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部分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淵源

從1937年以後,7月7日就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而今年的7月7日剛好是7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六,也就是聯合國決議通過的,1995年以後被承認和實施的國際合作日。說起來真是很讓人覺得諷刺的巧合啊。

筆者忍不住想到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淵源,中國作為東方文化的發源地,日本的大多數文化的根源還是中國。比如他們最經典的茶道和武士道文化。但是兩國的交惡到如此地步,該是更大的一個諷刺吧。

中國茶道和日本茶道

茶道其實起源於中國,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以至於使不少人誤以為茶道來源於他邦。

(中國古代茶道)

(清朝宮廷茶道表演)

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至少在唐或唐以前,中國人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在唐朝寺院僧眾念經坐禪,皆以茶為飲,清心養神。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

茶道的那一套儀式過於複雜和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不會把日常的小事搞得如此複雜,於是,泡茶成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只要兩個動作:放茶葉、倒水。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日本的茶文化由中國傳入。史上記載,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日本茶道來源於中國,但是從茶道到陶瓷,似乎無一例外的都能另闢蹊徑。日本茶道,是為客人準備茶水的一種高度形式化的方法,從飲茶的形式中體味人生。中國的茶文化來自平民大眾的日常習俗,而日本則恰恰相反,飲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茶在剛剛傳到日本的時候完全屬於奢侈品,只有皇族、貴族和少數高級僧侶才可以享受,茶道被當作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而局限在皇室的周圍,內容與形式都極力模仿大唐。後來,茶葉種植的高速發展,飲茶活動才開始以寺院為中心逐漸普及到民間。

日本人相當注重形式,茶道便是這樣的一種體現。日本茶事的種類繁多,古代有「三時茶」之說,即按三頓飯的時間分為朝會(早茶)、書會(午茶)、夜會(晚茶);現在則有「茶事七事」之說,即:早晨的茶事、拂曉的茶事、正午的茶事、夜晚的茶事、飯後的茶事、專題茶事和臨時茶事。除此之外還有開封茶壇的茶事(相當於佛寺的開光大典)、惜別的茶事、賞雪的茶事、一主一客的茶事、賞花的茶事、賞月的茶事等等。每次的茶事都要有主題,比如某人新婚、喬遷之喜、紀念誕辰、或者為得到了一件珍貴茶具而慶賀等等。

日本的茶會也很複雜。一般茶會的時間為四個小時,客人有主陪客之分。茶會有淡茶會(簡單茶會)和正式茶會兩種,正式茶會還分為「初座」和「后座」兩部分。茶會中主人表演添炭技法(正式茶會的炭要用櫻樹木炭)。客人入茶會亦有「中立」「后座」等之分。

武士道和中國諸子學派

有人認為日本武士道是墨家學派的傳人,這確實有點牽強附會,但也不是毫無根據的。

勿庸置疑,日本文化幾乎在所有的方面都受到了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日本文化好像就是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另一種發展,日本人「忠君愛國」及武士道等思想也不過是中國古代傳統道德:忠、勇、信、義的日本版本。但是中國傳統的軍事、外交、政治、經濟等人文科學無不注重人心的作用,因此由「得人心者得天下」,「攻心為上」等思想。而日本人對中國文化的學習過於「實用」,過於功利,雖然學到了大量外在的實用技術和實用文化,但作為中國文化真正精髓的深刻的道家哲學思想卻被日本人忽視而未曾學去。而在人文科學方面,建立在「天道人心」思想基礎上的民本思想,仁愛(包括墨家兼愛)思想,在日本人這裡就都遭到扭曲和拋棄,日本的政治、軍事、外交思想發展成為欺軟怕硬弱肉強食且殘忍無比的文化。因此,武士道雖與其它許多日本文化一樣帶有中國文化深深的烙印(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墨家思想的一定影響),但這只是表面上的,沒有深入的體會文化的真意。

兼愛、非攻是墨家最主要的宗旨。兼愛指不僅愛自己的一家一族一國,而且兼愛普天之下一切人類;墨家視發動戰爭為最大罪惡,主張「非攻」,用反侵略戰爭對付侵略戰爭。而日本武士道則成為嗜血成性的狹隘民族主義和侵略奴役其他民族的幫凶。在這一點上,墨家和武士道有著幾乎完全對立的宗旨和世界觀。

(墨子)

雖然武士道相傳也講究義、忍、勇、禮、誠、名譽、忠義等德目,但實際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不怕死」而為主君毫無保留的捨命獻身。日本武士道的古典稱為『葉隱』(hagakure),葉隱』所表現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斷地死、毫不留戀地死、毫不猶豫地死。一般人對生命執著,武士道則持否定的態度,認為只有死是真誠的,其他的功名利祿都是夢幻。「不要命」與「要人命」是息息相關的,「葉隱」的教訓真是非常殘酷的武士論語。

這種思想也是對傳統儒家「士道」的一種反動。儒家的「士道」講究君臣之義,有「君臣義合」、「父子天合」的人倫觀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覺悟為根本。武士道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無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盡臣道),盡忠是絕對的價值。中國的原始儒學是以孝為本,盡孝才是絕對的價值。如果「父有過」,子「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但是如果「君有過」,臣「三諫而不聽,則逃之」。武士道論者認為,儒家的「士道論」乃在粉飾貪生怕死的私心,慎於人倫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選擇生死,面對死卻不幹脆去死。武士要「死的乾脆」,君要你切腹自殺你就得切腹自殺。

在民主方面,包括中國在內地很多國家的的體會都是:必須靠民主才能解決政府官員的貪污腐敗。然而日本卻在這方面給出我們一個例外:在專制體制下也能保持政府的清廉。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前提之一就是政府官員的清廉,得益於政府官員軍隊將領的克己奉公武士道精神。有人甚至說:日本近代化成功最重要的經驗就是武士道精神。

(日本武士)

二戰後日本普遍採用西化教育,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在日本已越來越淡薄。因此不少日本人(特別是老人)對此憂心忡忡,以為下一代日本人沒有武士道精神,就會導致國家民族的衰敗。不管武士道在日本歷史上曾經起到過怎樣的作用,新一代日本年輕人越來越遠離武士道精神,大概已成為難以扭轉的歷史趨勢。

關於其他

可以說,作為中國的近鄰,日本的文化和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特別是盛唐以及之前的時間,某種意義上說,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孕育了日本的文化。比如語言,中國是什麼時代傳出的漢字,如今都可以在日語的讀音中發現。至於日本現今仍然存在很嚴重的男尊女卑,應該也不是和中國毫無關係的,君不見,中國自古有夫為妻綱的道理及三從之道、四德之儀,先聖孔子亦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古訓。日本的佛教文化,連日本人都不可否認,千辛萬苦東渡的鑒真大師對他們的重大意義。至於和服和漢服的相似之處,日本傳統的節日例如七夕等,日本的禮儀之類,都讓我看到了盛唐的影子。可以說,如果忽略掉歷史上政治的爭奪,那些不管是日本附屬中國(元世祖忽必烈曾多次征討日本未果),還是中國被日本侵犯的過往,日本在文化上,應該算是中國最親的民族了。而且他們很好的保存下來了盛唐的文明,在中國經曆元朝蒙古民族入侵,清朝女真族入主的歷史後,文化已經斷層,真正的漢文明已經遺失,在日本卻被保存下來,並且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鑒真大師雕塑群)

確實,日本文化一直可以在很好的接收了外來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特色,古代是,現代亦是。明治維新後,日本的迅速發展,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迅速崛起,除了日本民族本身吃苦守紀的本性,他們虛心接受外來文化的舉措,相較於中國閉關自守和夜郎自大的行為無疑似十分高明的。而且,日本的吸收外來文化亦不是一味的全盤接受,比如日本在明治以前絕不是同中國相似,而是更相似於西方的貴族政治,這是日本西化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影響中國極大的科舉制未到日本,就是極明顯的例證。

但是其文化多渠道的接受也正造成了其自身文化的多樣化和相互排斥性。可能是由於接受了多方文化的原因,現今的日本文明在筆者看來仍然是奇怪的。拍出最變態最陰暗的恐怖片,也創造最可愛純情的卡通漫畫,完全是在閃亮亮的夢幻和極端變態扭曲之間遊走自如;有最極端瘋狂的納粹武士思想,也亞洲先於其他國家的國民素質,前者是對人類文化的摧殘,後者卻是人類文化的極致優化.人和人之間冷冷淡淡,拚命控制人前的感情,但是卻喜歡把代表牽絆意義的額「絆」字裱了掛家裡。總之就是完全的矛盾體。

如今的中國仍然以其千年的歷史文化吸引著世界,當然也就包括日本民族對其的關注和好奇,以及喜愛。但是同時,日本文化也正在以他自己的方式滲透到中國,亞洲,甚至世界。日本的電影,日本的漫畫,日本的服飾,越來越多的孩子就是在這樣速度環境下成長的。不論日本方面是不是有漫畫外交,或者文化侵略的企圖,我們都應該重視對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南京大屠殺,七七事變,歷史所給予我們的沉重是不可忘記,但是記得歷史不代表一味的排斥,而接受文化也不代表遺忘過去,接受文化也不是就一定演變為文化侵略甚至於亡國的結果。現在的我們都不再是愚民,以自己的理性思維分析接納它的感動了,不是嗎?我們的愛國教育更加應該包括了解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的淵源,學習日本不計前嫌,吸收外來文化精華的精神。以正確,積極的態度來看待中日關係,中日文化。


推薦閱讀:

絲路上的文化明珠——敦煌畫院
素描中如何排線重要嗎?
現在還有真正的武術嗎?
淺談「岳母文化」的時代意義
重見天日的齊普賽寶藏

TAG:日本 | 中國 | 日本文化 | 文化 | 中國文化 | 淵源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