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藝術的美學「三境」

「立體的畫,無聲的詩」高度概括了盆景藝術的美學特徵:畫意與詩情的完美結合,同時也指出了欣賞盆景藝術的「門道」,即一件成功的盆景作品,必須具備古人論詩所提出的三境:「物鏡、情境、意境。」 一切文學藝術都屬於形象思維範疇。詩歌、繪畫、盆景等在創造中,由於形象思維的作用,景(重在狀物的物境)與情(重在抒情的情境)的統一而形成意境。意境是藝術作品形象思維的具體形式與結果。

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篇中說:「春秋代序,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四時的嬗遞,冷暖的增減,都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產生影響;而風光的綺麗、環填的遷異、親友的聚散、事業的得失……無不在人的心靈上引起程度不同的震撼。看似平常的一事一物,卻往往是靈敏度極高的「導火線」,使深藏於心底的熾熱感情突然爆炸,從而引發出強烈的創作慾望。古人把這個現象稱之為「情與景會,意與象通」,進而產生特定的意境。

在由情與境相統一而構成的意境中,情自始至終居於主導地位, 即「情為主,景為賓」。在藝術作品中的意念與哲理,都必須「帶情以行」,意是情意,理是理趣,是滲透了作者感情的結晶。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在此講的是詩詞中的景語皆情語,借用於盆景也完全恰如其分。 詩詞有詩詞的語彙,盆景同樣也有自己獨特的語彙:主幹的三彎九拐,枝盤的聚散疏密,主峰的高懸陡峭,坡腳的曲折蜿蜒……處處都洋溢著作者的情.以情造景,以景擬人,使景人格化、感情化,景即是情,情即是景,情景交融,成為聯繫作者與欣賞者之間的紐帶,達到感情上的交流與共鳴。

盆景之景是作者以象徵手法寓情於景,因此使用的素才務必完全符合所寓之情的要求。如使用的主要素材樹和石的品格、姿態、特徵等等,都應考慮到中國人民的傳統審美習慣和當代審美趣味,比如松樹,它象徵著品格上的不屈不撓精神,在姿態上則力求昂揚挺拔,古樸蒼勁,枝繁葉茂,流暢自然。

意境的表現極為注重「返璞歸真」式的質樸、平淡、自然。「但見性情,不睹文字」,「初發芙蓉,自然可愛」。要求達到「池塘生春草」的「籟」境界。從這個角度講,盆景藝術與詩、畫藝術完全是相通的。古代詩人、畫家一再強調:朴,要「大巧之朴」,淡,要「泊後之淡」,自然,卻不廢旖旎,天籟,需輔以人聲,「既雕且琢,復歸於璞」,最終從「有我之境界」,升華到「無我之境」。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有了新的思想,新的感情,因此,對盆景藝術也提出了新的審美要求,在作品的立意上、結構上、布局上、技法上、造型上都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嘗試,特別呈對傳統規律類樹樁盆景的造型規範、造型技法的突破與創新,借鑒自然類的表現手法,創造了一種盆景藝術的全新形式:傳統與現代的巧妙結合。在立意上堅決摒棄過去在盆景作品中的消極傾向,努力追求一種積極的、清新的、健康的境界,表現今天人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廣闊胸襟。

  盆景藝術的「回歸自然」乃大劈所趨。但是,這種「自然」,無疑應該是經過藝術家加工之後的自然,只是與呆板、僵化的模式相對而言,絕不是取消盆景創作中合理的、必需的造型技法和造型規範。著名作家梁實秋在《盆景》一文中就曾明確指出:「藝術與自然是相對的名詞。凡是藝術皆是人為的。西諺青云:Arts est celarn arten(真藝術不露人為痕迹)。」

  其實,盆景藝術從來都是反對「呆板」,崇尚「自然」的,都在努力追求空間力學的張揚和空間關係的和諧。如樹樁盆景在留枝選片過程中,儘可能處理好明暗的對比,虛實的互補,陰陽的轉換,剛柔的相濟,厚薄的搭配,聚散的錯落……枝與干、枝與枝、枝與葉、葉與葉之間的形式大小、層次高低、葉片疏密、距離遠近等等,都應作到左顧右盼,相反相承。創作一件盆景作品,有了深遠的立意、完整的構思、優質的素材之外,還必須有嫻熟的造型技巧,才有可能做到「達意」、「傳神」,以情動人,爭取更多的知音。


推薦閱讀:

世界上最美的盆景是什麼樣子的?
楊派盆景●製作特點
【盆景】鉤編太陽花
這才是微型盆景的正確培養過程,系魚川真柏造型,製作舍利神枝
漂亮的榕樹盆景,小的精緻,大的粗獷

TAG:藝術 | 美學 | 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