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種修行。
在生活中修行,作為基礎的,是一份自知之明。如果犯錯了,就必須補償;如果行善了,就要自然微笑;如果很痛苦,就靜靜感受;如果很歡樂,就準備再次跋涉,繼續修行……
修行時,我們要:
一、保持內心的寧靜。
外面,可以是狂風暴雨,外面,可以是車水馬龍。但,我們的心卻應當保持住一份寧靜,唯有寧靜,才不易丟失自我。在生活中,時時保持內心的寧靜,就是處在修行的過程之中!
靜觀天色變化,細看塵埃飄浮。靜可修身心之美好,靜可參天地之玄妙,寧靜本身有著無窮的魅力。成功的頂端,必然有著一份寧靜;身心的幸福與極樂,最終也自是寧靜!愛人之間,激情背後必然要體驗到寧靜才算是真愛。在經過擁堵的道路之時,如果人們都有著良好的心態,不亂鳴喇叭,不大聲喧囂,那麼哪怕車輛再多,道路也會有著一份內在的寧靜。
寧靜,是無數思想與經驗的積累,有著足夠的豁達與開朗,是生命之中最理想的心態!「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請相信我,抱定一個信念,美麗的世界,必然是寧靜的!
二、打開心鎖。
打開心鎖,打開無數相對層次的「自我執念」,回歸本來自在,才能真正在大世界裡舒適暢遊、安詳歡樂!
人心,本是無比開闊、毫無界限的,沒有上鎖。人的思維習慣。世俗的成見構成了鎖。別人的看法,流行的觀念,我們內心覺得一定要怎麼樣的念頭,都要重新審視一番:它們有沒有必要,是否會影響對生活的本質的認識,是否是人生的不必要的負擔,拋掉它們又如何……當能夠拋卻習慣、拋卻世俗的成見,我們便也拋掉了不必要的人生包袱,我們便能感受自在,揮灑自由,心中的那些各種各樣的鎖也就會漸漸消失不見。外在世界裡的各種滿足是有條件的,是片刻的,無法流通到整個身心。唯有打開了枷鎖,擁有了自在的內心,世界才總會陽光明媚!
三、體驗萬物。
長年生活在遼闊草原上的人,心胸較為開闊,性情顯得爽快。
長年生活在南方綿綿雨水中的人,性情比較溫柔,心思相對細膩。
長年生活在北方滂沱雨雪中的人,處事更為沉著,做人比較豪邁。
生活在青藏高原蒼茫土地上的人,會明白自己身體的渺小,而內心變得虔誠!
而當你跨越過這些地域,有過多姿多彩的生活經歷時,你會體驗到上述各種心境,你的心靈也會變得豐富,你的局限也會越來越少,你也就更加能夠接近生活的真相和本質。
無數次去嘗試未知,無數次去體驗陌生。習慣在眾目睽睽之下,洒脫地在生活的舞台上表現真自己,也習慣於用行動去實踐心中所思所想——去行動、去體驗吧,這才是你的人生。有的行為似乎毫無意義,但卻一定也有真切的感受。只在親身感受之時,生活才得以實在,知覺也不再飄忽!
四、讓智慧決定幸福。
我們能夠出生在這樣一個物質繁華的世界,應該是一種幸福!可為什麼很多人卻抱怨自己如此不幸呢?只是因為,我們的思維習慣了計較,習慣了競爭,漸漸失去了原始的知覺,失去了最初的感動!
很多人非常聰明,卻缺少智慧,這些聰明人沉醉在具體的算計與競爭中,心靈非常辛苦,無暇去誕生一種大的智慧。他們不幸福。
智慧從哪裡來?
書籍嗎?許多時候,智慧與書籍無關,有的書籍只教人如何算計、滿足慾望與達到現實目的,因此,很多書籍也在腐蝕著人的心靈,讓讀者變得聰明,但卻失去了智慧。
旅行呢?人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很多人旅行只是在旅遊,大都是走馬觀花,這更會讓人心情浮躁、自以為是。真正的旅行需要靜心感知萬物運行的軌跡。其實,在一些時候,靜靜坐著,哪怕沒有任何動作,他也能夠從中感知到一份自然協調,平和深遠,那就是智慧所在!
智慧從內心而來,從內心趕走那些名利,真實地發現自己內心的需要,這便是智慧。
聰明,能讓一個人富有,收穫許許多多世俗的名利。智慧,卻可以讓一個粗茶淡飯的人過得幸福!美好的婚姻來源於男人與女人良好的修養,只要自身美好,也就會影響到周圍的事物。感覺不到溫暖的人們,實際上是關上了心靈的窗戶,不讓靈魂洒脫,無法讓心靈自在,不願去直視生活的真相。
聰明決定勝負,智慧決定幸福!世人的命運各不相同,每一個人都面臨著無數選擇,選擇符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善良、豁達、開朗的夥伴,選擇自己心底真正認同的景與物。這些都由智慧來決定。沒有任何矛盾,沒有世俗固定的框架,不會絲毫做作,永不徘徊憂鬱,這般智慧之人,有優雅氣質,有平和性情,自是純真,自能幸福!
推薦閱讀:
※清凈?
※我師父說丨佛陀想給眾生的,是無限的自由
※修行解脫之道-念佛開示(十)
※多災多難、困難重重的人怎樣來修行?
※讓護法成為你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