將軍策馬疾馳的風姿。尾聯以「回看」一詞寫將軍躊躇滿志的神情。 這首詩通過寫一次狩獵活動,勾畫出了一位將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的形象。 【解析】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後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託了陸鴻漸的瀟洒疏放。 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3、(1)、梅。兩個「道是」句寫花開的季節在冬春之際,花色如雪,香氣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種在農家院內。 (2)、明寫梅花不擇環境「一般開」,暗贊貧賤不移、富貴不淫的高潔品格。 4、(1)幽獨凄清的心境;作者自己。 (2)擬人;虛實結合(或類比);孤鴻不願選擇高枝棲息,寧願忍受寂寞和寒冷;用孤鴻 自比,表現了自己遭到貶官後內心的孤苦和清高。 ⑴詩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 芳塵)、報春(散作乾坤萬里春)的特徵。 ②主要運用了襯托(用冰雪襯托梅之堅毅)、對比(用桃李對比以顯示梅之高潔守志)的 手法;詩人藉此表達了堅持理想操守,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6、描寫了一位哀傷、惆悵的貧女形象。她風采優雅、品德高尚、勤勞能幹,針線刺繡精巧,但生於蓬門陋戶,傷嘆無媒人可托,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詩人借她表達了懷才不遇、寄人籬下的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 7、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詩的第一、二句分別從視覺與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雲涌、風吹、雷鳴,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暴風雨將臨,詩人卻掛起帘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進而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 8、詩人描繪了一幅中秋月夜圖。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 樹蔭里,鴉鵲的聒雜訊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於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後進入了睡鄉。 在萬籟俱寂的夜深,秋露輕盈無跡,打濕庭中桂花。全詩營造寂靜、空靈、清美的意境,將 思鄉的情意表達得委婉動人,抒發了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 9、(1) 不畏嚴寒,傲然獨立,幽香四溢,素艷芳潔。(2)第一聯用對比手法,以萬木來反襯早梅不畏嚴寒的品格。第三聯從嗅覺和視覺感受的角度寫出早梅內蘊幽香、外顯素艷的姿色和風韻。抒發了詩人雖懷才不遇,但對自己才能的自信。 10、 (1)、前六句表現了桐樹怎樣的特點? (2)、對本詩表達的思想感情作簡要評價。 雖孤獨卻樹榦筆直高聳入雲,深深紮根於大地,越老越強。抒發作者的正直向上,虛心紮實,堅強不屈,甘願為解救百姓疾苦而獻身的情懷
推薦閱讀: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鑒賞
奇石鑒賞收藏知識
美文鑒賞|胡蘭成,張愛玲曾深深愛過的人!
美文鑒賞:皎皎月空,孤月清輪
《登金陵鳳凰台》李白唐詩鑒賞

TAG:詩歌 | 形象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