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老戲院尋蹤:多少往事風雨中
昇平路一帶,推倒重來的建築粉塵抹去了一些歷史的痕迹,但是老一輩的佛山人還記得,這裡曾經有一家佛山大戲院,那是民國期間佛山最好最氣派的一間戲院,不知多少省港大老倌曾在這裡開聲亮相。在這些老佛山們的童年記憶中,佛山大戲院天天都有精彩的演出,每場演出都座無虛席。
祖廟萬福台是有著350多年歷史的戲台。圖為萬福台天幕隔板金漆木雕。 /佛山日報資料圖片
佛山人愛看戲,這是一個歷來久遠的傳統。紅船載歌而來的古鎮佛山,「睇大戲啰——」,一句召喚穿過多少舊時光?這句密碼,在嶺南社會的鄉土記憶中,有著咒語般的魔力,凝聚著共同的情感和鄉愁。人們從四鄉八里趕來,在熟悉的鑼鼓聲中,奔赴一場又一場悲歡離合的戲劇人生。
多少年來,一方小小的舞台,滋潤著這片地域的精神生活,承載民眾的集體記憶。作為粵劇的發源地,佛山的戲劇舞台,在世事變遷中升沉。佛山老戲院的蹤跡,也記載著粵劇的前世今生以及佛山的種種往事。
300多年中,萬福台的演出一直沒中斷過。/佛山日報資料圖片
酬神戲台,歡樂滿人間
在佛山戲劇家任流的記憶中,童年時代儘管不是時時都有花錢進戲院的機會,但是看戲的機會卻仍然很多,因為每到神誕或節慶,古鎮人都要搭台唱戲,熱鬧非凡。他還記得有一年六月初六的普君神誕,普君墟旁邊像往年一樣搭起了大戲棚,他和小夥伴們成群結對去看戲。看到一半,他和小夥伴們突發奇想,偷偷跑到戲台下面,從木板縫隙中去看藝人的表演,從鞋底到臉譜,倒轉過來看,小夥伴們覺得非常新奇,激發了他們惡作劇的興緻。他們把撿來的枯枝從縫裡穿過去,越穿越高,終於被藝人發現,大腳一跺,枯枝折斷。小夥伴們生怕台上小武會跑下來捉他們,嚇得馬上作鳥獸散,跑得遠遠的。
清末時期珠三角鄉村一帶的簡易戲棚。 /資料圖片
至今任流在回憶當年的惡作劇時仍然忍不住哈哈大笑。在古鎮的日常生活情趣中,搭台唱戲看戲,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幕。他的回憶重現的是當年粵劇舞台最原初的面貌,大戲最早的功能是為了酬神,也叫神功戲,戲棚是臨時由竹木搭建的,相對簡陋。雖然是酬神戲,但老百姓都愛看,搭台唱戲漸漸成為古鎮人的狂歡節日。每到演出的時候,老人孩子全家出動,戲棚前面圍滿了觀眾,四周流動著賣花生、瓜子和糖果的小販,叫賣聲、鑼鼓聲、唱戲聲交織一片。
儘管當時世道已經不太景氣,但是大戲的演出在任流看來依然興盛。不過和長輩們回憶的情形相比,那已經算是蕭條了。老一輩人告訴任流,過去的佛山差不多天天有戲看,一年到頭,數不完的神誕和節慶,差不多每個月都會演戲酬神,除了臨時搭建的戲棚,還有各個行業會館和同鄉會館,會館裡面都有固定的戲台,也經常性地演戲,更不用說鎮里的店鋪和大戶人家,遇到喜慶,也會請來戲班做起大戲……一年到頭,可謂弦歌鑼鼓不斷。
據老人們回憶,僅佛山鎮內各種會館廟宇的固定戲台起碼有三十多所,但到了任流有記憶的時候,經過經濟蕭條以及戰爭等無常世事的洗刷,很多廟宇、會館已經不復存在,戲台更加不知所蹤。當然,所幸的是,祖廟萬福台還在,作為古鎮最華麗最莊嚴的戲台,如有神佑般,居然經過了無數歲月的滄桑而能保存完好。
建於1954年的紅星影劇院,除了演戲劇,還放電影。/佛山日報資料圖片
據道光版的《佛山忠義鄉志》記載:「(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建華封戲台,在靈應祠前。」華封台於康熙二十三年(1685年)改名為萬福台,這大概也是佛山最早的固定戲台。由於當年的酬神戲台都是竹木搭建的臨時戲棚,經不起風雨和火患,於是商人們倡議,共同捐資,在靈應祠前建成了一座固定戲台。
350多年歷史的萬福台也是廣東現存最完整的古戲台,它不僅是佛山戲劇繁榮的見證,其建築和裝飾,也體現了古鎮手工業的高度水準。更為難得的是,除了1855年李文茂反清活動,粵劇藝人被迫害的十多年裡,以及改革開放前的一段特殊歷史時期,300多年中,萬福台的演出一直沒有中斷過。可以說,它的美,超越了時間。
憶歌台舊處
曾經,鄉村酬神戲是藝人們演出的主要陣地。但鴉片戰爭之後,鄉村小農經濟進一步蕭條,酬神演出開始萎縮。而此時隨著城市的發展,市民階層的興起和擴大,漸漸有了娛樂的需求,完全脫離了民俗功能的演出活動開始出現,於是,城市戲院應運而生。
城市戲院的產生,標誌著粵劇作為一門成熟的藝術,有了獨立於民俗而存在的商業價值。佛山最早的戲院建於何時呢?在民國老報人區瑞芝的記憶中:「至清光緒年間,才有『桂香戲院』,民國時先後建有清平、普君、太平等戲院。」
文革後漸漸被荒廢的佛山大戲院。/佛山日報資料圖片
桂香戲院應該算是佛山最早的戲院,由中醫吳鏡泉和商人林鳳章合資創建,地點在佛山涌邊都司衙附近,大概位於今天佛山市第四中學舊址的位置,坊間也稱丹桂戲院。沒想到的是,桂香戲院居然也上演過一場真實的歷史戲,之後便全然湮滅在時間的煙塵里。這場真實的歷史劇發生在宣統三年(1911年),佛山同盟會會員李蘇,響應辛亥革命廣州起義,帶領佛山、樂從會黨10多人攻打佛山,在都司衙一帶和清軍展開槍戰,清軍被迫退守桂香大劇院,隨後,雖然同盟會打死了清軍七人,取得了勝利,但桂香大戲院卻遭到了嚴重的損毀不堪使用。
清平大戲院應為佛山大戲院的前身,大概是民國時期佛山經營最久、最有影響力的一間戲院。至於太平戲院,也位於昇平路,此外佛山還出現過寶漢戲院和天然戲院,前者在源匯里,後者在普君墟。辛亥革命之後,順德容奇還建有一座「容奇戲院」,接著鹽步也有了「鹽步戲院」。
普君墟的天然戲院,在任流的童年記憶里,它也叫天然映畫院,因為還能放電影。但從任流記事起,所見到的已經是一座早已被拆掉屋頂的殘破樓宇,只剩下四堵高牆。經歷戰爭後的殘垣斷壁有點像任流後來在澳門見到的「大三巴」,仍然能想見當年的宏大,只是它已經變成了他和小夥伴們捉迷藏的最佳場所。
1954年,佛山又新建了紅星戲院和石灣戲院,1958年建成工人文化宮劇場,又稱「銀星電影院」,這幾家戲院都具備放電影和唱戲兩個功能,專門演戲的只有佛山大戲院。佛山大戲院雖然規模夠大,但「大」顯然不是這個意思,大戲院,指的是唱大戲的戲院。直到文革前夕,佛山大戲院仍然是佛山最有影響、最熱鬧的且是唯一一間只唱大戲的戲院。
昔日佛山大戲院所在地已被夷為平地,難覓蹤影。
佛山大戲院:曾有清平樂
佛山粵劇老前輩馮德根還記得,自己年幼還不需要花錢買票的時候,就跟著大人們去佛山大戲院蹭戲看,在他童年的記憶中,戲院永遠是一個熱鬧的歌舞繁華地,有熙熙攘攘的觀眾,還有瓜果零食的叫賣,大老倌們的海報從售票前台一直貼到通過劇場長長的通道上,令人眼花繚亂。
佛山大戲院的前身是清平大戲院,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桂香大戲院在辛亥革命中被毀之後,戲院老闆吳鏡泉等又在三界通衢(即後來的朝陽街)英聚酒樓旁邊,重建一間戲院,取名「清平」。前有桂香大戲院毀於戰亂,此時的「清平」二字也許包含了太平願望。
清平大戲院建成以後,直到抗戰爆發之前,的確有過一段歲月靜好。來來往往的大老倌,夜夜不息的笙歌,一派清平景象。大戲院是傳統的磚木結構,共有三層,可以容納2000多名觀眾。在沒有音響設備的那個時代,戲院本身就有良好的的迴音效果,可見傳統戲院建築的匠心獨運。所以,省港大班的大老倌們喜歡在清平大戲院演出,在這個舞台上表演過的藝人,如果列一個名單的話,其內容一定華麗得足夠驚人:馬師曾、薛覺先、白駒榮、曾三多、文覺非、羅家寶、紅線女、梁蔭棠、靚少佳……
戲院一直經營到抗戰爆發,佛山淪陷後,經營一片慘淡,時常歇業。1945年,廣州戲院聯絡佛山的戲院,組建戲行股份有限公司,清平大戲院加入院線並重修,從此改名為佛山大戲院,1954年轉為公司合營。
作為清平大戲院曾經的小觀眾,長大之後的馮德根進入了佛山青年粵劇團做學徒。1957年,他開始在佛山大戲院的舞台上跑龍套,這段舞台歲月奠定了他一生對粵劇的情緣。他還記得,戲院每天都有戲演,而每場戲上演,都非常賣座,最好座位的票價,有梁蔭棠擔綱的8毛錢一張,沒有梁蔭棠擔綱的,6毛錢一張,當時普通人的月收入是40元。
這段短暫的舞台生涯結束於1966年。文革開始,樣板戲一出,舞台百花凋零。在馮德根的記憶中,這之後的佛山大戲院,蕭條到幾近凋零。文革結束,佛山影劇院建成,佛山大戲院終於在歷史的鏡頭中徹底淡出。
如今,佛山大戲院的遺址依稀難辨。它曾經有過的一段清平歲月,正是粵劇史上的盛世年華,存留在老佛山的記憶中,但願這份記憶永遠不會丟失。
文/佛山日報記者唐燕
圖/佛山日報記者張嘉穎 除署名外
編輯/陳美玉
推薦閱讀:
※廣東試水「省直管縣」 確定佛山市順德區為首個試點
※在佛山三中讀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哪些建議給初到佛山的知友?
※佛山人愛喝茶,但這些「喝茶」暗語你懂嗎?
※佛山碾童慘劇中最可怕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