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去年凈賺近千億:依靠創新「小而美」,互聯網業務想像力

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甚至提出「用3-5年時間把互聯網證券業務做大做強」,而互聯網證券業務研究也作為首要課題,出現在證券業協會2015年重點課題研究的招標公告中。

理財周報記者 田小蕾/北京報道

2014年,證券公司滿血復活。

根據證券業協會的統計,2014年120家證券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966億,是2013年115家證券公司全年凈利潤的一倍有餘。

IPO開閘,投行業務逐漸復甦;牛市號角吹響,券商經紀業務受益、兩融業務規模突破萬億。春風終於暖化了覆蓋在券商身上的積雪。

截至2015年3月11日,共有4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14年年報,分別是廣發證券、興業證券、太平洋證券和華泰證券。這4家券商業績增長的背後,無一不歸功於創新業務的崛起,包括兩融業務和互聯網金融。

2014年120家券商實現融資融券業務利息收入446.24億元,占證券公司營業收入的17.14%,比2013年提高了近5.6個百分點。

創新業務層出不窮,也使得券商版圖面臨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3月1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互聯網證券專業委員會在北京成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甚至提出「用3-5年時間把互聯網證券業務做大做強」,而互聯網證券業務研究也作為首要課題,出現在證券業協會2015年重點課題研究的招標公告中。

中小券商彎道超車

截至2015年3月11日,同花順統計了22家券商的2014年財務數據。這22家券商凈利潤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聯訊證券、太平洋證券、湘財證券、金元證券、中金公司、財通證券凈利潤增長超過200%。

有9家券商的凈利潤增長率介於100%-200%之間,分別是第一創業、華融證券、華安證券、興業證券、安信證券、東方證券、國泰君安、渤海證券、齊魯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券業發展環境急速變化,互聯網金融來襲,倒逼券商觸網,同時加速了券商由通道業務向「資本中介+擴大資產負債表」轉型,這也給了不少無力在傳統業務上打破既有格局的中小型券商,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上述15家凈利潤增長超過100%的證券公司中,除了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安信證券屬於大型綜合性券商,其餘均為地方性中小型券商。

從目前排在凈利潤增長率前三甲的券商來看,聯訊證券、湘財證券去年登陸新三板,依靠新三板融資發展迅速,業績同比增幅905%、513%。沉寂多年的太平洋證券嗅到監管鼓勵創新的信號後,從2012年開始申請各項業務牌照,並在2014年4月進行了上市後的第一次定向增發,將互聯網金融業務作為公司2015年整體業務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目前已經與京東旗下的網銀在線(北京)科技公司簽約,合力打造網銀在線證券板塊。

分業務來看,受益於2014年下半年牛市行情啟動,經紀業務讓券商賺得盆滿缽滿。2014年協會統計的120家券商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1049億,而2013年115家券商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僅為759億。不過經紀業務佔比下滑的大趨勢並未改變。2014年經紀業務收入佔比為40.3%,同比下滑7.4個百分點。

除了經紀業務收入佔比出現下滑,其他業務收入均出現增長。投行業務收入佔比為11.9%,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資管業務收入佔比為4.8%,同比提升0.4個百分點;自營業務收入佔比為27.3%,同比提升8.1個百分點;融資融券收入佔比為17.1%,同比提升5.6個百分點。佔比增長最快的是自營業務和融資融券業務,這兩項業務也成為2014年券商業務的主要增長點。

太平洋證券逆襲

2015年3月6日,太平洋證券公布年報。作為2014年首份亮相的上市券商年報,太平洋證券交給市場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實現凈利潤5.73億元,同比增長628.41%,在目前公布2014年財務數據的22家券商中排名18,超過了第一創業和國都證券。

而這份搶眼的成績單,也使得自上市後就一直沉寂的太平洋證券重新回到投資者的視線中。據理財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3年全年僅有2份針對太平洋證券的研究報告,而2014年至今至少有30份,且銀河證券和中銀國際的分析師都用「驚艷」來形容太平洋證券2014年的業績。

理財周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提供的數據統計,在上述披露2014年財務數據的22家券商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是金元證券(684%)、恆泰證券(73%)、國泰君安(56%);證券承銷業務凈收入增長排在前三位的是華安證券(416%)、廣發證券(331%)、湘財證券(249%),而華福證券、恆泰證券、金元證券則有所下滑;受託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增長力排在前三位的是廣發證券(448%)、太平洋證券(301%)、華福證券(250%),只有一家券商華安證券略有下滑(-3%);利息凈收入增長排在前三位的是太平洋證券(346%)、第一創業(160%)、興業證券(99%);投資收益增長排在前三位的是華安證券(561%)、太平洋證券(292%)和聯訊證券(292%)。

從上述統計中可見,太平洋證券多次出現在多項業務收入增長排名前三位中。面對券業發展新環境,太平洋證券已經不甘做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券商。

2012年第一屆券商創新大會召開後,太平洋證券便開始快速布局,先後獲得資管、股票質押回購、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代銷金融產品、融資融券、公募等多項創新業務資格。

而要發展上述相應業務,就必須解決資金問題。2014年第二季度,太平洋證券終於實現上市後的第一次增發,募集資金達37億元,凈資本由17.1億元增至53.9億元,增加215%,在證券行業的凈資本排名也從原來的61位上升至26位,躋身中型券商行列。2015年3月11日,又完成了10億元的公司債發行。

儘管太平洋證券於2014年1月13日才獲得兩融資格,3月才正式開啟兩融業務,但經過奮力追趕。截止到2014年底,公司兩融業務規模達到22.6億元。股權質押業務規模74億元,由於去年的低基數相比上年底規模增長1325%。利息凈收入2.4億,同比增長346%。

2014年底,太平洋證券槓桿率提高至1.63倍,較年初小幅提升了14.99%,「若通過發債提升一倍槓桿,公司資本中介業務約有近50億元的提升空間。」國泰君安分析師趙湘懷認為。

而作為一家民營券商,船小好調頭,緊跟互聯網金融這股潮流,才更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

「公司確實把互聯網金融業務作為2015年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將繼續擴大在這方面的投入。」北京一位熟悉太平洋證券的券商分析師表示,「布局重點包括五方面:互聯網證券經紀業務、互聯網證券投顧業務、互聯網證券產品銷售、互聯網證券股權眾籌業務、互聯網證券信用業務。」

2014年12月24日,太平洋公告與京東旗下的網銀在線(北京)科技公司簽約,合力打造網銀在線證券板塊。雙方合作將從證券賬戶、行情、資訊、三方支付、證券交易等多方面開展業務合作,合力設計開發互聯網證券產品。

中銀國際分析師魏濤認為,太平洋證券發展互聯網金融的一大優勢是,公司營業部僅53家,經紀業務包袱輕,不會出現線上線下「左右手互搏」的情況。

興業證券股票質押突破100億

而另外一家靠資本中介業務「致富」的則是興業證券。

2014年興業證券實現凈利潤17.8億元,同比增長166%。拉動其增長的兩輛馬車則是資管業務和信用業務,分別同比增長121.30%、99%。

過去一年,興業證券子公司快速擴張。從去年1月成立以來,全年累計發行48隻集合理財產品,共募集資金80.01億元。截至2014年末,公司受託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合計1474億元,實現受託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31億元,同比增長121.30%。

對於以傳統經紀業務為主要收入支柱的券商來說,互聯網的衝擊無疑是最大的不利因素。不過由於興業證券從2009年開始就向高端機構和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將業務重點放在發展私人銀行、機構業務、資產管理及創新業務等。並在2011年就將傭金率降到行業較低水平,所以2014年其受互聯網的衝擊較小。

截至2015年3月11日,興業證券傭金率降至0.057%、同比降低9%,而挑起傭金戰的華泰證券則下降了20%。

「公司管理層十分重視創新業務發展。」興業證券一位中層人員告訴理財周報(http://www.lczb.net)記者。

一個重要佐證是,為了發展創新業務,從2012年開始,興業證券就開始持續擴大槓桿。2013年完成定向增發並融資38.7億元、2014年發行兩期共50億公司債、50億次級債、四期短融。公司2014年末有效槓桿率由年初的2.07倍升至3.53倍、略高於行業2倍左右的平均水平。

2015年1月,啟動了配股融資150億元的方案,3月12日又獲批短融發行額度。

在資金支持下,興業證券信用類業務規模快速增長。接受理財周報(http://www.lczb.net)記者採訪的三位分析師,都用「超預期」來形容興業證券信用業務的增長態勢。

2014年底,興業證券融資融券餘額138.12億元,較2013年增長227.60%,行業份額由上一年的1.22%提升至1.35%。更搶眼的是,股票質押業務規模突破100億元,市場份額達到5%,遠高於光大、方正等同類券商。

華泰經紀業務份額居首,廣發投行奪冠

而一直實力較強的廣發證券和華泰證券仍然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在上述22家券商中凈利潤排名分別為第2、第3。

廣發證券的投行業務一直在業內排名靠前,到了2014年,則從2012年的第四躍至第一。其中首發項目貢獻收入5.67億,佔市場份額的13.07%,高出第二名海通證券近11%。增發項目貢獻收入2.55億。

華泰證券則穩坐經紀業務老大位置。2014年,華泰證券打響傭金戰,「萬三」開戶提升了華泰證券經紀業務的份額,全年股基經紀平均傭金率0.0381%(同期行業0.0691%),傭金率降幅35.86%(同期行業降幅13.18%),經紀份額從年初的6.12%提升至年末的7.89%,行業排名第一。

但同時,這一策略對公司的經紀業務也產生了較大的衝擊。2014年華泰證券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49.96億元,在上述22家券商中排名第三,並不及國泰君安及廣發證券,增長率為31%,在上述22家券商中排名18。

華泰證券在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表示,未來將通過縮減網點運營成本提升盈利水平,「由於公司IT系統完備,且已實現全國賬戶聯網。2015年計劃一個城市只設一個高凈值客戶交易場地,其他營業網點提供辦公場地,從而大幅縮減租金支出和人力投入。」

作為綜合實力較強的券商,華泰證券在股票融資業務排名並不出色,但併購業務則在行業內遙遙領先。2014公司完成併購項目104單,實現併購財務顧問收入4.35億元。


推薦閱讀:

互聯網機構不得提供黃金賬戶服務
互聯網時代的DNA精神
2017互聯網 綜合生活服務商排行榜
票據理財來襲 又一個互聯網理財神器?
轉寄:人大財經委賀鏗:樓價應跌30%/住建部40市信息聯網 打擊炒風

TAG:互聯網 | 創新 | 想像力 | 想像 | 業務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