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民的日誌
2009-08-07 09:46
目前,患病患者自殺的事件在不少醫院頻頻發生。某大學附屬醫院,去年有4名患者跳樓死亡;某腫瘤醫院5年來跳樓死亡近20人,僅一名被連夜搶救過來,其餘全部死亡;某大型三甲醫院,年以上癌症晚期患者產生過輕生念頭,平均每年兩名跳樓死亡,其中只有一部分人慾採取自殺措施被發生而挽救了生命。
那麼,如何提高這些患者的心理隨能力?如何避免他們可能出現的自殺行為?如何為這些自殺傾向的癌症患者尋找一條出路?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走訪了我國著名腫瘤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身學會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何裕民教授。
閱讀全文>>分類:何裕民訪談| 閱讀(61)| 評論(0)
關注康復,才是真正的關注腫瘤2009-07-29 15:52
80%的腫瘤患者不是死於治療期,而是死於康復期
在腫瘤患者的人均醫藥費用支出中,40%是用於生命最後一年,而其中40%又是用於生命最後一個月。80%的腫瘤患者不是死於治療期,而是死於康復期。
在一份調查問卷上,許多腫瘤患者在問及當治療出院後想些幹什麼時,都很茫然地填上「無」字,實際上他們確實沒有想到要在康復階段進行特殊治療。
閱讀全文>>分類:何裕民演講| 閱讀(65)| 評論(0)
篩選普查可助癌症早期發現2009-07-26 22:39
發現早期癌症病人,是提高癌症治癒率的關鍵之一,開展對癌症的初篩普查,是發現和診斷早期病人的好方法。
1、初篩和確診相結合
這是國內經常採用的方法,如上消化道潛血陽性或強陽性者,接著用導光纖維食管鏡或胃鏡檢查,如有懷疑處,即採取活體組織用病理學切片檢查。又如用痰中檢查癌細胞的方法初篩肺癌,常同時應用X光攝片檢查,必要時用支氣管鏡檢查和CT。還有用陰道細胞學普查宮頸癌,必要時採取活檢送病理檢查。這種初篩加精查相結合的方法,提高了癌症的檢出率和確診率。
2、以醫院為中心擴大預防工作
閱讀全文>>分類:何裕民談腫| 閱讀(55)| 評論(0)
吃藥為什麼又叫「服藥」
2009-07-22 22:50
《禮記?曲禮下》:「醫不三世,不服其葯」。《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亦謂:「令更服丸藥」。飲葯、吞葯、吃藥通稱「服」,這習慣自戰國起,一直延續至今。而「服」的本義無吃之意思,只有與葯聯繫在一起,才具有這層含義,或用作一服(帖)葯之意。服字詞義的演變,頗能說明一些問題。《正字通》釋「服,衣服,身所佩服也」。高誘注《呂氏春秋》:「服青玉」;渭:「服,佩也」。注「服劍臂刃」,謂「服,帶也」。因此,服之本意,與佩通,常佩服同稱,《說文》又釋作「用」。揣測「服藥」、一服藥(一帖葯)這一特殊含義,可能與早期藥物使用方式有關。考古表明,舊石器時代晚期,已出現了佩帶飾品之習俗,這習俗的文化底蘊本非源於審美情趣。而是巫術觀念的一種體現,與文身差不多,「最初只是作為勇敢、靈巧和有力的標記而佩帶的。」⑴「飾品,祭神之物」,「作神主而祭以金銀飾之也」(《山海經》郭璞注)。爾
閱讀全文>>分類:醫學與人文| 閱讀(33)| 評論(0)
我為什麼要提「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2009-07-20 11:44
癌症只是慢性病
2009年07月19日08:29
閱讀全文>>分類:何裕民文集| 閱讀(70)| 評論(0)
醫學是「人」學:必須把病人作為整體來治療2009-07-17 22:02
美國著名醫學家劉易斯?托馬斯曾坦言:他對醫生本人不患重症感到「遺憾」。因為如果那樣,他就始終無法體驗患者的惡劣處境,始終無法真切地感受一個人面臨生命危難時的悲傷和恐懼,自然也就無法「親同己出、感同身受」地去呵護與體恤對方。 體會做病人的感覺,這對履行醫職是多麼重要的精神啟示!它提醒我們,一名優秀的醫生永遠不能繞過病人的痛苦而直接楔入其軀體,他必須在對方的感覺里找到自己的感覺,在對方的生命里照見自己的生命,在對方的痛苦中認出自己的那份痛苦。然後,才能以最決絕、最徹底、最刻不容緩的方式去祛除這份痛苦。
閱讀全文>>分類:醫學與人文| 閱讀(21)| 評論(0)
不拋棄、不放棄
2009-07-14 09:29
據報道,貴州晴隆縣新橋煤礦6月17日發生透水事故,在16名井下被困礦工中,有3人被困25天、約604小時後奇蹟生還,於7月12日中午安全升井。
「像這樣被困25天後仍能成功獲救的情況,我從來沒有遇見過,這幾乎已經超出了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極限。」醫生楊博士說,靠水生存一般最多能維持3至7天,而他們居然達到25天,這真是一個奇蹟。
閱讀全文>>分類:何裕民文集| 閱讀(50)| 評論(0)
要健康,二分認真八分糊塗2009-07-09 09:42
多算計,聰明反被聰明誤要健康,二分認真八分糊塗
美國心理專家威廉,32歲前確實應了中國「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一古訓了。
閱讀全文>>分類:何裕民文集| 閱讀(58)| 評論(0)
防複發轉移----不可走極端2009-07-08 21:30
腫瘤患者術後康復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複發和轉移,因為殘存的腫瘤細胞不會因為手術自動消亡,還會發展勢力遇機會捲土重來。所以增強自身體力,穩定自身的免疫力,壓制癌細胞的增長,徹底消滅癌勢力,就成了主要任務。為達此目的有兩種現象需提醒注意。一、術後不可消極對待。二、不可太積極。
有人認為「我不想他,該玩就玩,該吃就吃,遠離這個癌字,癌就不會來。」甚至忽視定期檢查,誤認為不想就是遠離。癌細胞不會那樣天真,禮貌客氣,它會不請自到,必須發揚宜將勝勇追窮寇的精神,徹底消滅敵人,爭取全面勝利。
但防範癌症複發也不可太積極。有位王女士,肺腺癌術後加化療,良好,一年後發現左腳小指根部外側有痛感,懷凝有轉移,即到醫院檢查,X光片顯示
閱讀全文>>分類:何裕民談腫| 閱讀(149)| 評論(0)
《常州日報》換種活法,遠離癌症2009-07-02 09:28
《常州日報》換種活法,遠離癌症
——6月21日何裕民教授做客市民課堂
周慧
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現實:癌症離你我並不遙遠。它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我們不得不面對。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變等,人類生癌的概率還會上升。美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這是一個非常權威的機構,有專家預測如果美國人平均壽命活到90歲——美國人現在的平均壽命和上海差不多,80歲不到——那麼美國男性公民最終將有47%死於腫瘤——腫瘤就是癌症——女性公民最終將有32%死於腫瘤。當然,這不一定是壞事情,因為有生必有死,這是一個規律。有人預測,人的一生當中有三分之一可能會在某個階段因為癌症尋求醫學幫助。我要特彆強調一點,這不需要悲觀,因為癌症就像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是早晚會出現的一種伴隨衰老所產生的慢性損傷,是一種慢性病。你們當中可能有部分人生了癌,但我坦率地說,只不過你比我早生了幾年而已。
「恐癌」才是癥結所在
閱讀全文>>
分類:何裕民演講| 閱讀(69)| 評論(0)
推薦閱讀:
※從10個方面觀察你相交的男人 - Qzone日誌
※好姻緣是義無反顧 - 南橋的日誌 - 網易博客
※靈飛經筆法(二) - Qzone日誌
※凈空法師念佛是怎麼個念法? - Qzone日誌
※人情厚養處世法(3) @ 盈盈梅代子 :: 隨意窩 Xuite日誌
TAG:日誌 |