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活動與拉伸
所讀書籍:《體能訓練概論》章節:第十三章準備活動與伸展
參考書籍:《運動生理學》
該章的知識要點總結:
1.準備活動(熱身):一般性熱身,專項性熱身。
2.拉伸類型:靜態拉伸,彈振拉伸,動態拉伸,PNF拉伸(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
3.兩個重要的本體感受器及其作用
肌梭:位於肌肉內,感受肌肉長度與速率的變化,可引起牽張反射
高爾基腱器(腱梭):位於肌肉與肌腱的連接處,感受肌肉張力變化,可引起自主抑制
4.PNF拉伸的原理:自主抑制和交互抑制
一、準備活動(熱身)
熱身大致包括兩個部分:一般性熱身和專項熱身
1.一般性熱身:
可以是5~15分鐘的低強度有氧練習,比如快走,慢跑,小步跳躍等等,一般性熱身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心率,血流量,肌肉溫度,呼吸頻率,降低關節肌肉的粘滯程度。可以作為所有運動開始前的「普適型熱身」。
2.專項性熱身:
開始專項練習前的專項熱身動作,比如10~15分鐘的動態拉伸練習,專項熱身的動作應該儘可能和即將開始的專項練習相似,儘可能的複製和接近專項練習所需要的動作。例:高抬腿和弓箭步走模仿了衝刺跑中的提膝動作,可以作為短跑練習前的專項熱身動作。
案例分析:
李女士今天的鍛煉項目的是上肢的抗阻練習,她快走了10分鐘作為熱身,然後立刻開始了正式的上肢抗阻練習,請問這樣安排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
答:李女士要練習的部位是上肢,安排了10分鐘快走作為熱身過程,雖有熱身過程,但快走並沒有充分的熱身活動到上身的肌肉關節,也就是說熱身缺乏專項性。改進:在快走10分鐘後,可以進行一些上肢的動態或靜態拉伸練習,活動預熱所要鍛煉的上身肌肉和關節,比如臂繞環,推牆,伸臂搖擺,轉體等等,然後再開始正式的抗阻練習。
總結:熱身應當循循漸進,在不引起疲勞和影響能量儲備的前提下,充分預熱鍛煉所需的肌肉和關節。一般熱身和專項熱身並沒有那麼嚴格的區分,通俗講「要練什麼就熱好什麼」,熱身要有針對性。
二、拉伸類型
拉伸的類型有很多,但基本有四類:靜態拉伸,彈振拉伸,動態拉伸和PNF拉伸。
1.靜態拉伸:有關靜態拉伸的更詳細知識可以去看下這篇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13c62d0101hux5.html
靜態拉伸的適宜時間為10~30秒。30秒或30秒以上為佳,不要拉伸至肌肉疼痛,拉伸到有不適感即可,這可保證獲得靜態拉伸的最大收益,靜態拉伸是緩慢而持續的,由於動作和緩不易產生牽張反射,所以較其他拉伸類型來說安全程度更高,靜態拉伸可以作為一項的「普適性拉伸」,可以安全有效的發展柔韌性(靜態柔韌性)。但有一些研究顯示,靜態拉伸可能會降低力量,力量耐力,速度,爆發力,反應時間與動作時間。
靜態拉伸具體圖解請看後面。
2.彈振拉伸
彈振拉伸包含積極的肌肉發力過程,比如,練習者有節奏的拉伸腘繩肌群(大腿後側):身體前屈拉伸一次,反彈,再繼續,這就是彈振拉伸。彈振拉伸可以作為準備運動前的熱身,但彈振拉伸可能會損傷肌肉或結締組織,尤其是經常不運動的人群或者身體有舊傷的人群,彈振拉伸容易引發牽張反射,會阻止肌肉的伸長放鬆,降低拉伸效果,也易引起損傷。
例:坐姿體前屈動作採用彈振拉伸,練習者上身由垂直位快速伸展到踝部,然後反彈至開始姿勢,每次伸展都對身體後鏈帶來較大的壓力,不適合大腿後側或下背部有傷的人群。
3.動態拉伸
動態拉伸是一種功能性伸展練習,運用專項化的動作為身體做好準備活動,強調專項化的動作而不是個別肌肉,這種練習可以最接近的複製專項練習所需要的動作。比如高抬腿模仿了衝刺跑中的提膝動作。
動態拉伸和彈振拉伸看起來相似,然而一系列關鍵的差異改變了他們的效能,動態拉伸避免了彈振拉伸的負面效果,它避免了彈振,更易於控制,受控的關節活動幅度普遍小於彈振拉伸。
動態拉伸所具有的優勢:
(1):與靜態拉伸相比更顯專項化,能更好的改善動態柔韌性(區別於靜態柔韌性),更好的模仿運動形式,提高專項訓練所需的關節活動幅度。
(2):能更有效的提高肌肉溫度,而不像靜態拉伸那樣,可能會降低身體溫度。
(3):多個關節的活動能整合到某個動態拉伸動作中,類似於專項的複合運動形式,因此動態拉伸具有時間效率,這對有限的訓練時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4):動態拉伸中的肌肉不像靜態拉伸那樣,伸展中的肌肉並不是放鬆,而是積極主動的進行關節幅度活動,這一點更接近專項運動。
(5):動態拉伸提供了動作組合的機會,體能教練可以根據需要在準備活動中進行豐富的動作組合。
動態拉伸具體圖解請看後面。
4.PNF拉伸(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
起初PNF拉伸作為放鬆肌肉的神經肌肉康復計劃的一部分,現在被延伸用於運動員的柔韌性訓練。PNF需要同伴來配合,它優於其他拉伸方式的原因在於激活了肌肉抑制(自主抑制和交互抑制),效果更好,雖然證據不是很充分。缺點是費時,且需要同伴輔助,一個人無法PNF拉伸過程。PNF具體拉伸圖解和原理請看後面。
總結:有一些研究顯示,靜態拉伸,彈振拉伸,PNF均可能有損之後的運動能力,但動態拉伸似乎不存在這樣的問題,能有效促進隨後的運動能力,基於當前的證據,動態拉伸應該是準備活動的首選。
不嚴謹的個人看法:訓練前較適合進行專項的動態拉伸,訓練後較適合進行靜態拉伸。
三、兩個重要的本體感受器
肌梭:位於肌肉內部的本體感受器,對於肌肉伸展的速率與長度變化產生感覺,一旦偵測出快速伸展,肌肉就會反射性的收縮,這叫做「牽張反射」,其作為一種為防止肌肉受到嚴重損傷而發生的安全防禦反應,牽張反射通過引起肌肉收縮來保護並防止肌肉被過度拉伸。
高爾基腱器(腱梭):位於肌肉與肌腱的連接處,感受肌張力的變化,感受器基本是抑制型的,如果感受到肌張力增大,腱梭會抑制主動肌的收縮,而這會導致在隨後的被動拉伸中肌肉反射性的放鬆(PNF的原理之一),這被稱為「自主抑制」。
交互抑制:當支配一肌肉的運動神經元受到傳入衝動的興奮,而支配其拮抗肌的神經元則受到這種衝動的抑制,例:當主動肌收縮時,拮抗肌的收縮會受到抑制,也就是會反射性的放鬆。(PNF拉伸的原理之二)
靜態拉伸圖解↓
動態拉伸圖解↓
PNF拉伸原理和基礎的三種方式圖解↓
========================
推薦閱讀:
※烏克蘭示威活動持續三周
※韶山舉辦多場活動緬懷偉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1周年)
※范冰冰出席活動,一襲藍裙高貴典雅走向台前!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卸任後首次公開活動 現身芝加哥大學演講
※第一屆TMMi峰會倒計時,精彩劇透強勢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