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練世事致良知---讀《知行合一王陽明》
前幾年讀《明朝那些事兒》時,作者當年明月把王陽明描繪的神乎其神,當時我對王陽明知之甚少,因此,對王陽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沒多久在一次聚會中,一位事業有成的學長恰巧推薦我研讀下王陽明的《傳習錄》,他對王陽明的推崇溢於言表,我很詫異,為什麼王陽明會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其思想精髓歷久彌新,仍然對還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當時,就想好好研究下王陽明。不知道是《傳習錄》的版本沒選好的緣故還是當時的心境使然,竟然沒法靜下心來看進去,感覺《傳習錄》如《易經》般難以領悟,始終不得要領。不過,自那以後,突然間感覺王陽明無處不在,書店裡有關王陽明的圖書更是琳琅滿目,從霧滿攔江的《神奇聖人王陽明》到呂崢的《明朝一哥王陽明》,而且都是非常暢銷的書。有時,人有一種錯覺,關注的事物會感覺隨處可見,就象你想買一台特斯拉,突然間平時鮮見的特斯拉總會出現在你的周圍,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吧,不過,王陽明的風靡大江南北的確不是錯覺,從網路的搜索頻率即可見一斑。
自研讀《傳習錄》遇挫後,「闊別」王陽明幾年,終於在國慶節後第一周,跟著「有書共讀」的節奏,認認真真閱讀了兩遍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度陰山最近很火,剛看這個「不俗」的名字時,感覺這應是個史學界高人,至少有著幾十年的積澱,後來才知道,度陰山原來是人大史學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幾年不詳,據可知的信息推算應該畢業不久,頓時心生崇敬,就向對《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一樣。都是年輕人,卻可以靜心潛學,深悟歷史的精粹,體察史學的印記,以接地氣的語言,通俗易懂的把歷史的脈絡給我們勾划出來,足以讓我等平輩人馬首是瞻。度陰山的這本《知行合一王陽明》的寫作手法與當年明月很像,雖然有些書友對其不屑,認為霧滿攔江寫的更好。我沒空去對比,但以我個人的感受,這是本好書,至少我讀了兩遍以後沒感覺到有任何的不自然,反而對王陽明一生及其心學的精髓有了全面的了解和領悟。
度陰山把《知行合一王陽明》分為兩部分,正篇和外篇,正篇寫王陽明跌宕起伏的一生,寫王明陽的書肯定都會著力描墨他的心學,如果為談理論而談理論,那可讀性就會差一些,比如《傳習錄》,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本來心學的精髓即是體現在王陽明與其弟子的對話中,而度陰山獨闢蹊徑,把心學的精髓融入到歷史印記中,用一段段生動的故事,把心學的歷史由來及發展成熟的全過程淋漓盡致的展示在世人面前。當然,在故事的選取方面有所側重,重點著墨於平定寧王之亂和在清剿廣西匪患。與當年明月描摹的王陽明互為補充,刻畫了王陽明非常生動而光輝的形象。在外篇里,一共有兩篇,是度陰山研究王陽明的成果,據說他研究王陽明十年,是位十足的心學擁躉。外篇可算是點睛之筆,對心學的脈絡再次做了全面的總結和梳理,並對當代的現實意義做了深入的剖析和闡述,雖然有些主觀,但我的感覺是字字珠璣,與我粗淺的領悟有很多的共鳴。對於歷史,我很欣賞這種解史方式,以前我就很喜歡柏楊版的《資治通鑒》,認為是所有版本里最好的,因為柏楊很接地氣,把古代的官職、地名都翻成現代的官職和地名,一下子歷史就不僅僅是時序單線程的,而是時空交錯,與我們貼的更近,且柏楊用「柏楊曰」的方式不時對重要歷史事件進行評點,以史為鑒,針砭時弊,一語中的,讀來直呼過癮。度陰山的這個寫法有些柏楊之風,甚是喜歡。
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看描寫計謀、戰爭的小說,比如《孫子兵法》、《水滸傳》、《三國演義》,不過遺憾的是中學時代看了大量的諸如《巴黎聖母院》、《簡愛》等名著,而錯過了金庸古龍的武俠經典。但對於這方面的喜好基因依然堅強,所以,看到王陽明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描述時,喜不釋卷,常常大清早就起床伏案悅讀。對王陽明,崇拜之情與日俱增,特別是其淡定從容,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更是嘆服。當下,很多人都在談寵辱不驚,我想這是把「寵辱不驚」當成人生奮鬥的目標,而真正面對「榮辱」時,又有幾人能夠做到「不驚」呢。在封建社會的大環境里,能夠遵循自己的良心仗義執言的都是英雄,因為這背負著凌遲身逝的風險,而王陽明他這樣做了,數次被廷杖、斥貶,下錦衣衛獄,落難龍場都絲毫不改其本色。而在榮譽和成功面前,也僅是淡然處之,在給弟子授課時獲悉平定寧王之役大獲成功,輕描淡寫的一句「我知道了」,好似這件功績與他無關一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境界?寵辱不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也難怪後世人把王陽明尊為與孔子齊名的兩大聖人之一。聖人的光輝是任何黑暗都無法遮擋的,我最為欣慰的是,王陽明的精神得到後世無數仁人志士的傳承。據我所知,孫中山、蔣介石、日本的東鄉平八郎、稻盛和夫等政商大佬都極力推崇王陽明心學,蔣介石乾脆把台灣的住處改名為陽明山,由此可見王陽明心學的價值和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歷史總是驚人的重複,一個朝代、一項思想都是各領風騷數百年,諸子百家在不同朝代各立潮頭,就連孔聖人的儒家也是浮浮沉沉。那麼,王陽明再厲害,他的心學還有在當今的時代還有現實意義嗎?最近全黨都在開展「兩學一做」,實幹興邦、空談誤國,光學不做固然誤國,但只做不學也容易偏移方向。「學與做」其實就是「知和行」,密不可分。習總書記自2009年至2014年分別於河南、河北、法國、上海、北京共6次提到王陽明心學的精髓「知行合一」。強調「要扎紮實實幹事、踏踏實實做人,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於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於言」。習總書記的講話往往有深意,是引導黨和國家發展方向的風向標。不可否認,我黨曾一度走到危險的邊緣。習總書記執政以來,就象他所強調的那樣,知行合一,以上率下,強力反腐、正風肅紀,力挽狂瀾,逐步地將我黨拉回到群眾的路線上來。所有這些舉措都是王陽明知行合一重要內涵「致良知」的體現。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執政者只有從心出發,遵從「良知」,想人民之所想,為人民解憂謀福,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杜維明教授預言:「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我想,王陽明的世紀也必然是中國的世紀。
當下的中國正處于波瀾壯闊的改革期,產業結構漸次轉型、各類思潮層出不窮,許多人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內心迷茫而焦躁,既有現實事業的困惑,又有安頓內心的需求,在這個時期,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扛起王陽明心學的旗幟,推崇「知行合一」,無疑是為浮躁現實中的人們開具了一劑心靈解藥。正如一些學者所言「陽明心學的再次回歸,是因為在經歷了百年滄桑,尤其是近三十年突飛猛進的變革之後,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困惑再次攪亂了人的內心。人在物質、慾望面前迷失了自我,而渴求精神、心靈上的指引與慰藉。而陽明心學,正是這一帖良藥。當前社會存在的諸多問題,也迫切需要我們再次呼喚良知的覺醒。」
由此,我想起國慶期間看的心靈修行的書---《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睿智的老人很有深意的一句話:「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人的力量永遠來自於心靈,當心靈產生力量後,外界的環境看上去也就沒有想像中的險惡了。這與王陽明心學根本的思想「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是共通的,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聖賢之道,因為天生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不過,很多人的「良知」經歷世俗的浸染而被蒙蔽,而無法做到「致良知」,連見到老人倒地都不敢去扶,又怎能做到凡事知行合一呢?
「人的知識是學出來的,人的能力是練出來的,人的境界是修出來的」。「知行合一」基礎在於學習,落腳點在實踐。王陽明與其他哲學家最大的區別就是他不是理論派,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實踐派。讀這本書時,我首先感慨於王陽明經歷的苦難,絕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蘇格拉底說「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如果沒有劉瑾的存在,如果沒有遭受四十廷杖和錦衣衛獄的折磨以及龍場驛站的痛苦,何以能有王陽明「龍場悟道」的瞬間。 歷史上,任何一位偉大的聖賢都要經歷過一番非比尋常的苦厄。摩西被放逐渺無人跡的沙漠,才有了《摩西十誡》;耶穌在顛沛流離的傳道中悟得大道;穆罕默德在放逐地創建了伊斯蘭教;釋迦牟尼放棄了王子養尊處優的生活,到深山老林中度過艱苦的歲月,創建佛教。古往今來無數案例說明了同一個真理:逆境才是人類前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動力。不經風雨,就不能見彩虹,逆境使人成長,讓人成熟。
故而,要真正領悟「知行合一」的真諦,必須要在「致良知」的基礎上,堅持「事上練」,在實踐中摔打,在逆境中磨礪自己的心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這樣才能「每臨大事有靜氣」,做到「靜時心也定,動時心也定」,從容不迫,遊刃有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