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在新世紀的歷史重任
06-26
共識網—《領導者》雜誌官方網站 繁體中文TAG標籤經典舊站RSS訂閱主頁全球事務中國研究思想評論歷史解讀讀書人物春秋共識筆會會員專區領導者雜誌學者專欄博客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僅搜索標題搜索 本站公告○ 《領導者》總第34期出版(附中英文目錄) ○ 周志興:評論共識網的評論 ○ 共識網誠聘網站編輯 憲政民主 公共政策 台海研究 海外看中國 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 主頁 > 中國研究 > 憲政民主 > 蔡霞:執政黨在新世紀的歷史重任時間:2010-08-02 15:57 作者:蔡霞點擊:415次 從中國文明轉型的角度看,推進憲政民主實際上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始終沒有完成的歷史任務。我們民族一百多年所有的成就、進步、曲折與坎坷,無不與此息息相關,但這又是中華民族實現現代化必須過的一道坎,執政黨無法迴避這一歷史重任。鄧小平同志在深刻反思新中國建立以來的坎坷經歷後,從改革一開始就明確提出要接受教訓,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此後他在1986年多次強調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指出:「我們提出改革時,就包括政治體制改革。現在經濟體制改革每前進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我們現在越來越感到政治體制改革的緊迫性,但現在還沒有完全理出頭緒。」(《鄧小平文選》第3 卷第176、177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共產黨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政治體制改革問題,指出改革的關鍵首先是黨政分開,並作了明確的闡述。 後來,由於國內的複雜形勢與世界政治格局的急遽變化,在經濟體制改革快速推進的同時,政治體制改革未能與經濟改革同步。於是,計劃體制下的集權弊端和原有的既得利益還沒清除,不健全的市場經濟又使一些人獲得新的既得利益。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變化中出現「三個快速」的特點:經濟快速增長、腐敗快速蔓延、社會利益快速分化。這不僅影響著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且轉化為社會層面上的矛盾與衝突,且出現逐步激化升級的徵兆。儘管我國政治體制改革不適應經濟變化的要求,然而新老既得利益的疊加更使一些人迷戀原有的權力體制,黨內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動力衰減。這不僅使既得利益不斷坐大,甚至在某些方面左右政策制定,壓制發展民主政治的呼聲。由此,政府逐步陷入「政績陷阱」和「轉型困局」,社會問題日益突出。 社會矛盾與衝突問題的突出客觀上要求有一個平衡協調各方利益的機制。民主政治,就是這樣一個實現人民民主權利、和平管理衝突、協調各方利益的機制。如果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就難以起到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所以,民生問題背後的實質是民權問題,即人民民主權利的實現和保障問題。 應該說執政黨不是沒有看到這個問題,也幾度努力推進改革。2000年執政黨提出「三個代表」思想,強調深化上層建築改革;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改革和完善黨的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問題,但被某些宣傳刻意淡化了;2004年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把執政黨的自身改革與國家政治體制改革作了通盤考慮,在決議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改革設想,如規範黨政機構設置,完善黨委常委會的組成結構,適當擴大黨政領導成員交叉任職,減少領導職數,切實解決分工重疊問題,撤併黨委和政府職能部門中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門,規範各類領導小組和協調機構,一般不設實體性辦事機構等,但這些新的設想後來沒能很好地實現;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一方面強調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另一方面提出「改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健全領導體制」;在黨最新召開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上,再次提出「改革和完善黨的執政方式」,「以明確權責為重點,完善地方黨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健全部門黨組(黨委)工作機制,健全黨對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領導的體制機制。」這些提法較以前有所變化,實際上反映出在深化改革問題上的意見尚未取得一致。同時,儘管執政黨在加強黨內監督、幹部任用制度改革等方面發出了一系列文件,但由於是在保持原有體制框架不動,特別是不觸動不改變原有權力結構前提下的技術操作層面進行改進,因而體制弊端越積越多。於是,無論是近年接二連三進行的全黨大規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還是出台一連串文件制度,都無法較好地遏止黨內腐敗蔓延的勢頭。在黨內,部分黨員幹部對這樣的教育活動不當回事,黨內思想教育有表面化形式化的傾向;在社會公眾方面,黨與政府的社會公信力也有所下降。 政治體制改革難以深化,社會矛盾衝突就不斷加劇並逐漸顯現出令人擔憂的跡象。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群體事件大幅增加,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群眾越級上訪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民眾信訪案件始終在千萬件數量級上居高不下。為了回應社會矛盾壓力,執政黨於2006年召開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社會管理與社會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將如何應對公共危機列為提高黨員領導幹部執政能力的重要訓練。但由於傳統管治思維以及與之相應的運轉機制慣性依然存在,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漸趨緊張,社會暴力化趨勢仍在蔓延。 傳統的管治思維習慣於凡事從「政治」角度看問題,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政治或者被宣傳為權力對民眾的體恤,或者被看作專政工具在社會的強力運用——前者可能導致上級倚賴以權力管制下級,或個人用權做善舉樹立親民愛民形象,而這樣的宣傳促使社會民眾越加信權不信法,客觀上誘導了更多的底層民眾越級上訪;後者則可能導致一些部門和黨員幹部倚賴專政工具強制推行權力意圖,用暴力蠻橫對待民眾。這樣的做法自然引起反彈,社會民眾也認「力」不認法,以「暴」對暴:或者暴力還擊「公家人」,或者暴力自戕自毀自焚以示抗議,甚至以暴力殘殺弱小,以反社會行為發泄憤懣。 這種思維和機制在黨內的集中體現是,層層推行不科學的「一票否決」、「一把手負責」、「責任追究」等做法。GDP 數字要越高越好,群體事件、信訪案件數字要越低越好,這兩個數字的強大壓力使各級政府和黨員幹部不堪重負,導致政府與社會陷入惡性循環怪圈——GDP 數字要高就可能罔顧民意強力推行某些「工程」,而強力做法必然激起民怨,政府只好「花錢買太平」與「剛性維穩」交替並用。 產生社會矛盾衝突的基本原因是民生利益問題,而巨額的維穩開支大大擠佔了政府用於保障民生、擴大就業、發展公共醫療教育事業的資金份額,這隻能應付公共危機但不能化解危機產生的根源,非但無助於改善民生緩解矛盾,而且使各級政府的財政日漸捉襟見肘。(據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社會發展課題組研究報告:「2010年中國政府用於內部保安的預算高達5140億元,與國防開支相差無幾。」《領導者》雜誌總第33期)目前是越到基層政府,公共財政資金越緊張,越是無力解決底層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這又不斷引發群眾不滿,一點偶發因素都可能成為大規模群體事件、社會暴力行為的導火線,並反過來進一步加劇政府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刺激和對峙。 從以上回顧可以看到,催化社會危機和蘊生政治危機的深層次原因,不僅在於199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的政治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而且在於目前我國地方政府的部分走勢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相悖離。本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引發的矛盾,可以通過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推進憲政法治得以和平化解,但如果政府走勢背逆於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那麼政治經濟之間的矛盾張力日益加大並日趨緊張,就可能在政權反應與社會情緒都極端化的誘導下,導致國家與社會的直接對抗,這種危險趨勢的苗頭目前已經顯現。 然而,一方面社會形勢的發展使得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愈顯緊迫,另一方面恰恰是最近幾年來,有人抓住發展民主政治可能出現某些風險、某些動蕩及民主自身的某些缺陷來質疑民主,連要不要發展民主政治都成了一個問題。當然各國的國情不同決定了民主政治的實現模式、實現程度各有特點,不能把別國的做法當標準來生搬硬套,但人類從專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進步不可改變的基本趨勢。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時期就把實現人民民主寫在自己的大旗上,對人民作了莊嚴的承諾,並為實現人民民主犧牲了無數革命先烈。而今天有的人居然批判民主的價值,並拐彎抹角地否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是對革命先烈的背叛,是對黨的莊嚴承諾的背棄。改革開放的實質是推進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進步,民主政治是實現中華民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所以,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半點含糊。如果不下決心進一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憲政民主建設,社會矛盾的激化將可能使執政黨喪失改革的機會。行政改革固然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但僅靠政策調整、行政改革來化解危機,已難以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順利推行並真正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就此,推進憲政改革是中共在新世紀之初不可迴避的歷史重任。 為了中華民族能在文明轉型的歷史進程中順利闖過民主政治發展這一關,我們不只需要批判性、否定性思維,更需要探索如何以憲政法治有效保障社會的民生問題與民主權利。在這裡,任何企圖簡單地用政治概念和口號原則來取代對歷史發展規律的尊重和遵循,都必然誤黨誤國,貽害中華民族及其子孫後代。由此,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研究和探索上,我們要儘可能少一些形而上學的抽象政治概念束縛,多一些科學求真的精神;儘可能少一些政治雷區的禁錮,多一些寬鬆的研究爭鳴氛圍。人類社會的進步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糾錯的過程,保護思想自由的權利,給探索者多一些愛護和寬容,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所有這一切都檢驗和考驗著中國共產黨的能力、膽識和胸懷。有理由相信,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產黨,是有能力更好地領導國家實現和平的、理性的、有秩序的民主政治進程,以完成她的執政使命的。 蔡霞 中共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 來源:《同舟共進》2010年第8期 【把文章分享到 新浪微博】 頂一下(2)50.00%踩一下(2)50.00%------分隔線---------------------------- 上一篇:劉益飛:黨內民主的歷史進程及其主要教訓 下一篇:沒有了 收藏 挑錯 推薦 列印 最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 匿名 2010-08-02 發表 支持[0] 反對[0] [引用] 社會主義民主和一般民主有何不同,是否更優越,要說得明白一些,不要含胡不清,別以為人們都無判斷力。 發表評論 歡迎各位網友積极參与互動討論,但請勿發表無聊、謾罵、攻擊、侮辱性言論。 評價: 中立 好評 差評 表情: 評論最多500字,請注意長度。 用戶名:密碼: 驗證碼: 匿名? 發表評論 推薦內容 梁治平:我們離法治有多遠?主持人: 今天我們請來了梁治平老師為我們做演講。梁老師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朱光磊:滯後與超越:中國地方政治發展總體觀[摘 要] 近30 年來,中國政治建設總體有了很大發展,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其中地方政...趙心樹:自由與穩定必須兼得我與會議的組織者杭敏教授都沒有料到,在我們為地震死難者致哀後,第一個發言的會是我...佟德志:中國式民主的戰略選擇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在民主化道路上應選擇先精英後大眾、先共產黨內後共產黨外、先中央...林中鴷:孔子與蔣經國關於台灣民主改革的對話一九八八年二月的一天。蔣經國在天國遇到了孔子,二人討論了台灣民主改革問題,雙方一...王人博:近代以來的中國憲政思想題 目:近代以來的中國憲政思想 主講人:王人博 教授 主持人:齊海濱 教授 組織:近代...同作者文章 蔡霞:執政黨在新世紀的歷史重任蔡霞:以黨內民主來推進人民民主蔡霞:釐清權力關係:《村委會組織法》修訂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蔡霞:以縣政改革為切入點啟動國家政治改革蔡霞:偏移與回歸——新都基層民主中執政黨與社會關係的透視蔡霞:如何充分發揮「黨員的主體作用」蔡霞:十六大以來黨內民主實踐探索與理論思考蔡霞:維護黨章的幾點思考蔡霞:黨內民主的制度結構特性與路徑選擇蔡霞:讓黨內民主的步伐邁得更快些七日排行 梁木生:這個國家的民主來得「靜 李成:中國領導層加速備戰2012( 章文:「永久執政」是黨的最大利 俞可平:只有民主法治才能幫助中 梁治平:我們離法治有多遠? 王人博:近代以來的中國憲政思想 仲之春:三權分立與國情 林來梵:中國的「違憲審查」:特 陳寶成:十省區市黨委班子調整現 林中鴷:孔子與蔣經國關於台灣民 最新文章 蔡霞:執政黨在新世紀的歷史重任 劉益飛:黨內民主的歷史進程及其 蘇偉:薄熙來新政、重慶模式與中 沈敏特:追求真理離不開言論自由 梁治平:我們離法治有多遠? 蔡子強:香港政改三十年 施正鋒:台灣制憲的困境與突破 朱光磊:滯後與超越:中國地方政 梁木生:這個國家的民主來得「靜 宋魯鄭:民主化乃中國統一的唯一 相關文章 劉益飛:黨內民主的歷史進程及其主要教訓 朱光磊:滯後與超越:中國地方政治發展總體觀 佟德志:中國式民主的戰略選擇 彭正德:民生政治是一種農民政治認同機制 仲之春:三權分立與國情 吳江:黨內民主與政治安全 高全喜:當代中國民主政治的五種模式 葉健民:香港民主向何處去? 葛兆光: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 章文:中國現在沒有任何政治組織可以取代共產黨 裴敏欣:中國民眾重新政治覺醒了嗎? 袁偉時:廣東的政治文化:關鍵在於制度變革 全球觀察 全球經濟 戰略與外交 區域研究 憲政民主 公共政策 台海研究 思想 評論 歷史鏡鑒 舊文新讀 立此存照 圖說歷史 會員閱讀 資料分享 經典視頻 付費閱讀 各期雜誌 在線訂閱 雜誌簡介 全球事務 中國研究 思想評論 歷史解讀 當前熱點 專題研究 投遞稿件 |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服務條款 | 刊登廣告 | 雜誌訂閱 | 聯繫我們 Copyright ? 2009-2010 共識網版權所有 | 流量統計 京ICP備09083132號-1 [文章來自共識網:http://ne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0080214725.html ]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美國世紀結束了嗎?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
※中俄篇--中俄聯決演出一幕世紀大戲的序幕才剛剛拉開!
※今《甘石星經》系合《石氏星簿經贊》與《甘石巫咸氏星經》改寫成之偽書—兼談『翼為天倡』一語無法證明出於公元前四世紀
※威廉王子今娶凱特 新世紀「童話婚禮」登場(圖)
※穆斯林:曾經雄視歐洲中世紀的王者 |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