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養殖技術
蜈
蚣
養
殖
技
術
一、蜈蚣的簡況
1、蜈蚣的主要藥用價值
蜈蚣性濕,昧辛而咸,有毒,入縣干經。成品微腥,並有特別刺鼻臭氣。其功能祛風(熄風)、鎮痙(定驚)、殺蟲、解毒(攻毒)、散結、清腫。蜈蚣主治瘡瘍腫毒、惡血積聚、小兒驚風、角弓反張、口眼歪斜、面神經麻痹、口噤、瘰癧、痔漏、白禿、風癬,還可治療癩皮病、破傷風、百日咳、關節炎、慢性潰瘍、多發性癤腫、急性乳腺炎、骨結核、慢性骨髓炎等,並可解蟲毒、蛇毒,治湯傷、墮胎。隨著醫療衛生科學事業的不斷發展,蜈蚣正被實驗研究應用於腫瘤症方面的治療。各地醫療和臨床應用的實踐證明,蜈蚣的藥用價值越來越高,越來越廣泛,也愈益引起國內外人們的重視與關注,在眾多中醫學著作中均有蜈蚣入葯治病的記載。
2、蜈蚣藥用的歷史簡況
(1)蜈蚣名稱的由來
在我國的古籍中,有關蜈蚣的記載並不少見。早在周代已經開始編著的《爾雅》里,就有「蒺藜」、「即蛆」的記載。這是最早的關於蜈蚣的同物異名的文字記載。至周代春秋中葉,在《莊子》里又有「即蛆」、「甘帶」的記載。這也是關於蜈蚣的同物異名的記載。
蜈蚣,這個迄今通用的動物名稱,最早出現在北魏的《廣雅》里,該書指出:「即蛆吳公也」。後來「吳公」的字形為表明其屬於蟲類的緣故,便加上「蟲」字偏旁。
「吳公」名稱的由來,可以引用《名知別錄》中關於「蜈蚣生大吳川穀及江南」的記載作為依據,推測它是由於蜈蚣產於大吳川穀而得名。《埤雅廣要》里有蜈蚣「今谷謂之百足」的記載。「百足」作為藥用蜈蚣的別名,經常用於今日的中藥湯劑中。拉丁文中的「百足」是泛指地蜈蚣、蜈蚣、石蜈蚣和蚰蜒(即錢串)4大類群的統稱,而藥用的「百足」,只是特指已入中藥方劑的蜈蚣屬的若干大型種類。
(2)藥用蜈蚣的傳統產地
《神農本草經》是最早的中國藥典,共包括365味動、植物中藥。蜈蚣葯是其中之一。可見蜈蚣葯的應用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後來南梁時代的陶弘景對《神農本草經》作過整理和增廣,並把藥用蜈蚣的產地和性狀作了較精確的記載:「蜈蚣生大吳川穀及江南,頭足赤者良。」「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長山、高麗山、茅山,於腐爛積草處。」
李時珍曾經讚賞《蜀本草》是一部精闢的著作,並在他的《本草綱目》中引用了其中一段很有價值的話:「蜀圖曰:(蜈蚣)生山南川穀及出襄、鄧、鄧隨、唐等州土石間。上述的「山南」系沿襲唐代建制的「山南道」地區,包括今日湖北省境內長江以北、漢水以西,陝西省境內的終南山以南,河南省的北嶺以南以及四川省境內便閣以南和廣西境內丘陵山地,迄今仍是藥用蜈蚣的傳統產地。
金頭紅腳的產地——京口,或指丹徒(今日鎮江),或指京江(今日之長江下游)的入海口。這兩個可能性的解說在地理位置上並不矛盾。茅山至今沿未更名,也是當時陶氏隱居的地方,因此即可以相信他對蜈蚣的金頭紅腳和棲息環境做過調查。陶弘景在《本草集著》序言中提到當時藥店里把黃腳蜈蚣做成紅腳蜈蚣的偽品。這位親自採藥的陶弘景,在他的《名醫別錄》里指出,「黃足者甚多而不堪用,人以火炙令紅當之,非真也。以黃腳的蜈蚣假冒紅腳的偽造方法,或是以硃砂塗紅,或是用火烤得半焦而呈顯紅色。在《本昔集著》也提到紅腳蜈蚣為上品,黃腳蜈蚣次之。
(3)有關藥用蜈蚣採集與經營管理的記述
在前面介紹藥用蜈蚣歷史產地的有關古籍中,曾有「七八月采之」的記載。在採集月份上當然是指農曆,即公曆的八九月份。還沒有提到其他的採集時間和初步加工方法。在浙江省的明、清兩代編篡的地方志——《岱山鎮志》里曾經有如下的記載:「春夏之交,鄉村兒童上山采捕以竹籤撐之,賣與收客,用火焙乾,裝往甬江轉賣與藥行內。每年所出不下數十萬條」。
這段歷史資料表明,藥用蜈蚣的采捕季節與前者不同。現在仍在春夏之交采捕,其中也大致辭說明了初步加工的方法和商品產量。在浙江省《岱山縣誌》里,另有蜈蚣棲息地人工經營管理的可貴資料,現摘錄如下:「案《昌國典永》去:磨心嶺土人種蜈蚣以為田,供葯肆採用,則此物由來已久;但今未聞有種者耳。」這裡所說的磨心嶺,是指岱山鎮內的有名山頭。當地人「種蜈蚣以為田」的意思,是說他們以經營藥用蜈蚣為業,對藥用蜈蚣的適宜棲息地加以管理,對這塊地內的蜈蚣種群給予保護,使之繁殖,或者以改善生態條件、給予補充食物等方式進行繁養,待到應時季節採收,賣給藥商獲取報酬,以為生計。這說明我國古代就有人從事藥用蜈蚣的養殖。
(4)我國藥用蜈蚣資源的狀況
蜈蚣與全蠍、蛇、蟾蜍、蜘蛛被谷稱為「中華五毒」,是我國傳統的五味有毒中藥材。在《本草綱目》等古今醫藥名著中,均把蜈蚣列為解毒、鎮痛、克癌、治痛的重藥物。第年各大醫藥公司都大量收購蜈蚣干品,以滿足人們的醫療需要。隨著需要量的增加,藥用蜈蚣的採集、養殖與加工有了相應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可利用的土地(包括蜈蚣的棲息地)日趨就農田、魚塘、公路或居民點。這樣,藥用蜈蚣的棲息地及其產量必然受到一定影響。但只要重視保護自然資源,注意充分利用剩餘的邊緣地帶,加強管理,開展人工養殖,可達到保護和合理利用藥用蜈蚣自然資源的目的。
3、蜈蚣的一般生活習性
蜈蚣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成堆的樹葉、雜草和腐木等陰暗處,夜間出來活動。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動物,喜食各種活體昆蟲,如蟋蟀、黃粉蟲、蝗蟲、蟑螂、金龜子、繩類以及這些昆蟲的卵和蛹。當蜈蚣食物不足時,也吃少量植物嫩葉或瓜果蔬菜。它的行動敏捷,不時擺動著伸向前方的觸角尋找食物。當觸角碰到它所要捕獲食物時,便猛撲上去,用它的身體前部的幾隻腳和帶有毒腺的顎足緊緊鉗住,並把捕獲物麻痹,然後咬破被捕獲物身體的鬆軟部份,食盡其血肉部份。蜈蚣食量較大,每次進食為其身體的5/1到5/3左右。每年秋未冬初時,蜈蚣常結伴蟄居於向陽避風、少土多石的地下進行冬眠。到翌年驚蟄後,蜈蚣逐漸向外移動,爬到地南進行覓食。
晝伏夜出是蜈蚣的主要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和它們的體形和行動是密切相關的。但是,這種密切的關係,不應簡單地認為是某一種類對生活環境適應的結果,而是由於它們在種系發育過程中的地位所決定的。蜈蚣窄長而扁平的體形,能潛入橫向狹窄的空隙間進行活動,它們的扁平的頭部和毒顎,也能在異常局限的空間內捕獲獵物。不過,它們在迅速急行時,窄長的身體由於左右擺動而引起偏離前
進的目標,這使蜈蚣對獵物的攻擊不夠準確和迅速,而且易於受到敵害的攻擊。因此,晝伏夜出的生活方式是有其特殊意義的。在外出活動時,觸角是有效的感受器,而毒顎則是有力的捕食和防禦的武器。
(1)掃除習性
蜈蚣的掃除習性,又稱「化裝作業」。藥用蜈蚣只有4對很小的單眼,不能對外界物體形成圖像;它感受外界的刺激主要依靠頭前部的1對細長的觸角。在飼養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經常掃除這對靈敏的觸角。
當蜈蚣顎肢接受自行彎曲的某一支觸角,進入第一和第二小顎時,由第二小顎的末節把它執住;這時觸角開始由近側向遠端滑動,同時第一小顎的基節突起和端肢也協同活動,並分泌唾腺液,以供其掃除的需要。蜈蚣之所以能起掃除作用。是因為它有鉤狀細毛的毛刷,清除除觸角上細微的固體污物。當第一次掃除時,蜈蚣的彎曲的觸角由於肌肉的支配把觸角恢復到原來挺直的狀態。這樣,蜈蚣觸角的掃除動作要重複幾次才能完成。蜈蚣能掃除靈敏的觸角,有時也要掃除步足;掃除步足時,也是先由基部開始向末端掃除。蜈蚣這種掃除習性,在其他種類中也能見到,這是一般種類共有的行為。
(2)晝夜節律
蜈蚣白天潛伏在石塊下面或碎石的縫隙間,或者在田梗、地坎的縫隙里。待到夜間,它們出來四處遊盪,獵取食物。根據在蜈蚣的夏季調查,它們在晚上8-12點鐘活動頻繁,至翌日凌晨4點才停止活動。
晝伏夜出是蜈蚣的活動節律。晝夜的顯著差別是光線的強弱或有無。光線對於蜈蚣的感光器官——僅有的4對單眼,是有一定作用的。克勞德斯利.湯普森曾認真地研究過這個節律。他把蜈蚣放在行為儀內,並使行為平衡,讓蜈蚣任意運動引起行為儀傾斜而被記錄在電動熏煙鼓上。這套儀器和蜈蚣都放在控制溫度和光線的環境艙內。根據試驗結果,克勞德斯利.湯普森做出間隔2小時為一區段的矩形圖。
實驗結果得出:蜈蚣在每天6-21點鐘給予光照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活動發生在無光照的黑暗時間;在全黑的情況下,約有96%的活動次數,仍在同上的黑暗時間內;在持續不變的光照下,蜈蚣的正常活動受到抑制,且很快消失。白晝的日光輻對於適宜於隱蔽生活的蜈蚣來說是很不利的,如果光照可以使環境氣溫升高、桎濕度降低,這就直接影響蜈蚣體內水分的散失等。要使蜈蚣避免這個不利因素,最有效就是實行晝伏夜出的生活節律。
(3)捕食與食性
蜈蚣的顎肢,因其有毒腺,又稱毒顎。它是主要的捕食器官。蜈蚣因為有了顎肢,就不但可以獵取昆蟲,也能戰勝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小型動物。在蜈蚣夜出遊盪時,總以細長而靈敏的觸角伸向前方作鞭狀擺動,如這時觸及一隻蟋蟀,便迅速地以身體前面的兩、三對步足抱緊,並以顎爪鉗住它。這個小獵獲物即刻就被麻痹,沒有一點逃脫能力。這時,蜈蚣就選擇蟋蟀的腹部,以大顎齒咬破表皮,吃它的內臟、肌肉等軟組織,10分鐘左右便能吃完,剩下殘餘空洞的軀殼、翅膀和步足等。一條蜈蚣一餐就能吃兩隻蟋蟀。我們也曾在實驗條件下,觀察一條蜈蚣能咬死一隻鼯青。當它們相遇時,蜈蚣能以迅猛的動作,使整個狹長的身體像一條帶子一樣把鼯青纏信,用各對步足牢牢地抓住它。這時,蜈蚣的顎爪就鉗破鼯青頭部的毛皮,一緊一松地活動著毒顎,不斷地往鼯青頭部注入毒腺的分泌物。被害者雖然一時
儘力反抗,但被注入的毒液頃刻間使鼯青的身體發生抽搐而失去反抗能力。被咬破毛皮的傷口滲出鮮血,蜈蚣便貪婪地飲食著,經過半小時左右,這隻活蹦亂跳的鼯青便被咬死了。
4、蜈蚣的生殖行為
(1)求偶
多足動物是一種較為低等的陸生節肢動物,它們的求偶行為並不是直接交尾。如綜合類,雄性先產出精胞置於地上,再由雌性拾取並放入納精包內。所有唇足類動物也都不是直接交尾,而是以間接方式進行的。雄性的精子藉助於精胞而轉移到雌性體內,爾後由雌性體內的納精包貯存精液。精胞是在雄性生殖道內形成的。蜈蚣的精胞的精胞很複雜,它的外膜很厚而內膜膜很薄,並深陷在精子團塊裡面,進去的地方有一裂縫,並與外膜的開口相通,在大壓力下,精胞內膜翻出來,鑽入雌性生殖道內,接著精子被釋放出來。
春季或夏初季節。如果根據石蜈蚣的精子發生是在較高的溫度條件下,求偶發生在溫暖季節,而交尾月份與地理氣候分布的溫度有密切關係。如熱帶與溫帶的氣候分布對蜈蚣的求偶交尾會有顯著的影響。
(2)築巢
蜈蚣母體在產卵前也有營巢行為。有一種說法是,母體以它的頭板、口器以及前面的幾對步足把試驗缸底的土層做成1厘米深的淺巢,排卵時母體將頭置於巢內。別有一種說法是,雌性產卵前一個星期左右開始築巢。雌體巢築是在潮濕、鬆軟的土層內進行。雌體築巢時,用顎肢、口器和步足將土扒松,邊扒邊轉,並用顎肢和步足鉗住土團向外推移,逐漸形成一空窩。其巢為圓形,或橢圓形。雌性蜈蚣接近產卵時,將巢口周圍封閉,它就伏於窩中,用土團從巢裡面將巢封閉。
(3)產卵
雌性成體要比雄性成體長大,臨產母體的卵巢內充滿幾十個成熟卵粒,因此雌性比雄性更顯得體態臃腫,行動也很遲緩。排卵時,母體自行把整個帶狀的身體彎曲,呈「S」形,雌性的頭部觸角斜向前上方,呈倒「八」字形。第一至第十八對步足平伏在土層表面,而身體後面的尾節由於後體彎曲而能反拾到身體中部第八或第九背板上,尾節的尾足高高翹起,因此尾節後端的肛生殖區懸在第八或第九背板上。
排卵時,生殖孔不斷擴張與收縮,隨即向外推移卵粒,生殖孔內的軟皮內外翻,使卵粒落在被確定的背板上。一個卵粒從生殖孔內開始顯露到脫落下來,生殖孔要經過四五次收縮,而尾足也跟著活動,約需半分鐘排出1粒。一個卵粒被排出後,約有二三分鐘的間歇時間,再產別一個卵粒。進入排卵後期,其間歇時間還要長些。
卵,呈淡黃色,它的表面有粘性,剛排出的卵粒與已脫落的相觸,即刻粘在一起。由於母體排出的卵粒不斷增加,卵團相繼增大。這時母體翹起的尾節相應地舉得更高。母體在排卵時間,高翹的尾節有時下沉而壓迫卵團,使卵團不至於積累過高,並使整個卵團前移。母體排卵完畢,觸角與尾足不再懸空,從而解除了緊張狀態,恢復平靜我的樣子。再經20分鐘左右,母體巧妙地翻轉,以自己的身體腹面和步足,很快把卵團環抱起來,不這樣,母開始卵化。卵化時,母體如果受到嚴重驚擾,它常常把卵化中的卵團吃掉。
(4)產卵期與產卵量
蜈蚣產卵的繁殖時期,一般在每年6月下旬開始,最遲到8月上旬結束。蜈蚣產卵的旺期在7月上旬和中旬。在臨產卵前1周左右,會在瓦片或石塊下面的泥土中挖掘一個直徑6厘米,深1.5厘米的小窩,臨產蜈蚣就盤曲於窩內,多數蜈蚣多在黎明時產卵,但在一天中其他時間也有不少產卵的,所以蜈蚣在產卵的時間上,並沒有嚴格的定規。蜈蚣的卵子泄殖孔逐個產出,其卵子為淡黃色,直徑為3毫米左右,微呈橢圓形,卵膜為一層較薄的皮質,除極微量的細胞物質外,卵內都是供胚胎髮育的卵黃。在卵外披有一層粘液,以後粘液就將卵粘集成團。蜈蚣一次可產卵多數在60-80左右,少的也有40-50粒的。產卵完畢,蜈蚣把卵子集成一團,懷抱於身體前部的腹面的步足之間,完全懸空,不和泥土接觸。卵子懷抱在母體步足之音不時地進行翻動,同時還可以經常看到雌蜈蚣用口舔舐卵面,並清除外物。這時,如果
把卵團與母體分離,把它稱放在消毒器皿中,雖經消毒殺菌,不出三五天,卵面就會發生黴菌,卵子隨即變質霉爛。
蜈蚣卵子經過20天左右,就開始卵化。蛻去卵膜和胎皮,孵出的蜈蚣幼體,呈乳白色,如蛆蟲狀,身體兩端較尖,中部粗壯渾圓。孵出後,雌蜈蚣仍緊緊地把卵成團抱在足間,幼體很少活動,經過25-30天以後,幼體進行第二次蛻皮,其體形就與成體相似,體色仍為乳白色,身體中段稍為肥胖。經過35-40天左右,進行第三次蛻皮,其體形與成體完全相同,體色為灰黃色,活動力增強,不再緊密抱成團,而是鬆散地集中在母體腹面。這時,幼體就可以與母體分離,經營獨立生活了。
蜈蚣在抱卵過程中,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經常發生吞食卵團的情況,發現母體吞食卵團的原因:一是在母體抱卵時受驚擾,受到搬動、碰撞以及光線驟變,都可能發生吞食情況。二是在自然條件下,蜈蚣產卵都是在十分隱蔽的場所,往往環境穩定。在人工飼養的狀態下,由於外界條件變化多,蜈蚣產卵又值盛夏,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同時又受驚擾,受到搬動、碰撞以及光線驟變,就會使母體吞食卵團的情況。上述的情況,在自然條件下一般都不會發生。在養殖時就成為必須改善解決的問題。
二、蜈蚣的人工養殖
1、蜈蚣的主要藥用價值
野生蜈蚣的棲息地,不適宜於高度耕作的丘陵山地。而適宜於農業用途的平原與湖區,早已改變了蜈蚣的生活環境,不再是藥用蜈蚣的商品產地了。過去「種蜈蚣以為田」的經營管理方式,很早以前就被農業經營取而代之了。由於野生蜈蚣是大型捕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它們在生態系統內的生產與消費的結構中,佔據較高的等級。生態系統的營養水平分成四級;第一級是以自養生活的綠色植物為主體;第二級是由草食性動物所構成;第三級是以草食性動物為食的動物所構成;第四級是以肉食動物為食的動物所構成。這個營養結構由下到上形成一個金字字塔形,即所謂生態錐體。以某一棲息地的生物群落的種群數量而論,第一級營養水平的植物種群數量最多,而以植物為基礎的異養動物卻要少得多;第三、四級營養水平的動物種群數量更少,因為它們的種群數量在自然界的生物群落中要受到能流規律的支配。雖然多數動物不是固定在一個等級的營養水平上,如藥用蜈蚣限制,個體數量是不會很多的。
全國蜈蚣野生資源的年產量,已由解放初期的幾百萬條提高到現在的2000條。藥用蜈蚣之所以能成倍地遞增,其主要原因是不斷擴大蜈蚣商品的收購地區。如果以某一地區的現有產量為基數,再成倍增加,那將是個難題。20世紀70年代以來,野生蜈蚣的人工養殖逐步開展起來,這是探求增加種群數量的一種途徑。由於人工養殖顯示出其明顯的經濟效益,因此藥用蜈蚣的人工養殖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在湖北、浙江、廣東、廣西等省都先後開始了人工養殖試驗,經過了一段坎坷的歷程,取得了不起的經驗。
人工養殖藥用蜈蚣是把野生蜈蚣家化。實踐證明,人工養殖蜈蚣有很大的潛力,要把這一巨大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需要繼續深入地進行研究。藥用蜈蚣人工養殖的實踐,已經使我們認識到,母體抱卵「或稱孵化」、撫育的行為,能在正常情況下保證下一代生長發育的安全,這對開展人工養殖十分有利。養殖獨立生活的幼體首先需要有一塊適宜的棲息地——人工模擬的小生態環境。人們可以用磚和土建造多層的窨灶,以供它們「居住」。這種垂直利用窨的養殖方法,要比自然界中野生蜈蚣平面分布窨利用率提高几十倍。其經濟效益自然要比平面養殖高得多。野生蜈蚣的活動,受季節變化的支配,在四季溫差分明的溫帶地區尤為明顯。從農曆霜降(10月23日或24日)以後,氣溫下降到10度以下時入蟄(11月底),直至翌年掠蟄(3月5、6日或7日)後開始復甦,大約有長達5個月的蟄居期,使蜈蚣不取食也不生長。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人工控制小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使它們晚些入蟄、早些出蟄,可以使蜈蚣處長3個月的生長發育時間。例如,在小環境的周圍設置簡易的保溫設施,鋪蓋一些稻草等,既可透氣,又能保溫,並繼續供給它們食物等等。這樣,蜈蚣生長發育的時間將由一年中增加三個月生長期。
2、人工養殖蜈蚣注意事項
(1)引種:是把外地的優良蜈蚣種引到本地來飼養繁殖,以提高養殖生產的效益。引種標準是:蟲體要完整,無損傷;體色要新鮮,背面光澤好;活動正常,能取食。10厘米以下的小蜈蚣不一定是當年繁殖的,可將它們分池飼養。可按比例搭配,一般配比為3雌1雄,然後把它們放在養殖池內養殖。為什麼要大小分組飼養呢?因為蜈蚣有時會發生大吃少、強吃弱,以及相互殘殺等現象。因此,放在同一池內飼養的蜈蚣,最好是同齡種群。
(2)飼養:蜈蚣是以昆蟲為主食,除給蜈蚣正常供應食物外,飼養池內應設置飲水處。一般可用淺盤盛水,也可利用池內防逃水溝兼作飲水設施。蜈蚣不是每天都必須取食,飽餐1次往往可2-3天不吃東西。因此,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可每隔一、兩天餵食1次,食物務求新鮮。餵食時間應在傍晚,翌日清晨可清除殘餘的食物。供食地點尖選擇較平坦的地方,便於掃除殘食;也有選用器皿供食的,這就更便於觀察和清理。
分批飼養的蜈蚣,應把同樣大小的個體飼養在一起,既便於飼養管理,了解個體數量變動,又便於收穫商品蜈蚣。每當收穫1次時,可將池內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