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紀連海《正說孫思邈》(八) - 健康山東圈 - 大雜燴 - 搜狐圈子

20.《千金翼方》

話說,30年以後的孫思邈已經100多歲了。這個時候的他已經回歸故里隱居了很多年了。他在想,人活七十古來稀,我現在已經100多歲了,應該把上次寫下《備急千金要方》之後這30年來的心得再寫下來,才對的起這天下的蒼生百姓。

於是,他再度拿起筆來,又寫下了一部醫藥學巨著《千金翼方》。682年,孫思邈去世前夕,這部著作終於完稿。作者集晚年近30年之經驗,以補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

《千金翼方》全書30卷,計189門。合方、論、法共2900餘首。分別論述了藥物、婦科疾病、傷寒病、兒科疾病、養生長壽之道、中風、雜病、高分子癰、針灸、醫藥禁忌和心理療法等。

這裡,我們要注意:《千金方》為《備急千金要方》之簡稱,也有人把《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稱為《千金方》的。《千金翼方》與《千金要方》一道,被譽為我國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在我國醫學史上有深遠影響。

此外,孫思邈還撰寫了《丹經》、《攝生真錄》、《福祿論》、《五兆算經》和《明堂經圖》。658年,孫思邈還被召至長安,會同名醫撰寫《唐新本草》。在編寫《新本草》過程中,他不僅對陶弘景《本草》、《名醫別錄》作了訂正,並增補了百多種自己曾實踐有效的藥草。659年夏,圖文並茂的一部《唐新本草》撰寫完成,這是世界上首部國家藥典,共55卷,844種藥物。

話說到這裡,有的朋友一定會覺得,太牛了。活了這麼大歲數,還寫書啊?

活到101歲才去世,這在醫療技術不夠發達的古代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他在百歲之年,還能編成《千金翼方》巨著三十卷。真是太牛了。人家咋活的呢?

我知道,我們大家最最關心的應該是人家孫思邈的養生之道了。

21.孫思邈的養生方

說到孫思邈的養生之道,這可是太多需要我們記住的東西了,還是把這些內容分分類吧,容易記住。首先,我們看看他心目中的藥物治療與食療的關係。

①關於食療

在今天我們能夠看得到的藥王山的石刻中,有《孫真人海上方》,其中的《孫真人養生銘》這樣寫道: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神疲心易役,氣弱病相侵。

勿被悲歡極,當令飯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寢鳴雲鼓,寅興漱玉津。妖邪難犯已,精氣自全身。

若要無諸病,常當節五辛。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

壽天休論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銘中的「亥」指晚上9~11時,「鳴雲鼓」指練氣功。「寅」時指早晨3~5時,「漱玉津」指吞漱唾液。末句指若按所述修行,在地上即可朝見仙人,這是用通俗語句概括孫思邈的養生要旨,是否為孫氏自寫,難以確定。更為完整而全面的敘述,可以在他的主要著作中找到。《千金要方》卷26即專論食療,在「序論」中,他首先闡明了飲食療法的重要意義,認為它是長壽的重要手段。

孫思邈認為,某些疾病可先用食療,無效後再用藥醫治。這是因為食物性平和,無副作用,而「藥性剛烈」,用藥如用兵打仗,事關人命,所以必須謹慎。

食療的一般原則如下:

第一是要節制飲食:「凡常飲食,每令節儉,若貪味多餐,臨盤大飽,食訖,覺腹中彭亨短氣,或致暴疾,仍為霍亂。」

第二是要注意節氣:「夏至以後迄至秋分,必須慎肥膩餅臛,酥油之屬,此物與酒漿瓜果理極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病者,皆由春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故也。」

孫思邈還對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的果實、菜蔬、穀米、鳥獸等約150餘種食物的食療作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闡述,其中很多已為現代藥物實驗或臨床實踐所證實。如他在《千金要方》卷26《食治·鳥獸第五》中講到:「人乳汁,味甘平,無毒,補五臟,令人肥白悅澤。」現代科學已證實母乳對嬰兒成長的重要作用,人乳的營養價值亦為人們普遍重視。「牛乳汁,味甘微寒,無毒,補虛羸,止渴;人生薹蔥白,止小兒吐乳,補勞」。牛奶的健身作用現在已家喻戶曉,在1400年前,他已明確指出,令人欽佩。同時孫思邈還談到馬奶、羊奶、驢奶、母豬乳汁的營養及醫藥價值,值得重視。

「食治」是孫思邈養生學說的一個方面,他的養生學說的特點是把養生長壽與防治老年病患的具體措施結合起來,總的指導思想是「抑情養性」。他在《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養性中指出:「人之壽夭在於撙節,若消患得所,則長生不死;恣其情慾則命同朝露也。」這就是說,長生成仙,渺茫難致,但只要善於養生,節制情慾,仍可以延年益壽,免於夭亡。

說到食療,自然就會說到與此相關的一個話題:「節食減肥」。

②關於「節飲食」

孫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卷27《養性·道林養性第二》)中,強調了飲食適當的重要性。那麼,如何做到「節飲食」呢?

首先,孫思邈指出應食不過飽,保持飽中有飢。這是因為「飽則傷肺,飢則傷氣」。「肺」指中醫臟腑學說的肺臟,肺臟與大腸合為臟腑,二者互為表裡。吃得過飽,加重腸胃負擔,以致成疾,所以說傷肺臟。飢傷氣中的「氣」,中醫講氣與肺合,肺應氣。肺有病則先發氣。人飢時腸胃痙攣,影響整個經脈流通,形成臟腑有病。所以飽與飢從根本上說都與身體有害,都應避免。

其次,孫思邈還提出要淡食、細嚼。這是因為「咸則傷筋,酢則傷骨,故每學淡食」。孫思邈提倡淡食:「食當細嚼,使米脂入腹,勿使酒脂入腸。」意思是嚼出米脂香味,利於腸胃吸收。下句指勿飲酒。這也是合於現代衛生要求的。

第三,孫思邈指出飲食時須去煩惱,「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驚,夜夢飛揚」。飲食時生氣發火,必然影響食慾,不利消化,多了還會使人神經緊張,惡夢增多,影響睡眠。

第四,孫思邈還建議「少食肉、多食飯」。他說:「每食不用重肉,……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及少葅(zū)菜(酸菜,腌菜),並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陳臭物。」現代醫學已證明肉食多了,血脂、膽固醇增多,易生心血管疾病。不吃生的、腐敗食物也是合乎衛生要求的。他所提的多食飯、少吃菜大體上也是合乎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的。值得注意的是他當時已指出「食麵使塞氣孔」。不主張多吃面,現代科學已分析出麵粉營養比大米差,孫思邈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第五,關於飲酒。對於飲酒,孫思邈說:「飲酒不欲使多,多則速吐之為佳,勿令至醉。即終身百病不除。久飲酒者,腐爛腸胃,漬髓蒸筋,傷神損壽。」這裡講了飲酒的害處。古代社會盛行飲酒,他指出久飲酒之害。酒精中毒,使腸胃筋骨精神肉體都受到損害,不利養生長壽。

③關於就寢

孫思邈的養生之道,除上述的修身心、節飲食外,他還講了慎言語、慎脫著、調寢處、調氣息等方面,講明了在言語、著衣、睡眠、氣息與節令關係等方面應注意的問題。現就寢處一節,著重談一下。他說:「凡人卧,春夏向東,秋冬向西,頭勿北卧,及牆北亦勿安床。」這是說睡卧及安床的方向,現代科學認為順地球磁場方向(南北)睡較好。他認為,睡覺之前不要唱歌——這是因為唱歌容易引起神經興奮,不易入睡,妨礙睡眠;不要開燈睡覺;睡眠時當耳處牆勿有孔,免遭風吹;在寒冷時不要將火爐放在頭邊入睡,也不要蒙頭大睡,蒙頭會使呼吸不暢;天熱時,不要為了涼快,睡時腳懸床邊;睡眠時腳勿抬高;不要順直牆睡——因順牆邊風大易使人生病。他還認為,白天不要睡覺;睡時不要大聲說話;睡時要閉口,開口睡時細菌、邪氣易直入體內,易生病;還認為屈膝側卧比正睡仰卧好。

當然,這些您都注意到了,也不見得能夠長壽!為什麼呢?

④關於養性

孫思邈認為,養性是養生之道的關鍵環節。

孫思邈把養性作為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所以反覆強調養性的重要:不能養性,縱情恣欲,這是百病之源。所以他指出,善於養性,注意精神道德修養,比吃藥更重要。按現代心理學講來,就是強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兩者有相通之處。

關於日常生活中養性之法,他說:「養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卧、久視、久聽。蓋以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行傷筋也。仍莫強食,莫強酒,莫強舉重,莫憂思,莫大笑,勿汲汲於所欲,勿垠垠懷忿恨,皆損壽命。莫能不犯者,則得長生也。」

他在《攝養枕中方》中總結道,為什麼田夫農民長壽,膏粱紈袴夭亡?這是嗜欲多少的結果。他還指出,養生之道,應以自慎為首,他說:「夫天道盈缺,……不能自慎而能克濟者,天下無之。」而自慎,就是要「安不忘危,恆以憂畏為本」。這也是他和盧照鄰所談的養生要點。現在我們來說說孫思邈對祖國醫藥學的貢獻。

我是美麗簽名檔

宋氏膏藥辨證施治:頸(腰)椎間盤突出增生、椎管狹窄、頸椎綜合症、肩周炎(粘連性)、關節炎、類風濕、骨

推薦閱讀:

臟腑圖點穴法 轉載
[轉載]土旺為忌為病
[轉載]不識陰陽,難論八字
魅 力 轉載
[轉載]安靜就好,何必自尋煩惱

TAG:健康 | 轉載 | 山東 | 圈子 | 搜狐 | 孫思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