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芥子園畫傳(一)

[轉載]芥子園畫傳(一)

(2017-05-18 21:34:04)

轉載

標籤: 轉載 分類: 藏書文章

原文地址:芥子園畫傳(一)作者:Terry的別樣人生

《芥子園畫傳》最早刊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至今已歷三百餘年。從初集行世,到二集、三集出版,再到清末書商增補四集;從原始的「王概摹本」,到後來的「巢勛臨本」「周鏞臨本」;從只有山水譜,到加入梅蘭竹菊、蟲草、花卉、翎毛題材,以至人物寫真譜的增補,《芥子園畫傳》在變化、演繹的過程中不斷豐富。 清康熙初,李漁與女婿沈心友討論畫理時,偶然想到要編輯一部可供自學的繪畫技法教材。沈心友藏有明代山水畫家李流芳的《課徒山水畫稿》43頁。在李漁的協助下,沈心友邀請畫家王概整理增訂了90頁,並附臨摹古人各式山水畫40幅,在書首編寫了《青在堂畫學淺說》。李漁親自作序,並將此書定名為《芥子園畫傳》,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刻印成書。 康熙四十年(1701),王概又受沈心友之託,與兄弟王蓍、王臬,共同編繪了「蘭竹梅菊」與「花卉翎毛」兩部畫稿,即《芥子園畫傳》的第二集和第三集。 沈心友還計劃編繪關於人物寫真的第四集,惜未能成書。由於《芥子園畫傳》的持續熱銷,嘉慶二十三年(1818),書商把清代畫家丁鶴洲的《寫真秘訣》以及上官周的《晚笑堂畫傳》等畫譜,拼湊成第四集。至光緒年間,需求量依舊較大。1887年,畫家巢勛臨摹前三集、重新編繪第四集石印刊行,稱「巢勛臨本」。 《芥子園畫傳》初集的版本共有三類:《芥子園畫傳》初集原刻本、《芥子園畫傳》初集翻刻本和《芥子園畫傳》初集巢勛摹印增圖本,諸版之間互有異同。《芥子園畫傳》初集原刻本於康熙十八年刊行,時間最早,使用開化紙,套色印刷,印數極少。翻刻本雖存世較多,有的也使用套色印刷技術,但大多印刷質量較原刻本粗糙。 1916年,上海江東書局出版闕十原繪《芥子園畫譜五集》,內容涉及花鳥魚蟲、梅蘭竹菊、山水人物等,石印本。1922年上海江東書局出版汪琨輯《芥子園畫譜六集》,石印本,第六集分為「元、亨、利、貞」四冊,涵蓋山水花鳥、梅蘭竹菊、高士美人、草蟲蔬果等。 《芥子園畫傳》內容來源。《芥子園畫傳》文字部分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黃公望《寫山水訣》、郭熙《林泉高致》、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夏文彥《圖繪寶鑒》等。其中後三本為王概主要參考書目。《芥子園畫傳》畫譜部分大多臨摹自清初之前的版畫書籍或畫稿,如《太平山水圖》《龔半千課徒畫稿》《三才圖會》等。

芥子園的由來。清康熙元年(1662)前後,李漁由杭州遷居南京,在孝侯台邊購得一屋,因「地止一丘」,故取名為芥子園,取「芥子納須彌」之意。在這一時期,李漁置芥子園書鋪,書以人傳,店以園名,書鋪不僅銷售芥子園箋譜,還包括李漁點評的《水滸傳》《三國志演義》《西遊記》《金瓶梅》等熱銷名作。 由於芥子園書鋪銷售的書籍工精價廉,重信譽,多年來市場銷路好,受到人們的歡迎。隨著歲月流逝,芥子園雖三易其主,但芥子園書鋪仍然在不斷營運。

《芥子園畫傳》二集四種卷首一卷(清)沈心友輯(清)王質、諸升繪(清)王安節等編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芥子園煥記刻本

《芥子園畫傳》三集二種卷末一卷(清)沈心友輯(清)王安節等繪清嘉慶間芥子園刻本

李漁其人。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一生著述豐富,撰有《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名《連城璧》)等,達五百多萬字。還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傳》等。 李漁不僅是高產多能的作家,還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出版家。除了「明代四大奇書」、小說、戲曲名著之外,李漁主持出版了大量貼近生活、為市井百姓喜愛的實用性書籍。 沈心友其人。沈心友,字因伯,號克庵,李漁之婿。在入贅李家後,因李漁諸子年幼,沈心友代司家政,成為李漁一生事業的得力助手。李漁去世後,他奔波於金陵、杭州兩地,為《芥子園畫傳》的編撰與刊行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芥子園書鋪運行期間,李漁授之以編輯刻印業務。沈心友夫婦幫助約稿、抄寫、審讀、校對、檢查質量,關注圖書市場需求。經過李漁耐心指導點撥,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沈心友逐步熟諳編輯刻印的各項流程以及書鋪的管理之道。在李漁去世後,他成為芥子園甥館主人。

芥子園圖章會纂一卷續纂一卷附錄一卷(清)李漁纂集清芥子園刻本

《芥子園畫傳》四集四卷(清)丁皋撰並繪(清)李漁彙纂清嘉慶間金陵抱青閣刻本

《芥子園畫傳》四集 (清)丁皋 撰並繪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

芥子園畫譜六集汪琨輯上海江東書局1922年石印本

王概其人。王概,初名匄,一作改,亦名丐,字東郭,又字安節,後改今名。秀水(今浙江嘉興)人。他篤行嗜古,旁及詩畫,尤善畫大幅山水及松石,所編繪的《芥子園畫傳》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稱其作品「雄快以取勢,蒼健或過之,而沖和不足。人物、花卉、翎毛之類,都有野外之味」。 巢勛其人。巢勛(1852-1917),字子余,號松道人,又號松花館主。浙江嘉興人。學畫於同邑張熊,工山水,並能花鳥。其疏林遠岫,古木寒鴉,所仿明清諸家畫法,俱能得其神韻。臨摹並重新編輯《芥子園畫傳》石印行世。此版《畫傳》出世,備受時人讚賞,雖是單色石印本,但比「康熙版」內容豐富。該版本成為近現代流傳最為廣泛的畫譜。

王安節山水冊(清)王概繪上海神州國光社1913年影印本

學畫淺說一卷(清)王概撰上海神州國光社1928年鉛印本

《芥子園畫傳》續集二卷(清)任伯年繪(清)巢勛編清光緒十四年(1888)石印本

初印芥子園畫譜三集(清)王概摹並編上海有正書局1934年刻本

《芥子園畫傳》二卷 (清)王概纂 日本圖本叢刊繪1923年刻本

《芥子園畫傳》續集二卷 (清)任伯年 繪 (清)巢勛 編 清光緒十四年(1888)鴻文書局石印本

《芥子園畫傳》二集 (清)王概、王蓍、王臬 摹並編 清嘉慶五年(1800)金陵文光堂刻本

《芥子園畫傳》五卷 (清)王概 增編並臨 清刻本

《芥子園畫傳》三集 (清)王概 摹並編 清光緒十六年(1890)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

《芥子園畫傳》的海外傳播。二戰前,法、美、日三國學者主要是通過對《芥子園畫傳》的注釋與評述,使這部名著在海外產生廣泛的影響。另外日本一些畫家也參與進來,從繪畫的角度入手研究。二戰後,則主要側重於版本考據與美術教育方面的研究,這方面以日本學者為主。《芥子園畫傳》給江戶時代的日本繪畫帶來了新鮮血液。除提供了中國畫的基本知識外,對這一時期日本文人畫的形成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由於畫譜不易得,許多日本畫家多臨摹其中的畫頁以為己用。十九世紀上半葉文人畫派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中林竹洞的親筆臨摹本至今還留存著。日本文人畫代表畫家池大雅也有16幅作品仿效《芥子園畫傳》的具體實例。《芥子園畫傳》對日本美術教育的影響主要在繪畫教材的編輯體例上,十八世紀末甚至出現了日本藝術家對《芥子園畫傳》的改編。

全譯《芥子園畫傳》(日)小山放庵註解(日)公田連文朗譯文鉛印暨影印本東京福山書店1935年

Blumen Aus Dem Senfkorngarten(芥子園畫傳)(德)郭樂知(Roger Goepper)譯慕尼黑研究出版社1960年

Kiai-Tseu-Yuan Houa Tchouan: Les Enseignements de la Peinture du Jardin grand comme un Grain de Moutarde: Encyclopedie De la Peinture Chinoise (中國百科全書.芥子園畫傳)(意)拉斐爾.貝特魯奇(Raphael Petrucci)譯巴黎友豐書店2000年影印本分享:

0

喜歡

0

贈金筆閱讀(4) 評論 (0) 收藏(0) 轉載原文 喜歡 列印舉報

前一篇:康熙《芥子園畫傳》開化紙後一篇:[轉載]芥子園畫傳(二)-大事記
推薦閱讀:

轉載】偉人風采:毛主席道出一句話美國總統當場下台——
【轉載】汪國真:當年寫詩因為字難看 如今書法已成墨寶
文革時掘墓實例【轉載】
[轉載]六爻斷卦要則
(4)轉載 大悲咒改了我的生死薄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