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生如歌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藏語意為「音律之海」,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十四歲時梯度入布達拉宮為黃教領袖,十年後,為西藏政教鬥爭殃及,被清廷廢黜,解送北上,道經青海今納木錯湖時中夜循去,不知所終。給人們留下無限想像的空間。可到底,他還是沒有作出最終的選擇。所以,倉央嘉措沒能成為佛,他只成為了一個人。在歷史上所有的喇嘛里,他是一位才華出眾的民歌詩人,寫了很多熱情奔放的情歌,用情詩表達了他對人生的熱愛和理解。他的《情歌》詩集,詞句優美,樸實生動,在民間廣為流傳歌頌。其中《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據說有幾個版本)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首。 六世達賴出生風景(來自網路,致謝)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只是, 就在那一夜, 我忘卻了所有,
拋卻了信仰, 捨棄了輪迴, 只為, 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這是倉央嘉措愛情詩歌里最廣為流傳的一首詩歌,它純粹、溫婉、凈美,通俗易懂,自然流暢。讀完之後,讓人感到那麼憂傷、那麼悲切、那麼深情,是一首經典之作。這首詩的每段開始,以時間的順序「一天——月——年——世」而言,巧妙與自然結合,隨著時間的漸進,作者對「哭泣的玫瑰」思念逐漸增加:「聽見你頌經的真言、觸摸你的指尖、貼著你的溫暖、期待與你相見」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她的思念之深,用情之真,在時光的感慨中體味著愛情的漸淡、漸遠……對愛情有著怎樣的嚮往和期盼! 作者在經殿燃香、轉經、磕長頭、拜佛塔,給讀者的感覺似乎是在誦佛,從中感受到的是作者對佛的虔誠。直到「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拋卻了信仰,捨棄了輪迴」時,我才真正發現,詩中所寫的「佛」,就是作者心中的她。作者所做的這一切,實際上就是為「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而做,這裡的「她」就是菩薩的化身,她是美麗、聖潔的,不能不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前面的鋪墊,都是為了作者在詩的最後兩句,寫出心中真正的感傷:「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拋卻了信仰,捨棄了輪迴,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可以想像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對作者是何等的鐘情,又是何等的無奈和哀傷。無情的歲月和等待,將這位美麗、聖潔、虔誠的「玫瑰」,改變得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風采,她的遭遇以及她內心經歷過多少不為人知的痛苦與煎熬!看到這裡,不禁讓人心頭湧上一種無限的凄涼,一個美麗的女人,無法去愛自己想愛的人。而一個孤獨的活佛,正如他在一首詩里寫的:若「接受了她的愛,我卻犧牲了佛緣。若毅然入山修行,又違背了她的心愿」,其矛盾心理使他不得不放棄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更是讓他無法左右自己的人生,不能夠像常人一樣擁有自己的愛情,不能不算是一種人間悲哀! (圖片來自網路,致謝) |
|
推薦閱讀:
※【美詞美句】如何來證明生命的存在,唯有眼淚和微笑!在風雨中按下黑白的琴鍵,讓靈魂與音律纏綿,不負時光;在苦難中,做一隻勇敢的雄鷹,無盡的追趕太陽,不負這一程。
※20-21世紀世界十大著名建築師之用音律鑄造建築——約翰·伍重
※純律、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是如何產生的?
※十二平均律是朱載堉發明的嗎?是如何傳到歐洲的?
TAG:倉央嘉措 | 音律 | 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