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情況綜述
2015年4月1日,對人民陪審員制度來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這一天,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獲得通過,標誌著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拉開帷幕。
2015年4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授權在部分地區開展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來自10個省市區的50家法院「榜上有名」,正式踏上改革的征程。
「堅決克服畏難情緒,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敢啃硬骨頭,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2015年4月29日,在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部署動員會上,周強院長的話語擲地有聲。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年多來,各試點法院認真落實中央改革精神,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人民陪審員制度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選任:從「好用」到「隨機」
如何選任人民陪審員,是改革試點的重點和難點,更是事關試點改革成敗的基礎性工作。
2015年9月的一天,剛從西安一家校辦企業退休的賈長興接到了一個電話,在電話里,雁塔區人民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告知他被隨機抽選為人民陪審員備選人選,徵求他是否願意參選。他喜出望外,頓時覺得自己從小的一個夢想被點燃了。
為了提高選任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根據試點方案的要求,各試點法院嚴格落實隨機抽選,嚴把選任入口關,實現選任理念由「方便」「好用」向「廣泛」「隨機」轉變。
而賈長興,正是這樣一位「隨機抽選」的幸運者。
2015年9月29日,一次特殊的「海選」在福建龍海拉開帷幕。當日,龍海市人民法院會同市司法局,運用陪審員隨機抽選工作軟體,從符合審查條件的294名陪審員初選候選人中開展第二輪隨機抽選。僅用了短短10分鐘,173名人民陪審員候選人產生了。
與此同時 ,各試點法院還根據人口數量、性別比例、地區特點、行業分布、民族結構、案件類型等因素,積極探索分類隨機抽選機制,旨在解決人民陪審員分布不均、結構失衡、參審不便等問題。
在陝西省新選任的人民陪審員中,女性佔了36.3%,在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案件的審理之中,女性人民陪審員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力地維護了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河南省西峽縣人民法院轄區大部分是山區,交通不便,為了實現人民陪審員「均衡分布」「就近參審」,該院按照法庭管轄區域建立不少於30人的法庭人民陪審員信息庫,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熟知當地風俗情況的優勢。
各試點法院根據試點方案提高任職年齡、降低文化程度的要求,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適當放寬了人民陪審員的學歷要求。據統計,試點地區人民陪審員平均年齡45歲,新選任的人民陪審員均為28歲以上,高中及以下學歷的人民陪審員比例大幅提高,更多的普通群眾加入到了人民陪審員隊伍。
為了實現法官職業思維與大眾思維的優勢互補,以利於實現「法理」與「情理」的有機統一,一些試點法院還增加任職排除條件,將已形成或易形成法律職業思維的人排除在人民陪審員之外。在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中,曾擔任過法官、檢察官、警官、執業律師、法律工作者等人員都被排除在了選任名單之外。
參審:從「數量」到「質量」
儘管曾在某大學監察處工作過20多年,但作為一名人民陪審員第一次坐在莊嚴的審判台上,已經63歲的耿美婷多少還是有些緊張,她不停地看著自己手裡拿著的一份判決書格式,格式上標明「本案屬人民陪審員參審制度改革的案件,人民陪審員主要只參與對本案事實部分的審理認定。」
對於「事實審」與「法律審」要相分離的改革要求,這位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審員有著自己的理解:「我對法律一知半解,庭審中,我只圍繞案件事實認定問題發表意見,『法律審』時我們主要依靠法官的觀點。」
「人民陪審員的優勢在於,他們來自普通民眾,具有豐富的社會閱歷,了解社情民意,對風俗民情和市井社會有更為直觀的感受,由人民陪審員認定案件事實,能夠將普通民眾的樸素觀念帶入案件審理中,彌補法官專業知識的不足,使案件裁判更好地反映社會大眾的日常情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表示。
據統計,50家試點法院採用事實清單方式共審理案件3374件,北京、河北、河南等地試點法院還制定了關於事實審與法律審分離的陪審操作規程。
對於涉及征地拆遷、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與社會公眾關係較為密切、影響較為直接的案件,以及涉及倫理、風俗、行業慣例等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案件,試點法院探索大合議庭的審理機制。截至今年4月底,試點法院共採用大合議庭陪審機制審理重大敏感案件818件,提升了裁判的社會認同度。
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合併審理的被告為同一國有公司的221件勞動爭議案件中,為妥善處理群體性案件,該院採用了「3+4」大合議庭陪審模式審理,隨機抽選4名陪審員,其中有企業的老廠長,也有管理人員,充分發揮企業經營管理及社會閱歷豐富的優勢,積極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終妥善處理了該案件。
據了解,通過規範參審機制,試點法院從原有的注重陪審案件「數量」轉變為關注陪審案件「質量」,人民陪審員「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保障:從「單一」到「多元」
為了讓人民陪審員陪審案件更加「專業」,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人民法院靈活採取脫產集中培訓和在職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對新任人民陪審員進行業務培訓,以提升人民陪審員參審能力,並不定期組織人民陪審員觀摩旁聽案件審理,提升參與庭審和評議案件的能力。
據了解,各試點法院積極轉變培訓理念,合理設置培訓課題,更加側重對人民陪審員權利義務、審判程序、證據認定、司法禮儀與行為規範等內容的培訓,促進提升人民陪審員履職能力。一年來,試點法院對人民陪審員崗前培訓1萬人次,日常培訓1.2萬人次。
在重慶市梁平縣人民法院,一套智能化軟體系統——「柚鄉人民陪審綜合服務平台(簡稱P6系統)」引來了眾多兄弟法院觀摩學習,2015年10月1日,該系統上線運行,包含信息管理、隨機抽選、履職評估、業績評估、庭審服務、履職服務等6大功能,陪審履職均能在系統上操作,並實現節點全程留痕。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施鵬鵬認為,「儘管服務系統可能還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未來也將隨著立法及司法實踐的推進而不斷進行升級完善,但以信息化技術為支點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無疑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在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對人民陪審員實施自治管理模式,按照年齡、職業將陪審員劃分為4個小組,建立微信群,加強陪審員之間的工作聯繫,並設立人民陪審員工作室,由陪審員共同推選經驗豐富的陪審員聯絡人,開設「陪審員熱線」,完善陪審員與法官之間的工作銜接。
各試點法院會同司法行政機關,積極協調財政部門,加強經費保障,努力調動人民陪審員參審積極性。絕大多數試點法院落實了人民陪審員工作經費「統一管理、專款專用」的規定,將人民陪審員工作經費列入人民法院業務經費予以保障,並提高經費標準。
2016年1月8日,全國首部以人民陪審員參審履職為題材的微電影《柚鄉陪審員》在重慶市梁平縣舉行首映儀式,該片根據一起真實案件改編,講述了鄉鎮中學教師梁姍盡職履行人民陪審員職責,並成長為優秀人民陪審員的故事。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對人民陪審員工作的了解和認同,讓有關人民群眾成為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的「主角」,各試點法院加強了對試點工作的宣傳。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組織拍攝人民陪審員公益廣告,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取得良好社會效果。各試點法院還通過官方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採取進社區、進企業、訪群眾等多種方式,介紹人民陪審員工作基本情況,宣傳典型陪審案例,取得良好社會反響。(記者 羅書臻)
推薦閱讀:
※為什麼刑警賺錢不多、又不安全,還是有人會去干?
※胡適:做一個好人到底有多難(2)--文史--人民網
※打造平安中國,確保人民安康
※選舉前夜:美國人民有可能會迎來一場變革嗎?
※健全完善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