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萬千寫生活
【藝境觀象】
策杖于山林,扁舟於江湖,翻開歷史的畫卷,畫家對草木山川以及人的深入觀照和細微體悟融匯於胸,發於毫端,而至傳神。寫生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之一,在我國傳統美學理論和畫論中也多有論述。20世紀初,以徐悲鴻、林風眠、顏文樑、劉海粟為代表的一批藝術家遠赴歐洲,將我們今天所說的「寫生」概念引入中國,成為美術教育的基礎課程。藝術家們走進真山真水,深入平常的生活中,用寫生的方法記錄下他們的所見所感,獲得生動的靈感和素材。他們創造出一批富有民族特色與時代氣息的佳作,開闢了中國美術嶄新的篇章。隨著西方當代藝術的湧入,新的藝術思潮興起,「寫生」這一概念也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
正在中國美術館呈現的「美在生活——全國寫生藝術展」上,不同時期畫家的經典寫生作品薈萃一堂。無論是國畫、油畫、版畫還是雕塑,無論是寫生人物、寫生風景還是寫生靜物,「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是這些作品給人最直觀的感受,藝術家筆下折射出人性的光輝和生活的溫情,展現出印證靈魂心象的自然。
洱海打魚人家(水彩)龔玉
野薔薇(中國畫)顏萌
西藏寫生之一(中國畫)丁傑
康巴(雕塑)李烜峰
模里西斯的遇見(油畫)羅敏
椅子上的靜物(油畫)羅爾純
「人」的主題是20世紀中國美術歷史的重要篇章,各個時期美術家們的人物寫生作品,挖掘出美術創作的現實力量,留下了一批駐落在時代現場、凝聚時代精神的創作。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人物寫生直觀地反映了美術家們熱愛人民的情懷以及他們表現人民形象的藝術特點。在形式豐富的創作中,透溢著他們追求形神兼備的藝術理念與思想;在描繪少數民族人物風情的作品中,顯示著他們走進生活深處捕捉到的生動創作素材;在人物形象一顰一笑的精妙處,在似與不似的神態間,流動著美術家恣肆徜徉的款款情愫。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千古絕唱,是中國人樸素宇宙觀的外化與表達。「山水」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母題之一,所表達的是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關係。欣賞藝術家筆下的山花爛漫,青山幽谷;領略其間的層林盡染,小橋流水;遇見那一片千仞雪頂,萬頃黃沙,創作者們的寫生激情迸發自這些尋常景緻。風景寫生既是直抒情懷的,又是映照人心的。一方面,在這些作品中嵌印著一代代創作者「為祖國山河立傳」的宏闊氣魄與浪漫情懷,以及在時光流轉中「風景」的不同面貌;另一方面,這些作品也突出反映了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中關於「中」與「西」、「古」與「今」等命題的討論以及創作者們的具體實踐,自然的風景躍然成為有溫度、有性格的「人化自然」。
中國古人相信「一花一世界」的哲學理念,認為真正的徹悟能夠從一朵花中感受整個世界。因此,中國古代繪畫中的花鳥蟲魚乃至走獸,表達的都是藝術家們對生活的哲思與體悟。20世紀初期,伴隨著西畫技法傳入中土,「靜物寫生」成為美術創作必不可少的修習內容。然而,中國的藝術家在開展「靜物寫生」的過程中,一方面追求「寫」物之「實」,另一方面也將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寄寓物象之間,使得寫生成為「借物詠懷」的過程,這種傾向一直延續到今天的美術創作中。「於細微處見真章」,藝術家們通過對身邊一草一木、一鳥一獸的觀察生髮靈感,在布帛菽粟的日常生活中總結美的規律,於瞬息萬變的時空變遷中記錄美的瞬間,構成了當代美術豐富多樣的面貌。
一切美的創造皆表現於形式,而形式之生成,在於對客觀萬象形態及所蘊含之精神的體悟。清初畫家石濤題畫句「搜盡奇峰打草稿」,就是對「師造化」這一中國古典寫生理論的生動詮釋。在新的時代,隨著數碼照相技術的普遍使用,寫生藝術面臨著新的挑戰。但無論何時,從現實生活和人民群眾中汲取靈感,紮根腳下這塊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感受源頭活水之神韻,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藝術精品。
推薦閱讀:
※Himawari-8 ——衛星中的勞斯萊斯
※「賓虹氣象」--黃賓虹經典山水100幀
※玄真陰陽氣象命理---28
※氣象播報員穿錯衣直播變隱形人 – 鐵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