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立身中正
太極拳的拳理中非常強調立身中正,沒有正確的做好立身中正,就沒法從學習一招一式的外形動作向體會意與勁、氣的逐漸形成過度,更不要說去盤手或推手了。立身中正是多個拳理功法經過多方聯繫與揣摩,達到要求後的綜合體現。
那麼具體如何做到立身中正呢?
首先,虛領頂勁。頂,頭要有上頂的感覺,要以百會穴作為正上方的點,下頜要微收。頭是一身之主,頭正則身軀自然中正端凝。頭上頂,頸部自然豎直。虛,虛虛領起,惟意思而已,不可過亦不可不及,否則長此以往同樣成病,導致肩部頸部的不適甚至疼痛。
其次,心要靜,胸廓要放鬆,呼吸要深緩。這樣會將橫膈膜降下來,增加了腹部的壓力,自然腹部會感到比較充實。所謂上虛下實,一部分指的就是胸腹的關係。
再次,要沉肩墜肘。肩是臂的樞紐,兩臂能否圓轉全在兩肩。肩不松,則兩臂易僵。兩肩應放鬆下垂,練久了,兩臂如同掛在肩上一般。沉肩必須墜肘,肘不下墜則肩不得沉,墜肘有助沉肩,肩、肘、手三節能節節貫通,達於指梢,則可以達到臂弓的效果。總而言之,無論兩臂兩手如何運轉,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都要沉肩墜肘。
要注意松腰斂臀。腰胯是上下體的中樞環節。腰和胯的松活才能達到下肢重心虛實轉換的靈活多變,以及在轉換中心時,整個上半身都可以比較穩定的「坐落」在腰胯上,不會容易出現軀幹前俯後仰,左搖右擺的問題。
兩胯鬆開並非簡單的雙腿岔開,兩腿岔開襠仍不會圓。襠圓則迴轉靈動,上下也可以合住勁。松胯下坐,能坐胯則足能平實踏地而自然抓地,足底自然如同生根一般扎住。所謂「似坐非坐」即在此。腳不能扎紮實實的生根於地面,要從胯中尋找原因。
還要能落胯,坐胯為實,落胯為虛,能坐能落,有實有虛,有虛實自有中定,一身重心首繫於此,而後達於足底。屈膝全在坐胯,胯能坐便自然能屈膝。切不可只屈膝不坐胯,屈膝的高度應由坐胯的程度來定,總須垂直相對,留有伸屈變化的餘地而轉動皆活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