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解析中國人──兼談漢字改革

饒冠州時間:2001年08月14日作為中國人,有誰一天不讀寫漢字?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從原始造字到今天使用的文字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為什麼唯獨漢字相對穩定,數千年使用延續至今?漢字帶給中國人的影響怎樣?誠然,人類的特徵的形成是水土、氣候環境、歷史、文化(包括文字)、社會制度、生產力發展水平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然而,在諸因素綜合作用於人的過程中,文字起到了特殊作用,她使人類告別野蠻,走向文明,所以說文字對人類特徵的形成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今天,世界上的文字有兩大系統,即以漢字為代表的表意文字和以拉丁文為代表的表音文字。這兩大文字系統正好是東、西兩方,就象陰陽(正負)兩極。美國有一個研究所對中美兩國學生進行測試表明:中國學生的視覺成績好,美國學生的聽覺成績好,原因是漢字重視覺形象,美語的音感強造成的。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歐美人是典型的外向型為主的性格特徵,遇事果斷、現實,喜歡冒險,說話直截了當,主張改造自然……。中國人則是明顯的內向型為主的性格特徵:重視家庭,喜歡內省,主張容忍、穩健,適應自然……。產生這種現象當然不是偶然的,這除了東、西方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等差異外,更重要的差異就是因為東、西方使用了不同的文字的緣故。那麼文字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差異呢?思維是語言的內涵、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人的一切隨意活動是由大腦皮質調節的,大腦皮質運動區的機能特徵之一是對側支配──一側運動區支配對側軀體,即左側大腦運動區支配右側軀體,右側大腦運動區支配左側軀體。人在幼年時,兩個大腦半球都具有形成言語功能區的形態基礎。隨著生活實踐特別是勞動習慣的形成,90%以上的人習慣使用右手(即右利手),從而形成言語功能區定位於左側大腦半球(即優勢半球)。但是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的機能也是有一定的分工的,現代生理學認為:左側半球在語言功能、邏輯思維、分析能力、運動技巧和計算方面起決定作用,右側半球在空間功能、形狀識別、音樂、美術、綜合能力和短暫視覺、記憶等方面具明顯作用。文字學研究表明,文字性質功能的差異對不同民族文化的影響是深層次的、潛意識的、悠久的,就象是滴水石穿一樣的功夫。它主要通過認知結構、思維模式、性格特徵等體現出來。蘇新春在《漢字文化引論》一書中指出:「語言(文字)澆鑄思維模式」,漢字「深層影響制約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是中國傳統哲學特色的深層基因」,它「飽蘊著漢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與漢民族的思維觀念、習俗有著直接的重要關係」。「漢字淵源於客觀實體,所以中國人的認知也離不開實踐經驗」,「中國人的理性是經驗理性,可知世界也是與可見世界相連的,可能世界與實存世界相連」。中國人的理想世界要假託曾經有過的世界象「堯舜盛世」、「桃花源」,崇拜的神聖物也是看得見的如龍(幾種動物的組合)、關羽、孔子,理論思維也離不開實體、感性(形象和感情),如思想中的求實、務實、實事求是。關心的是此生,重整體、直覺感悟。漢字塑造出務實、樂生(知足常樂)、重群(尤重家庭)、自強、中和(中庸)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國的哲學也是主體認識必須符合客觀對象。因為「中國人象小孩一樣過著心靈的生活和用心靈思考問題」(辜鴻銘語,見《中國人與外國人》),不象西方人用大腦和理智生活、思考,思維不能脫離感性、實體,對抽象的科學不感興趣,所以沒有建立起抽象的學術理論體系。可見「文字決定著思維方式,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對科學的發展方向起著決定作用」(蘇新春語)。拼音文字(包括拉丁文、世界語等文字)充分體現能記與所記、能指與所指之間任意性的原則,即語言文字與對象物之間不存在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繫,從而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之間也是分立的。字母淵源於人們的智力,是脫離經驗的,所以西方人產生純粹理性,重視的是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他們重人性、重自我、重分析、重推理,追求精細、準確、超越。正如加拿大的德克霍夫在《文化肌膚》一書中所說:字母「是支配人類文化的心智心靈和身體的最重要的概念」,「是驅動人類心理的軟體」,「它是人類世世代代積累遺傳下來的,對於個人來說可能是先驗的」「在身體感情和精神等層次上影響行為」。它「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字母為人類強有力的代碼提供了基本靈感和模型:原子結構、氨基酸的基因串、計算機比特,把人類的文化方向從傳統──往過去看的行為模式轉變為創新和永遠設想未來」。「由於有字母裝在我們頭腦中的程序,我們得以創造或大大完善歷史、地理、語法、法律、哲學、物理學、幾何學、天文學、藝術、建築以及所有的知識領域。」如果說文字學研究是從客觀聯繫推理入手以說明文字對人類的影響的話,那麼新興的筆跡學則是用微觀解剖的方法分辯文字對人類的影響。筆跡學認為:文字是「人心靈的外化」,韓進在《從筆跡看性格》一書中指出:漢字是「人化的自然」,漢字結構複雜,「仍然殘留著形象作用」,每一個字都有固定的含義,「象一隻含情的眼睛,一個有靈性的人」,它「有繪畫般的感染力和審美作用」,使書寫者「對文字本身發生情感」,「漢字筆跡在形成過程中、潛意識中必然有更多更濃的情感因素溶入其中,漢字筆跡會更強烈更豐富地表現出人的情感和審美心理」。比如「對『美、笑、善、福、優、雄』這些字,在形狀方面我們會產生喜愛的情感,而對『丑、惡、恨、哭、痛、自私』這樣的字則產生形狀方面的不愉快的情感。」「中國人性格含蓄,歐美人坦率直爽不能說與文字無關」。筆跡分析理論認為:字體偏左傾或偏右傾都是心理不平衡的表現,向左傾者偏於寬容忍讓。向右傾斜者,進取心強、喜歡衝鋒在前或有超前意識、領導才能,個性坦率,熱情開朗、固執,獨往獨來,言行有失過激,這些特性正好與要求書寫向右傾斜10度的拉丁文字母的歐美人的特性相符。書寫速度快表示思維敏捷、直爽、動作迅速、反應快。連筆多且流暢者思維連續性強,都是表音文字的特點也正好反映了歐美人的性格特點。西方一些筆跡學家把英文筆跡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段表達人的心理能量、智慧,中段表達人的情感特徵,下部象植物的根莖表達人的深層心理結構。中文筆跡專家則按八卦劃分把漢字分解為九個區域(韓進先生稱「井」字,又稱「米」字分法)。劉兆鍾先生首創的的書寫療法又進一步把這九個區域劃分出人體相應的九個部位(如圖),哪一個區域異常,則表示身體相應的部位發生了疾病,直接了當地闡明了文字對書寫者身心的重大影響。運用書寫療法原理可以糾正書寫者在身心上的各種偏差,漢字書法能養性益壽。《筆跡心理學》更深刻地指出:「從筆畫特徵可以看到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從字的結構特徵可以看出人的個性,從書寫特徵往往可以了解人的氣質」。因此,「什麼樣的書寫特徵又會反映並且強化與之相應的個性與素質」。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文字學和筆跡學的分析研究結果都認為:文字是人心靈的外化,同時又反過來內化地影響人的心靈。文字是影響人類認知、思維、思想、氣質、性格特點的深層基因,使用不同的文字直接產生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文化特色、科學發展水平以及社會進步,這是多麼令人深思的結論!漢字在原始造字時是書寫在甲骨、竹簡、樹皮、鐘鼎等材質上的,其中動、植物品都是長方形的,纖維以縱、橫向為主,為了書寫(刻)方便,所以漢字就形成了豎、橫畫多,立體結字,豎排成篇的格式(鐘鼎文豎寫可能是為了減少挪動身體位置),這也可能是世界上所有原始文字為什麼都是立體結字豎排成篇的原因。由於歷史的劇烈變遷,西方原始文字在各種文字的撞擊中脫胎進化成了表音文字,而漢字卻因為中國的相對穩定,雖然也小修小補有一定的變化,但仍然是魯迅說的「不象形的象形字,不諧聲的諧聲字」,沒有實現脫胎換骨的變化。漢字解析中國人,就是解析中國人的深層認知、思維與思想特點及其性格特徵等。由於漢字淵源於客觀實體,沒有脫離原始的物質狀態,通過數千年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世世代代的積累,所以中國人幾乎所有的特徵都可以從漢字中找到影子:中國人的認知是離不開經驗的感性認知,思想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抽象僅限於表層的經驗的概括與歸納,思維方式是宏觀的整體、全局觀念,好大貪多,喜歡博學多才。思維模式是具象思維、辯證思維和系統思想,重視覺形象、情感、直覺、聯想、回憶和橫向的感悟。主張修身養性適應自然,而不是能動地改造自然。對抽象的、微觀的、精細的、縱深的科學如統計、分析不感興趣。中國人的性格以內向為多。中國人的生活也是充滿物慾,享受此生,知足常樂,滿足於物質生活,注重「物盡其用」,有的人甚至成為物質、金錢的奴隸,所以中國會流傳「人為財死」的「名言」。由於漢字沒有脫離原始狀態,但是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經驗積累深厚,所以中國人既有孩子般的幼稚、純樸、靈敏的心靈,又有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明理、深沉、睿智和溫厚莊重、心胸寬博、超脫老滑、消極避世等特性。然而缺乏青年人的敢想、敢說、敢幹的闖勁。如果說拉丁字母一個字母就是一個人,一個單詞是一個家庭或小團體的話,那麼漢字的筆畫就是人的肢體,部首偏旁等獨體字是一個人,合體字便是家庭或小團體。在使用拉丁字母系統時,每個字母即使組詞,也仍然是獨立的,即使有的單詞開頭的字母需要大寫,也僅僅作為領頭,而不是凌駕於其他字母之上,所以西方人重個性、自由,個體在家庭或團體中的成員都是獨立的、平等的,為首的只是作為領路人和不干涉他人自由的角色,而不是凌駕於他人之上的統治者。然而,漢字的立體結構,絕大多數字是由偏旁部首組成,有的偏旁部首為了組字甚至扭曲變形。最能說明漢字的立體結構給中國人的影響的字是「眾」字,「眾」字上面的「人」騎在兩個人的頭上(又象是二個人抬一個人),這個「大人」(或稱「首長」或「家長」)雖然高高在上但也不好受,他要做下面兩個人的保護傘,承受著超過常人的負擔、壓力和風險。右邊的人當然也不好過,因為他要承受上級或大人的壓力(甚至壓制),還要分擔左邊小人的部分壓力。最悲慘的是左下的人更是委曲求全地忍受著上面的壓迫、右邊的欺凌,沒有一點自由。這樣的結構由此衍生出中國人的許多特徵:忍讓、忍辱負重、委曲求全、等級觀念重、家長作風盛行、專制思想深重、崇拜權貴、官本位重,都想往上爬凌駕於他人之上做「人上人」,或以我為主(或為中心)而不惜犧牲他人的自由、幸福,輕視個性,依賴性、家鄉觀念重,排外情緒濃。由於相處過於親密,人與人之間相對的獨立自由較少,而人的天性又是熱愛獨立自由的,所以出現一方面磨擦多、勾心鬥角的窩裡斗嚴重,另一方面是重人情、拉關係,編織關係網盛行的矛盾現象。中國人往往更容易在感情和物質面前失去理性,所以中國的法制建設更艱難一些。由於漢字筆畫多,而且很多字是幾個偏旁部首疊加立體組成的,寫起來沒有線性排列方便快捷。所以人們書寫時往往喜歡省筆,很多漢字省去一畫甚至幾畫仍然可以認出或順出。由此使中國人養成了如下一些特性:漠視時間、效率觀念不強、圖省事、不求精確、缺乏誠信、喜歡摻雜使假、掩蓋缺點、猜疑心重、誤解多,中國人的思想、經濟負擔普通較重。漢字中那些包圍結構的字更是囚困人性和思維的圖形,它使中國人封閉、內向、保守,喜歡圍在小圈子裡、知足常樂、坐井觀天。所以書法家在寫草書尤其是狂草時,為了讓思想衝破囹圄、自由揮灑,常常把包圍結構里的字寫在包圍外面。漢字書寫時要求端莊、平正、重心穩,不正是中國人穩健、中庸、平均主義思想嚴重的寫照?漢字象畫畫一樣表現自然、講究美感,也是中國人愛面子、喜歡藝術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橫向的聯想感悟能力強的表現。漢字解析中國人,當然不是唯解析而解析,而是為了通過解析辯明其優缺點,並參照世界上的其他文字,從而打開漢字改革的思路,找到漢字改革的途徑。倉頡(或說伏羲)造字時是不會想到文字會對人產生這樣大的潛移默化作用的。事實已經證明,漢字的使用範圍正在逐漸縮小,現在不用說港澳台及海外華人使用漢字的人有減少的趨勢,就是大陸人在使用漢字時也開始夾雜英語。二十年代起的漢字改革論爭,時至今日,雙方還是誰也不能令人信服地說服誰,尤其是主張改革的一方限於歷史條件,僅列出漢字難認難記,書寫費時以及分析推論漢字影響中國人的認知、思維等。這些都是表象或感覺印象,筆跡學的興起和參與,使漢字解析中國人和漢字改革的思路變得更為清楚明晰了。漢字應該怎樣改革呢?我們還是先分析兩大文字系統給人類產生的影響的優缺點吧!漢字對中國人的影響,有哪些優缺點呢?在優點方面,認知的實踐性、思想的實事性、具象性、辯證性和系統性,重情感、直覺、聯想、感悟,智慧中的穩健、深沉、明理、溫厚、寬容,重視財物,物盡其用,左、右腦功能發揮都較好等應該說是中國人的長處,正因為如此,中國人顯示了卓越的宏觀調控,維護社會穩定,甚至同化不同民族(如蒙古族、滿族)的能力,這是象形、端莊的漢字帶給中國人的優點。然而對抽象的精細的準確的如冒險、解剖、分析、統計數字等不感興趣,過於考慮社會家庭,不尊重個體自由,等級觀念強,崇拜權貴(喜歡尋找保護傘),依賴思想重(喜歡拉關係),過於忍讓,委曲求全,個性扭曲,僅僅滿足於物慾,主觀能動性不強,缺乏誠信,漠視時間、效率,猜疑心重,性格內向、封閉、保守等則是其短處,這是象形符合太多、變形的偏旁部首結字(包括包圍、半包圍結構)的漢字,留給中國人的弱點。專註於原始的物質狀態則難以在精神上追求超越,沉緬於藝術則難以充分發揮理性思維的潛能,性格內向則難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負擔太重則無法輕裝前進……。總之,漢字的象形構字帶給書寫者的影響有優點也有不足,而立體的包圍、半包圍的構字則是弊大於利。以拉丁文為代表的表音字母的優點是好寫好認好讀好記,運用表音文字為主的人類就象是一群青少年人,有敢想敢說敢幹的闖勁,開拓創新能力強,善於發揮自己的潛能,推銷自己,主張人盡其才。直爽、坦率,重視獨立的個性自由、平等。重視效率,主觀能動性強,強調人是世界萬物的主宰者,主張人能動地改造世界。世界科技和社會發展到現在的水平,無疑是表音文字字母擺脫象形、書寫右傾、獨立組詞的影響的優點之一;善於分析、解剖,力求專業、深入、精細和準確,思維方式是直線性的,邏輯思維強,工作、學習、生活追求簡單、方便、實用,這是受表音文字簡單卻無法省略筆畫、必須精確和字母線性排列的影響的另一優點。但是缺乏整體觀念,平衡協調能力差,在社會穩定、宏觀調控方面的能力明顯遜於中國人。比如巴以衝突、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亂等等世界上許多紛爭,如果紛爭雙方和調停人都是以「和為貴」的中國人的話,肯定不會僵持如此之久;他們性格外向、喜歡擴張、爭強好勝、沒有容人之量,爭鬥往往象魔鬼一樣不擇手段,不惜以消滅對方或破壞環境為代價,使世界的社會環境總是處於動蕩不安之中,使自然環境迅速惡化;他們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常常因為脫離實際而招致失誤,浪費時間精力和資源,這些都是拼音文字無象形,書寫要求右傾造成的不利影響。人的兩側大腦半球的分工如前所述是不同的,絕大多數的人的言語功能定位於左側大腦半球,純表音文字由於重表音輕視覺形象,所以運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在右側大腦主管的綜合思維、形狀識別、橫向感悟和記憶潛能發揮都不如運用象形文字的中國人。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表明左、右兩側大腦半球功能的充分發揮是同等重要的。拼音文字如果不適當吸收象形文字或學習漢字,西方人的上述缺點就難以改變,這也是象形的漢字對西方人有吸引力的重要的深層原因之一。總之表音文字的優點就是表音符號脫離象形,驅使書寫者主觀能動性強、重人性、個性自由、理性。符號簡單無法省略筆畫,驅使書寫者養成精確、簡單,重視效率的習慣。缺點是沒有象形符號影響,使書寫者不能充分發揮右側大腦半球的功能,宏觀調控能力差。至於書寫右傾10℃,並非拼音文字的專利,表意的漢字同樣也可以右傾書寫(如毛澤東的書法),所以不需多言。現在有些人認為既然兩大文字都有優缺點,何不象目前一樣兩種文字同時使用,以便取長補短。然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漢字必將以其弱點比拼音文字多而逐漸消亡,形成拼音文字一統天下的局面,反而不利於拼音文字的改革發展,當然也不利於最優的世界統一文字的誕生。人類的勞動需要腦力勞動,同時也離不開體力勞動;人類的進步需要精神文明,同時也離不開物質文明;歷史的發展應該是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雜交優勢利用,中西醫結合的成果,為我們的漢字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借鑒和參照。中國人是合二為一的行家裡手,最善於融匯貫通、取長補短。因此漢字改革拼音文字只可借鑒,不可照搬。否則,便使漢字改革從一個極端跳到了另一個極端。有借鑒意義的還有來自漢字系統內部的改革。韓國的文字改革是沒有多大借鑒意義的,因為它的文字仍然是立體組合的,原因就象漢字的立體結字一樣,不必贅述。真正有借鑒意義的當數日語。日本人和中國人是同宗同源的人,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尤其是後來兩國使用了既有相同又有很多不同的文字,使中日兩國人民的特性表現出既有相同又有很多不同。日本既借用中國還是封建時代的繁體字,但是又借鑒拉丁文採用較先進的表音的獨體線性排列的假名,因此衍生出日本人既有最古老的禮教、等級紀律森嚴、崇拜皇帝等封建思想,卻又有較現代的善於模仿、解剖、求精、求細,喜歡擴張,民族意識濃的時代特徵,日本人的頭腦里是封建思想與時代思維的組合,這是多麼有趣的事情。這也是中國的戊戍變法會失敗,日本的明治維新會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限於歷史條件,日本的假名變革並不徹底,也就是說日本的假名還不是最先進的。具體表現在:一是有的一個字母(或稱字根)的假名由兩個甚至三個符號組成,如け、た和が等,增加了書寫動作。二是有的假名的筆畫仍然偏多,如「ほ」、「木」等都是四畫,如果加上濁音「:」或半濁音「O」則筆畫更多。三是假名的斷筆、轉折多,如「工」「才」等,這三項不足都不利於快速書寫。此外,日語的語法太複雜了,就象日本繁文縟節的禮貌一樣,不利於學習、掌握。由此可以看出,漢字改革既要保留自身的長處,也要吸取拉丁字母的優點,還應借鑒日語假名(日本假名也借用了漢字如あ、や等)的經驗,更必須具備好寫好讀易記等文字的一般功能,就象利用雜交水稻的優勢一樣,以求獲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雜交良種」。所以我認為改革後的漢字,首先必須好寫,這包括筆畫少(1-4畫即可)、斷筆少,書寫字體稍偏右傾。好認:最好是以精簡濃縮現有的表意的偏旁部首為基礎,並適當借用表音的拉丁字母和日本假名。好讀:讀音可以仍然按照現在的讀音不變、字義不變,只變字形。取消立體的、包圍或半包圍結構,全部改為獨立符號、線性排列,象拼音字母一樣組字,比如「眾」字可改為「人人人」或「3人」等。《新華字典》部首目錄中的偏旁部首可作為選取字根的基礎,電腦五筆字型的130個字根更為其提供了範例。形成「老中青」結合,人人都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在競爭中爭先恐後地爭上游,充分發揮左、右兩側思維優勢,凝聚成中華民族騰飛的強大動力。從文字學和筆跡學理論的角度來看,文字的先進性是決定人類先進性重要的深層基因條件之一。雖然文字對人類的影響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才能見效。但是只要我們科學地把漢字改革成最先進的文字(甚至成為真正科學的世界語),我們的中華民族的發展就有了深層的最先進的基因、動力,從而為中華民族有一天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打下基礎。本文承蒙筆跡學專家劉兆鍾先生修改,醫學專家饒旺福主任醫師、心理學專家鄭日昌教授指正,文字學專家劉志基教授、蘇新春教授、筆跡學專家趙慶梅女士、饒小峰碩士的支持、鼓勵,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主要參考書目:1、周有光著·《世界文字發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蘇新春主編·《漢字文化引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3、加·德克霍夫著、汪冰譯·《文化肌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4、韓進著·《從筆跡看性格》,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5、劉兆鍾編著·《筆跡探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6、鄭日昌主編·《筆跡心理學》,遼海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7、美·亞瑟·亨·史密斯著,樂愛國、張華玉譯·《中國人的性格》,學苑出版社,1998年4月北京第1版。8、孫正治編·《中國與外國人》,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1月第1版。9、黃希庭主編·《普通心理學》,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9月第1版。10、邵永富著·《開發人的右半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11、邢公畹主編·《語言學概論》,語文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12、胡維銘、王維治主編·《神經內科主治醫生700問》,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二版。通訊地址:江西省臨川黃巢西路15號饒軍福(原名)郵編:344000電話:0794-8262894電子郵箱:raoguanzhou@163.com
推薦閱讀:

50名中國赴美投資者被騙2700萬美元|美國|投資者
「中國傳統中的家規」之五十九:袁了凡——修身積善 四訓教子
中國平均每4天產生一個億萬富豪,但他們能逃過這個魔咒嗎?
中國著名作家文集【書架叢書】
最毒婦人心:盤點中國古代十大著名毒婦(2)

TAG:中國 | 中國人 | 漢字 | 改革 |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